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7年第一季度地质勘查行业形势分析

2017-04-25 经研院产业所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导读


地勘行业工作盘点  

部署10项地质调查任务,用科技创新改造、引领、支撑地质调查工作;加强海洋地质调查工作,“海洋六号”圆满完成南极科考任务,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海洋地质八号”和“海洋地质九号”蛟龙入海;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重要矿产资源勘查成果丰硕;不断规范地勘行业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管水平;促进行业交流,第23届南非国际矿业大会、第85届加拿大勘探开发者协会年会陆续举行。


地勘行业形势分析  

2016年,全球非燃料固体矿产勘查投入进一步减少,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在2016年仅246亿元,同比减少25%。2017年1季度全球地质勘查活动指数走低,而矿业市值和金属价格指数在1–2月呈上扬态势,中国地质勘查活动指数震荡下行。地质勘查人员小幅减少,探矿权市场持续冷淡,重大勘查成果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对于2020年前后我国地勘经济形势,只有12.5%的被调查者表示比较乐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战略实施给地勘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环境地质、城市地质等非传统矿产资源领域的地质勘查工作发展潜力大。


******  …  ******


地勘行业工作盘点  


盘点1   积极部署地质调查工作,全面提升地质调查服务水平

223日,2017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用科技创新改造、引领、支撑地质调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指出,2016年地质调查工作传承爱国传统、借科技创新东风,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取得了贵州安页1井、陕西镇钾1井等重大突破,开启了地球深部探测研究和两项国际大科学计划,在精准对接国家需求、有效支撑国土资源工作、全面提升地质调查服务能力和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积极部署2017年地调工作。一是积极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二是加快地质科技创新,推进“五个一批”建设。三是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四是建立新型的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五是加大“地质云”建设和地质成果社会化服务力度。六是持续提升国际合作水平。七是进一步完善地质调查运行管理。八是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2017年中国地质调查工作10大重点任务

  • 全力实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试采、南方油气页岩气调查、西藏羌塘油气调查、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五大地质科技攻坚战。

  • 深入推进地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全国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区域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专业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着力创建地质科技创新平台。精心申报实施地球深部探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积极筹建地球深部探测与能源资源安全国家实验室。加快筹建矿产资源勘查、大陆动力学、地下水资源、岩溶地质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页岩气勘查、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地热能勘查开发等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加快八大地质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组建地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心。

  • 加大“地质云”建设和地质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力度。

  • 加快地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 构建新型的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之间的关系。

  • 强化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局机关建设。

  •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严格防控党风廉政建设风险。

  • 深化地质文化建设。“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的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五句话今后每年要选一句话作为文化建设的主题。2017年是地调局“责任年”,要将部党组确定的“责任落实年”活动与地调局的地质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强化责任的明确、落实、检查、考核、追究。


2016年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 发现地球上最早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

  • 山东矿床成矿系列及找矿方向研究取得新进展

  • 完成铀矿大基地资源扩大与评价技术研究

  • 完成新疆首个煤层气开发利用先导性示范工程

  • 完成我国“三稀”资源战略调查与评价

  • 元坝超高深含硫生物礁大气田高产稳产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 地质灾害综合防灾减灾方法技术取得新进展

  • 古老油气系统源灶多途径成烃机理与成藏研究取得新进展

  • 完成青藏铁路沿线高温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 完成新一代高精度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系编制



盘点2   加强海洋地质工作,海域地质调查工作取得新突破

《海洋地质图图例图式及用色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于2017年5月1日起实施,是国内首次对海洋地质制图工作进行了系统完善的规范和要求,其内容涵盖了海洋地质制图工作的主要技术环节、所提出的技术要求。该《标准》充分体现了海洋地质制图的最新水平和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可满足海洋地质制图要求,对提高海洋地质调查成果图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六号圆满完成南极科考任务。2月1日,“海洋六号”完成南极科考任务。此次考察获取了一大批南极半岛海域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数据,收获了一批高精度、丰富的科考成果:首次在南极半岛海域获取到高精度、大面积的多道地震调查数据;首次开展了大范围、立体式的多波束海底地形探测,获取近2万平方公里的南极海底三维地形地貌高精度数据;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地热探针,首次获得南极海底地层地热流实测数据等;积累了极地科考航行保障及复杂海况与地质条件下的调查作业经验,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极地海洋科考人才队伍。

