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名中的通名专名化现象详述

方舆无形 方舆论坛 2023-03-16
政区地名,通常是按“专名”+“通名”命名的。
现行政区地名中,许多地名通名,包括古代的地名通名,例如州、镇、县等已经演化为某些地名专名的组成部分。本文对地名通名的专名化进行介绍,以下地名限于县级以上政区地名。

县级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一、州
州,初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名。如在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尚书》中记载,尧时分天下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预、梁、雍九州,也是中国别称“九州”的来历。
东汉共分13州;晋初又分19州;到了唐代,设有300多个州,都是行政区。
如今,州作为通名仅限于自治州,作为专名的一部分,则在省、地、县、乡各级都有分布,本文仅列举县级以上地名。
(一)省级专名
省级专名带州的只有1个,建省时,州由通名实现专名化。
1、贵州省
唐代,建置矩州。974年,矩州归顺宋朝,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矩州于是改为贵州。1413年,明朝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正式建省,以贵州为省名。
(二)地级专名
地级专名带州的有43个,多为历史地名,是州为通名的单字地名,建市时,专名为两字以上,州由通名实现专名化。
2、沧州市
旧称浮阳,北魏置沧州。据《北史·魏辽西公意烈传》载,玄孙洪超上言:“冀土宽广,界去州六七百里,负海险远,宜分置一州,镇遏海曲。”朝议从之,后遂立沧州。当时沧州辖域较广,北含今天津之大半,东南远及山东利津县,东面则濒邻渤海,故取“沧海之义”为名。1913 年降沧州为沧县。1958 年和 1961 年两次设市,仍以沦州为市名。
州字地名过多,多因古代曾为州建制,不一一介绍,仅选择部分地名加以说明。
3、朔州市
4、忻州市
5、锦州市
6、徐州市
7、常州市
8、苏州市
9、扬州市
10、泰州市
11、杭州市
12、温州市
13、湖州市
14、衢州市
15、台州市
16、滁州市
17、宿州市
18、亳州市
19、池州市
20、福州市
21、泉州市
22、漳州市
23、赣州市
24、抚州市
25、德州市
26、滨州市
27、郑州市
28、鄂州市
29、荆州市
30、随州市
31、郴州市
32、永州市
33、广州市
34、惠州市
35、梅州市
36、潮州市
37、柳州市
38、梧州市
39、钦州市
40、贺州市
41、儋州市
42、泸州市
43、达州市
44、兰州市
(三)县级专名
县级专名带州的79个多为历史地名,是州为通名的单字地名。单字县撤县建市或撤县设区时,按惯例专名为两字以上,于是增以州字,作为专名组成,州由通名实现专名化。
45、北京市 通州区
西汉初始设路县,东汉更名潞县,1151年,金于潞县治设通州,明初撤潞县入通州,1913年改为通县,1997年设区;据《元史·地理志》:取漕运通济之义。
46、天津市 蓟州区
47、石家庄市 晋州市
48、唐山市 滦州市
49、保定市 涿州市
50、保定市 定州市
51、廊坊市 霸州市
52、衡水市 冀州区
53、衡水市 深州市
54、大同市 云州区
55、长治市 潞州区
56、晋城市 泽州县
历史上晋城市曾为泽州、泽州府,1996年8月,晋城市郊区改置泽州县。
57、临汾市 霍州市
58、大连市 金州区
59、营口市 盖州市
60、阜新市 海州区
61、铁岭市 银州区
62、大庆市 肇州县
金史载:“天会八年以太祖兵胜辽,肇基王绩于此,遂建为州,下辖一县曰始兴。”因名肇州,始有肇州之称。
1906年,清设肇州直隶厅,1913年1月23日,置肇州县。
63、徐州市 邳州市
64、南通市 通州区
65、连云港市 海州区
66、镇江市 润州区
67、宁波市 鄞州区
68、绍兴市 嵊州市
69、黄山市 徽州区
70、阜阳市 颍州区
71、宣城市 宣州区
72、吉安市 吉州区
73、宜春市 袁州区
74、上饶市 信州区
75、青岛市 胶州市
76、枣庄市 滕州市
77、烟台市 莱州市
78、潍坊市 青州市
79、济宁市 兖州区
80、平顶山市 汝州市
81、安阳市 林州市
82、焦作市 孟州市
83、许昌市 禹州市
84、三门峡市 陕州区
85、南阳市 邓州市
86、襄阳市 襄州区

