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地探寻:重庆市北碚区滩口乡探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政区地理探寻 Author 天地舆图
以往对政区治所迁移主题的关注,多局限于县级以上,乡镇类由于规模与影响均小,很少提及。而这次利用轨道国博线北延段开通的机会,前往线路沿途各站点及周边区域进行探寻,同时也无意间了解到了一座乡镇的治所变迁,虽未查阅到迁治的具体目的,但也进行了图片结合地图的相关记录。
此次所前往探寻的地点叫做“滩口”,地处华蓥(中梁)山脉东麓,原属江北县旧域辖乡——静观区滩口乡。这里自清末兴盛场集,根据1985年版《四川省江北县地名录》中“滩口公社”的词条解释这里的地名来历为:因驻地以西临山脊谷口,有形如河滩之连山石而故称“滩子口”。1961年滩口乡治所北迁约3公里的玉皇观(今药王街),1994年滩口乡撤销并入水土镇,遂划归北碚区,现属水土街道大地村。
近眺滩子口聚落,天气虽阴沉,而华蓥(中梁)山脉则依稀可见轮廓。
“滩口”公交站牌。北碚—金刀峡的公路(碚金路)从滩口穿场途经。由北碚汽车站—静观镇台农园的公交车便在此设站停靠。早年滩口乡治所虽迁移,但仍以聚落简称为其地点专名,也可以说是“留名不留驻”的情况。
滩子口老街,位于碚金公路西侧约500米,临靠山脚下,以砖木、穿斗类结构房屋为主。现已大部拆迁,老街仅留存约50米一小段。
滩子口老街周边地貌为山前缓丘,山体潺溪涌流,水资源较为丰储,既适宜灌溉型农耕,耕产水稻、玉米、油菜等,也为鱼类养殖、花木栽培等产业,创造了自然条件。原江北县所属的企事业单位,如县农场、蚕种场等,当年都设在了滩口乡。
在滩子口老街西南侧的一所小学内,还矗立着一座清代构筑物—杜氏家族节孝牌坊,雕工精细,易显观瞻,还被誉为“川东第一牌坊”,2009年确立为了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滩口牌坊(局部)
滩口牌坊是一座集贞节、孝道于一体的节孝坊,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牌坊坐南朝北,占地60平方米,整个牌坊为四柱三间五层,高15米,宽11.45米,厚4.8米,中门,又称明门,高3.5米,宽2.6米;两边门,又称次门,高2.5米,宽1.48米,仿木结构楼阁,以青石雕造而成。牌坊的主人为杜氏家族,是当地的大族富绅,此坊为杜氏族人、长寿知县杜伯清为纪念母亲唐氏守寡四十余年,忠贞不渝、孝敬公婆、苦育儿女而奏明光绪皇帝,光绪亦为之感动,准允修建,在滩口牌坊附近还有大树牌坊,建于清道光十年,为四柱三门,两重檐,仿木结构,石构造,高12米,与滩口牌坊相呼应,成为一大胜景。虽经百年风吹雨打,至今仍保存完好,实属少见。
滩口牌坊(局部)
牌坊目前被铁门围锁,市级文保牌矗设于下方旁侧,游客只能透过外侧观看与拍摄。
滩口牌坊全貌,但正面被树木枝叶所遮挡
滩口场东侧是水土高新产业园,城市化的空间布局已经完善。滩口在未完全开发前,作为服务于高新园的廉价商品交易地、人工毗邻劳务输出地等功能。
影像图中的滩子口。因为这里的基层政区为“大地村”,所以高新园区内一些新建楼宇也会以“大地”命名。如大地企业公园,都是高新科技类公司入驻,却在地名中沿袭了一丝乡土味道。2009年左右,重视传媒拍摄了一部方言喜剧《莲花闹海棠》,背景故事与外景地就选取在了滩口所拍,剧中还出现了牌坊的情节。
本次滩口乡探治共分为两天进行。第一次到滩子口,回来查阅资料后,发现之后治所已迁驻,所以第二场又去了撤乡并镇前的滩口乡驻地—玉皇观。与滩子口一样,玉皇冠也地处华蓥(中梁)山脉东侧。因有一座建于民国时期,并供奉着玉皇神像的庙祠而得名。观内也尊祀药王,故又别称“药王观”,均为民间传衍着信仰。
近眺玉皇观(药王街)及华蓥(中梁)山脉风貌。如今庙祠早就拆迁,当地居民、公交站点续以“药王街”为聚落专名习称,今属北碚区水土街道万寿桥村(曾是江北县静观区滩口公社万寿桥大队驻地)。
这处高层建筑群是目前位于水土产业园最北端的安置性住房—和润家园,楼层高、密度大、居住杂是这类住房最直观的现象。和润家园虽然位置偏远,但交通还算方便,有好几趟公交车可通达到此,还能与轨道接驳换乘。楼群西侧的土地早已储备,以待开发。在此之前当地居民(包括和润家园小区里的农村安置住户)便用于蔬菜种植,即能保证菜品自我供给,还可获取一些零散交收益,在城市化进程飞跃发展的情况下,使转型后的村民又能暂归乡土本源。
从和润家园徒步至药王街约1公里,这条位于安置小区前的自然河沟也被打造为了景观湿地公园,只是附近村民仍按照老习惯到河畔洗衣服,这样对水质的污染是非常大的(另包括附近一些工厂类作坊排污作业等)。
位于玉皇观(药王街)的原滩口乡政府旧址,外部为瓷砖大门(典型的八十至九十年代中期风格),目前里边是居民楼,大门锁闭,外边人不易进入。
玉皇观(药王街)的农贸市场,规模不算小。遇逢赶场日,这里是主要交易区,届时会非常热闹,药王街的赶场期是新历369日。
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进入到位于碚金公路西侧,僻静后巷中的药王老街。近距离这所木构瓦房是药王老街上仅存的老旧建筑,原为治所迁驻后的乡文化站,配上“江北县”的政区专名牌子,且极具年代感。远处的红墙绿窗楼房,便是玉皇观的旧址,祠庙早已拆迁,并在原址上修建了滩口小学,至今仍在办学。和润家园有不少居民的小孩就选择在此就读。
药王街聚落呈线状,目前仅存约50米老街。新街沿碚金公路兴盛,机械作坊较多。
影像中的药王街与和润家园示意图。药王街东侧仍为水土高新园范围,如今众多楼盘与企业在这片荒郊田园中相继开发入驻,更快速扩大了北郊城市框架。高密度的“安置房”也对城郊人口聚集产业带动效应,还可为附近高新产业提供劳动类、服务型人群。
老地图中的滩口乡新老治所的位置关系,摘自1981年版《四川省地图集》。滩口乡驻治玉皇观(药王街),滩子口则为大地村驻地(县农场也位于附近)。至于乡治为何北迁3公里,具体信息暂待查阅,期待今后能有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