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书单 | 修复世界:薄荷实验2023年新书预告
编按:
在准备2023年的新书预告时,今年度的三本新书实际已经上市,于是就没有再列入本篇——比如这本《人类学家如何写作:民族志阅读指南》(How to Read Ethnography)。我们还计划着针对这本书推出一个教学相长的福利活动,只要您是一位讲授民族志的老师,向邮箱mintlab_ecnup@163.com发送您的授课大纲、教师凭证和学校收件地址,我们就赠送本书。在民族志出版日渐火热的今天,我们更希望薄荷实验的文本能够为读者保持对未知的关切,通过熟悉的结构一起走到意料之外的地方,点燃列维-斯特劳斯曾经描述的那种新石器时代的智慧,年年烧荒,辗转耕耘,照亮那些未经探索的领域。
PS:预告是一种承诺,我们会努力完成每一道进度条,继往开来。感谢每位读者的耐心和陪伴!
薄荷实验
2023年新书预告
(书名均为暂定名)
《修复世界:保罗·法默对话下一代》
To Repair the World: Paul Farmer Speaks to the Next Generation
[美]保罗·法默(Paul Farmer)著
张晶 译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作序
哈佛大学著名医学人类学家、精神病学家凯博文(Arthur Kleinman)极力推荐
“毕业生、学生以及所有力图帮助将历史的弧线转向正义之人的必读书籍”
本书收录了著名医生、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保罗·法默在大学毕业典礼等公共场合的一些最令人难忘的演讲。与他在临床医学、全球公共卫生和人类学方面的许多著作不同,这本书主要是写给普通读者的,尤其是那些正考虑在未来几年要走哪条路的年轻人。作为全球健康公平和社会正义最热情和最有影响力的声音之一,保罗·法默鼓励年轻人应对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挑战。这些演讲引人入胜、幽默风趣、鼓舞人心,给读者留下一个振奋人心的愿景:凭借创造力、激情、团队合作和决心,下一代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安全、更人性化。
《特殊待遇:来自亚洲一流医院的医学生》
Special Treatment: Student Doctors at the All India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s
安娜·鲁多克(Anna Ruddock) 著
于茗骞 译
全印度“最好”的医学院和“最好”的学生,
却如何加剧了不平等?
全印医学科学研究院(AIIMS)是印度的顶级医学院兼三级综合医院,医学课程录取率不到0.01%,也是南亚地区质量最高的医学院。本书是第一本对其进行田野考察的民族志著作。作者在现代印度的野心背景下,展现该医学机构如何塑造自己的精神面貌,以及这种持久的卓越声誉如何影响其医学生的当下经历和未来的职业选择,并提出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应当作为社会的平衡器而非导致社会分层和健康不平等的导火索。
《常规医疗:非常治疗、延续生命与医疗有效性的界限》
Ordinary Medicine: Extraordinary Treatments, Longer Lives, and Where to Draw the Line
[美]莎伦 · 考夫曼(Sharon R. Kaufman)著
杨婧 译
“关于美国医疗体系中
老龄化和死亡之困境的深刻之作”
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并期待医学的奇迹能够延长我们的生命。然而,在当今的老龄化社会中,我们很难看到适度治疗和过度治疗之间的界限,它被制药业、生物医学产业以及保险公司所造成的完美风暴所掩盖。在本书中,考夫曼考察了是什么驱动了这场风暴的“更多就是更好”的医疗方法:几乎看不见的社会、经济和官僚力量的链条,使曾经非同寻常的治疗显得普通、必要和可取。自2002年以来,考夫曼倾听了数以百计的老年患者、他们的医生和家庭成员表达他们的希望、恐惧和推理,因为他们面临着充分干预和过度干预之间的界限。他们的故事是本书的基础。考夫曼认为,今天的医学几乎影响了每个美国人的老年生活,而最终医学正在破坏其自身作为社会福利的能力。考夫曼对我们的医疗保健困境的来源的细致描绘,或许能使我们更容易重新思考和更新医学的目标。
《遇见衰老:日本和北美的更年期神话》
Encounters with Aging Mythologies of Menopause in Japan and North America
[英]玛格丽特·洛克(Margaret Lock)著
