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舆地探寻:狮子岩下三区界

方舆论坛 2023-03-1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政区地理探寻 Author 天地舆图

作为川(盆)东平行岭脉之一的云雾山系,由华蓥山宝鼎分支纵贯,在重庆主城西北郊受嘉陵江穿切成(沥鼻)峡后,褶皱带继续往南延伸,而在山系北侧顶端呈显出“一山三岭两槽”之构造特点。云雾山东岭有一座海拔约740米的峰丘,形态相称“狮子岩”。因与北碚缙云山景区中的“狮子峰”距离较近(专名也仅一字之差),如果对此不熟悉,而且都置身山岳密林,非常容易搞混淆。

云雾山北段槽谷中的道路、田野与村落。


云雾山岭脉“东高西低”,东岭海拔约500米,西岭海拔约200-300米。植被主要为低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分布“松、杉、柏、樟、楠、青杠、竹”多样种类(林业由璧山东风林场管理)。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型,年均温18℃,降水量约1100毫米。

 


站在云雾山之东岭脊线上,眺望东槽田园。槽内受丘岭山势夹峙阻隔(通过影像图更为明显),并利用狭长且宽缓的槽坝进行农业耕植,土质主要为紫色土与黄壤土,栽种有水稻、玉米、红薯、蔬果等作物。按照区划地图示意,云雾山(狮子岩一段)所对应的东槽属合川区盐井街道茶园村、许家村一带。



地处云雾山与缙云山之间的澄江镇,为璧北河流汇嘉陵江的入河口。澄江原属璧山县旧地,也是该县唯一的水运码头。二十年代,四川军人兰文彬即在此修建了运河,以对缙云、云雾山林中所开采的煤炭进行运输集散之备。1936年实业家卢作孚推行乡村建设计划,设置“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1942年改为北碚管理局,奠定今北碚区之沿革前身。澄江也在1936年划入实验区管理范围,进而脱离璧山辖境,璧山也失去了出江口岸。澄江划出后,“嘉陵江南,云雾山北”这一片区域便成为了北碚、璧山、合川、铜梁4县(区)的交界点,并突出“山川形便”的政区划分特征。这个过程中,卢作孚还与璧山当地乡绅发生过某些不愉快,就不做具体讲述了,如有兴趣可以自行查阅相关信息。

民国版《北碚管理局初期局治图》,图左红圈处为1936年由璧山划入北碚(前身嘉陵江乡村建设实验区)的澄江场镇。


云雾山东岭脊线上的“蛤蟆石”,坐居崖壁端,岩性为砂岩,易受外力侵蚀风化。且因外观神似原物而得名(现场观看要更明显)。蛤蟆石在璧山境内,正眺望着脊线下方的合川境内(即‘东槽’)。



从蛤蟆石先沿着云雾山东岭脊线往北,再经一片竹林下坡走机耕道,步行约20分钟后就来到了璧山、北碚、合川三区的交界点,此处小地名称之“赴草堂”。官方在此设有界桩,为2018年新勘界之后所立。



当时正好遇见了供电单位工作人员在此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平常寂静的山林道路,聚集人群后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以此处界桩为中心点,合川区朝向为西/北,北碚区朝向为北/东,璧山区朝向为正南。



我们此行从璧山八塘镇徒步前往这里,所以由正南方向到达。沿着这条机耕道往北再步行约30分钟左右,就可登上狮子岩峰丘。



界桩基座上标注有三地各自的基层管理政区——璧山区八塘镇、合川区盐井街道、北碚区澄江镇。这辆越野车为参与农村电网改造工作的施工人员停放。



自从1936年澄江划入北碚后(含其前身实验区),云雾山东岭(狮子岩附近)即由两县交界变三县(区)邻壤。



2012版《走遍重庆城乡地图集》中,对云雾山狮子岩及北碚、璧山、合川三区交界点(红圈处)的要素信息标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