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高中每周居然愿意拿2个课时让学生做这件事,被叹好奢侈!
您可能感兴趣
在高中这样一个惜时如金的时间段,一所学校愿意让学生每个星期拿出两个课时的时间来学习“戏剧”这么一个高考不考、竞赛不比、特长不算的课,也够奢侈的。
可是,如果你看到学生们在上这门课之前和之后的变化,你可能也会觉得,这种奢侈是值得的。
这里要说的是坐落在江苏路上的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当其他同龄人还在忙着追剧的时候
这所学校的学生们
已经在自己编剧、排剧、演剧了
▲ 市三女中的学生们在讨论剧本
从2010年开始,市三女中将“教育剧场”纳入校本课程体系,作为高一年级必修校本课程进入课堂。要强调的是,“教育剧场”课程既不是老师带着学生做课本剧,也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演员的戏剧表演课,而是一种整合资源的跨学科学习,一种多元方式的合作式学习,一种情境创建的体验性学习。
这种排剧,可能和你的想象不一样
两个人、一根红绳,10秒钟之内,你可以用它表现出多少种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如何用几把黑色的椅子排出一幕戏剧?6个人的小组排练戏剧,剧中只有两个角色,但小组里每个人都必须要说台词,怎么办?
这堂课叫作《母与子》剧本创作工作坊。
在课程开始的热身游戏中,两位老师提供给女生们一些红绳,只给一句提示:用10秒钟的时间,用红绳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女生们马上行动起来。有的用红绳把两个人紧紧捆在一起,表示“亲密的连接”;有的一人紧紧拉绳,一人作势逃离,表示“束缚与逃离”;有的用红绳再两人之间打了个蝴蝶结,表示“母女情深”……
短暂的热身过后,老师让学生们读本文开头的剧本,按照小组讨论剧情,然后用黑椅子和红绳表现剧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
几分钟后,一把把椅子或躺在地上,或叠在一起,或被红绳拴在一起……
▲ 学生们用椅子表现人物关系
接下来就是由学生们来表演这段故事情节了,但老师的要求听上去有点“不讲道理”:
剧本中只出现了“母亲”和“儿子”两个角色,但老师要求:不许增加一个字的台词,也不许减少一个字的台词;每个小组中五六个人都必须讲话。
每个小组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经过激烈的讨论,每个小组都找到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有的小组用四个人来表演“母亲”这个角色,分别饰演母亲爱儿子的一面、矛盾纠结的一面、强势压制的一面和决绝求生的一面;有的小组由两个人分别表现儿子内心深处的挣扎;有的小组用几个人和声的方式强化人物的情绪……
▲ 学生们用定格表现人物关系和情感
更出彩的是学生们对于道具的运用。
老师提供了白布和黑布,学生们可以选择作为道具。有的小组用白布表现母亲对儿子的情绪控制,有的小组用黑布表现母亲内心深处的冷酷,有的小组用这两种布表现儿子对于要不要杀人的纠结情绪……
▲ 学生们在商量剧情
最后的呈现环节,舞台灯光一打,一下子感觉就来了。
同样的剧情,一字不差的台词,不同小组的处理手法却完全不同。同一句话,有的小组低吟,有的小组怒吼,有的小组在重复过程中不断加重语气,有的小组像合唱一样形成和声……
每个女生,不论性格内向外向,不管成绩是否优秀,都那么投入、那么自信地把自己的角色表演出来。
看起来很美,但到底有什么用
是的,这种课不管是体验还是观摩,都感觉非常棒。但是,让学业负担已经很重的高中生每个星期拿出两节课来“演戏”,到底有什么用?
事实上,市三女中为了这一堂教育剧场课程,投入的远远不是每周两节课的时间这么简单。
为了这门课,学校特意将位于“五一楼”底楼的小礼堂改建为小剧场,配备了专业的灯光等设备,作为“教育剧场”的课堂。
▲ 五一楼
为了这门课,学校组建了由3位语文老师牵头,多位语、英、音、美等跨学科教师组成的综合团队,还常常邀请国内外的专业人士来进行指导。
为了这门课,学校在高一普及教育剧场课程的基础上,高二还以社团课程的形式培养学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深入,重点由相关学科教师提供更深层次的指导。每学期,戏剧社团还要完成一部完整的年度大戏。
所有这些投入,给学生们带来的变化是不难发现的。她们的身体打开了;情绪理解力更强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提升。
▲ 市三女中年度大型音乐剧《悲惨世界》剧照
一门课,改变了一所学校的课程形态
在市三女中校长徐永初看来,“教育剧场”打开了学校创新课程的新大门。
没有一个专业戏剧老师,“教育剧场”教研组是由本校语文、英语、音美、心理等老师组成的团队,还充分利用了各种校外资源,境外姐妹学校戏剧教师,戏剧学院专业教师,社会培训机构教师等等。
认识到“整合资源”,“跨学科”这两点“教育剧场”的课程成功要素,市三女中加快了整合各种资源开发跨学科课程的步伐,借助校内外各种资源,推出了“中西讲坛”“大学体验课”“艺术地图”“茶艺”“女生礼仪”等一系列跨学科课程。
徐永初说:“教育剧场也是市三雅育的一个写照。它是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跨学科课程,是一门虽不高考但着眼学生综合素养和未来发展的课程。”
如今,这门课程的最新成果是一本名为《教育剧场——女中的创新课程》的书。
“
这本书不是教育剧场的专业书,不是告诉大家如何开设教育剧场,而是和大家一起分享教育的精彩。”徐永初说。
来源 | 第一教育,有删减
编辑 | 黄吉
图片来源网络 效果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