查看原文
其他

听读 九年级下册 9.16驱遣我们的想象——叶圣陶

☝点击上方 朗读朗诵换页面后点击进入公众号即可关注,持续更新中…点击已读课文→历史消息可查看已发所有内容,点其他目录可查看相应的课文内容。

9.16驱遣我们的想象
叶圣陶
    在原始社会里,文字还没有创造出来,却先有了歌谣一类的东西。这也就是文艺。
    文字创造出来以后,人就用它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的一切记录下来。一首歌谣,不但口头唱,还要刻呀,漆呀,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指使用纸和笔以前的时代而言)。这样,文艺和文字就并了家。
后来纸和笔普遍地使用了,而且发明了印刷术。凡是需要记录下来的东西,要多少份就可以有多少份。于是所谓文艺,从外表说,就是一篇稿子,一部书,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
当然,现在还有许多文盲在唱着未经文字记录的歌谣,像原始社会里的人一样。这些歌谣只要记录下来,就是文字的集合体了。文艺的门类很多,不止歌谣一种。古今属于各种门类的文艺,我们所接触到的,可以说,没有一种不是文字的集合体。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tù,桥两边靠近地面之处)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先就作者的方面说。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他准备写的不是普通的论说文、记叙文;他准备写的是文艺。他动手写,不但选择那些最适当的文字,让它们集合起来,还要审查那些写下来的文字,看有没有应当修改或是增减的。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现在就读者的方面说。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如果不识文字,那自然不必说了。即使识了文字,如果仅能按照字面解释,也接触不到作者的所见所感。王维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家认为佳句。如果单就字面解释,大漠上一缕孤烟是笔直的。长河背后一轮落日是圆圆的,这有什么意思呢?或者再提出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假使起了风,烟不就曲折了吗?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这样地提问,似乎是在研究,在考察,可是也领会不到这两句诗的意思。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来看。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宛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一种愉快。读者也许不曾到过北方,不知道北方的景物是怎样的。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上面说的不过是一个例子。这并不是说所有文艺作品都要看作一幅图画,才能够鉴赏。这一点必须弄清楚。
再来看另一些诗句。这是从高尔基的《海燕》里摘录出来的。
白蒙蒙的海面上,风在收集着阴云。在阴云和海的中间,得意扬扬地掠过了海燕……
……
海鸥在暴风雨前头哼着,——哼着,在海面上窜着,愿意把自己对于暴风雨的恐惧藏到海底里去。
潜水鸟也在哼着—它们这些潜水鸟,够不上享受生活的战斗的快乐!轰击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畏缩地在崖岸底下躲藏着肥胖的身体•
只有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着白沫的海面上飞掠着。
……
暴风雨!暴风雨快要爆发了!
勇猛的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海上,得意扬扬地飞掠着,这胜利的预言者叫了:
——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如果单就字面解释,这些诗句说了一些鸟儿在暴风雨之前各自不同的情况,这有什么意思呢?或者进一步追问:当暴风雨将要到来的时候,人忧惧着生产方面的损失以及人事方面的阻障,不是更要感到不安吗?为什么抛开了人不说却去说一些无关紧要的鸟儿?这样地问着,似乎是在研究,在考察,可是也领会不到这首诗的意思。
要领会这首诗,得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来,而且展开这对翅膀,跟着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海上,得意扬扬地飞掠着”。这当儿,就仿佛看见了聚集的阴云、耀眼的闪电,以及汹涌的波浪,就仿佛听见了震耳的雷声、怒号的海啸。同时仿佛体会到,一场暴风雨之后,天地将被洗刷得格外清明,那时候在那格外清明的天地之间飞翔,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舒适愉快。“暴风雨有什么可怕呢?迎上前去吧!教暴风雨快些来吧!让格外清明的天地快些出现吧!”这样的心情自然萌生出来了。回头来看看海鸥、潜水鸟、企鹅那些东西,它们苟安,怕事,只想躲避暴风雨,无异于不愿看见格外清明的天地。于是禁不住激昂地叫道:“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才接触到作者的意境。那意境是什么呢?就是不避“生活的战斗”。唯有迎上前去,才够得上“享受生活的战斗的快乐”。读者也许是海鸥、潜水鸟、企鹅似的人物,现在接触到作者的意境,感到海燕的快乐,因而改取海燕的态度,这是一种受用。读者也许本来就是海燕似的人物,现在接触到作者的意境,仿佛听见同伴的高兴的歌唱,因而把自己的态度把握得更坚定,这也是一种受用。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就无从得到这种受用了。
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教与学参考
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文艺论文”。文章内容并不复杂,就是探讨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即驱遣我们的想象。
  课文从文艺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入手,讲到了文字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作为读者的我们该如何深入理解作者的所见所感呢?此时作者向我们讲述了鉴赏文艺的方法——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文章在写作上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对高尔基的《海燕》和王维的《使至塞上》的赏析。生动具体地带领孩子们进行了文本赏析,对于学生文本赏析的学习非常有借鉴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有着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发挥想象,但是没有掌握具体的方法。本课是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的思辨能力有了一定的建构,但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透过文字,通过想象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引导学生自主研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朴素简洁而又严谨的语言。