徐璟萱、丁莉婷 译
英国皇家人类学会(RAI)最高荣誉
赫胥黎纪念奖章获得者作品
“打破女性更年期迷思”
“植根于日本女性的日常生活,
了解日本社会整体的绝佳入口”
本书通过比较日本和北美对女性中年期的医学和政治描述来挑战西方对更年期的假设。作者在20多年的时间里采访了1000多名日本女性,运用访谈、统计、历史、流行文化以及医学出版物等数据和材料,描绘了一幅详尽的日本妇女的生活图景。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女性,她们与中年相关的体验和意义是不同的,例如日本更年期女性不会经历像北美的更年期女性那样频繁的盗汗和潮热症状,但时常伴有严重的肩膀酸痛和头痛。通过跨文化的视角,本书打破了人们对更年期的迷思,也为我们揭示更年期并不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普遍、固定的转变或阶段,而是文化和地方生物学之间不断发展的辩证关系的产物。
《诊所之外的地方》
The Clinic and Elsewhere: Addiction, Adolescents, and the Afterlife of Therapy
[美]托德·迈耶斯(Todd Meyers)著
姚雨萌 译
“关怀与反思,青少年戒断治疗与药物致瘾”
近年来,止咳药水、新康泰克、曲马多等致瘾“亚毒品”,披着处方药软饮料的外衣,向都市群体乃至青少年群体蔓延,最终陷入药物滥用之殇,成为公共卫生重点议题。本书以民族志的写法,关注美国青少年戒断过程中的治疗经济,包括市场中的护理交易、复发率对治疗理念的影响,以及此类人群如何在治疗后回到诊所之外的世界,重新融入家庭和社区,是对当今医疗研究理论和方法、个体层面的治疗哲学的反思。
《套利日本:金融危机中的希望》
Arbitraging Japan: Dreams of Capitalism at the End of Finance
[日]宫崎广和(Hirokazu Miyazaki) 著
安江鸿 译
“人类学视角下的经济学实践,
日本金融危机中的套利者如何保持希望?”
本书研究的是日本东京一间证券公司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员们如何在日本金融危机中保持希望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时间从1998延续至2011年。标题中的“套利”指的是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之间进行买卖,利用两个市场中商品或者金融产品的价格差牟利。但日本交易员主要是跟着美国交易员走,因为各种结构性限制,使得他们并没有能够像华尔街的交易员一样成为“人生赢家”,而是发现自己的工作前景逐渐暗淡。那么如何从套利作为一种金融模式和思维模式中挣脱出来呢?作者提出要做主动的行动者和反思者,凸显了金融和经济的展演性。
《制造跨国资本:对中国和意大利时尚产业的考察》
Fabricating Transnational Capitalism:A Collaborative Ethnography of Italian-Chinese Global Fashion
罗丽莎(Lisa Rofel),西尔维亚·J.柳迫(Sylvia J. Yanagisako) 著
胡楠 译
“项飙、何柔宛、罗安清等多位人类学家倾情推荐 ”
在这本关于时尚产业的创新民族志中,作者罗丽莎和西尔维亚·J.柳迫为研究跨国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更新、更具活力的方法。本书聚焦于意大利时装如何由意大利-中国企业制造、分销和销售,以及其关系如何因中国成为奢侈品市场而变得复杂,阐明了跨国资本的产生过程——包括私有化、劳动价值的谈判、资本积累的重新安排、亲属关系的重新配置和不平等的外包。本书巧妙地解释了全球资本主义的动态性,并说明了中意跨国市场和资源交换如何扩大了产业能力。这是一本应该也将在未来数年于全球化、移民、劳工、经济社会学及人类学等领域广泛阅读和讨论的书。
《拍电影的人类学家》
The Cinematic Griot: The Ethnography of Jean Rouch
[美]保罗·斯托勒(Paul Stoller)著
杨德睿 译
“人类学家让·鲁什,电影界的行吟诗人”
本书关于影视人类学先驱让·鲁什及其人类学作品。让·鲁什是世界上最多产的民族志电影人,“真实电影”、法国新浪潮的先驱,最早研究非洲社会的人类学学者之一,但他也是人类学和电影史上最常被误解的人。这本书重读鲁什被埋没的民族志作品,介绍鲁什的背景和田野,深入分析他最重要的电影,呈现他在田野工作中的人类学基础和学术预设,阐释他的作品为人类学、民族志、非洲研究和电影研究所碰撞出的火花。
《工程师文化:高科技公司的控制与承诺》