西魏置襄州,经隋唐,沿袭到北宋。

2001年,撤销襄阳县,设立襄樊市襄阳区。2010年,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规避市与区同名。

87、荆州市 荆州区
88、黄冈市 黄州区
89、怀化市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唐代中期由侗族大姓杨氏置诚州。五代时,杨再思归附于马楚,被封为诚州刺史。1103年,改诚州为靖州。

1913年,废州存县,靖州改为靖县。

1987年2月19日,撤销靖县,以原靖县的行政区域成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90、湛江市 雷州市
91、茂名市 高州市
92、茂名市 化州市
93、肇庆市 端州区
94、清远市 连州市
95、南宁市 横州市
96、桂林市 全州县
939年,马楚置全州,1277年,元改全州为全州路,1368年,明改全州路为全州府,1376年,全州府降府为州。1913年,改全州为全县,1959年10月,改全县为全州县。
97、玉林市 玉州区
98、河池市 宜州区
99、来宾市 象州县
592年,隋置象州,742年,唐改为象郡,758年,复为象州,1278年,元改为象州路。
1912年,撤象州改为象县。1952年9月,象县与武宣县合并,改称石龙县1960年5月30日,石龙县更名象州县。
100、崇左市 江州区
101、崇左市 龙州县
713年,唐置龙州,1299年,元升龙州为万户府,1369年,明废龙州万户府,复称龙州,1792年,清改龙州为龙州厅,1913年,置龙州县。后建制有调整更名,1961年,定名龙州县。
县以州名,广西居多。广西有龙州县,有象州县,还有全州县。
102、三亚市 崖州区
103、重庆市 万州区
曾经叫做万县区。216年,刘备分朐䏰西南地界置羊渠县,蜀汉建兴八年(230年),省羊渠置南浦县。553年,西魏改南浦为鱼泉县,北周先改鱼泉县为安乡县,后又改万川县。唐武德二年(619年)置南浦州,武德八年改浦州,贞观八年(634年)改万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降万州为万县。1928年11月15日,以万县城区设置万县市,1935年,撤万县市。1949年置万县专区,1968年5月,改称万县地区。1992 年12月,撤销万县地区。设立地级万县市。1997年,设立重庆直辖市,设立重庆市万县区,1998年,更名为万州区。
104、重庆市 开州区
105、成都市 彭州市
106、成都市 崇州市

崇州这个地名是新造的,崇庆县设市不适合叫崇庆市,会容易重庆市混淆,叫崇庆州市不符合当时命名惯例,于是生造了个崇州市。

前206年,西汉置江原县,晋置汉原郡,后改晋原郡,686年,唐置蜀州。1140年,南宋升为崇庆军节度。1177年,升为崇庆府,1283年,元改为崇庆州,明清沿袭,1913年,废州改为崇庆县。1994年6月,撤县设崇州市。

