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孟德尔测交实验怎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物100 2023-02-13

孟徳尔设计测交实验的目的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显隐性比例接近3:1,在所有的实验中没有中间类型出现。他指出F2中的显性性状有两种含义;亲本类型的显性和杂种类型的显性。前者指性状稳定地传给所有后代,后者指在后代中继续表现分离,这从孟德尔在F3中的结果可以得到证实。在全部7对性状的F2中,具有显性性状的类型中,2/3是具有杂种性状的显性,1/3则是具有亲本性状的显性。因此,在F2中,显隐性3 :1的比例可分解为1:2:1的比例。这种比例对以后各代都适用。即杂种后代中,每一代都以1:2:1的比例分为杂种类型和两种稳定类型。

孟德尔为了确定几对相对性状由于杂交而结合于杂种中时,是否也能应用上述一对相对性状 的规律,他做了两对相对性状和三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证明这个规律同样有效。例如:黄色圆粒 (AABB ) x绿色皱粒(aabb ),F1全部为黄色圆粒,F2有4种表型:315个黄圆、108个绿圆、101 个黄皱、32个绿皱,比例接近9 : 3 : 3 : 1。
将F2的种子全部种下去,得到9类植株,这9类植株的分离情况,按所结种子性状归类得到如下结果。
138株全部黄圆种子和亲本一样保持稳定AABB
135株全部绿圆种子和亲本一样保持稳定aaBB
128株全部黄皱种子和亲本一样保持稳定AAbb
130株全部绿皱种子和亲本一样保持稳定aabb
265株有黄圆和绿圆分离只有一对性状分离AaBB
268株有黄皱和绿皱分离只有一对性状分离Aabb
260株有黄圆和黄皱分离只有一对性状分离AABb
267株有绿圆和绿皱分离只有一对性状分离aaBb
4138株分离出黄圆、绿圆、黄皱、绿皱二对性状都分离AaBb
孟德尔以其敏锐的数学头脑从上列各类比例中看出:这是组合系列中的各项式比值,把A与a和B与b这两对性状各自的分离比(AA+2Aa+aa)和(BB+2Bb+bb)组合起来就可得到上述比例。孟德尔得到了两对性状的组合规律后,自然地得到三对性状的组合规律。实验结果和他的预测比例完全相符。
孟德尔为了解释上述实验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了杂种中卵细胞和花粉细胞的性质。他推论在杂交后代中出现稳定类型,说明受精的卵细胞和花粉细胞中必然具有相同的因子,而且一株杂种植株或一朵花中就能产生稳定的后代,可见杂种的子房和花药中形成不止一种生殖细胞。子房和花药中有多少种生殖细胞,就会有多少种稳定类型。如果杂种产生的各类卵细胞以及各类花粉细胞数目相等,就可解释各个杂种中的后代分离表现。这样孟德尔设计了自己首创的测交实验。例 如,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杂交,R与绿色皱粒进行正反交,预测结果为:
1.杂种卵细胞AB、Ab、aB、ab与花粉细胞ab杂交得到
AaBb : Aabb : aaBb : aabb=l :I :1 :1
2.杂种花粉细胞AB、Ab、aB、ab与卵细胞ab杂交得到
AaBb : Aabb : aaBb : aabb=l :1 : 1 :1
实验结果和他的理论预测结果几乎完全一致。
正交实验结果:31粒黄圆,26粒绿圆,27粒黄皱,26粒绿皱。
反交实验结果:24粒黄圆,25粒绿圆,22粒黄皱,27粒绿皱。
由于隐性亲本性状不能遮盖显性性状,并能显出纯隐性性状,这样的测交结果就能直接反映F1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因而从测交子代的表型可以直接判断杂合子的基因组成,这就是测交的作用。
孟徳尔在解释上述现象时指出:哪一种花粉细胞和卵细胞结合,全出于偶然。就一对性状而言,杂种Aa产生相等数量的A和a卵细胞以及相等数量的A和a花粉细胞。任一A或a花粉细胞和A或a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受精结果就会得到组合AA+2Aa+aa。进一步得到多对性状的组合。
通过测交实验结果可以引申出以下结论。
1. 成对的遗传因子在杂合状态时互不污染,保持其独立性,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分別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即分离定律)。
2.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杂合状态时,虽同处一体,但互不混淆,各自保持其独立性。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各自独立地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则自由组合(即自由组合 定律)。
孟德尔发现的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解释了他的实验结果,他所创造的测交实验证实了他发现 的两个规律是正确的。
来源:新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