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藏市县区地名由来

超微星 方舆论坛 2023-02-16

一、西藏自治区

清代因卫藏在中国西部,遂称西藏。

元代称乌斯藏(“乌斯”,简译“卫”,是藏语“中央”的意思,指以拉萨为中心的地区,别称“前藏”;“藏”是“清洁、圣洁、清净”的意思,一说“藏”为“藏布”简称,意为“江河”,特指雅鲁藏布(江)。“藏”地指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地区,别称“后藏”),清代称“卫藏”。

元代设乌斯藏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明代设乌思藏卫。1956年4月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1965年9月成立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区划图表(民政部网站)


二、拉萨市

拉萨,系藏语,意为“圣地”或“佛地”。古称“惹萨”(汉文史籍称“逻些”、“逻婆”等,皆为“惹萨”变音)。因“惹萨”与藏语“山羊”、“土”字的发音相近,故有“山羊驮土”填湖助建大昭寺的传说。

9世纪20年代开始称拉萨。清代译作“喇萨”,后统一为“拉萨”。1960年设拉萨市。

城关区

因地处拉萨老城,故名。

1961年设立拉萨市城关区。

堆龙德庆区

堆龙德庆,系堆龙(旧译朵陇)、德庆二词合称,系藏语,意为上部极乐地(堆龙意为上谷,德庆意为极乐)。

1960年设堆龙德庆县。2015年,撤销堆龙德庆县,设立拉萨市堆龙德庆区。

达孜区

达孜,旧译打则、打孜、达克孜、达克匝、达克则,系藏语“虎顶”、“虎峰”之意。据《西域同文志》:得巴达克则宗是“头目虎峰城”之意,即山峰如虎,城居峰上,为头目所居。因地形而得名。

1960年设达孜县。2017年,撤销达孜县,设立拉萨市达孜区。

林周县

林周,旧译冷竹、伦珠,系藏语“天然形成(的地方)”、“自然完成”(简译“天成”、“顺成”)之意。因地形而得名。

1960年设林周县。

尼木县

尼木,旧译聂摩、聂母、尼莫、尼穆、尼冒,系藏语,意为“麦穗、顶端”。

1960年置尼木县。

当雄县

当雄,旧译达木、党雄,系藏语“挑选的草滩(牧场、草场)”,相传五世达赖让固始汗挑选草场,选中这里,因此得名。一说意为泥泞滩,一说意为草滩中部。

1960年置当雄县。

曲水县

曲水,旧译曲墟、曲宿尔、楚舒尔,系藏语,意为(流)水沟。

1960年设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墨竹工卡,系藏语“‘墨竹色青’龙王的中间白地”,一说意为明亮的绿色“墨”地;一说墨恰巴活佛在此休息后,以己名命名。

1960年置墨竹工卡县。



拉萨市区划图表(民政部网站)


三、那曲市

那曲,系藏语“黑河”之意。因境内那曲(河)(意为黑河,蒙古语称哈拉乌苏;为怒江-萨尔温江上游)而得名。

1959年设立黑河专区,196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那曲专区,1965年黑河专区正式改名那曲专区。2017年10月,撤销那曲地区,设立地级那曲市。

色尼区

1960年设黑河县,1965年改名那曲县。2017年10月,撤销那曲县,设立那曲市色尼区。色尼,藏语音译,意为“金色的河流”。

嘉黎县

嘉黎,旧译拉里、剌里,系藏语“神山”之意。因境内嘉黎寺而得名。

1960年改设嘉黎县。

申扎县

申扎,旧译那仓、香沙,系藏语,意为皮火筒状山沟前。因地形而得名。

1960年置申扎县。

巴青县

巴青,旧译巴庆,系藏语,意为大牛毛帐篷,或大黑石头。

1960年设巴青县。

聂荣县

聂荣,系藏语,意为悦耳谷。因驻地聂荣龙而得名。

1960年设聂荣县。

尼玛县

尼玛,系藏语,意为太阳。

1979年设立那曲地区文部办事处,因驻地文部(今译文布,即今文布乡南社区)而得名。文部,藏语意为红柳。198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尼玛县,1993年正式成立。

双湖县

双湖,为藏语“错尼”(一译措尼,意思是两个湖、双湖)的意译,因早期驻地康如地处康如湖(藏语“康如茶卡”,位于康如东面5公里)和惹角湖(藏语“热觉茶卡”,位于康如北面10公里)两个湖之间而得名。