107、绵阳市 安州区
108、广元市 利州区
109、宜宾市 叙州区
110、巴中市 巴州区
111、六盘水市 盘州市
112、遵义市 播州区
113、铜川市 耀州区
114、咸阳市 彬州市
115、渭南市 华州区
116、商洛市 商州区
117、天水市 秦州区
118、武威市 凉州区
119、张掖市 甘州区
120、酒泉市 肃州区
121、酒泉市 瓜州县
622年,唐置瓜州,1759年,清置安西府,1774年,改为安西州,1913年,改为安西县。2006年,更名为瓜州县。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镇江)北边,扬州市邗江区的是瓜洲,非瓜州。
122、固原市 原州区
123、哈密市 伊州区
二、国
国,诸侯王的封域,泛指古代侯王的封地,西汉时,为行政区划名称,地位大致相当于郡,侯国则大致相当于县。当前,没有带郡字的地名,带国字的有3个。
124、保定市 安国市
安国古称祁州。汉高帝时(公元前200—公元前195年)封王陵为“安国武侯”,此为侯邑,取安国宁邦之意,命名为安国。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始置安国县,沿用古邑名。1991年改设安国市。
125、宣城市 宁国市
宁国古称宁阳,与古代封国并无关系。208年,东吴置宁国县,取自《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1997年3月11日,设宁国市。
126、赣州市 兴国县
兴国,名字源自年号,与古代封国并无关系。236年,东吴置平阳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以年号“太平兴国”为名设兴国县。
三、道
道,始行于唐,当时属于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后来逐渐实化为一级行政区域。如今没有以道转化为专名的政区,如下三个地名纯属巧合:
127、长春市 二道区
与古代的道并无关系。曾名和顺区、第五区,1955年取境内河流更名二道河子区,1995年改现名。
128、鸡西市 滴道区
与古代的道并无关系。以境内滴道河得名。1957年3月,撤销滴道镇,设置鸡西市滴道区。
129、怀化市 通道侗族自治县
与古代的道并无关系。1102年,宋始置罗蒙县,1103年,改罗蒙县为通道县,为开辟湘桂通道之意。
四、路
路,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税赋转运漕粮而划分的区域,后来逐渐演变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成为一级行政区。元代也有路,为二级行政区,相当于宋代的州府。如今没有以路转化为专名的政区,如下地名纯属巧合:
130、大庆市 让胡路区
与古代的路并无关系。1918年形成聚落时,以附近一水泡形似“压葫芦”,故名压葫芦,后演化为“让胡路”。1974年7月2日设让胡路区。
五、府
府,唐代开始设立,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升国都雍州为京兆府,升陪都洛州为河南府。后来,府逐渐增多,成为唐朝行政区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单位。宋代,路下设府、州。府虽与州同级,但地位略高于州。国都、陪都、皇帝诞生居住巡游过的地方、地位重要的州,改置为府。
明清时期,省府县是地方区划。府受制于省、府驻扎的县(今主城区)被称首县。辛亥后废除了府。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地级市管县,实质上是恢复府的建制,实际管辖权力超越了明清的府。但地级市并没有改为府,府却因地级市建立而得到复活,有两个地级市的城区建制专名带府字。
131、忻州市 忻府区
并非历史上的府治。唐武德元年(618年)设忻州。1983年,设立忻州市,并设立忻州市忻府区,以忻州市府驻地得名。
132、聊城市 东昌府区
为历史上的府治。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东昌府,治聊城县。1998年3月,设立聊城市,并设立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府聊城县,变成了聊城市东昌府区,这样的身份互换全国存在多例,但只有此实现的府通名转换成了专名。已通化市东昌区,故区别而称东昌府区
六、镇
镇,古代在边要形胜之地设置镇,驻兵戍守,北魏时设镇之地有二:一类设于全不立州郡的地方,镇将兼理军民政务;另一类设于州、郡治所,即与州郡同设于一地,镇将绾军,由刺史、太守管理民政,但多数由镇将兼刺史、太守之任。唐代,镇戍之权较前减弱。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在其境内设镇,置镇使、镇将,除镇捍卫防守之外,还向人民征收器甲粮饷,掌握地方实权。宋初,为了加强集权,罢镇史、镇将,收其权归于知县,除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镇以外,多数罢废。宋代以后,镇多指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
133、大同市 天镇县
与古代的镇无关系,但与卫有关系,是地名合称。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天成卫、镇虏卫,后取二卫首字名天镇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天镇县,因卫得名。
134、乌兰察布市 丰镇市
跟天镇县可谓一对。与古代的镇无关系,但与卫有关系,是地名合称。清雍正十二年(1734)设丰川卫、镇宁所;乾隆十五年(1750)并为丰镇厅,以首字为名;1912年设丰镇县,1990年设市;据《中国地名辞源》:市沿县名,县袭厅名。
135、锦州市 北镇市
与古代的镇无关系,源自五镇之北镇医巫闾山。金代置广宁府,1913年,撤府留县,因与湖南广宁县重名而改称北镇县。1995年设北宁市。2006年更名为北镇市。
136、蚌埠市 固镇县
源自北魏的镇。前206年,西汉置谷阳县(治今谷阳城),北魏太和年间改设谷阳镇,后演变为固镇。1964年,由宿县、灵璧县、怀远县、五河县衔接处各一部,析置固镇县,以驻地得名。
137、景德镇市
景德为年号,景德镇市曾名景德市,后来加上镇字。东晋时期,始称“昌南”,汉易名“新平”,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浮梁”;北宋赵恒景德元年定名“景德镇”,辖于浮梁县。1927—1929年,景德镇曾一度建市,称景德市。1949年4月29日,从浮梁县分出,置景德镇市,1960年,浮梁县并入景德镇市。以四大名镇保留镇字作为专名,仅此一个,其他三镇,河南朱仙镇仍为乡镇,湖北汉口镇曾为汉口市,现属武汉市,广东佛山镇则为佛山市。
