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黔西县发布《关于配合做好黔西县撤县设市相关工作的通知》:黔西县撤县设市挂牌筹备阶段为2021年3月16日-5月11日,2021年5月11日正式挂牌变更为黔西市。
【补充】3月16日,贵州省政府网站官宣:民政部批准贵州省撤销黔西县,设立县级黔西市。黔西市由贵州省直辖,毕节市代管。
据黔西县政府网站2020年12日20日资料显示,黔西县域总面积2380.5平方公里,辖建制镇15个、建制乡10个(少数民族乡10个)、364个行政村,居住着汉、彝、苗等18个民族,人口近百万(注:应为户籍人口)。
商周时为卢夷国地,春秋时先后属蜀国、鳖国,战国和西汉前期为夜郎国地。唐武后万岁通天二年(697)卢鹿部归顺中央王朝,唐廷以其地置龚州(黔西大部)、义州(金沙大部黔西小部)、犍州(黔西西北和大方东部)等羁縻州。宋皇祐年间为“罗氏鬼国”地。南宋晚期,罗氏鬼国扩占黔中等地,以“夹水”(鸭池河)划分水西、水东分别治理。元初罗氏鬼国归顺元朝,元廷以其地设顺元路宣慰司。至元十九年(1282),元廷划鸭水以西地设立亦溪不薛(水西)、阿苴、笮陇路达鲁花赤,驻军镇守。次年又立亦溪不薛宣慰司、改亦溪不薛路为军民总管府。成宗大德五年(1301),总管府总管奢节(女)起地方武装反抗元将刘深的勒索,大德七年(1303)奢节失败被斩,元廷罢亦溪不薛司、府和阿苴、笮陇路,其地并入顺元路宣抚司。明初,顺元路宣抚使霭翠、同知宋蒙古歹归顺明王朝,廷以其水西、水东地置贵州宣慰司,治所设贵阳。洪武十五年(1382),征云南的明军选“果珠”(郭张)地筑水西城(黔西)驻军扼控。霭翠以其宗亲的封地划分中水、下水、底水三路、12则溪。则溪之下分设土目、马衣、夜所。天启二年(1622)水西彝族安氏反明,崇祯三年(1630)安氏败降后,明廷削其水东两则溪地归流,撤贵州宣慰司,以鸭池、六广河以西地置水西宣慰司,设治水西城。清顺治十六年(1659),水西宣慰使安坤归附清廷。吴三桂率清军平水西后,康熙五年(1666)清廷以安氏的则窝、以著、雄所则溪地置黔西府,改土设流,府下划8里、48甲、105寨。康熙十二年腊月吴三桂反清,黔西等地为吴氏割据。二十年三月(1681.4)清军收复黔西地。二十二年冬月(1683.1)清廷降黔西府为州,隶大定府,恢复水西宣慰司但不准干预军民事。三十七年(1698)撤水西宣慰司,其他分入黔西、平远和大定州。乾隆元年(1736),清廷划四川省叙永厅岩上岩下地入黔西州,增置1里、3甲、8寨。光绪三十二年(1906)省划大定乐贡里七甲之高家岩脚、果中等地入黔西州。行政区划网www.xzqh.org 本页最近更新于2015-02-27 11:15:19明为安氏土司领地,清康熙四年置黔西府,二十二年废府置州,因在黔之西部,故名。1913年置黔西县。
1996年,黔西县辖9个镇、19个乡:城关镇、金碧镇、雨朵镇、大关镇、谷里镇、素朴镇、中坪镇、重新镇、林泉镇、锦星乡、五里布依族苗族乡、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乡、绿化白族彝族乡、羊场乡、新仁苗族乡、钟山布依族彝族乡、铁古苗族彝族乡、协和彝族苗族乡、太来彝族苗族乡、甘棠乡、永燊彝族苗族乡、花溪彝族苗族乡、中建苗族彝族乡、定新彝族苗族乡、仁和彝族苗族乡、洪水乡、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红林彝族苗族乡。县政府驻城关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黔西县总人口697075人,其中:城关镇97411人,金碧镇32793人,雨朵镇20981人,大关镇30877人,谷里镇23787人,素朴镇30650人,中坪镇24371人,重新镇28221人,林泉镇32355人,五里乡23033人,沙井乡31309人,羊场乡16748人,绿化乡18810人,新仁乡18569人,钟山乡21533人,铁石乡16193人,协和乡23540人,太来乡20781人,甘棠乡31083人,永巢乡19460人,中建乡8723人,花溪乡12590人,定新乡15943人,洪水乡19356人,金坡乡13050人,仁和乡18075人,红林乡20338人,锦星乡26495人。2003年末,黔西县总人口83.1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0.19万人;非农业人口5.87万人。辖9个镇、19个乡(其中15个民族乡),382个村委会、33个居委会。2007年9月,将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仁和彝族苗族乡交由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管理。2007年末,黔西县总面积2554.1平方千米,总人口86.9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3.55万人,非农业人口6.87万人。