1976年2月设立那曲地区双湖办事处,1993年改为尼玛县双湖特别区,2012年11月设立双湖县。

比如县

比如,系藏族姓氏名,意为母牦牛部落。因驻地比如雄而得名。又名纳雪比如。纳雪,意为那曲(河)下游。

1960年设比如县。

索县

索,旧译索格、索克,系藏语,意为“蒙古”。一说意为“草地”(据《西域同文志》)。一说,因索曲(河)而得名。

1960年置索县。

班戈县

班戈,因境内班戈错(藏语,意为“胸膛湖”,因该湖形状像胸膛而得名)得名,后以汉字回译藏文,转为“吉祥保护神”之意。

1960年设班戈县。

安多县

安多,系藏语,意为“末尾或下部岔口”。源于境内“安多八部”(来自今青海安多藏区)。

1960年设安多县。

那曲市区划图表(民政部网站)


四、昌都市

昌都,系藏语,意为“双河口、水汇合处”,因札曲、昂曲在此交汇而得名。

1950年设昌都地区(省级),1956年划归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降为专区级。1960年改设昌都专区,1970年改昌都地区。2014年撤销昌都地区,设立昌都市(地级)。

卡若区

卡若,曾译卡诺、卡如,藏语意为闭嘴。因地形而得名,指当地险要的山谷形如闭合的嘴巴。考古发掘的卡若遗址为西藏发现的首个原始村落,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1960年置昌都县,2014年改设昌都市卡若区。

芒康县

芒康,旧译马尔敢、磨尔勘,藏语,意为宁静、清净之地,引申为“善妙地域”。因境内芒康山(意译为宁静山)而得名。

1960年设宁静县,1965年改名芒康县。

贡觉县

贡觉,旧译官觉、馆觉、滚卓克,系藏语,意为“‘贡’活佛在‘觉’地方定居”。

1960年置贡觉县。

八宿县

八宿,系藏语,意为“勇士山麓”。

1960年设八宿县。

左贡县

左贡,旧译作岗,系藏语,意为“犏牛背”。因地形而得名。

1960年置左贡县。

边坝县

边坝,系藏语,意为吉祥光辉(简译祥焰)。传说元朝皇帝霍尔色金(即忽必烈)时期,有一要员名叫沙西仲贡曲帕尔从内地到此,点燃一个火炬,宣称要在此修建佛塔,故名。

1960年设边坝县。

洛隆县

洛隆,旧译罗隆,系藏语,意为南谷、南川。

1960年置洛隆县。

江达县

江达,系藏语,意为“江普寺沟口”,因地处该寺沟口,故名。因所在位置而得名。

1960年置江达县。

类乌齐县

类乌齐,系藏语,意为大山。因地形而得名。

1960年设类乌齐县。

丁青县

丁青,系藏语,意为大台地。因地形而得名。

1960年置丁青县。

察雅县

察雅,旧译乍丫、扎雅、扎克雅布,系藏语,意为岩槽、岩簷、岩窝、石窝子。因地形而得名。相传17世纪中叶,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嘎曲•扎巴江措在今烟多镇巴西(一作瓦西)村克贡附近山头的悬岩下修行,后人就把他修行的地方叫作“察雅”。在此建有察雅寺。

1960年设察雅县。

昌都市区划图表(民政部网站)


五、山南市

山南,为藏语“洛喀”的意译,意即大山(此指)之南。

1960年设山南专区,1970年改山南地区。2016年2月,撤销山南地区,设立地级山南市。

乃东区

乃东,系藏语,意为“象鼻山尖前”,一说意为颧骨。城东有座山形如象鼻。因地形而得名。乃东县因驻地乃东得名。

1960年设乃东县。2016年2月,撤销乃东县,设立山南市乃东区。

琼结县

琼结,曾译穷结,系藏语,意为房角悬起多层。源于青哇达孜宫,相传是老虎顶上盖的房子,房角悬起十三层,故名。一说意为大鹏鸟,因两大部落在大鹏宝山下繁荣,引申为繁荣兴旺。因驻地琼结雪得名。

1960年设穷结县,1986年更名琼结县。

措美县

措美,系藏语,意为湖下(游),因境内哲古错(湖)而得名。哲古(一译赤古、直古、质谷、则库)错,意为小刀(或弯刀)湖,因湖形如小刀(或弯刀)而得名。“哲古”的古藏文写法,意为“升子神”。