Engineering Culture:control and commitment in a high-tech corporation
吉登·昆达(Gideon Kunda)著
李晓天 译
“极具穿透力的企业文化研究实例”
在本书中,作者吉登·昆达对美国一家大型IT公司的工程师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了田野调查和批判性分析。
为什么人们如此努力工作并乐在其中?是工作本身让人如此满足吗?问题的答案在于理解企业文化如何影响了员工的看法。通过对工程师的深度访谈、公司的日常生活和仪式的参与观察,作者生动地描述了管理层如何使用各种方法来宣传所谓非正式的灵活的工作环境,以及在促进个人成长的同时,提高和奖励个人的主动性及创造力。然而,作者证明,这些无所不在的努力掩盖了一种复杂微妙的规范控制——在这种控制中,员工的思想和心灵成为企业影响的目标。本书仔细剖析了这种控制形式对员工工作行为和自我意识的影响,探讨高科技公司的企业文化如何在工程师身上发挥作用,以及工程师又如何参与和塑造自身及其所在的企业文化。
《逃离学术圈:实用指南》
Leaving Academia: A Practical Guide
[英]克里斯托弗·L.卡特琳(Christopher L. Caterine)著
何啸风 译
“天职的陷阱?重获你的人生选择。”
据估计,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93%的研究生不会得到一份终身职位,但许多人仍然认为,终身教授职位是博士生的唯一成功结果。在学术就业市场如此危机的情况下,《逃离学术圈》试图帮助任一学术领域的研究生和学者找到高等教育之外令人满意的职业。本书简短而务实,为准备寻求新机会的客座讲师和兼职讲师、陷入 "任期陷阱 "的学者、对非学术工作感兴趣的研究生以及希望更有效地支持学生和临时同事的坚定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对于当下学历膨胀带来的就业压力而言,本书是相当及时的一本书籍。
《重新定义理想家园:追踪独生子女时代的留学、海归及移民现象》
Paradise Redefined: Transnational Chinese Students and the Quest for Flexible Citizenship in the Developed World
冯文(Vanessa L. Fong)著
柳雨青 译
“独生子女一代的跨国流动,移民研究典范之作”
追踪独生子女时代的留学、海归及移民现象的作者冯文,代表作之一为《唯一的希望: 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在《重新定义理想家园》中,冯文追踪了第一批中国独生子女的海外留学经历,这些人在澳大利亚、欧洲、日本、新西兰、北美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留学。人们曾经认为,在享誉盛名的大学读书,是通往精英地位的主要途径,而出国读书,更成为拥有“发达国家”身份印记的特殊方式。这种跨国流动,带来了巨大的快乐;同时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痛苦、矛盾和失望。通过检视第一批独生子女中海外留学生的决定、期望和经历,本书给出了关于中国全球化进程的洞见。
《道德实验室: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Moral Laboratories:Family Peril and the Struggle for a Good Life
谢丽尔·马丁利(Cheryl Mattingly)著
安孟竹 译
“一部关于悲剧和可能性的闪光而坚韧的民族志”
“这是一本关于世俗戏剧的民族志,但它并非夸张”
“日常生活成为重塑道德的实验室”
这本民族志是道德人类学的开创性尝试,它关注那些照顾患有慢性病的儿童的家庭。在理论和民族志例子之间,作者谢丽尔·马丁利提出了“第一人称美德伦理”方法的价值。如何捕捉并解释伦理审慎、实验和努力的本质,同时又不忽视其结构性限制?马丁利的回答即浓缩在道德实验室这一概念中,有力地证明了人类学尤其是民族志,可以给道德和伦理带来什么。
为了忠实传达日常伦理的复杂性,作者呈现了研究对象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通过这些“事件”,她慢慢地讲述故事,建立层次,揭示结果。马丁利向读者展示而不是告诉他们,照顾一个患病的孩子可以是一个道德实验。如果它有着某种苍凉感,那这不仅是因为书中的人们命途多舛,更是因为写作者十分敬重奇迹的观念。即便只是“将就度日”也可能意味着为带来新气象而斗争。伦理学并非关于答案,而是关于问题、可能和斗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