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桃花源巡护员奖 | 向定乾:这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纯粹珍贵

我热爱自然,无论何时自然总能给我很多惊喜和收获。

——向定乾


向定乾,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华阳中心保护站巡护员,守护熊猫及其生境30年,2019年“桃花源巡护员奖”获奖者。

 文 | YJ

编辑 | 曾天鑫、胡佩君


踏入山林,开启巡护生涯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秦岭中部的南坡。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中竹林面积达21358公顷,是秦岭大熊猫的“天然庇护所”。对自小在山中长大的向定乾来说,大熊猫早已是熟悉的伙伴。自1995年长青建立熊猫自然保护区后,它们更成了他一生的研究对象和情感倾诉的伙伴。几十年来,长青的一草一木,长青的人与动物伙伴的故事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20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大学的潘文石教授及其团队在这里开展大熊猫保护的研究,对山林熟悉的退伍军人向帮发是团队的野外助手。1989年7月,老向要回家张罗大儿子的婚事,于是家中排行老四的儿子——19岁的向定乾就被带到山里临时接替他的工作,负责在野外监测野生大熊猫、收集熊猫便便样品,做竹林样方调查监测、后勤采购等等事务。没想到,从这些琐碎繁忙的野外生活开始,向定乾开启了接下来30年的山林巡护生涯。

向定乾(右)与吕植教授(左)和潘文石教授(中)在野外工作


给大熊猫“大雄”戴项圈,做身体检查,做心电图 

    熊猫虎子,一生的好朋友

回顾30年的巡护生涯,向定乾的大熊猫朋友——虎子必定是其中闪闪发光的一颗星。向定乾清晰地记得,1989年7月21日他随父亲到了长青。就在到来保护区不久的8月中旬,他和研究团队在水洞沟野外大雨中连续昼夜监听熊猫娇娇(虎子的妈妈),后来发现她在19日全天几乎没怎么动,第二天向定乾上山就找到了在悬崖下刚刚分娩的娇娇,只见一个小老鼠似的肉红色小生命正在她的腕壁上蠕动,她时刻用下颌呵护这个小生命。从这一刻开始,向定乾与熊猫虎子的不解之缘就此结下。

之后,他们每隔一两天上山去观察记录,亲眼看着娇娇“搬家”,看着小崽一天天长大,经常去抱它,给它检查测量身体,查看发育状况等等。刚开始娇娇对研究人员充满了警惕和防备,时间长了它好似察觉了他们的友善,慢慢也习惯了有“两脚兽”在洞穴周围观察记录、拍照摄影等活动。因为小崽长得虎头虎脑的,于是大家便叫它"虎子"。此时的虎子倒像是商店里的玩具熊猫。就这样,研究人员与娇娇一家越来越熟悉……


之后,向定乾在漫长的巡护生涯中一直与虎子相伴成长,在野外经常与它不期而遇,见面后和它待一会,给它几根竹笋说会话,慢慢它就能听出他的声音和熟悉他身上的气味,甚至经常光顾向定乾所在山王庙哨所。久而久之,虎子就成为了向大哥生活中重要的朋友了。

与喧闹的城市不同,在林区有些单调的生活中,对向定乾来说最惬意的事就是行走在山间时偶然碰见老朋友。由于虎子经常被向定乾亲昵地叫来叫去,久而久之它也记住了自己的名字,只要一喊它,虎子就会憨头憨脑高兴地跑过来腻乎。要是它正忙着吃竹子呢,也会大声朝向大哥哼一声作为回答。虎子的一举一动、一点变化,无时无刻牵动着向定乾的心。他们是相识多年的朋友,却是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纯粹珍贵。


熊猫爸爸“向定乾”和大熊猫在一起

向定乾对虎子倾注的爱流淌在他记了20多年的巡山日记中。打开他的博客,读到这样一段文字:
 
此时,我手中的相机快门不停响着,慢慢向河边靠近,从相机的取景器中我开始注意观察,终于发现这只大熊猫的左耳朵只有一半,鼻子上还有一个小豁,并切有花生豆大小一个肉瘤,啊!这不是我几乎有一年没见面的老朋友‘虎子’吗?此时,我有一些激动,也有一些迷茫,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还是春天英国大都公司的朋友来时,我带他们来看过你,几乎一年没见面了,在这一年里你是否已经有所新的变化,身体又如何?