1960年设哲古县, 1965年改名措美县。

加查县

加查,系藏语,意为“汉盐”(加,意为汉人;查,意为盐)。相传文成公主路过时,把一块盐放在一个洞里,从此这个山洞就流出盐水,故名。

1960年置加查县。

贡嘎县

贡嘎,系藏语,意为白山,白色的山顶。据《西域同文志》:“堡居上方,城上土色白”。因地形而得名。

1960年设贡噶县。1974年更名为贡嘎县。

洛扎县

洛扎,系藏语,意为南岩,因城南有白色山岩,故名。因地形而得名。一说意为(喜马拉雅)山脉南麓。

1960年设洛扎县。

曲松县

曲松,系藏语,意为三条河(简译三河、三水),因有舍曲、贡布普曲、江惹普曲三条河,故名。原名拉加里,一译拉甲日。

1965年设曲松县。

桑日县

桑日,旧译桑里,系藏语,意为红铜山(简译铜山)。因(桑日)山为名。

1960年设桑日县。

扎囊县

扎囊,系藏语,意为刺树沟内,一说山桃林中。

1960年设札囊县。1974年更名为扎囊县。

错那县

错那,旧译磋纳,系藏语,意为湖边、湖前。实指错那河,以地处错那河畔而得名。一说,因驻地错那而得名。

1960年设错那县。

隆子县

隆子,旧译仑孜,系藏语,意为须弥山顶,引申为万事顺利或实力雄厚。因此处山势高如须弥山顶,故名。因地形而得名。

1960年设隆子县。

浪卡子县

浪卡子,旧译拉噶孜、纳噶尔、纳拉噶则,系藏语,意为白鼻尖、鼻形白山梁。因地形如鼻,土色白,建民居于山尖,故名。因地形而得名。

1960年设浪卡子县。

山南市区划图表(民政部网站)


六、日喀则市

日喀则,旧译谿卡孜、喜噶次,系藏语“谿卡桑珠孜”的简称、转音,意为土质最好的庄园、顶级庄园。一说意为心满意足的庄园、如意庄园。

1960年设日喀则专区,1970年改日喀则地区,2014年撤销日喀则地区,改设日喀则市(地级)。

桑珠孜区

桑珠孜,藏语,意为土质最好,一说意为心满意足。

1960年设日喀则县,1986年改设日喀则市(县级),2014年改设日喀则市桑珠孜区。

定结县

定结,旧译丁吉牙,系藏语,意为水底长出(的石头)。相传从湖水深处长出一座小石头山,以后在小山上建宗(城堡),故名。因地形而得名。

1960年设定结县。

萨迦县

萨迦,旧译萨斯迦,系藏语,意为灰白土。因地形而得名。县因境内萨迦寺而得名。驻地萨迦雪。

1960年设萨迦县。

江孜县

江孜,旧译江卡孜、季阳则,系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或法王府顶。

1960年设江孜县。

拉孜县

拉孜,旧译拉则,系藏语,意为神山顶、光明最先照耀的金顶。因地形而得名。

1960年设拉孜县。

定日县

定日,系藏语,意为“‘定’声小山”、掷石头落地的山(汉语雅化为“飞来峰”)。相传印度高僧唐巴桑吉掷了块小石子,“定”地一声落在一座小山上,后来在这个小山上建寺,取名定日寺。因定日寺而得名。

1960年设定日县。

康马县

康马,一译康玛、康玛尔,系藏语,意为红房、红墙。因境内康马寺而得名。康马寺,因墙壁为红色,故名。

1960年设康马县(国务院1962年批准)。

聂拉木县

聂拉木,系藏语,意为颈道、咽喉要道。引申为“通往地域之门”,不吉。东面山形似象,过去的通道位于山的颈部,故名。因地形而得名。

1960年设聂拉木县。

吉隆县

吉隆,旧译济隆,系藏语,意为舒适地、快乐的地方。

1960年置吉隆县。

亚东县

亚东,系藏语,意为鼻状山梁。因地形而得名。又名卓木,藏语意为漩谷、急流深谷,或有雾的山谷,因境内卓木麻曲(今亚东河)而得名。卓木麻曲,因水流湍急,故名。

1960年设亚东县。

谢通门县

谢通门,系藏语,意为“一见则喜”、见后满意地笑了。传说连花生大师看见这个地方后满意地笑了,故得名。

1960年设谢通门县。

昂仁县

昂仁,旧译昂惹、傲不仁、傲布忍、章阿不林,系藏语,意为长沟,因地形而得名。一说意为野鸭子沟、有鹅长鸣的沟。县因境内昂仁寺(全称昂仁曲德寺)而得名;昂仁寺,因所在沟而得名。

