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纪事 | 20年前长宁旧区改造,这些番外故事你可能一个都没听过
您可能感兴趣
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及水陆交通方便,周家桥东北部相继兴建申新一厂、申新八厂、日商丰田纱厂和大德油厂等工厂,西部建起天原化工厂、顺昌石粉厂等化工厂,周家桥成为近代中国民族纺织、化工业的发源地。
”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城市劳动人民逐渐增多,在工厂附近搭草棚简屋栖身,形成三泾宅、小河南、朱家宅、杨家宅、苏北里等多处棚户区。
1998年开始,周家桥辖区进入大规模旧区改造,时长近10年,三角场、李家宅、小河南、高家巷等片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现代居住区的形成,这些历史地名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西区纪事推出“周桥老地名”历史回顾系列
第一期
西区纪事 | 五角场大家都知道,但是三角场在哪里侬晓得伐?
第二期
西区纪事 | “小河南”的一亩三分地,留下了许多情
这期,我们不聊地名,来聊聊人。在周家桥旧区改造的这段历史里,留下了不少令人动容的画面。尽管我们没有收集到当时的照片,但文字或许更能留给大家回味的空间。
>>> 故事1 <<<
1998年10月23日清早,对住在周家桥街道顾家弄春阳里的黄士财老伯来说很重要:他要赶在别人前头,到设在织布三厂的周家桥动迁基地去争取第一个签约!
黄老伯退休前在单位也搞过几年动迁,对这工作的艰辛有切身体会。当他第一个踏进接待签约居民的动迁组,在协议书上端端正正写上自己的大名以后,他觉得了却了一件大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人生能有几个“第一”呀,在黄老伯心中这个“第一”分量可不轻。
▲ 图文无关,来源于网络
>>> 故事2 <<<
家住天赐里的街道干部缪宝佑,与弟弟一家高高兴兴来到动迁组签约时,经办的同志对缪宝佑表示了深深的敬意。
原来,缪宝佑的弟媳妇户口在八五医院,人住在天赐里夫家,这次动迁安置时按政策不作为安置对象,她有些想不通,在她影响下,丈夫与婆婆对签约也提不起劲来。
缪宝佑请全家在一起开了个家庭会,反复讲清安置政策。经过几次做工作,做通了全家人的思想,签约的第二天就一齐到动迁组来签字了。
缪宝佑不仅做好家人的疏导工作,同时还不厌其烦地做附近群众的宣传、解释工作,带动了一批人。
▲ 图文无关,来源于网络
>>> 故事3 <<<
在天赐里小河南,林士贵老伯一家三口正忙于做搬家准备。他的继母和他儿子的行李都装在了一处,而他的却独自另放一处。
原来这次动迁安置时,他与儿子、继母起先各自分得丰庄的一室一厅,各自需付一部分钱。林士贵每月只有320元收入,无法支付,便要求缩小面积分一室户。
由于在丰庄没有合适他的房子,动迁组让他拿罗阳四村的房子。家人和熟人都对他说,一个人住那么远,缺乏照顾,劝他三思。老人说:“动迁组有具体困难,我们应该体谅,要响应号召无条件第一批走。”
▲ 图文无关,来源于网络
>>> 故事4 <<<
唐秀英上报纸了!图片上的她手捧鲜花,在时任长宁区区长姜梁的相送下走向搬场车。看着她磊落灿烂的笑脸,动迁组的同志动情地说:“唐大妈真是个好人。”
住在长宁路1661弄1支弄的唐秀英,自动迁工作开展以来,成了动迁组的“编外组员”。动迁组有什么情况要与居民沟通,她热心地帮助联络;居民有什么心思,她也及时反映到动迁组。
针对部分居民对小道消息的误听误传,她还认真地帮助动迁同志做好政策宣传和疏导工作。
▲ 图文无关,来源于网络
更让动迁组同志感动的,是唐大妈在处理个人与国家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实事求是,光明磊落的胸怀。
她与老伴、有病的小儿子及大儿子(去外地知青)的女儿4人合一本产权证,按政策可分得小两室一厅与一室一厅。她与老伴每月收入900余元,要负担孙女读书和无业小儿子的生活,经济拮据,身无积蓄,支付不了多余面积平价房款,所以要求缩小面积。
动迁组打算改分她家一个小三室一厅时,有人对唐大妈说,你先把两室一厅和一室一厅拿下来,再去转换成一个小三室一厅,一出一进可以赚几万元钱。
唐大妈不以为然:“政府举债改造旧区,我怎么能赚政府这个钱!”老人要了小三室一厅,为支付2330元安置费用,借了2000元的债。唐大妈虽然穷,识字也不多,但却有自己的原则。
▲ 图文无关,来源于网络
笔者在一次采访拍摄中,竟遇到了当年苏州河南岸著名棚户区苏北里的动迁居民,老先生告诉笔者,特意从江桥过来故地重游。
他的家原来就在古北路大桥引桥处,老房子紧贴马路,每有重载卡车经过,他家的房子便会颤抖,夜里入睡时,总担心房子会在睡梦中被震倒。看着眼前的景致,老先生对笔者说道:“变化真大,像做梦一样!”
下期预告
讲讲周家桥旧区改造工作中的干部
如果你了解周家桥旧区改造的历史或者收藏了当年的老照片,欢迎联系后台。
来稿邮箱:yangqing@sqcbmedia.com。来稿请注明联系方式,方便记者及时与您联系,谢谢。
来源 | 周家桥街道方志编纂室
整理 | 杨青
编辑 | 黄吉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