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交场站的基本类型及规划建设方法

点击蓝字,一键关注 

走进《公共交通资讯》,及时掌握公交领域的行业政策、管理理论、科技信息、专家观点和先进经验... ...


数字化如何重新定义公共交通
【安全】雨天驾驶公交车的一些实用性建议
【安全】驾驶人分心,就会酿成大祸|警示片《分心驾驶之害》


公交场站类型及其规划建设方法浅谈


一、公交场站基本类型

     “公交优先,场站先行”,公交场站是公交系统发展的基础保障设施,对于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实现公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T15-2011),可以将常规公交场站划分为车站和车场2大类,其中,中途站和枢纽站属于车站,而首末站、保养场、修理厂和停车场属于车场[1]


表1 常规公交场站主要形式及其布设原则

类别序号名称定义布设原则
车站1中途站多条线路设置的除起点、终点以外的停靠站。公共交通线路沿途所经的各主要客流集散点上。
2枢纽站为多条公交线路提供换乘服务并具备多种配套功能的场所。紧靠客流集散点,宜在方便公交线路内部及其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
车场3
首末站为公交线路提供运营管理、车辆回车停车及检修清洗、后勤保障等功能的场所。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4停车场供公交车辆集中停放,具有必要设施,能进行简单维修作业的场所。各个区域性线网的重心处,使其与线网内各线路的距离最短,其距离宜在1-2km以内。
5保养场进行公交车辆保养及相应的配件加工、修制和修车材料储存、发放的场所。城市分区线网的重心处,大城市宜在市区半径的中点,中、小城市宜建设在城市边缘,避免在交通复杂的闹市区、居住小区和主干道内。
6修理厂为车辆提供各项修理服务。一个大城市,宜建设一个修理厂。

     不同类型的场站,在公交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集聚、中转、保障运输等功能,是公交系统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及公交系统的不断完善,公交场站用地数量少且布局不合理、城市建成区用地不足等因素造成的公交运营线路发展极不均衡、驾乘保障设施差等问题成为制约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

表2 公交场站不足带来的主要问题


序号主要问题不利影响
1现状用地短缺客流在道路集聚、路边换乘量较大,影响城市交通环境,埋下安全隐患。
2发展预留不足制约着常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降低公交运行效率和居民乘车体验。
3布局不合理线网发展极不均衡,车辆空驶等不利于资源集约利用及公交可持续发展。
4临时用地多用地可靠性差导致线路、线网稳定性较差,驾乘保障设施差,不可持续。
5保养能力不足车辆维护、维修、保养成本等增加,行业经营压力加大。

二、公交场站规划建设方法

     解决公交用地问题并非朝夕之事,它从规划到实施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国土空间规划、公交专项规划等规划阶段的逐步落实,也需要建设、管理、运营等部门的协同运作。




(一)合理规划公交场站布局

车站具有客流集聚的特征,为避免不必要的交通问题的产生,应采用多点分散布局的方式,其中枢纽站则应该在考虑公交客流集散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居民交通需求和出行特征,考虑公交系统内部及其与轨道、自行车等其他方式之间的换乘,在城市人口集散需求较高的地区设置,同时应将场站划分为不同等级,实现大小结合、功能互补;中途站的布局与公交线路走向密切相关,是道路建设的一部分,一般在道路建设阶段、作为道路设施的一部分出现,在规划阶段提及较少。
车场是支撑公交运营的重要设施,为公交运营提供停车、运维、保养等服务。其中首末站应考虑公交线路组织、公交线网覆盖等因素,在居民出行相对密集的区域,灵活布置;停车场在公交车场中规模占比最大,其设置应该能够辐射临近的公交首末站,以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车辆运行效率。考虑土地的区位价值,在城市核心区停车场一般与首末站、保养场相结合设置,在中心城区外围或城市新区停车场可独立设置;保养场、修理厂建设标准高,可以与停车场合并设置为停保场,也可以与调度中心、首末站合并设置为中心站。在此情况下,独立占地的保养场、修理厂一般集中少量设置的,建设标准可适当提高,以增强公交自我服务能力。


(二)统筹推进公交场站建设

公交运行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为解决公交用地问题,临时场站用地在各城市普遍存在,这一举措虽然能够解决公交运营的燃眉之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交场站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同时,依靠规划落实公交场站难以适应城市规划建设中变数,通过完善公交场站配建机制,着力推进公交场站建设势在必行。一般来讲,公交场站应首先满足公交运营组织及其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的需要,其次是保障公交运营的需求。公交首末站、停保场、维修厂等在用地选址和建设时间安排上可以相对灵活。现阶段,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正有序推进,建立场站用地总体协调机制,确保城市交通枢纽、主要居住区、商业建设过程中落实“公交优先”的政策,如在推进城市区域建设时,提出公交场站配建办法、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场站设施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城市道路的建设、改造过程中,确保中途站、枢纽站、首末站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与城市道路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为公交运营提供支撑条件。现阶段,我国公交场站一般是国有土地划拨、以政府出资建设为主,涉及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多部门、单位,需要立足公交行业发展现状和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公交场站,确保公交场站建设既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又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撑;三是需要以集约高效利用场站资源为出发点,探索研究公交场站用地综合开发利用,优化公交场站功能设计并监督实施,提高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小结

     受发展阶段的影响,在某一次规划、建设中确定所有公交场站也不现实[2],需要结合发展需求、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分阶段落实公交场站。随着城市建设及其居民出行需求的多样化,公交场站的规划建设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公交场站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亟待理出一套新思路、新办法、新模式,助力场站设施规划建设的有序推进,为公交行业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严飞,常四铁,黄明亮,公共交通场站建设规划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交通运输。doi: 10. 3969 /j. issn. 1674 -4993. 2018. 05. 041

2. 何兆阳,刘冰,张涵双.从公共汽车场站规划过程保障场站用地落实,交叉创新与转型重构——2017 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


来源:济南市城市交通研究中心

更多阅读:

【学习】驾驶员应急处置原则及操作要领

【学习】乘客干扰驾驶员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自燃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湿滑路面行驶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爆胎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紧急躲避障碍物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驾驶视线不良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突遇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驾乘人员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碰撞时的紧急脱险方法

【学习】公交车侧翻时的紧急脱险方法

【学习】公交车起火时的紧急脱险方法

【学习】公交车落水时的紧急脱险方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