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体育工作会议召开
1月31日,市政府召开2024年上海市体育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全市体育工作情况,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副市长解冬(左)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右)主持会议并作《关于2023年体育工作情况及2024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解冬副市长指出,过去一年,全市体育系统团结奋进、锐意进取,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好成绩。2024年,要着力提升“商旅文体展”融合度、体育民生实事感受度以及体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协同度;要全面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抓好全冬会、奥运会等备战参赛工作,不断夯实青少年体育基础,进一步放大体育赛事溢出效应,深入推进依法治体;要强化探索创新,锤炼人才队伍,狠抓工作落实,守牢安全底线,以优良作风推动上海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市体育局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市教卫纪检组负责人,各区分管领导,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等30余家市全民健身(足球改革发展)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等体育企业代表及部分协会负责人,本市体育系统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与会。会上,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黄浦区政府、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代表分别作交流发言。
2024年是实施《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的第一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决战巴黎奥运会的冲刺之年。全年将重点推进落实以下六方面工作:
1
拓展全民健身公共资源,
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优化体育健身资源配置。发挥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推进“体教”“体医”“体养”“体文”“体旅”“体绿”“体农”“体商”等联动融合。按时全面完成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0个,新建和改建市民健身步道60条、市民益智健身苑点600个、市民健身驿站60个、市民运动球场150片。加快建设体育公园,打造都市运动中心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推进重大体育设施及场地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临港水上运动中心(帆船帆板基地)。协调完成久事马术中心项目开办。力争完成市体育宫等项目立项批复。深入开展“国球进社区、进园区、进公园”活动。完成《2023年上海市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评估报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高质量办好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牵头筹备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东区)。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创新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优化升级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总工会等制定新一轮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广泛开展社区体育服务配送。培养运动健康师等复合型人才。完成《2023年上海市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发展报告》。
2
决胜巴黎奥运会、内蒙古全冬会,
提升都市型竞技体育发展水平
做好巴黎奥运会和内蒙古全冬会备战参赛。力争更多运动员、教练员及科医保障人员入选国家队并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争取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深入开展新周期备战谋划。加强粤港澳全运会参赛梯队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竞技体育训练机构。围绕“五个转变”“六个坚持”要求,狠抓队伍管理,细化目标制订。提高服务保障意识。科学统筹重点资源投入。加强竞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本土教练员。加强与上海体育大学等高校文化教育合作。完善反兴奋剂管理体系,确保上海运动员兴奋剂问题“零出现”。做好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办好运动员退役仪式。研究制订裁判员规范管理方案,推进各项目协会裁委会建设。强化竞技体育科研医疗保障。深入推进训科医一体化试点团队建设,多措并举形成攻坚合力。继续推进市科委体育科技专题项目研究。加快竞技体育科研中心建设,提升体育科技助力效能。加快建设体育运动医疗康复中心。为优秀运动员提供精细精准医务保障。
3
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梯队培养
