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两个实验有多疯狂多可怕?

罗杰·霍克 生物100 2023-02-13


当今某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当年的某事,同时,也让人想起了当代世界最伟大的两位心理学家——津巴多和米尔格拉姆。他们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和无条件服从实验让人毛骨悚然。下面就一起来看下这两个实验。希望有些人能够认清事实,不要拿鸡毛当令箭,不要让历史重演。

一、斯坦福监狱实验: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可能做出疯狂的举动

听到这个观点的描述,你可能会觉得非常夸张啊,什么样的行为才能算作疯狂的举动呢,在听完下面讲的,你就会知道了。这里说的疯狂一点儿都不过分,这个观点来自心理学史上一次非常著名的实验叫做斯坦福监狱实验。它的发起者是大名鼎鼎的现代心理学家津巴多。实验既简单又不简单,说简单是因为在实验之初津巴多只是想了解环境会对一个人的性情有怎样的影响,说不简单,是因为这个实验完全出乎了津巴多本人的预料,而且它在后来对当时的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实验之前呢,津巴多和工作人员一起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实验室进行了改造,把它变成了一所监狱,为了增强真实感,每个牢房的门前都装上了钢丝护栏还配有牢房的监号。随后他在加州的报纸上刊登广告,用每天15美元的报酬招募志愿者参与实验研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个实验开始在1972年,那个时候的15美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75美元吧,按天计算报酬的话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通过招募他们选定了24名大学生参与实验。然后呢,随机把这些人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看守,一组扮演囚犯。为了保证实验的客观性,所有人都没有经过训练和指导,完全是为了测试他们在新的环境下会做出怎样的行为。整个实验进行的非常真实,被分在囚犯一组的测试者被警察从家中逮捕,他们被戴上手铐蒙上双眼,进入这个模拟监狱里,马上被脱光衣服进行搜身,每个人只允许穿带有编号的囚服,脚上还要带铁锁链用来提醒囚犯的身份。被分在看守所的人呢,则换上了统一制服,发给了警棍,当然他们不容许用警棍打犯人,但是可以用其他言语体罚的方式维持监狱秩序。起初的时候,津巴多以为这些被测试者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监狱的环境,但是没想到,仅仅一天他们就已经非常入戏了,分在看守组的被测试者开始对囚犯使用一些侮辱性言语进行骚扰和恐吓,囚犯一组的被测试者呢,也很快变得温顺服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些完全没有经过训练的看守组,竟然无师自通地掌握了虐待囚犯的技巧,他们经常惩罚有轻微过失的人,让他们做俯卧撑,甚至用脚踩他们的背,而犯人组里的人,后来竟开始情不自禁地哭起来,甚至他们愿意放弃实验报酬换取释放。就这样没过几天所有囚犯都变得消极被动,失去了人性。津巴多的这个实验原本计划进行两周,但他在第六天就不得不终止了实验。因为他发现作为实验的设计者这个实验的走向已经完全失控了,环境塑造的表演力量非常强大,以至于连津巴多本人都不知不觉的快要变成了一个监狱负责人,他真的开始像一个严厉的监狱长一样说话做事。

这个实验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黑暗和人们失去控制后行为的疯狂。虽然实验开展在30多年前,但对之后的心理学研究和整个美国社会都有很大影响,在2000年以后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当中的虐囚丑闻,让人们再一次提起津巴多这个经典实验,很多批评人士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绝对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而是当时布什政府的领导失利,给那些军官们以角色扮演的机会,而这种扮演的强大力量,最终让所有人都入戏酿成了悲剧和丑闻。


二、无条件服从实验无条件服从,会让群体丧失理智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关于日本和德国两个国家在战争当中的疯狂行为,均一直被广泛研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从文化、民族性格等方面提出了观点,而心理学家也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给出了独特的解释,这其中一位代表人物就是耶鲁大学的米尔格拉姆

在二战结束十年后的1963年,米尔格拉姆做过一项著名的无条件服从实验。实验听起来很恐怖,他首先设计一个能产生不同电压的电击器,这个电击器有大大小小30个开关,每个开关代表不同电压,电压从30伏开始,每15伏为一个单位递增,一直增到450伏。在一些关键的等级上,还被贴上非常醒目的标签,比如,轻微的点击、中等的电击和高压危险电击,等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装置只是看上去很恐怖,但实际上它不会产生任何电流。这只是一个伪造的电击装置,那些醒目地标签儿也只是为了测试人们在操作不同电压等级时候的反应。和斯坦福监狱实验一样,米尔格拉姆先在报纸上发出征集广告,说是要做一项关于学习和记忆的最新研究,有偿招募志愿者。这些招来的志愿者所要做的是根据研究人员的命令来控制这个点击装置。研究人员分别化妆,假扮成老师和学生,其中这个假扮的学生会被绑在椅子上,在胳膊上通上点击,和那个电击装置连接在一起。随后这个假扮的老师当着所有人的面交代了任务要求,也就是让学生记忆各种单词,每出错一次就将电压强度提高一级,这个操作的人恰恰是那个被招募来的志愿者。换句话说,整个实验所有人都是假扮的,只有这个志愿者才是真正的被测试的人。在实验开始前的内部讨论当中,大家曾经猜想有多少人会残忍下手,真的是用450伏来点击人,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等到实验开始以后大家几乎都目瞪口呆了,在40名招募的志愿者当中有26个,也就是超过多一半的人,真的使用了450伏的高电压。

还原到当时的场景,无论这些人是假扮的老师还是学生,表演都非常逼真,其中学生在电压提高的时候,假装大叫一声晕了过去。在要不要继续所谓的点击这件事儿上,很多志愿者都会转过头略带惊恐的看着身后的那位假扮的老师,但老师的口气却一直都是非常坚决的命令式,比如,继续执行,这是绝对必要的,别无选择,你必须继续。结果发现,在这种命令式的口吻之下,这些志愿者尽管心里犹豫,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执行了命令。仔细想想,这些假冒的老师其实并不是什么权威人士,恰恰是当时的场景对人构成了影响。回想开头讲的在战争当中人们的疯狂举动,这并不是说人没有理智,而是因为人在特殊的环境下会因为某种无条件服从而压制,甚至丧失理智。这种理智的丧失,在一些重大的群体性事件当中往往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正是因为米尔格拉姆的研究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他和之前开展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津巴多也被誉为当代世界最伟大的两位心理学家。

关于本书和作者

上面的内容来自《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由得到APP的语音整理而成。本书作者罗杰·霍克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学教育专家。霍克有着数十年的教学经历和心理研究经验,毕生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他的作品《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跳出了单纯的教学和研究的局限,站在整个学科的高度审视心理学发展,填补了教科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空白,讲述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被奉为心理学领域的传世经典。


来源: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得到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