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档案】江南水乡,农耕文化:浦江召楼老街历史文化风貌区
浦江召楼老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闵行区召楼古镇,风貌区范围为北至沈杜公路,南到礼园路北侧,西至秦裕伯路及复兴港,东到上海华灵阀门厂,总用地面积约7.60公顷。
风貌区位置图
风貌区范围图
据历史资料,公元1127年南宋迁都临安(现杭州)后,北宋中原地区的农民、士人、官员随同南下,其中有部分就定居在召楼一带。隐居在此的谈德中“招纳流亡无依之民”垦荒种田,并在现召楼镇北街口搭建了一座平台式的小楼,“小楼专为召集稼耕农而用”,村镇由此得名。
风貌区俯瞰
元大德年间召楼镇村落逐渐形成,至明嘉靖、万历年间已颇有规模,清中叶时稍衰落。光绪初有商店60余家,居民百余户。村落沿姚家浜两侧呈东西向矩形分布,主街为丁字形,东西向街长500米,为商业闹市,有集市贸易。水道畅通,航行方便。镇上以谈、奚、沈三姓氏为主。
老街
浦江召楼老街历史文化风貌区由众多保存较完好的名宅故居、传统街巷、古桥和河道等共同组成。其中明清传统街巷景观多变,尺度宜人,众多名宅风貌独特,建筑类型丰富,河道风貌犹存,以“丁字街、丁字河”为结构,体现江南水乡河街共生的风貌特征,为典型的自然发展形成的水乡城镇格局。留存有召楼镇发展的历史痕迹,蕴藏着丰富的物质、非物质历史遗存,集中体现了召楼镇明清时期的农耕文化、历史人文特征和城镇居住生活形态。
风貌区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