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舆地探寻:黔江边界行之石门坎

方舆论坛 2023-03-1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政区地理探寻 Author 天地舆图

黔江,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武陵山脉腹地,渝鄂边贸节点城市。这里秦为巴郡枳县地,西汉属涪陵县(治今彭水郁山镇),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置丹兴县(治楠木坪,今黔江城东街道南海城社区)。东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巴志》载录:“丹兴县,蜀时省,山出名丹”(即‘丹砂’),“丹兴”为黔江政区雏源之始。西晋丹兴县废,辖地省入涪陵、汉复(治今贵州沿河县洪渡镇)二县。西晋末—南北朝时代,因战乱征伐,蛮僚自立,其境无固定郡县建置。隋代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在旧属丹兴县地新置“石城县”,同期兼设“庸州”,治县坝(今舟白街道县坝社区)。隋代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庸州,省石城县入黔安郡彭水县。唐代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黔安郡遂改黔州(后又改‘黔中郡’),并复置石城县隶属之,治所驻无慈城(今舟白街道老鹰关)。唐代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石城县治再迁楠木坪今址。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石城县为黔江县,专名延续千年。据明代郭子章所著 《郡县释名》载称:黔江县 “邑有黔江,自思州发源,凡五百余里,与岷江会于涪州之东。水常湛然彻底,以其出于黔州,呼为黔江,县因以名”。

蒲孝荣 编著 《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一书,对隋代初年在旧丹兴县域新置“庸州”与“石城县”的词条记录。


而后历朝,黔江的政区沿革与归属曾有过多次改隶、变迭,但县域仍维持着总体框架。1988年—1997年间,升设四川省黔江地区(地级),所辖黔江、彭水、酉阳、秀山、石柱五县。1997年,原老地区全部划入重庆直辖市(早在明初洪武十四年,黔江便隶属重庆府,算600年后的复归)。因地处渝境东南部,遂以“渝东南”概称此域。黔江四,与本市彭水、酉阳、石柱三县接壤,跨市则临靠湖北利川和咸丰。这次前往探访之地,位于黔江与咸丰交界处的“石门坎”,也是由黔江通往湖北的主要通道。

任乃强、任建新 编著 《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一书,用列表形式记录了隋代设立“石城县”及驻治县坝的简况。表格中对于庸州,作者打了问号表示对此尚有疑存。因为从所查阅的一些资料信息来看,庸州设置的年份有北周与隋代两种说法,作者当年对此也做过相关考证,暂无结论。看来这个问题还得继续利用文献、考古等信息资源多去深挖探究。



清代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的《黔江县疆域图》。黔江与咸丰(舆图标示为‘邑’,喻指城市)以武陵山脉的“石鼓棚、老盖”等峰峦为自然分界。乌江支流—阿蓬江(湖北境内称唐崖河)源涌自恩施州利川市,蜿循东北—西南方向贯流入渝。图中对隋唐石城县故治—县坝,也有明显标注。县坝地处段溪河与阿蓬江的交汇处,原属行政村,因靠近舟白新区,作为城拓储备地带,目前已改为舟白街道所辖社区。黔江到咸丰的公路(原202省道,现353国道)途经于此。



张梓、张光杰撰修 清代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版《咸丰县志.卷一.疆域》中,对咸丰与黔江两县交界处的文字描述。水井塘今为咸丰县朝阳寺镇驻地。




从黔江城区前往这处边界点,可坐304路公交(小桥-水井塘)或黔江到咸丰走国道的班客,在石门坎下车。这里是一处坡道路段,黔江的城市宣传广告——“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用栏框横跨在了公路中间,信息指向性非常醒目。



石门坎边界点东北端(咸丰)方向。左侧道路通往咸丰县境一个叫做“艾家坨”的小村庄。原本为机耕土路,近年来已完成水泥硬化,方便了村民出行。



石门坎边界点西南端(黔江)方向。右侧路牌上标注有黔江城区以及火车站、机场、高速路口等交通窗口场所。左侧的公路管护公示牌上则提供了353国道的起止点信息(福建宁德—云南福贡),从东海之滨到高黎贡山,于2013年升级而成的一条东西走向新动脉。



2018年版《重庆市地图集》中对黔江与咸丰边界点的信息标注,并特别提到了石门坎



先去艾家坨路口50米处的“石门坎”旧址寻索。石门坎属辖咸丰县,这户人家姓刘,是一大家族。2020年夏天的时候,他们在石门坎平台上新建了这栋二层洋楼,目前家中成员大都外出谋生,只有一位老大姐留守在此。图中红圈处并非是地下储藏间,而是石门坎的原址。据这位大姐讲,以前从黔江到咸丰的古道途经这里时,就立有一座砖石小门洞,但早被拆毁。刘氏家族去年修建新房,便利用平台复筑了一个“假石门”,还设置了门锁(里边为实心构造)。很多人都会看成储藏间,但仅为“石门仿物”,没有任何作用。“假石门”旁那片种植了红薯的菜田,也是重庆在湖北境内的插花地籍。



刘氏家族修建房屋的同时,还在石门坎旧址矗立了这块碑文。碑文以讲故事的风格,对古代黔江与咸丰的川鄂边界形成情况做了一番解读,内容风趣且幽默,双方所采取的“背石碰面定界”,在其他类似的边界点也有相传。虽取材于家谱或地方文史书籍中的典故传说,但却具有很强的乡土可读感。碑文最后在对石门坎的方位描述中,将范围延伸到了武陵山(渝鄂湘)毗邻大区域,更凸显了这里的核心通达度与纽带作用性。



碑文后边就是石门坎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西/南入巴蜀,东/北通荆湖,辐辏武陵山”,可见刘氏家族的格局还挺大。



距刘氏家族洋房约30米的地方,还有一小段黔咸古道的石板遗存,但四周杂草重生,已经无法通行了,仅打点记录。



从石门坎旧址又返回了国道上,拍摄下了渝鄂之间第25处省际界桩。在与重庆毗邻的5个省中,渝鄂边界线排名第三。所以界桩编号也有较大的设置。



界桩黔江端为舟白街道,咸丰端为朝阳寺镇(此距渝鄂边界点仅3公里)



1990年版《重庆市地图集》中对黔咸渝鄂界(当时为川鄂)的标注,这里就没有“石门坎”的信息了。



最后在石门坎搭乘一辆面包车到朝阳寺。朝阳寺因清代同治年间附近修有一座寺庙名曰“朝阳”,故得此名。朝阳寺原属咸丰县杨洞区,1984年设朝阳乡,1994年改设朝阳寺镇。场镇驻地叫做“水井槽”,所以国道上的地名牌仍按旧名标示。而这旁边正好就是由当地水务部门管理的用水服务中心,还有一家“农村用水者协会”(这是某个民间社团么?)。水务机构对应水字地名,确实很具有背景衬托感。


离开朝阳寺,乘班车前往咸丰县城,稍事停留后,又前往与黔江之间的另一个交界点——邻鄂镇沙子场。下期图文继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