加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强化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本市青少年高水平运动队等后备人才重要阵地建设。深化三种模式办训改革,推进区级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试点建设,加强对“一条龙”布局学校课余训练管理,评定新一轮本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提升青训科学训练水平,推进科学选材育才。促进一二三线有效衔接。制订上海市第十八届运动会竞赛改革方案。规范青少年高水平赛事组织,提升办赛水平。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夏令营、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寒托班)体育培训课程配送,推动青少年掌握2-3项体育技能。继续举办“MAGIC 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奔跑吧 少年”青少年体育主题四季活动等青少年体育系列活动,提升青少年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影响力。探索创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拓展青少年体育阵地。深入推进体教融合重点工作。会同市教委完善“一条龙”学校训练竞赛组织管理机制,加强联合训练督导,引导设置专兼职教练员岗位。推动体校、社会俱乐部和普通学校合作办训。启动实施学校体育教师公益培训千人计划。会同市教委共同举办“青少年健身公益开放日”活动,推动市区两级公共体育场馆向中小学生公益开放,鼓励体育社会组织为中小学生提供服务。
4
加强文体旅商展联动,
放大重大体育赛事溢出效应
创新办好顶级国际赛事。做好奥运会资格系列赛筹办工作。围绕“更年轻 更城市 更开放”的办赛愿景,促进滑板、霹雳舞、小轮车、攀岩等城市体育项目发展。办好FISE世界极限运动巡回赛,为市民创造更加开放、包容、共享的运动环境,打造城市体育文化聚集点。办好国际滑联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F1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环球马术冠军赛等国际顶级赛事。有序推进2025赛艇世锦赛和2026国际自盟场地自行车世锦赛筹备工作。打造自主品牌赛事矩阵。围绕城市发展与青少年人才培养,进一步扩大自主品牌赛事版图,确立“3+3+3+X”的发展框架。持续提升上海马拉松、上海赛艇公开赛品牌效应,在城市标志景观举办上海帆船公开赛;提升上海明日之星冠军杯足球赛、上海明日之星篮球争冠赛办赛质量与效益,创办上海明日之星排球争霸赛;探索体育赛事“五个新城”联动,落地环上海·新城自行车公开赛,办好上海超级杯、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鼓励各区、协会和市场主体,积极创办适合区域发展、富有特色的自主IP赛事。提升体育赛事管理能级。深入推动上海赛事与商业、文化、旅游、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广“跟着赛事去旅行”,实现多业态融合、多场景打造。优化上海赛事品牌认定和评估体系,完善赛事扶持政策,提升赛事经济社会综合效应。
5
聚焦体育服务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
着力激发体育消费活力。举办第二届上海体育消费节,培育系列体育消费新场景、打卡地。持续推进徐汇区、杨浦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支持更多区创建第二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加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项目宣传推广力度,发展水上和户外运动、都市极限运动、科技体育、虚拟体育等新兴体育项目。开展新一轮体育消费券配送。支持体育彩票事业发展。促进体育产业集聚发展。做强国家和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支持松江佘山天马、崇明陈家镇等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支持上海市体育产业联合会健康发展,助力打造体育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将体育无形资产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公开规范交易,探索建立体育资产定价评估体系。完善体育市场管理制度。完善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项目设置标准,会同教育、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推进审批、监管工作。加强体育健身行业监督管理,制订《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费经营活动管理实施办法》,限定预收费金额、服务期限和课程次数,推动传统体育健身经营模式转型升级。
6
服务重大战略任务,
营造体育事业发展良好氛围
着眼长远创新政策举措。充分运用“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和主题教育调研成果,提前谋划“十五五”时期发展思路。推进体育人才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向社会开放职称评审项目。落实城市重大发展战略。深化体育领域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共同举办区域性体育赛事、论坛展会、培训交流、产业推介等活动。支持五个新城建设,推动向新城导入功能项目,发布年度重点设施建设和赛事清单,以运动活力赋能新城发展。依托“一江一河”岸线资源,完善滨水体育设施。全面加强体育法治建设。贯彻落实《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完善有关工作机制。规范行政执法监督,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开展体育市场监管信息归集和共享。推进体育标准化建设,完成制订《健身服务教练规范》等地方标准。扩大体育文化交流合作。办好2024年国际体操联合会会议和亚洲体操联合会会议,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交流,推动上海台北双城论坛中移训、马拉松、围棋等交流项目的落地,办好沪港青少年体育交流夏令营,支持境外和港澳台地区队伍参加上海自主品牌赛事。以上海体育博物馆、“体荟魔都”、“上海体育”微信公众号等文化品牌平台建设为抓手,打造体育文化精品项目,提升体育文化美誉度。加强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督。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持续抓好行风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大安全”理念,做好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安全开放,严格落实赛事安全工作机制。
数说上海体育的2023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