我在河边轻声地叫道‘虎子,虎子’它好像已经听懂了我的声音,停止了取食,慢慢地转过头来看了看我,又用鼻子闻了闻,便轻声地发出‘咩咩’的叫声,好像是在向我打招呼。我想它更熟悉我身上的气味而不是我的声音,它转过头去伸出右手又抓了一根又粗又嫩的大竹子,开始忙碌着它一天的取食。
······
看着我面前这头正在忙碌取食的大熊猫,它已经不在是几年前英俊雄壮的虎子了,它为了每年的发情繁殖和同类争夺交配的权利,不惜一切代价和对手竞争打斗,为了赢得雌性个体的欢心和赶走情敌,是自己的左耳朵和鼻子变成了现在的模样。我慢慢地走过去,用手轻轻抚摸着它那残缺不全的耳朵,再看看它那被咬豁的鼻子和已布满爪痕的脸蛋,难免让人感到伤感······

读着这段文字,脑海里会不禁浮现这样一副画面,一位慈祥的老父亲关切地看着自己的孩子。的确,因为对大熊猫的喜爱,向大哥被送了一个外号——“熊猫小子”,随着年纪慢慢大起来,又成了“熊猫爸爸”。


巡护员的斜杠人生
除了巡护员这个身份,“熊猫爸爸”向定乾还有许多其他身份——野生动物摄影师,科普指导老师等。受野性中国奚志农老师的指导和影响,向定乾开始真正地学习摄影,并深深地爱上了摄影。他的摄影作品不仅为保护区对外宣传上提供了素材,也为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珍贵资料。

2007年他在野外监测工作中记录下来的野生大熊猫树上交配的影像,为世界首次发现。他镜头下的大熊猫不仅灵动可爱,还记录了诸多行为习性,如熊猫产仔、熊猫行为标记等,这些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于2011年10月26日在北京“大众影廊”举办“野性熊猫——向定乾野生大熊猫摄影展”。

向定乾在野外首次拍到大熊猫交配的场景

他的镜头下也记录了秦岭大大小小的野生动物的生活瞬间,如斑羚、鬣羚、小麂、红腹锦鸡等等。向定乾享受着自己同相机一起融入到了大自然当中的状态,他希望通过影像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和了解野生动物,与自己共同分享这种快乐,也通过影像让更多的人来关注野生动物,关注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

向定乾的摄影作品——雪地里的红腹锦鸡

除此之外,向定乾还是秦岭的“博物学家”。目前他积累的鸟种达300多种,当被问及是怎么学习这些专业知识的时候,他非常诚恳地回答说,最初是为了排遣打发时间,因为住在山里,十分孤单寂寞,老师就教他们观鸟认鸟。从古镇到县城,80多公里的山路,要坐四、五个小时的班车,他就在车上看窗外的鸟,记录下来,画这些鸟的数量和分布图。

有了相机之后,向定乾开始拍鸟,遇到不认识的鸟种就查阅书籍、请教专家。每次保护区有专家过来,向定乾就抓住机会向他们学习兽类、鸟类等野生动物知识。凭着这股刻苦好学的劲儿和长期的日积月累,向定乾渐渐地成为保护区的兽类和鸟类专家,整理出了《长青保护区兽类名录》和《鸟类名录》。

向定乾的摄影作品——雪地里的毛冠鹿

在每年的科普夏令营中,他作为学生们的兽类和鸟类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并给学生们带来精彩的野生动物讲座。一波波学生来到长青,走进自然,更是走进向定乾的故事里,不知多少人因他而在心中埋下属于自然的种子。当这些年轻的学生步入社会、走上岗位时,他们心中的种子也许会生根发芽,让自然保护的理念继续传递下去。

向定乾的摄影作品——棕背树蜥

一线的保护生涯中长期与野生动物打交道,加之对大自然和自然摄影的热爱,向大哥肚子里总有讲不完的野生动物的故事。向大哥有一个想法:想把这些野生动物的故事写出来,也许有一天可以出版。让我们一起期待向大哥的斜杠人生再多一个身份——科普写作者!

向定乾正在给夏令营的学生做讲座
今年向大哥已经49岁,距离退休还有11年。虽然上了年纪之后,体力变差,巡护变得有些艰难,但到山上拍摄动物依旧是他乐此不疲的事情。但谈起巡护的传承,他也有些担忧和失落,一方面,巡护员在外人看来是非常卑微的职业;另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不愿意待在山里。他说:希望以后社会上对于巡护员这个职业的认知会有所改变,让更多的年轻人以志愿者的形式来参与到自然保护当中来,将这份自然相关的知识和曾经发生的故事传播下去。

他说:自然保护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大学堂,里面太多太多的知识和故事值得我们代代相传,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探究。其实,这也是自然保护区的另外一种责任。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