138、贵阳市 清镇市
为卫所地名合称。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建威清卫,崇祯三年(1630)置镇西卫。清康熙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二日(1687年7月30日),裁威清、镇西两卫和赫声、威武二所,以其辖境合并建县,取威清之“清”、镇西之“镇”,定名清镇县。1992年,清镇撤县设市。
七、卫
卫所制度为明朝创立,其构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都指挥使司下辖若干个卫,卫下辖一定数量的千户所和百户所。卫、所可视为军事化的政区。因卫得名的地名很多,但把卫留在专名里的只有一个。
139、中卫市
为宁夏中卫的略称。明永乐元年(1403年)由右护卫改置为宁夏中卫,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称中卫县,1933年,中卫县分成中卫、中宁两县。2004年设立地级中卫市。
八、县
县,两千多年来县一直是中国的基层行政区划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秦统一六国后,确立郡县制,县隶属于郡。汉代的县属于郡和国,以后各朝的县属于州或府。
由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量撤县建市,撤县设区,部分单字县的专名连通县字,一起转化成了专名。
140、新乡市 辉县市
专名带有县的市曾经很多,大都已经进入历史,现存只有一例。周朝为共国,前841年,共伯和曾经代周天子执政。隋开皇六年(586年),置共城县,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避显宗允恭之讳,改称为河平县,金明昌三年(1192年),改称苏门县。金贞祐三年(1215年),升为辉州,因百泉魏惠王祠有清辉殿得名。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州立县,改辉州为辉县。1988年10月,撤销辉县,建立辉县市
141、三明市 沙县区
沙县区,是学的梅县区、赣县区,把县区发扬光大。
142、赣州市 赣县区
赣县区,是学的梅县区。
143、梅州市 梅县区
区名带县字,曾经都清除干净了,但从梅县区又开始一轮。南齐永明元年(483年),析海阳县设程乡县。南汉乾和三年(945),程乡升为敬州,驻程乡县。宋开宝四年(971),改敬州为梅州。后曾名嘉应州,宣统三年(1911),复名梅州。1914年,废州府,梅州改名梅县。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1979年3月,析梅县,设梅州市。1988年1月,梅县地区改为地级梅州市,设梅江区。2013年11月,撤销梅县,设立梅县区。梅县名称不过100年,但在海外名气大,因此放弃历史悠久的程乡、嘉应地名。
九、版纳
版纳,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所属的旧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1953年1月23日建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版纳景洪、版纳勐海、版纳勐旺、版纳易武、版纳勐捧、版纳勐混、版纳勐遮、版纳勐养、版纳勐腊、版纳勐龙、版纳勐阿、版纳曼敦等12版纳及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区、易武瑶族自治区与布朗山区。
1957年,改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版纳景洪、版纳易武、版纳勐腊、版纳勐海、版纳勐遮等5版纳。
1958年,版纳景洪、版纳易武、版纳勐腊、版纳勐海、版纳勐遮分别改为景洪县、易武县、勐腊县、勐海县、勐遮县。
目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1市、2县。
现在,已无通名为版纳的政区,版纳作为曾经的县级通名,以专名形式保留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144、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1296年,元朝设“车里路军民总管府”,管辖勐泐地方,1327年,改设“车里军民宣慰使司”,1570年,明朝时,宣慰使召应勐把所管辖地区划分为12个“版纳”,即“西双版纳”(12个版纳之意)。1953年1月23日建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1957年,改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十、都
都,指城市,通常为大城市,如“通都大邑”、“都市”,又特指有先王宗庙的城邑。如《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又特指邦国的都城,如诸葛亮《出师表》:“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45、邢台市 襄都区
2020年6月,桥东区更名为襄都区,名称源自襄国、常山国都。前453年,邢为赵国所属,赵襄子曾食采于邢。汉元年(前206年),项羽立张耳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国,为常山国都。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改置襄国县,属赵国。
146、邢台市 信都区
2020年6月,桥西区更名为信都区,名称源自战国时赵国国都信都。周烈王四年(前372年),赵成侯据邢,邢为赵国信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废分封,设郡县,在邢置信都县。
147、保定市 望都县
望都是千年古县,名称源自尧帝母亲庆都。是尧帝母亲庆都的故里,史书曾有“登尧山望都山”之说,乃望都县名之由来。战国时期,赵国置庆都邑。秦王政十九年(前226年),秦析庆都邑为二县,北部为曲逆县,南部为庆都县。
148、临汾市 尧都区
尧都区传为五帝之一的文明始祖商尧陶唐氏诞生、建都之地,古称平阳。2000年11月1日,撤销县级临汾市,设立临汾市尧都区。
149、乌兰察布市 商都县