1960年设昂仁县。

岗巴县

岗巴,一译康巴,系藏语,意为雪山附近。因临近卓木雪山和康钦甲午雪山,故名。

1962年设岗巴县。

仲巴县

仲巴,系藏语,意为野牦牛之地。

1960年设仲巴县。

萨嘎县

萨嘎,系藏语,意为喜爱之地、可爱的地方。

1960年设萨噶县。1974年更名为萨嘎县。

仁布县

仁布,旧译仁蚌、仁崩,系藏语,意为聚宝(地)、多宝(地)。因境内仁布寺而得名。

1960年设仁布县。

白朗县

白朗,系藏语,为两姓氏名。传说13世纪西藏著名的喇嘛译师巴扎•尼玛扎巴和纳朗•多吉敦炯两人曾一起在此念过经,后来取二人姓名首字,命名为白朗(白、巴音近)。一说意为有牛孽乳的地方。

1960年设白朗县。

南木林县

南木林,系藏语,意为全胜洲、全胜之地。

1960年设南木林县。

日喀则市区划图表(民政部网站)


、林芝市

林芝,藏语准音“宁赤”,系藏语“娘赤”、“酿赤”、“娘池”转音,意为“‘娘’氏家族的宝座”。本为村名(即今林芝镇尼池村),该村保留有一座台状大石,据说与“娘”氏家族有关,故名“娘赤”(“娘氏宝座”),尼池由此得名。一说为尼氏(一译娘氏)、池氏(均属东岱家族)合称,误。一说意为娘氏家族的宝座。一说源于人名聂赤(一译尼雅赤),系后起之说,不足为信;一说意为太阳宝座(藏语称太阳为“尼玛”,称宝座为“赤”),纯属牵强附会。解放初译作“尼池”,1950年代,修建康藏公路时,西藏测绘队工作人员取“尼池”谐音,写作“林芝”。民主改革后(建县时),鉴于当地有大片原始森林,又盛产灵芝草,故上报有关部门审批,正式定名为“林芝”县。

1960年设林芝专区,1964年撤销;1983年国务院批准复设林芝地区,1986年正式成立。2015年3月,撤销林芝地区,设立地级林芝市。

巴宜区

巴宜,系取汉语“八一”(八一镇为区政府所在地)的谐音命名。同时,巴宜在藏语中有“隐藏在岩石中”的意思。八一镇东北部几个村寨隐蔽在岩石下方的森林之中,藏语称之巴宜,意为隐藏在岩石下的村落;而八一镇城区也是从一片乱石滩上建造起来的,堪称“巴宜”。1960年设林芝县。2015年3月,撤销林芝县,设立林芝市巴宜区。

墨脱县

墨脱,系藏语,意为花朵。

1960年设桑昂曲县,1966年改名墨脱县。

朗县

朗,系藏语,意为想象。传说这里是朗巴夏仲想象出来的地方。一说意为显现。因驻地朗(村)而得名。

1960年设朗县。

米林县

米林,系藏语,意为药洲,相传此地产药,故名。一说意为下洲。因驻地米林(村)而得名。

1960年设米林县。

察隅县

察隅,旧译杂隅,系藏语,意为“察”人居住地。

1960年设察隅县。

波密县

波密,旧译博窝,系藏语,意为祖先。有四说。一说为魔王之地名。一说为“布卧”,系指布日布赞山。一说,波密之“波”,藏语意为“迁徙”,相传吐蕃早期赞普止贡赞普之子曾迁徙至此,故名。一说波密系藏语“卓卧”音变,意为流放或外散,相传止贡赞普第三子曾被流放至此。

1960年设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工布江达,系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因地形而得名。

1960年设工布江达县。

林芝市区划图表(民政部网站)


八、阿里地区

阿里,曾译俄里、昂日,藏语意为属地、领地、领土。元代译作“纳里”,“纳里速古鲁孙”意即阿里三围或阿里三部,指古格、卜郎、芒域三地。明代译作“俄力思”。

1960年设阿里专区,1970年改阿里地区。

噶尔县

噶尔,系藏语,意为兵营、帐篷。相传清代原西藏地方政府抗击克什米尔的森巴(锡克族)军队入侵时,蒙古族将领甘丹才旺(一译甘登次旺)率兵驱逐森巴(锡克族)军队后曾在此扎营,故名。

