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地探寻:华蓥山主峰—宝鼎的政区变迁概览(上)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政区地理探寻 Author 天地舆图
川东平行岭谷之重要一脉——华蓥山系,自达州纵贯南下,延亘于渠江东侧的浅丘田园。至海拔约1590.8米的华蓥山主峰—宝鼎光明寺,又向东端分析出龙王洞山(亦称‘东山’),并在宝鼎南边的重庆市渝北、北碚两区交界处,呈态一片“口袋状,反U形”的缓槽地貌。
影像视觉:宝鼎.光明寺风景区南侧的华蓥山主脉(金刀峡)与东侧所分析的龙王洞山支脉(卫星水库)走向示意图,偏岩、柳荫、石坝等场镇即位于口袋状的反U形缓槽中。
宝鼎光明寺,海拔1590.8米,庙宇始建于唐代,为川东著名佛教圣地,享有“西朝峨眉,东朝宝鼎”之称誉。目前行政归属为四川省华蓥市溪口镇。
从南侧仰视华蓥山主峰—宝鼎光明寺。
2016年7月,重庆三位地理爱好者在市地理信息中心的支持协助下,前往宝鼎附近的祝圣堂寺(四川省邻水县与重庆市渝北区交界处)进行海拔探寻,经过一番实地测量并配之专业技术,再结合相关文献佐证,探知到了位于宝鼎主峰南侧,海拔约1421.5米的“大沙土梁子”为重庆市主城九区的山脉制高点,为此还在当年刷新了重庆一项地理新记录。
“大沙土梁子”属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华蓥村,隔冷竹垭口与四川省邻水县搭界(渝、邻界线也从山下的祝圣堂寺庙前穿过),又背靠华蓥境内的宝鼎主峰,形成峰峦交三县(区、市)的自然形态,如上图所示。而在华蓥市(含前身华云工农区)建置之前,宝鼎主峰属岳池县辖地。旧时,岳池县城官员前往宝鼎,便经石垭、花板、齐福、罗渡,在今中和镇大庙山村陡梯子横渡渠江,经黎梓卫(今中和场)、左家坪到溪口,再一路上山到宝鼎(参考1911-1985版《岳池县志》第225页)。
站在宝鼎光明寺外部的观景平台上俯瞰重庆主城九区最高峰——大沙土梁子,随华蓥主脉纵延远方(南向)。
重庆“主城最高峰”的上下错位视觉。大沙土梁子与宝鼎主峰之间还隔有一座龙神岗山峰,此峰目前归属四川省邻水县高滩镇,政区边界在这里依山交错。另据祝圣堂寺庙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居士讲:以前在龙神岗山峰顶,还立有一块“岳池县”的石碑,以示分界标识,如今石碑则早已湮没。
清代华银山伏虎寺僧人释昌言所著的《华银山志》记载:“华蓥山又名‘华银山’,华严洞外,左右石壁,横广五六里,其白如玉,日光晃耀,望之如银,疑山之命名以此”。又载:“华银山(这里专指宝鼎,编者注,后同)在岳池县自东南百九十里,脉发终南,蜿蜒磅礴,绵亘千余里,至合(今重庆合川区)、邻(今邻水县)、广(今广安区)、岳(今岳池县)等八州县之交,陡起一峰,嶙峋峻峭,直摩霄汉,千山竞赴,万壑奔趋,实八邑之雄观也。”因其峰顶形状如鼎,故名曰“宝鼎”。
三维影像图中,华蓥山宝鼎主峰与重庆主城大沙土梁子的立体区位示意。
清代文献《江北厅乡土志》与民国文献《江北县志》中对宝鼎光明寺及周边区域的地理环境介绍。宝鼎高居峰峦之上,地交州县境域,民众奉祀朝圣!交通路线若由重庆前来,可经渝绥(达州)正道在大面坡分支华蓥山路,登顶而至。其路径里程亦有较为详细之记载。文中提到的“大面坡“,位于邻水与渝北的交界处,如今属于川渝高滩工业园的组成部分。210国道从这里途经,而到宝鼎的公路目前也由此分岔上山,可见公路仍旧依循古道路径在进行修筑。交通传承,即为见证!
在对重庆主城九区的山脉制高点进行探寻的同时,也顺带了解一下宝鼎一带的政治沿革变迁。前文所提到,宝鼎原属岳池县,并与邻水、江北交界,通过部分地图与资料书籍,便可查阅。如在这幅四川省行政区划沿革地图中,红圈处即宝鼎区域。根据地图中的要素信息来推测年代背景,应该是在1976年以前,因为不仅江津专区尚在,江北县亦随属,华云工农区也未设立。按照当时的政区范围,宝鼎位于四川省”三地四县“之分界点,三地:达县、南充、江津,四县:岳池、邻水、合川、江北。由此还可以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如今作为重庆主城九区最高峰的大沙土梁子山峰,当年还不属于重庆市的政区辖域,而是相邻的地级江津专区,直到1977年江北县划归重庆市。
1979年析划广安、岳池等公社场镇成立“华云工农区”,宝鼎时属岳池县溪口镇,遂一并划归。1985年改设县级华蓥市,今由地级市广安市所代管。
1977年,江北县由江津专区划归重庆市(隶属关系变更)的国涵批复资料,从那时起入渝,更为而后的区划概念与地理标识奠定了沿革基础。
1985年,华云工农区改设县级华蓥市的国涵批复。宝鼎的归属也延续至今。当然在附近的某些山峰丘崖间,与相邻县域涉及过部分微调。
航拍视觉下的宝鼎光明寺全貌,航拍人:李璜
1981年《四川省地图集》中,对宝鼎的信息标注,海拔为1586米,目前各版查阅数据为1590.8米,四十年来,应有新的测量变化。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