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库+碳库 | 周宁有群“黄振芳”
盛夏时节,周宁县黄振芳家庭林场,草木葳蕤。林间分片种植着草珊瑚、黄精等中药材,生机勃勃。这满眼绿意,让人很难想象多年前此处竟是一片荒山。
“荒山”变“金山”,源于40多年前的植树造林。1983年,年过半百的七步镇后洋村村民黄振芳带领家人承包荒山50亩,后又贷款8万元造“速生林”,并在林中套种马铃薯、玉米,“以短养长”。短短3年,黄振芳和家人以1207亩的造林面积位居全县之冠,成为宁德唯一的全省造林大户。
1988年至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先后三次深入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调研,并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了“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周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科学指引。
从一棵树到千亩林、从闲散土地到绿色蔓延,在黄振芳家庭林场的示范带动下,周宁县深入践行“三库”绿色生态理念,培育黄振芳式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00多家,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达9.55万亩,总产值超过3亿元,从业人数超过1万人,林下生“金”的故事,在山城不断延续。
山路蜿蜒,青山葱郁。在周宁县正禄家庭林场,漫山遍野的黄精长势喜人,犹如一片“绿色金矿”,林场负责人刘志敏正在细心查看黄精长势。
“黄精从选种、移栽、除草、除虫到采挖,都很有讲究,整个过程复杂且生长周期一般在3到5年,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确保长出来的黄精果体大,根茎饱满。”谈起黄精种植,刘志敏如数家珍。
多年前,刘志敏的父亲造林、育林500多亩。如何让大山里的森林资源转变为优势产业?通过前期大量的市场调研分析、实地走访,2021年,刘志敏学习“黄振芳家庭林场”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返乡种植仿野生黄精250亩。
“‘2022年省级林下经济发展项目’‘2023年福建省家庭林场标准化建设项目’已陆续完成。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做好黄精深加工,开发森林康养、森林研学项目,让绿水青山既有‘看头’又有‘赚头’。”刘志敏说。
林下生金,产业开花。周宁县充分发挥山地林业资源优势,以黄振芳“家庭林场”为示范,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蜂等林下种植养殖产业,巧把青山变“金山”。
在周宁县李墩镇天门山金线莲组培基地,数层高的架子上种苗瓶整齐码放,一株株植株小巧、叶脉金黄的金线莲正在营养土里积蓄力量、茁壮成长。该基地种植金线莲50亩,年产值达500万元,带动周边村民10余人就近就业,人均增收4万余元。
“我和妻子常年在基地打工,每年收入有十来万元,在家门口就能上好班、挣大钱,别提多舒心了。”52岁的叶孝华不只是该基地职工,也是30亩林地承包人,他以林地入股,有工资、能分红、风险小。
药材变药“财”,周宁县流转林地促进企业规模化种植,累计发展40多家中药材企业、合作社,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年产值3500多万元。
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单志强 郑文敏
一审:姚 斌
二审:黄 海
三审:傅凯峰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
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 | 今天,让我们跟随着总书记的足迹,领略红树林的勃勃生机
世界冠军代言国家公园系列短视频 | 开启国家公园与体育文化融合发展新篇章!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福建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