1960年设噶尔县。

措勤县

措勤,系藏语,意为大湖,因境内大湖扎日南木错(湖)而得名。

1960年设措勤县。

普兰县

昔兰,旧译布让,系藏语,意为独毛、竖立的毛。

1960年设普兰县。

革吉县

革吉,系藏语,意为扬善,一说意为美丽富饶的土地,一说意为遍净天(神名)。一说为部落名,因从康区革吉地方迁来,故名。

1960年设革吉县。

日土县

日土,旧译日托、茹托、茹拖、如朵、卢多克、罗多克,系藏语,意为枪叉支架状山上,因小山形状像枪叉支架,故名。因地形而得名。

1960年设日土县。

札达县

札达,系取札布让、达巴二宗首字而命名。藏语意为草和箭,一说下游有草的地方。札布让,意为独草;达巴,意为射箭者。

1960年以札布让宗、达巴宗合并置札达县。

改则县

改则,系藏语,意为寺顶,一说意为建于山顶的特殊(民居)。一说为部族名,其义不详。

1960年设改则县。

阿里地区区划图表(民政部网站)


附:已经撤销的县级政区

拉萨市•澎波区

澎波,藏语,意为“经幡”,引申为宽广、美好之意。

1960年析林周县南部设立澎波区(县级),1964年撤销,并入林周县。

雪巴县

雪巴,藏语,意为下村、下部村庄。

1960年设立雪巴县,1964年撤销,其辖区分别并入林芝、嘉黎、工布江达3县。

青龙县、达木萨迦县

青龙,曾译江龙,系藏语,意为毡沟;达木萨迦,系藏语达木、萨迦组合而来,意为挑选的灰白土。元代,这里的部落属萨迦地方政权,被当地人称为萨迦;明末,五世达赖让固始汗挑选草场,固始汗选中这一带,故称此地为达木。合起来即为达木萨迦。

1959年10月,撤销达木萨迦、达木曲柯尔等谿,合并设立青龙县。1960年改名达木萨迦县。1964年10月撤销,并入班戈县。

打隆县

打隆,一译达隆,藏语,意为老虎沟、虎谷、虎乡。

1960年设立打隆县,1964年撤销,并入浪卡子县。

生达县(曾拟设、未成立)

生达,系藏语,意为背阴口、地处沟口的阴坡。因地形而得名。

1983年国务院批准由昌都、江达县部分地区设立生达县,因财政困难一直未成立,1999年国务院批准撤销。

妥坝县(曾拟设、未成立)

妥坝,旧译托巴,系藏语,意为界碑。相传,从前当地居民建立界碑,以防阻白日部落入侵。

1983年国务院批准由昌都、察雅、江达县部分地区设立妥坝县,因财政困难一直未成立,1999年国务院批准撤销。

盐井县(曾拟设、未成立)

盐井,为藏语“茶卡楼、察卡洛”(意为产盐之地)的意译,因此地多盐井而得名。

1983年国务院批准由芒康县析置盐井县,因财政困难一直未成立,1999年国务院批准撤销。

碧土县(曾拟设、未成立)

碧土,系藏语,意为羊毛坡上。因境内碧土寺而得名。传说在建寺前,有个喇嘛将一小团羊毛抛上天,羊毛落到山坡上,就在此建寺。一说意为碱。一说为部落名。

1983年国务院批准析左贡、察雅县部分地区设立碧土县,因财政困难一直未成立,1999年国务院批准撤销。

隆格尔县(曾拟设、未成立)

隆格尔,系藏语,意为白沟,或白色之地。因地形而得名。

1983年析仲巴县置隆格尔县,因财政困难一直未成立,1999年国务院批准撤销。

拉萨市•旁多办事处

旁多,系藏语译音,意为山麓。

1999年设立。后撤销。

日喀则地区•隆格尔办事处

隆格尔,系藏语,意为白沟,或白色之地。因地形而得名。

1999年设立。后撤销。

山南地区•勒布办事处

勒布,藏语意为好地方。相传曾是莲华生大师修行之处。

1999年设立。后撤销。

昌都地区•三岩办事处

三岩,曾译山岩,藏语意为“恶地”,因其自然环境恶劣而得名。

1999年设立。后撤销。

本文刊于《方舆》2015年第1期(总第29期),文章作者署名超巨星(方舆论坛坛友超巨星已改名为超微星,为《方舆》网刊责任编辑),因区划调整,有少量改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