服务能级跃上新台阶
场地设施供给和服务进一步提升
建成各类健身设施项目1804个
评定都市运动中心8个
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1平方米
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在年度主要节假日
累计服务市民约150万人次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全年完成上海体育消费券配送
4000多万元
近700家定点场馆参与
市民领券约340万人次
拉动场馆直接消费超过1.3亿元
体育赛事活动蓬勃开展
上海代表团参加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
获得13金9银9铜
连续五届蝉联金牌总数第一
2023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
共举办赛事活动7895场
850万人次参与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持续加强
全年共开展社区体育服务配送17800场
服务市民155万人次
竞技体育成绩稳中有进
综合实力实现新突破
各项大赛取得好成绩
杭州亚运会上海85名运动员参赛
共计获得27金18银7铜
打破1项世界纪录、3项亚洲纪录、
6项亚运会纪录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
上海代表团共794名运动员
获得28金30银29铜
共计87枚奖牌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商旅文体进一步融合
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促进体育消费壮大体育产业
举办首届上海体育消费节
组织159场次促消费活动
2022年上海市体育产业
总产出1862.58亿元
增加值640.45亿元
体育服务业总产出1539.19亿元
占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出的比重达到82.6%
全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3435.6元
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850.62亿元
全市主营体育产业机构30092家
其中营收过亿企业145家
全年体育彩票销量达79.39亿元
加强产业基地示范引领服务国家战略
新评定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5家
体育产业示范项目3个
提高市场监管水平推动健康发展
加强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检查力度
全市夏季开放游泳场所
数量峰值达895家
累计接待泳客近700万人次
体教融合不断深化
青少年体育迸发新活力
持续推进体教融合工作
72家单位28个项目93支运动队
获评新周期青少年高水平运动队
2021-2024年新周期国家高水平
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审中
上海共计获评国家(高水平)
体育后备人才基地40家
调整成立39个奥全运项目中心教研组
着力推进一二三线训练体系贯通
全年共举办48个项目
137项市级青少年高水平赛事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持续推进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举办57个青少年体育技能项目
近4000期青少年体育
夏令营、周末营培训
帮助青少年掌握2-3项运动技能
向全市575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
配送29个项目
近8500课时体育培训课程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重大赛事有序恢复
赛事之都建设取得新进展
全年共有117项国际国内重大赛事
在沪安全顺利举办
大力培育自主品牌赛事
上马规模恢复38000人
打破沉寂八年的上马赛会纪录
赛事相关报道超过9.1万条
获得阅读量约4.5亿
赛事直接经济效益7.01亿元
产出效应20.12亿元
上艇邀请国际顶尖队伍参赛
吸引现场观众累计5万人次
拉动消费4557万元
2023上海超级杯上座率
创下赛事举办四届以来新高
拉动消费总额达3507余万元
依法治体有力推进
体育发展开创新局面
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果
完成1部地方性法规
2部政府规章
8部规范性文件评估清理
政务信息化进一步融合
编制职责目录199条、
系统目录16个、数据目录105条
年度发布数据资源目录215个
累计归集数据超25亿条
完成36家公共体育场馆
客流监控数据汇入
截至12月底,累计客流730万余次
“一网通办”体育业务办件量明显上升
总量超过15000件
同比增长近2.6倍
总体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全年接待信访来访55人次、
来电1271人次、来信509件
办结率100%
市、区体育部门联手跟进处置
“12345”热线流转工单9609单
体育文化建设持续加强
“上海体育”政务微信
2023年共发布推送2280条
总阅读量达771万
粉丝数达170.4万
“上海体育发布”政务微博
粉丝数达74.3万
2023年共发布微博2611篇
总阅读数达3158万
在市委网信办、市政府新闻办
联合发布的
《上海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排行榜》中
“上海体育”10次跻身前十
在《上海政务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中
“上海体育”9次跻身前十
“上海体育”政务微信
获评“2022年度优秀政务创作者”称号
(人民日报颁发)
“上海体育”政务抖音号播放量连续三年破亿
图:王佳斌、李一平、唐润雨、王馨雨等
编辑:李纬、沈毓烨
审核:王馨雨
点击上图小程序
小体推荐
结缘一场赛,爱上这座城!2024年,跟着赛事看上海2024年上海市体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月29日起报名啦!市体育局领导赴京慰问上海籍国家队人员
小体鉴宝|四大洲花滑锦标赛开幕在即,滑冰运动在上海是如何落地生根?
足不出“沪”,体验冰雪魅力!四大洲花滑寒假学生票上线→
2023年上海市体育赛事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2024年上海体育消费券定点场馆招募开启,申请攻略来了→
小体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联系邮箱:shtyx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