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武夷路将迎来新身份!在静雅中重新焕发新活力
东
武夷路
西
E
Wuyi Rd
W
这里,
曾居住过叱咤风云的大亨名流,
也有怀揣梦想的冒险家,
但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升斗小民。
这条曾被唤作“惇信路”的武夷路,
已在历史的长河中
悠悠度过了90多载岁月。
最近,这片街区的城市更新之大幕正在徐徐拉开,伴随着沿街业态调整、公共空间再塑、架空线入地等系统性工程的推进,武夷路将打造成为具有历史情怀、环境优雅、生活静谧、充满活力的友好社区。
静:
市中心难得的静雅之所
幽幽的静、淡淡的雅,虽然武夷路地处闹市,但却一派难得的静雅淡然。
说起来,错综复杂的小马路是上海的城市特色。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轧马路”是领略这个城市风情的一条独特路径。但很少有人会选择到武夷路上来“轧马路”。因为,这里太生活了。虽然也有船王“包玉刚”、有着“蒋介石的文胆”之称的陈布雷、知名作家顾城居住过的旧居,但比起那些动辄名人辈出的马路,这里还是更具平民气质。
上海首个摇奖买房的住宅正是武夷路227弄仁义新村,这处建于1948年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在如今看来有些单薄。彼时,上海涌入大批难民,但房荒极度严重,建造了住宅资金却又短缺。市政府采纳了义卖房屋,发行奖券,公开摇奖,中奖得房的建议。于是有了这处住宅。
武夷路原名“惇信路”(Tunsin),有说“Tunsin”来源于一位英国人的名字。但更为专业的考证却是下面这种:“Tunsin”原是一艘轮船,属于著名的老牌英资洋行——太古集团。自西向东展现了不同的历史风貌:西段现代建筑群立,中段新式里弄杂陈,东段花园洋房汇集。
马路两侧的梧桐树荫悠悠,武夷路位于定西路和延安西路之间的路段也被列为上海市64条一类风貌保护道路之一,全长790米,平均路幅宽度20米。此次的城市更新首期项目也正是于其间展开。
在长宁区虹桥办牵头下,组建了上海辰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区建委、规划局、房管局等部门以及华阳街道、江苏街道,合力推进实施。上海辰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周到君,武夷路街区的整体更新思路是:尊重区域功能多样性,打造低密度街道氛围,通过打破地块分割,共享社区户外空间,构建慢行系统,从而建设一个低碳型的友好社区。
变:
居民从投诉到期待
和很多市中心的老社区一样,武夷路的公共活动空间十分有限,老弄堂建成的时候没有活动空间的概念,如今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都期盼着有一个地方让老街坊可以歇歇坐坐聊聊天。
武夷路安西路拐角处的新海艺廊正是这样一处功能性所在。而它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原住民们对城市更新这件事的态度转变。
当初辰联公司开始对这处建筑进行外观装修、内部提升的时候,不时会接到居民们的“投诉”,理由是扰民。相关负责人只得一边解释沟通,一边加紧建设。随着建筑面貌的逐渐显现,居民们开始有了期待——投诉变成了打听,不停地有人向他们打听:这里究竟是干什么的,什么时候可以开业。
等到新海艺廊与大家见面的那一刻,街坊们一开始还有点踌躇不前:看上去噶灵光的地方要收钞票伐?巨伐?等确认这是一处居民们可以使用的公共空间后,阿姨叔叔们都乐了,这里瞧瞧、那里摸摸。
空间除了对居民开放,还引入了部分市场资源,为居民们提供更好玩、更丰富的体验。随之而来的,另一处闲置空间的更新与改造也正式开启。这一次,辰联公司没有等来预期中的“投诉”,反而迎来了锦旗。居民们自发订制了锦旗给更新办公室送了过来,对于武夷路的更新,他们有了新的期待。
升:
让街区重新焕发活力
此次首期武夷路的更新项目中,更新方通过拼凑,基本形成了三块相对完整的区域。目前,最能系统推进的莫过于2号地块了。
2号地块是由武夷路305弄、321弄、333号、337弄等不同权属、不同风格共计16幢建筑组成的。通过将违章建筑拆除、打开封闭的弄堂,会打造成为一个1200平方米的微广场+微草坪。“这里的弄堂曾经彼此相连,这次我们会对内部通路进行一个调整,通过毛细血管的畅通将使得整个区域更为开放,上海人所熟悉的里弄文化会在其中重新展现光彩。”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比如,305弄是有保留价值的里弄房屋,在保留房屋结构形式和外立面风貌的前提下,将会对房屋部分进行改造,调整屋脊高度,增加空间可利用性。引入公益科普、美术、教育等社区功能,开展系列面向社区儿童、特殊群体的公益性活动。“通过营造社群新知空间,成为武夷路上又一城市客厅。”
321弄的主建筑群是上世纪20年代建造的6幢西班牙风格别墅,虽未挂牌优秀历史建筑,但也充满着历史风情。希望能够逐步通过市场化手法,鼓励这里的居民参与到城市更新中,将封闭的弄堂改造成为适合漫步与休憩的生活空间。