“海洋地质八号”和“海洋地质九号”蛟龙入海。代表我国调查船舶设计制造最高水平的调查船海洋地质八号、海洋地质九号于2月28日下水。标志着我国海洋地质综合调查能力跻身世界前列。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以海洋六号为核心、由6艘海洋地质调查船组成的船舶体系,基本形成涵盖水面、水下及深海的探测技术装备体系。


盘点3   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重要矿产资源勘查成果丰硕

鄂宜页2井获志留系页岩气重大发现。该井钻探工作获得了四川盆地外围志留系页岩气重大发现,在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发现暗色页岩89米。我国北方油气勘查新添3套新层系。《支撑服务能源资源重大突破地质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北方盆地油气资源勘查拓展出3套新层系,累计新增勘查新区50万平方公里,圈定20处油气远景区。山东莱州西岭金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该矿位于山东省莱州—招远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潜在经济价值达1500多亿元。山东莱芜发现一处中型铁金共生矿床。该矿为铁、金共生矿床,金矿资源储量达中型规模。江西跻身全国地热资源大省行列。已发现温泉96处,已开采地热井38处,探明温泉数、开采地热井数均列全国第六位。湖北磷矿储量增至63.4亿吨,跃居全国第一。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6年来,共实施重要矿产勘查项目489个,累计投入地质找矿资金57.95亿元,新查明矿产地216处,磷、铁、金、铜等重要矿产找矿取得可喜成果,其中磷矿资源新增储量35亿多吨,使湖北省磷矿资源储量达63.4亿吨,居全国第一。


2016年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 贵州省松桃县桃子坪探获超大型锰矿

  • 新疆新源县卡特巴阿苏发现特大型金(铜)矿床

  • 山东省莱芜市张家洼发现大型矽卡岩铁矿

  • 新疆阿克陶县奥尔托喀讷什地区发现迄今为止我国最富锰矿床

  • 新疆察布查尔县洪海沟探获特大型铀矿

  • 新疆和田县火烧云一带发现超大型铅锌矿

  • 广西平南县大洲发现大型稀土矿

  • 山西省黎城县新发现大型煤炭资源矿床

  • 陕西省府谷县马家梁—房子坪探获大型优质煤炭资源

  •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探获大型油田


盘点4   规范行业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管水平

国土资源部发布10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分别是:《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程》《含煤岩系钻孔岩芯描述》《地质岩芯钻机型式与规格系列》《地质钻探往复式泥浆泵》《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海洋地质图图例图式及用色标准》《煤炭地质勘查图图例图式》《地质遗迹调查规范》《多工艺空气钻探技术规程》《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这十项标准将于201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办法(试行)》于2017年1月1日在全国全面实施。截至2017年3月20日,全国已公示勘查项目20678个、开采矿山42409个。其中勘查项目信息公示完成率较高的省份有江苏、浙江、山西、重庆、北京、山东、湖北、新疆、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开采矿山信息公示完成率较高的省份有江苏、浙江、宁夏、山西、湖北、海南等。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制度是新形势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管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对提高行政监管效率,督促矿业权人履行法定义务,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盘点5   加强行业交流,世界矿业大会陆续召开

269日,第23届南非国际矿业大会在开普敦召开。大会的主题是“撬动下一轮经济增长杠杆:如何投资非洲矿业以获得长期受益?”。参会矿企和投资者数量分别比去年增长32%和71%。

348日,第85届加拿大勘探开发者协会年会(PDAC)在多伦多举办。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参展商、2万余人参加大会。“2016中国矿业投资论坛”中提出了以助推“一带一路”矿业远航为宗旨,就中国矿业投资国际经验分享与中国矿业投资如何对接加拿大资本市场等内容开展了深入讨论。“中加矿业论坛”中提出了中国政府将坚持开放互利、打造共赢共享的矿业合作模式,积极推动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开展矿业对外投资和产能合作,实现共赢。



