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美务林人 | 汀江源保护区林沁文:跋山涉水践初心 忠诚履职显担当

福建林业
2024-07-19

同事眼中的“工作狂”

福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属森林生态类型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自小就热爱自然的林沁文在这里如鱼得水,每个清晨,他就戴上草帽,背起背包,脚穿水鞋,手持弯刀,钻入茫茫林海,正如诗所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林间深处,遇到愤怒的野猪,“不用担心,它只是在守护它的宝宝,我们稍等一会儿,让它的孩子们走远,它的怒气就消了”,岩壁上,黑溜溜的眼镜王蛇慢悠悠地游过,“没什么问题,它只是在这乘凉,大不了我们绕绕”,白鹇为友,松萝为伴,每有发现,就连续蹲点监测,“搞清楚保护区内每个物种的习性,是我们保护区人的基本职责!”。这就是林沁文的工作日常,在同事们的眼里,他就是个十足的“工作狂”。


林沁文,男,1974年生,1997年毕业于福建林学院林学专科专业,同年分配至长汀县庵杰林业站,2013年转至福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福建长汀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至今,26年来,林沁文同志一直扎根林业和保护区工作第一线,以山为家,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在植物分类和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省级相关比赛中多次取得好成绩。






出身林业世家的“植物学家”

林沁文同志出身林业世家,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26年来,利用在基层工作的有利条件,走遍了汀江源保护区的山山水水,在完成汀江源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调查等重要的基础工作的同时,先后在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上发表6个新种,在各级科研期刊上发表5个福建省新分布种,其中2015年11月,独立发表《福建蜂斗草属(野牡丹科)一新种》,2016年9月,独立发表《保连横蒴苣苔,福建苦苣苔科一新种》,2013年5月,合作发表《福建冬青属一新种》,2017年11月,合作发表《城隍竹——福建竹亚科一新种》,2020年1月,合作发表《软枝青冈,福建壳斗科一新种》;2022年8月,合作发表《苦苣苔科一新种——闽西异叶苣苔》;2014年3月发表《福建新纪录野生植物—心叶毛蕊茶》;2015年3月,发表《2种福建省新纪录桂樱属植物》《福建蕨类植物新资料》等,填补了多个科属在福建省分布的空白,为福建省植物分类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野生动物的“守护神”

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林沁文同志自2016年起负责汀江源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建成汀江源保护区野生动物红外监测网,通过长期不间断持续观察,基本摸清了汀江源保护区范围内陆生野生动物的资源本底现状,在保护区内先后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小灵猫、中华穿山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8种(斑林狸、豹猫、水鹿、鬣羚、白鹇、鸳鸯、白眉山鹧鸪、红头咬鹃、仙八色鸫、画眉、凤头鹰、雀鹰、林雕、蛇雕、鹰雕、褐林鸮、领鸺鹠、斑头鸺鹠),小麂、豪猪、猪獾、白眉山鹧鸪、小鸊鹈、斑嘴鸭等三有保护动物54种,其中水鹿为福建省自开展野生动物红外监测工作以来唯一已知分布区,斑林狸为近40年福建首个哺乳动物新分布种,仙八色鸫是闽西首个有效记录。这些监测成果为汀江源保护区今后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未来”,林沁文将青春扎根基层,将理想化为坚守,用热情凝聚奋斗,专业投身研究,努力践行着保护区人的初心使命,挥洒青春汗水,守护一方绿色!


来源:“福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信公众号

一审:姚   斌

二审:黄   海

三审:傅凯峰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


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召开警示教育大会

党纪学习教育 | 福建省林业局举办“铭‘纪’于心 守纪于行”党纪知识竞赛

长汀:林改再出发 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示范县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福建林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