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地探寻:扼守西南出海通道,黔桂省际咽喉的独山县麻尾镇与南丹县六寨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政区地理探寻 Author 天地舆图
地处南海西侧的“北部湾”,由越南、中国雷州半岛以及海南岛所环抱,背靠邻广西,并作为了中国西部最便捷的出海港湾,海域总面积约12.8万平方公里。北部湾目前有北海、防城、钦州、湛江、海口、洋浦等港区, 配合海上丝绸之路, 衔系长江经济带, 且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尤其是位于广西南部的北海、防城、钦州三港,近年来为西部广袤地区承担着出海功能,以此在原“西南出海通道(2005年形成)”的基础上衍生了“陆海新通道(2018年构建)”示范项目,大宗物流向南远洋通达东南亚各国,使北部湾的区位优势更获提升。如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开通时的首发货运列车,即由兰州东站开往钦州港。
早在2005年所形成的“西南出海大通道”,便以重庆为起点,经由贵州、广西,南抵广东湛江。黔桂之间走都匀、独山、南丹、河池一线,也是历史时期两省(区)的传统行途路线。2005年底渝湛高速公路(今为G75兰海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的新闻报道,进而奠定了陆海通道的雏形。
2018年11月,随着中新(加坡)两国正式签署《关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陆海新通道全面提升。特别是在核心城市—重庆,南北陆路通达与长江水道转口对应,构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而黔桂省际恰好就所处“南向”的节点位置上。
此行所探访的地方,位于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麻尾镇与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六寨镇的“黔桂”省际交界处,即地图中用篮圈所标注的地方—摘自1985年版《贵州省地图集》之“独山县”分幅。独山县南邻广西境,黔桂铁路从县域麻尾镇径直南下(原老线位虽蜿绕,但总体方位偏差不大),而公路(今210国道)则要先折向西南端至六寨镇后再南下,通过地图标注便很明了。
从独山县麻尾镇乘坐驶往南丹方向的客运班车,南行约6公里后到达“友谊亭”,这里是黔桂两省(区)于1987年在贵州境内一处坡垭上所修建的配套服务设施,寓指“边界睦邻友好”。黔桂友谊亭由主凉亭+长廊构筑,周边还点缀着植被与奇石,实为过往司机、居民、游客等人群提供了休息、观景的平台。
友谊亭旁的道路中间矗设着一块“桂黔公路”标志碑。此碑为砖混结构,高约8米,基座如吊钟,立柱上部似飞鸟状,中间方形牌上(北)标注了当年黔桂边界距离广西南丹与河池两县的里程数据;立柱下方碑杆上刻有“民国二十三年广西丹池公路局建”的字样。民国二十三年为1934年。丹池公路由广西河池县城(今金城江区河池镇)起,经车河、南丹、芒场,止于黔桂两省交界的六寨镇,全长约110公里,与贵州所修黔南公路相对接。公路在友谊亭这段呈现出了起伏坡。
筹建丹池公路,黔桂两省当局都极为重视,也有着特定历史原因: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 蒋桂争夺地盘,李宗仁等为了扩大反蒋势力,竭力拉拢贵州的军政要员。当时主持黔政的周西成与之后的王家烈等人,为了从港澳购进军火,增强军事实力,选择走两广路线,并和广西签定《黔桂联盟协议》。同时,贵州经广西输出特货(鸦片),路程短捷,经济效益显著。广西还可以征收特货过境税,财政上有巨大收入。另外,丹池一带有色金属蕴藏丰富,修筑该路可以促进矿业发展,增加经济实力,对当地统治管理会加稳固。