此外,335弄、333号和一些边角料将综合考虑打造成为社区文体中心,一方面与321弄开放空间整体呼应,另一方面为老社区提供更丰富的体育休闲场所。334弄的改造则以天幕覆盖重点公共空间,建立集中式休闲阶梯,加建建筑之间的连桥。提供阅读资源,实现品读环境,形成“文”和“雅”的新地标。
“我们期待通过改造、修缮、拆除等多种不同手法,注入更新内容,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同时,开放更多公共空间,提供更完善配套服务,让这片社区重新焕发活力。”上述负责人如此表示。
引:
让业态蓝图慢慢生长
业态是城市更新绕不去的关键词。当一个街区逐渐走向老化,那它的业态势必没有竞争力,而没有竞争力的业态又将作用于整个街区,让街区活力不再。久而久之,代表着朝气与未来的年轻人便会日渐流失。
对此,武夷路的更新团队有着自己的考量。
他们认为,由内而生的街区之根才会更稳固。一方面,更符合市民们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商贩也能在此长期经营下去。好的业态蓝图可以慢慢生长出来,就好像一棵大树,当根基稳固了,向阳面与向阴面自然会生出不同造型的枝丫。我们可以去引导,而不是去过分干预。在一个街区呆久了,人对建筑格局就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很多街边小店并没有“被赶走”,而是通过改换门面,将原本有些老旧的店铺风格进行了提升。“我们曾经做过调研,武夷路居民理想的客单价为30元/位,因此,一下子贸然引入过于高端的业态,是很难在此经营下去的。城市更新不单单是为了提升街区品质,更重要的是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惬意。”
这里有一家有故事的街坊皮具店。它在这里已经经营了三代——爷爷辈从修鞋开始做起,慢慢有了铺面;爸爸辈将之发扬光大,开办了皮鞋厂;儿子辈则留学海外,回国后依然回到了武夷路这片哺育了家族三代人的土地。在这里,表面上看,他和任何一间小铺子的老板一般无二。可是只有老顾客才知道,他可是个身藏绝活的人。在高阶的私人定制圈,用技术打出了一片天地。
同样的,还有一个自带温度的小故事,武夷路作为长宁较早建成区,其老龄化程度也较高。保守估计,可能一半以上的老人。老人年岁渐长,很多都需要助听器辅助听力,而助听器需要经常保养与调试才能维持最佳使用状态。
武夷路大街区范围内,本有一家助听器商家,主要服务于5公里范围以内的老人。但由于租约等问题,面临无处可去的尴尬。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在武夷路上引入了这家助听器商家。
“这就是街区特色所自发形成的业态,也正是武夷路区别于其他任何一条马路的特点所在。”上述负责人表示,现在的大城市,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他们几个做设计与更新的朋友常常在饭局上闲聊,如果喝醉后被送到任何一个大城市的街头(非地标建筑),一时半会可能根本不能清晰分辨自己“今夕在何处”。所以,在武夷路的城市更新中,他们团队很希望能做点独属于武夷路的东西。让人能够一眼分辨:哦!这是武夷路才有的。
当然,在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求后,业态还是要作进一步的提升。“因为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外来客流的到来,那时候,这片街区才会有不一样的活力。”对方说道,缘于历史原因,武夷路有比较深厚的法国文化基因,环绕着法语培训中心,各种各样带着法式基因的店铺也悄然铺就。比如,这里有着不敢说上海第一、却妥妥排上海前三的法文书店,虽然它隐匿在弄堂的深处,但却是法语学习者与爱好者必来的地方。还有法式甜点的一站式工坊,也吸引着不少时尚男女们来此体验。
清:
架空线入地还舒朗天际线
事实上,自武夷路开展城市更新、建设美丽街区以来,这片历经时代变迁的街区,正通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逐渐展现其“海派风情国际化街区”的风采。
根据2018年年初上海关于推进“美丽街区、美丽家园、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作为长宁区国际精品城区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4月起,长宁区全面实施创建“美丽街区”两年行动计划(2018-2019年),重点打造新华路、愚园路、武夷路、番禺路(法华镇路)四个示范街区,进一步提升城区环境品质,营造“生态、特色、优美、静雅、和谐、宜居”的街区环境,“静雅”正是武夷路的关键词。
不仅如此,今年10月份,武夷路还将展开全面的架空线入地工作。改造结束后,这些密密匝匝的“蜘蛛网”将会消失,整条武夷路将呈现更整洁、优雅与舒适的环境。
来源|周到上海
编辑|黄吉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