地勘行业形势分析  

(一)地质勘查投入持续下滑

受全球经济不稳定、投资者态度谨慎和矿产品需求不确定等因素影响,全球地质勘查形势在2016年继续走低。在2012年创造勘查投入205亿美元的高峰之后,2013年、2014年勘查投入分别下跌30%和26%。到2015年全球投入在200万美元以上矿业企业仅1798家,同比减少8.3%,2015年投资预算87.7亿美元,同比减少18%。2015年,平均每家勘查公司投资预算约490万美元,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低。2016年虽然部分矿产品价格短期出现上涨趋势,但由于矿业公司经营效益日益下滑甚至严重亏损,初级勘查公司融资困难,为保证日常的运营和股东回报,不得不大幅削减投资。因此,2016年全年勘查投入继续下跌,全年仅投入68.9亿美元,同比减少21%;全球投入在200万美元以上企业仅1580家,同比减少12%。(参见图1)



图1  全球有色金属矿产勘查投入变化(1991—2016年)(数据来源:SNL金属和矿业公司)


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自2013年开始逐步减少,至2016年全国投入仅246亿元,同比减少25%,见图2。从结构上看,2016年全国社会资金投入在非油气地质勘查总投入中的比重下滑至41%,而财政资金投入比重相对上升,在勘查市场中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社会资金投入的大幅下滑,主要受当前矿业市场行情并未发生明显好转、地质勘查市场投资意愿下降的影响。(参见图2)

图2 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变化趋势(2006–2016年)


(二)全球地质勘查活动指数转向下行

2012年以来,全球地质勘查活动指数连续4年震荡下行,2016年2月之后开始强势反弹,上半年表现为持续上升,下半年已出现两次回落,分别为8月份67点和10月份80点,全年最大值出现在11月份,为84点,这也是连续44个月以来的最大值。虽然全球地质活动指数在2016年整体呈现震荡上扬态势,但在年底有所下跌,2017年1月和2月,指数分别跌至73和72,勘查活动指数在2017年年初连续降低,矿业市值和金属价格指数在1–2月呈上扬态势。金属价格指数在2017年1–2月呈现微幅上扬,由109点上升到113点,其中,黄金、银、钴、锌、镍、铜等6种金属的价格指数上升,铂的价格指数下跌,钼的价格指数不变。(参见图3)1月,全球矿业市值为13700亿美元,是继2015年5月以来的最大值,2月回落至13400亿美元。

图3 全球地质勘查活动指数变动


钻探:2017年1月和2月,全球钻探活动公告数量分别为232项和205项,其中:1月为近四年以来的最大值,金矿钻探数量分别为160项和129项,铜矿分别为21项和14项,铅锌矿分别为11项和18项,特殊金属分别为21项和27项。取得良好成效的钻探数量从1月的128项减少到2月的115项,共减少了13项,其中:金矿钻探项目减少了9项,贱金属减少4项。(参见图4)

图4 重要钻探公告数变化情况

 

新发现资源量:2017年1月,全球新增资源公告数为4项,价值为25.4亿美元,其中,3项为金矿项目,价值为9.1亿美元,占36%;1项为铜矿项目,价值为16.3亿美元,占64%。2月,新增资源公告数为5项,价值为26.1亿美元,其中,4项为金矿项目,价值为24.8亿美元,占95%;1项为铜矿项目,价值为1.3亿美元,占5%。2017年年初新发现的资源数量及价值略有起色。(参见图5)

图5 新增资源公告数变化情况


勘查融资:初级和中级勘查公司(年营业收入低于5亿美元)在2017年1月出现融资回落之后,2月勘查融资出现大幅反弹。1–2月,完成融资项目数由137项增至169项,融资金额由3.36亿美元增至6.41亿美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无论是融资项目数还是融资金额都大幅增长。(参见图6)

图6  初级和中级勘查公司融资变化情况

 

