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地探寻:沿边公路滇桂界,那坡县百都乡歪邓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政区地理探寻 Author 天地舆图
中越沿边公路(国道219线广西段)途经了百色市那坡县南部的峰丛河谷地貌后,又经“老虎跳”陡峡盘登上一处山脊顶端垭口,便来到了云南与广西的省际交界点—那坡县歪邓桥。此桥也称做“歪屯桥”,歪屯是附近的一个自然村名,行政建置则属“百都乡弄陇村”。
歪邓桥作为全长725公里的中越沿边公路广西段终点,具有交通地理上的重要意义。下图右侧崖璧上还刻有相关字体标识。
歪邓桥南侧距离越南国境线约10公里,大范围上也算是两国四省(区)四县的交界点了。
两国:中国、越南
四省(区):中国广西/云南、越南河江/高平
四县:中国那坡/富宁,越南苗旺/保乐
此外按照中国的区划体系,还要加上百色、文山两个地级行政区。
广西与云南的官方界桩均有一块,分别设置在省域界线两头的各自辖境内。在广西一侧的界桩旁,那坡县民政局还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第5、6条中涉及边界标识的条款截取了下来,贴刻在岩壁上,作为其法律依据而公示。
两块界桩分别由两省(区)单独设置,地名也只标注了本省(区)这一侧。“广西”界桩背后虽为空白显示,但却被某位途经于此的游客或村民刻写上了潦草的“云南”二字。
徒步走过歪邓桥,进入云南省境。曾去过云南多次,大都是由四川或贵州进入,这回第一次从广西方向进入。广西与云南的省际主线通道为南昆铁路、云桂快铁、G78汕昆高速、G80广昆高速、G324福昆国道等。沿边公路虽早已定为219国道,但因位置偏远闭塞,仅作为自驾游览路线,并还服务于沿途山区场镇聚落的出行之便。
云南一侧矗设的界桩也是如此,地名朝己境,背后显空白(但没有人去涂写上潦草的‘广西’)。界桩云南端属文山州富宁县田蓬镇,一会我们即将经过那里,也是一座位于中越国境线上的口岸门户集镇。
中越沿边公路(广西段)虽然在歪邓桥就结束了,但219国道还将向广袤的中国西部继续延伸。219国道由歪邓桥进入云南时,正好为一处U型大弯道,正好可以看到歪邓桥的空间全貌。
我们在歪邓桥短暂停歇时,碰到了一对来自云南富宁县的老夫妇,经过交流,得知他们中午驾车到广西境内拉运木柴以及一些农林残枝,作为日常生活之用,也会偶尔进行买卖交易,下午又返回到云南家中。跨越省界获取资源,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几乎明天都要做。所谓“山水相近,人文相依”便是对政区边界一带最直观、贴切的现象形容。
滇桂省际处还有一条小河溪从山上流淌而至,侵蚀着这段崖璧,并形成了一段小瀑布,甘霖奔涌茂林间。
瀑布流水穿过歪邓桥,汇集成一座池潭。居住在附近的人们也到此野炊玩乐,于山水间享受着假日里的闲暇时光。
影像地图上的歪邓桥与周边要素信息标注,红色为滇桂省界线,歪邓桥的公路弯道也非常明显,几乎穿行在山脊之上。
离开歪邓桥,我们进入云南文山,当天的目的地是麻栗坡县,由于是全程走国道,会耗时较久,所以沿途仅在田蓬与富宁/麻栗坡县际交界处做了短暂停靠记录,首先是中越边镇—田蓬(图为镇东广场)。
田蓬镇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西南部约70公里处,是富宁县唯一的对外边贸口岸。场集坐落在中越边境的一块大山盆坝中,国道G219线穿镇而过。地名源自中越山民早年在此搭棚暂居屯垦,得名田棚,后衍称为“蓬”。清设田蓬哨,后废哨设汛。曾一度游离于境外,清末勘界回归,民国置镇。1996年批准设立对外口岸(1998年正式开关)。目前因防疫需要,田蓬口岸暂时关闭,并在进行改造维护,无法近距离前往拍摄。
田蓬属山地湿热气候区,年均降水量较大(约1200毫米),宜林面积广阔,附近种产有玉米、水稻、油茶、核桃等农经作物。田蓬因处在国境口岸上,虽为乡镇,而前缀专名亦冠称为“中国”(未加带县级),自上宣示主权归属,而下以聚落概念标识我方城镇指向。
透过地图看“田蓬”与周边,此图为文山州的单张旅游交通图。这类地图也好久没有买过了,以前是作为每到一个陌生城市获取当地信息的指向性资源。
离开田蓬,沿着219国道继续西行至南利河,由此进入麻栗坡县境内。富宁与麻栗坡以南利河作为县际政区界河。麻栗坡有块县名指示牌立在南利河桥头,但拍摄角度不好,就没有去记录了。
文山州旅游交通地图上对南利河与麻栗坡、富宁两县的政区边界要素信息标注,以此突出了“以河为界,山川形变”的区划基础概念。
南利河属红河流域盘龙江(泸江)水系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城南侧姑娘山,上源约有3公里地下暗河,出伏露天后自滇东南高原丘台蜿流至中越边界的崇山峻岭中,再由富宁县田蓬镇流入越南境(越境称为儒桂河),终在越南宣光市汇注泸江。南利河在中国境内全长约185千米,地貌落差约1386米,流域面积约3716平方公里。水系范围内分布着喀斯特峰丛与洼地,地下暗河发育明显。河流沿线还拥有(普阳)煤矿资源,并开发了梯级(小寨)电站。其中富宁与麻栗坡两县交界处为“南利”专名始称。轻舟船舶在河道岸畔开展作业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