1918年设商都县,以商都河(上都河)得名,满语意为水漩,因不冻河流水湍急,回旋成纹得名;据《蓟门考》:滦河夷名商都,《李实奉使录》:土人以河水清绿急流,呼曰商都,另有人认为商都系由元上都音转而来。

150、盐城市 盐都区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始设盐渎县,1996年9月,撤销盐城市郊区,设立盐都县。冠名盐都,与盐渎县同音,取都市之意。2004年3月撤销盐都县,设立盐都区。
151、扬州市 江都区
古称龙川,因“江淮之水都汇于此”得名。西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建江都县;1994年7月,撤江都县,建江都市;2011年11月,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
152、丽水市 莲都区
莲都区名的由来是因丽水城依山傍溪,在环山之中,形如莲瓣,宋代以后别名莲城,丽水又特产“处州白莲”,定“莲都”为市辖区区名,意欲将美丽的莲都建成繁华的都市。
153、赣州市 宁都县

宁都地名与于都相关。吴嘉禾五年(236),孙权析雩都县,置阳都县,西晋太康元年(280),改阳都为宁都(因境内有太平里,以安宁之意而名为宁都)。

154、赣州市 于都县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雩都县,以北有雩山得名。1957年,改生僻字地名,雩都县改为于都县。笔者认为,“都”与江南古代原住民语言有关,至今南方有许多“都”字地名,也源于此。
155、安阳市 殷都区
2002年12月28日,撤销安阳市铁西区,设立安阳市殷都区。以境内殷商都城遗址而得名。
156、许昌市 魏都区
1986年,设立许昌市魏都区。东汉末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建立魏国,因魏的基业昌盛于许,许县改为许昌,后人也称为魏都,魏都区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157、宜昌市 宜都市

西汉初年置夷道县,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取"宜于建都"之意。后称宜都县,1987年11月30日,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1998年6月,枝城市更名为宜都市。

158、随州市 曾都区
2000年,设立地级随州市,设立随州市曾都区,以古曾国(随国)都城得名。
159、广州市 花都区
1686年,置花县,以地处花山得名,1993年6月18日,撤花县,设花都市,花都为征名而来。2000年5月21日,撤销花都市,设立广州市花都区。
160、重庆市 丰都县
90年,西汉置平都县,254年,蜀汉将平都县并入临江县,618年,隋析临江县,置酆都县,以治地豐民州的豐和境内平都山得名;另说以县有丰水、平都山得名;据《蜀中名胜记》:丰民洲在平都山下,隋两取之以名县。1958年,改生僻字地名,改为丰都县。
161、成都市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周把都城迁往岐地,“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公元前4世纪,蜀国开明王朝建立新都城,借用了周王迁岐的说法,取名为成都。
另有说法,古蜀人地名“都”是“地方”、“地域”,至今普米族仍旧保留。新都、平都(丰都)都可能如此。
1928年,设立成都市。
162、都市 新都区
新都建治于春秋末期,是“古蜀三都”之一,西汉置新都县,已有近2800年历史,以蜀王开明曾徙都于此,取新置一都之意命名 。2001年11月15日,撤销新都县,设立成都市新都区。
另,参考成都市词条。
163、成都市 郫都区
前314年,秦国以郫邑为郡县,称郫县。2016年11月24日,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地名源自曾为古蜀国都邑。
164、昌都市
昌都古称“康”或“客木”。昌都是藏语,其意为“水汇合处”。扎曲和昂曲在昌都相汇为澜沧江,昌都地名由来于此。清末设昌都县,2014年10月,设昌都市。
165、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三都水族自治县
1941年,都江县、三合县合并设立三都县。1956年12月21日,更名为三都水族自治县。
166、咸阳市 秦都区
前350年,秦国定都咸阳,置咸阳县。1952年12月,设立咸阳市,1983年9月,设立地级咸阳市,设立秦都区,以秦国都城为名。
167、陇南市 武都区
武都,是古氐人的都城。秦置武都道,汉置武都郡,后为武都县。2004年,设立陇南市武都区。
168、海东市 乐都区
地名源自南凉都城乐都。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乐都郡为鄯州,移西都县于乐都。几经更名,1929年,改为乐都县,2013年设立海东市乐都区。
十一、邑
邑,泛指城市。大城市称都,小城市称邑。邑有时也指县。
169、石家庄市 高邑县
周朝,为鄗地,春秋初,属鲜虞国,称鄗邑。秦,置鄗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改鄗县为高邑县(鄗=高+邑)。
170、衡水市 武邑县