勘查项目进展:2017年1月和2月,全球取得有利进展的勘查项目数量分别为6个和1个;进展不利的勘查项目数量分别为1个和3个。从勘查项目资源价值来看,1月取得有利进展的勘查项目价值为240.7亿美元,2月为77.8亿美元。2017年年初全球取得有利进展的勘查项目数量及价值大幅缩减。(参见图7)

图7  勘查项目进展变化情况

 

中国地质勘查活动指数是指能够反映我国地质勘查工作活跃程度和活跃方向的相对数值,从1999–2016年指数变动可以看出,中国地质勘查活动指数在2009年达到历史峰值86,之后震荡下行,2016年减少至46,主要原因在于: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同比减少25%,钻探工作量同比减少31%,地勘人员同比减少3.2%,探矿权价款的大幅反弹并未改变中国地质勘查活动指数下行趋势。(参见图8)

图8  中国地质勘查活动指数(1999–2016年)

 

(三)国内地勘经济形势不被看好

调查显示,地勘从业人员对我国未来地勘经济形势并不看好:对于2020年前后地勘经济形势,只有12.5%的被调查者表示比较乐观,25%的表示不好说,其余被调查者表示悲观,其中比较悲观和非常悲观者比例达44%;对于2030年前后我国地勘经济形势,53%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好说,表示乐观的只占20%,表示悲观和比较悲观的占27%。从业者收入水平不高是未来地勘经济形势不被看好的原因之一:被调查者中,86%的表示其工资收入与其他行业的周围人群相比基本持平,其他被调查者的收入是周围人群的50%~80%。(参见图9)

图9  未来地勘经济形势的信心调查

 

我国地质勘查人员小幅减少。2016年,全国地勘单位人员数量继续减少:在职职工46.66万人,同比减少2.85%;地质勘查人员23.08万人,同比减少3.23%。地质勘查人员中,技术人员16.57万人,较2015年减少1.60%。其中:高级技术人员5.27万人,较2015年减少0.57%,中级技术人员8.39万人,较2015年增加0.84%。(参见图10)

图10  2011-2016年我国地质勘查人员变化

 

我国探矿权市场活跃度持续下降。2012年以来,我国探矿权数量总体上在持续减少,截至2017年2月,全国探矿权数量为25746个,相比2012年2月的35507个,减少幅度达27%。探矿权数量的大幅减少,一方面是受矿业市场持续冷淡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探矿权使用期限到期或注销。从区域看,西部地区探矿权出让活跃:2016年全国出让探矿权累计1165个,东、中和西部地区出让的探矿权分别占总量的24.5%、36.2%和39.3%。与此相对应的,重大找矿成果多数集中在西部地区:中国地质学会2016年度评选的“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结果中,西部地区占8个,中部地区1个,东部地区1个。(参见图11)

图11  近6年我国探矿权存量变化


(四)地质勘查工作发展机遇

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为地勘行业发展带来新动力。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中,财政资金的比重在2016年达60%,国家战略对地勘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步增强。调查显示,在能够促进我国地勘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中,国家战略聚焦勘查工作最为重要,影响比重为30%。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发布,“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的提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持续推进,以及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城市地质调查”等等,为地勘经济复苏提供强力支撑。矿业行业利润及矿产品的供需形势也直接影响我国地勘经济的发展,影响比重达43%。(参见图12)

图12  促进我国地勘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

 

地勘产业发展潜力最大的为非传统地质勘查领域。在地质勘查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过程中,地质勘查工作已经由传统的地质找矿逐步延伸到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工程地质等领域,“大地质”格局已经形成。在矿业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地质勘查工作的重点在悄然发生转移。调查显示:在未来地勘工作重点发展的领域中,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和灾害地质成为最有潜力的3个领域,在269项投票数中分别为62票、48票和43票,占比分别达23%、18%和16%;传统的地质信息服务、矿产勘查、地质调查与理论研究等得票数分别为22、14和11,占比分别达8.2%、5.2%和4.1%。(参见图13)

图13  地勘行业不同领域发展潜力排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