因此,省政当局不惜拨出巨款,锐意兴筑此路。1928年,广西省府委任工程师郑炳铭为丹池公路局局长,随即着手测量。次年1 月又委任工程师易德罄接任局长, 又进行第二次测量。1929年,因受蒋桂战争的影响,时局动乱,路局奉命解散。1931年,待时局稍定后,广西省府又决定拨款继续修筑,并委任桂军将领莫树杰为丹池公路局长, 1932年初在河池重新成立相关机构, 且积极筹备筑路事宜。经过黔桂两省数万民工两年多的修建,1934年1月在六寨镇举行了“黔桂公路通车典礼”,同年7月1日移交给广西道路局管理养护。抗战时期与国共内战后期,公路时常遭到破坏,直到五十年代才逐步修复通车。
在“桂黔公路”标志碑东侧约5米处的凉亭内,还并列矗立着三块青石碑,从左至右分别为:“会勘沟通黔桂交界马路碑记、西南动脉、贵南公路落成”,字面均向南,分别立于1932—1934年间,记录了这条公路从勘察经修建到开通的细节过程。中间这块“西南动脉”行书青石碑,高1.8米,宽0.99米,题写人胡畏三,时任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特派川黔桂实业视察员、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代表(陆军中将衔)。后侧碑文:“黔桂建设公路,时历数年,今始灭事。西南声气,籍以沟通,当局爰有庆祝落成之举,子适奉来黔,躬逢其盛。回溯筚路蓝缕,艰难缔造,两省执役诸君子功洵不可没。吾黔省公路局长熊冠英,棣热忱毅力,尤所敬佩。用跋数语,以志纪念。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双十节,独山布衣 袁彗根 书”。
这三块筑路纪念青石碑刻(文)在1991年已被独山县列入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十年来,文保牌也变得如此沧桑。
公路东侧现在是国道服务区。1986年在西侧修建友谊亭的同时,东侧也修建了一座“筑路魂”的群雕,主题反映着筑路工人的艰辛。
1987年广西在友谊亭前矗设的有纪念碑文,也凸显出了斑驳的岁月感。
从友谊亭登步走上公路西侧的小山丘,丘顶可眺观黔桂交界处的喀斯特峰丛景观。这是北侧贵州境内,正逢处暑,稻田即将秋收。此外,查阅一些资料所知,在这座小山丘的岩璧上还刻有“界锁黔南”的楷书字体,但当时没有找到。这4个字是对此处边界的地缘总结,传统而明确。如带有“锁、钥、扼、隘、关、屏“等字样,突出了这里在地理位置上的险势之感。
南侧广西方向,黔桂友谊亭距离省际边界点还有约300米,图中最远处横跨公路的绿色标牌那里便是省界。山丘下的房屋聚落为麻尾镇南门村,沿着公路分布,主要经营超市、餐饮、住宿、汽车维修、加油站等服务交通的业务。另有一些手工作坊企业零散分布在周边。
沿着国道向南走,在绿牌处就由贵州进入到了广西。与其他边界点一样,两侧的路面变化非常明显。牌子上仍延续着当年“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功能称谓。
距离黔桂省际绿牌南侧约200米处,看到有一块标注了贵州境内地名里程的指向牌。个人则在此附近道路两侧找寻是否有官方政区界桩,但却没有看到。
210国道正式进入了广西,前方46公里处是南丹县城。附近距离黔桂边界最近的广西境建置镇为六寨,约2公里左右,比从麻尾到边界更近。“西南出海通道”为广西铺垫了新机遇,就看他们能否发挥好自身的优势,来好好珍惜这轮新机会了。
广西境内的地名里程指向标识。广西喀斯特峰丛景观也逐渐增多。早在2016年宜州就已撤市设区,按照规划,河池会将市政府搬往宜州,但五年过去了,还没有启用迁移,不过应该快了。这样看来河池与南平一样,对城市行政中心采取了“移花接木”的模式框架。
又徒步返回贵州境内,暂在这里等候前往南丹县城的班车。友谊亭的游览标识牌立在公路坡垭南侧。图中左侧小山丘下的临时棚户房屋是商店与餐馆,餐馆在招牌上还特别写明了“有北方馒头”。这条国道连接中国南北,极具物流运输作用,来往的大货车也非常多。其中货车司机不乏大量北方人,他们为了生计,开车来到南方工作,在路途中对当地饮食难免会产生许多不适应。所以餐馆老板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进行了饮食内容推荐,也算一个人文细节现象吧。
打造区划地理旗舰公众号,感谢各位支持,请点个「赞」「在看」或者「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