辖9个镇、19个乡(其中15个民族乡):城关镇、金碧镇、雨朵镇、大关镇、谷里镇、素朴镇、中坪镇、重新镇、林泉镇、五里布依族苗族乡、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乡、羊场乡、绿化白族彝族乡、新仁苗族乡、钟山布依族彝族乡、铁古苗族彝族乡、协和彝族苗族乡、太来彝族苗族乡、甘棠乡、永燊彝族苗族乡、中建苗族彝族乡、花溪彝族苗族乡、定新彝族苗族乡、洪水乡、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仁和彝族苗族乡、红林彝族苗族乡、锦星乡。共有382个行政村、17个居委会、10个社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黔西县常住总人口695947人,其中:城关镇164403人,金碧镇31765人,雨朵镇18533人,大关镇25591人,谷里镇22074人,素朴镇25808人,中坪镇20552人,重新镇26902人,林泉镇30194人,五里乡14801人,沙井乡25530人,羊场乡14163人,绿化乡17380人,新仁乡15201人,钟山乡19905人,铁石乡12850人,协和乡22087人,太来乡19557人,甘棠乡30539人,永燊乡15712人,中建乡7687人,花溪乡10827人,定新乡13525人,洪水乡18656人,金坡乡18516人,仁和乡17923人,红林乡15834人,锦星乡19432人。2010年末,全县常住人口69.68万人。2011年12月27日,省政府(黔府函[2011]453号)批复同意:撤销城关镇,设立水西、莲城街道;在黔西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设立文峰街道;在承接产业转移基地设立杜鹃街道(2012年8月31日,4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同日,省政府(黔府函[2011]454号)批复同意:撤销羊场乡,设置金兰镇,镇政府驻金兰社区;撤销锦星乡,设置锦星镇,镇政府驻新街社区;撤销洪水乡,设置洪水镇,镇政府驻附廓社区;撤销甘棠乡,设置甘棠镇,镇政府驻联新社区。2012年8月23日,县政府以黔政函[2012]204号文件明确四个街道行政区域:水西街道(县城北片区)面积33.5平方千米,人口47214人,辖水西(原水西、东山2个社区合并)、文昌(原麟珑社区、城北村合并)、幸福、水平、新潭、凉井、黎明、石园8个社区;莲城街道(县城南片区)面积55.1平方千米,人口45888人,辖莲城(原莲城社区、孙家坝村合并)、双桥、石板、龙潭、坪子、八块田、天坪(绿化乡天坪村1-6组和11组与班茅寨村合并)、老鸹河(绿化乡老鸹河村和天坪村7-10组合并)9个社区;文峰街道(县城东片区)面积为48.4平方千米,人口44446人,辖文峰(原龙腾社区、城东村合并)、塔山(原上马村)、兴黔(原城关镇驮煤河村和甘棠乡映山村合并)、马厂、双星、三角(甘棠乡杨柳村和三寨村1-3组合并)、田坎(甘棠乡田坎村和三寨村4、5组合并)7个社区;杜鹃街道(县城西片区)面积54.6平方千米,人口39688人,辖育才(原育才、涌泉2个社区和城南村合并)、向阳(原向阳社区和城西村合并)、牌庄、金钟、乌骡坝、新民、大兴(林泉镇韦寨、大兴2个村合并)、岔白(林泉镇岔白、移民、海西3个村合并)8个社区。4个街道共有32个村居,其中14个社区居委会、18个社区村委会,总面积191.6平方千米,总人口177236人。2013年5月9日,省政府(黔府函[2013]96号)批复同意:撤销钟山布依族彝族乡,设置钟山镇,镇政府驻金钟社区;撤销协和彝族苗族乡,设置协和镇,镇政府驻和谐社区;撤销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乡,设置观音洞镇,镇政府驻井泉社区。调整后,全县辖4个街道、15个镇、12个民族乡:莲城街道、水西街道、文峰街道、杜鹃街道、金碧镇、雨朵镇、大关镇、谷里镇、素朴镇、中坪镇、重新镇、林泉镇、金兰镇、甘棠镇、洪水镇、锦星镇、钟山镇、协和镇、观音洞镇、五里布依族苗族乡、绿化白族彝族乡、新仁苗族乡、铁古苗族彝族乡、太来彝族苗族乡、永燊彝族苗族乡、中建苗族彝族乡、花溪彝族苗族乡、定新彝族苗族乡、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仁和彝族苗族乡、红林彝族苗族乡(其中,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仁和彝族苗族乡由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代管)。县政府驻莲城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