  3.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观点。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朴素简洁而又严谨的语言。
教学策略:
  自主阅读,欣赏分析;合作发现,自主建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基础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老师将一部文艺作品交给你们,你们会如何进行赏析呢?从哪些角度去赏析?
  学生谈对赏析文艺作品的角度。(作品背景、作者经历、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师:同学们所说的都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但是咱们今天要跟着叶圣陶先生学习一种新的赏析角度,那就是借助我们的想象来欣赏文学作品。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课是本单元最后一课,学生有了一定的议论文阅读基础,进行复习导入,一是对学生的检查,二是为了激发他们学习新方法的热情。)
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一)自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鉴赏文艺作品,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文中最后一段)
  (二)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论证自己观点的?
  师:请同学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观点”的论证思路划分文章大致结构层次。
  明确:提出问题(1--7):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分析问题(8--13):具体论述要驱遣想象力,才能透过文字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总结观点(14):欣赏文艺作品,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力,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接受美感的经验的目的。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通过默读文本与思考文本相结合,把握核心概念,概括文章中每个段落的内容,再分层梳理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三、研读课文,局部突破
  (一)师: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明确: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二)师: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通过一诗一文的研读,领会作者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方法,用于自己的鉴赏实践。让学生知道,任何作品都是有层次的,不要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而要深入内里;不要只看到言内之意,也要看到言外之意。)
四、品味语言,学以致用
  师: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明确: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明确:“见”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见”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积累一定材料;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3)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明确: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生浏览,概括回答。师点拨。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文在语言上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但是行文严谨,逻辑缜密,这与学生平时的阅读体验有很大的不同,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需要加以突破。)
五、拓展延伸,学会鉴赏
  师: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你能在你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
  1.教师举例。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这两句诗句中,我们可以想象李白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诗情经过一层层的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仰天大笑”,多么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何等自负的心理,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指导。注意学生回答时一定要进行想象。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当堂消化所学的作品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教学时要潜入到文字中去,切忌浮光掠影。教师要做好示范。)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习目标的确立上,一方面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所要求的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思辨的方法,另一方面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价值,把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赏析语言作为三大重难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突出文学作品欣赏的课型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读文章、自主研究、自主发现、自主构建;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确立学习方向,在关键处加以点拨。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基本上把文本盘活了,实现了编者文本、作者文本、教者文本、学者文本的四维互动,实现了文本的价值,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在于:驱遣想象的文学鉴赏方法从字面意义上比较好理解,但是实际训练学生拓展运用时比较抽象,尤其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这一部分显得生涩难懂。

 点击↓图片可链接

编辑 周山 朗读 周山微信号zaslgf 加微信时请注明课文朗读 欢迎关注!感谢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