汉置武邑县。据史藉引世本云:“武,夏武罗国、冀都之武邑。”因武罗国为名。

171、吉林市 昌邑区
1744年,山东省昌邑县李家郜、西营庄、徐家官庄饥民逃荒来吉林城东五里许(今维昌街道境内)落户,从而形成屯落,按原籍取名昌邑屯。1955年4月19日,吉林市第一区改称昌邑区。
172、潍坊市 昌邑市
最初的昌邑不在此处。朝始置昌邑县,在今山东省巨野县昌邑村。西汉为山阳国、昌邑国都城,以及山阳郡、高平郡郡治所在。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经青州北海县建为北海军,置昌邑隶之,昌邑县异地而现。1994年6月,撤销昌邑县,设立昌邑市。
秦汉昌邑县(巨野县昌邑村)、宋昌邑县(昌邑市)、吉林市昌邑区(今昌邑市在清朝时移民所建)、南昌市(为西汉昌邑王改封海昏侯封地,南昌邑演变而来),四个昌邑是有着文化渊源的。
173、临沂市 平邑县
平邑县是由驻地“平邑”而得名。平邑,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平子的采邑,汉代为侯国。1946年1月,撤销费北县、费东县,合置蒙山县,4月16日,费县改称平邑县。
174、德州市 临邑县
西汉时置有临邑县(现在的东阿县地),东汉撤。公元432年(或455年),刘宋复置临邑县。
175、商丘市 夏邑县
古称栗邑,秦置栗县,北魏时称下邑县,取地处低洼之意。金末反金武装取“华夏之邑”之意,改称夏邑,县名遂改。
176、周口市 鹿邑县
战国时名苦县,几经更名,596年,隋朝定名为鹿邑县,因“麋鹿甚多,常闻鹿鸣”得名。
177、成都市 大邑县

公元671年(唐咸亨二年)割晋原县西部置大邑县。《旧唐书》、《元和郡县志》、载:“其邑广大,遂以为名。”

178、西安市 鄠邑区
鄠邑,扈氏之地的意思。古为有扈氏国地,汉初置鄠县,1964年9月,去除地名生僻字,改为户县。2016年12月23日,撤销户县,设立西安市鄠邑区。
179、咸阳市 旬邑县

西周时属王畿,为栒邑。战国时秦始置栒邑县,三国时撤销。晋置三水县。1914年1月,因和广东三水县重名,复名栒邑县。1964年9月10日,去除地名生僻字,改为旬邑县。

十二、市
市,如今是县级以上通名用词。
市,本意指市镇、集市。某些专名末字带市,并不一定源自通名的专名化,附后进行说明。
180、营口市 西市区
北京市有西城区,攀枝花市有西区,都避免了市这个通名用字,只有营口市不避。
181、荆州市 沙市区
沙市市跟津市市本来是一对,后来沙市市成了荆州市沙市区。
182、常德市 津市市
“市市”唯一的存留,不过“镇镇”还是很多,“村村”更不用说。
183、乌鲁木齐市 新市区
新市(区)、新县、新乡(市)、新乡(县),构成了“单字”地名“新”的一家。
184、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芒市
傣语称“勐焕”,1443年,明朝置芒市御夷长官司,1640年,升格为芒市安抚司,1934年,设潞西设治局,1949年,设潞西县,1996年10月28日,设潞西市。2010年07月,潞西市更名为芒市,特别规定为,芒市,专名不是芒,“芒市”既是专名,其“市”字又是政区通名,也就是芒市的专名是芒市,加上通名还是芒市,避免了津市市地名尬尴。
实际上,乡、村、庄、集、堡、铺、场等也是通名,用在专名末字不少,但由于未曾做过县级以上政区通名,本文不再赘述。

扩展阅读:

依《地名管理条例》,哪些县级以上政区应该改名?

谈谈行政区划民族自治单位命名

观点:政区的专名、通名与通名前缀

打造区划地理旗舰公众号,感谢各位支持,请点个在看或者「分享给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