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乡村振兴之“回得去的浦南故乡”——松江区叶榭镇东石-兴达村平移归并
△ 叶榭镇东石-兴达村鸟瞰图
项目名称 松江区叶榭镇东石-兴达村平移归并项目
占地面积 14.88 公顷
建筑面积 14万平方米
项目功能 村民住宅、村委会、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
壹 初心与挑战
——
项目位于松江叶榭东部,这里是一派稻田、河流、村落相交融的江南水乡风光。2019年,东石-兴达村开始规划迁移归并,到如今雏形建成,成为了一个充满人气的新型乡村聚落。
如何在满足节约土地和高密度居住的同时延续传统村落风貌肌理格局、切实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并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在项目之初面临的挑战。
贰 回归乡土的设计
——
# 文脉传承下的新水乡风貌
融于自然的乡村肌理
从规划选址开始,我们希望延续现状乡村肌理,将集中居住点化整为零,按照组团式结构布局,从而形成了一个个的边界自由变化的居住集落,避免了因集约土地要求而出现的兵营式布局。
组团所限定的农田、树木、水渠,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乡间景观与活动空间,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自然生态、水乡风貌和生活习惯。
△ 融于自然的乡村肌理
规划形成了五个居住组团围绕中央农田布局的设计结构,并将公共服务设施和开放空间 嵌入各组团中,既满足乡村生活圈的公共配套和村民活动场地需求,也提供了非遗文化活动 的展示场所,为乡村文化与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灵活组合的住宅组团
住宅组团由两种形式的住宅单元,通过不同拼接模式构成。不同户数的拼接调节了立面 的节奏变化,不同间距的控制形成了组团的围合空间,而不同形式的组合又塑造了乡村的自由边界。
发挥村民能动性的宅前屋后
每个住宅单元留了宅前屋后空间,由村民自主设计安排,前庭实现了的檐口下闲坐、晾晒、停放电瓶车等功能,后院满足了种菜、养花等习惯。
适应村民的真实生活需要的居住空间
住宅内部空间充分考虑农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入户空间预留较大的换衣区域,方便村民更换劳作衣服;
一楼客厅和卧室可以合并为大空间,适应多人口家庭起居活动;
餐客厅之间的过渡区域可以根据村民需要自主改造成储藏间或是第二餐厅,以方便村民在家宴请。
复合共享的村委会
村委会除包含社区办公、社务事务受理等基础功能,还容纳了共享的会议空间、多功能活动室等多项面向村民和村内企业共享使用的附加功能。
多功能活动空间灵活多变,适应作为非遗展示体验、节庆庆典乃至产业发布等多种使用场景。
村委会的外部空间设计亦强调开放性和可参与性。
开放式的中庭联通东西组团,屋顶平台设计为可参与的屋顶剧场,南北侧的弧形墙面面向自然景观,塑造成开放、趣味的檐下灰空间,而长长的半室外楼梯,则增强了建筑内外的互动。
这些可参与的建筑界面设计让村委会成为了“最亲切”的建筑。
产业触媒的日间照料中心
日间照料中心营造面向农田的开放式庭院,以弧形走廊串联建筑空间,并设计层层退台,营造符合当地老年人习惯的晒阳空间,塑造有记忆有温度的场所。
规划设计之初,设计团队希望能发挥日间照料中心的产业“触媒”作用。在深入调研叶 榭当地乡村养老的基础上,团队提出鼓励村民将闲置的房屋出租给养老机构统一运营管理, 形成“日间照料中心+农宅养老公寓”的组合发展模式,为叶榭乡村养老产业的发展开辟新路径。
传承非遗的文化活动中心
布局的稻田中央的文化活动中心被设计成一组错落的谷仓形态,传达了松江作为沪上粮仓的象征意义。
建筑编织表皮的设计呼应了叶榭竹编非遗技艺,而在稻田掩映下的建筑外部空间则成了非遗草龙舞展演的绝佳场所,体现了非遗传承主题下的文化空间魅力。
叁 可持续发展的新乡村社区
——
# 年轻人重新回归乡村
随着项目的建成,农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改善,他们迫不及待地搬进新家,在城市工作的子女也更愿意回到乡村和父母一起度过周末,年轻人的回归让村庄逐渐有了活力,也为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可能。
项目设计为产业的导入留有余地,随着项目的建成,已有乡村养老机构和民宿企业与村集体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养老和旅游等乡村产业的发展正步入新阶段。
# 可持续的农村社区正在形成
新的社区以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为核心,公共事务的参与让村民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也更有归属感。
草龙舞、竹编、米糕制作等传统非遗文化活动成了村民之间的纽带,一个健康、有凝聚力、文脉可传承的新农村社区正在逐渐形成。
本次项目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农村社区,它既有与传统乡村的乡土连接,又适应新时代的农村生活;为农村带来当下活力的同时也探索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可能。
- END -
(来源:松江区规划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