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勒广播站眼日脚 作者:刘建国 改编:岑然周、张林龙 朗读:牛美华
回忆勒广播站眼日脚 作者:刘建国 改编:岑然周、张林龙 朗读:牛美华
辣我当知青个辰光,有得蛮长一段辰光是辣广播站度过个。
假使讲“农村是个广阔个天地”,葛末我辣农村广播迭块阵地浪,传播“乡音”,奋发有为,激情拼搏了足足有六个年头!
一个偶然个机会,我从生产队拨大队抽调到公社广播站,辣交关人个眼睛里广播站是只交关眼热个岗位,勿要讲得个我是老额角头个。迭张是当年发个《工作证》,还出刮里新,服务单位:上海县颛桥广播站,发证日脚1973年9月8日,“上海县颛桥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图章刷辣水清,粘贴了张我当时辰光拍个证件照,人生个第一张《工作证》老珍贵个!
迭个一年我只有靠廿岁,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激扬文字……我曾洒下青春个汗水,留下辛劳个脚印,村村宅宅到处有我忙碌个身影。
每日老清老早,我只清脆又宏亮个喖咙经过功放扩音,通过农村有线广播搭仔“东方红”乐曲一道,辣天空当中飘逸捏,传到四面八方,家家户户,角角落落。
整个公社个老老小小交关人侪晓得广播站里有我迭个知青小阿弟,“广播站”几化亲切而又熟悉个名字,是我人生个经历当中,一段随便哪能忘记勿忒个记忆,一生当中顶顶值得留恋回味个地方。伊份激情,伊段拼搏无畏个辰光,伊段用理想搭信念筑起来个激情燃烧个岁月,用希望搭勇气镌刻个青春记认,还有伊些无怨无悔个青涩。
广播站作为党个喉舌、联系群众个桥梁、宣传工具、舆论阵地,上级个文件精神,政策规定、宣传口径,要做到先学一歩,掌握领会,吃准吃透,把握准确个舆论导向,工作当中再勿会得出大个偏差。我大约模记得挂辣办公室墙浪个迭句老朋友个最高指示:“政策搭策略是党个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随便哪能勿好粗心大意”。
听党言话,跟牢党跑,思想挂帅,政治领先,关心国家大事,勿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家个头脑,再好接地气、跟牢时代步伐,写出挺括个稿子,播出老百姓欢喜听个声音。迭眼是对广播站工作人员个基本要求,当然我也是用迭个标准要求自家个。
伊歇辰光每个礼拜夜到二趟政治学习是照牌头个,是衡量一个人是勿是要求积极上进,工作态度哪能个前提条件。我积极朝党组织靠拢,政治浪要求上进,前前后后一趟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经常性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学习情况,接受党组织对我个考验。辣当时个氛围下头,政治浪要求上进个欲望来得个强烈!
辣广播站工作个搿些日脚里,我自始至终装辣一颗敬畏之心,认真个工作着,但一碰两碰还是会得弄来眼意想勿着个事体。一日下半日,接到上级通知,用公社个名义,召开全公社个广播大会,辣规定个辰光里,全公社个贫下中农、社员群体集中组织所在大队生产队收听广播,领导拿迭项任务交拨了我。我对广播大会事先做了充分个准备,拿文件内容照牢要求进行了录音,为了确保录音个质量又横听竖听检查,由于辰光紧迫工作紧张,一勿当心拿录音揩忒了,乃末离广播大会正式开始呒啥工夫了,重头录过勿大可能了,辣迭个要紧要慢当口,呒没其他选择,只好直播了,我重新从头到末脚浏览了文件内容,辣规定个辰光里向,定定心,我笃悠悠跑到话筒门前,用直播形式传达了广播大会全部内容,足足半个钟头,一字勿漏,一字勿差,抑扬顿挫,语速掌握得恰到好处,忒平常录音呒啥推板,一趟豁边却收获意想勿着个惊喜。广播大会结束后,摸了摸自家个衬衫,再发觉自家身浪老早是汗淌淌渧了。
按照规定,辣当时个形势下头是勿允许直播个,为防止出“政治事故”。我破忒了迭个先例。
事后我对领导作了如实汇报,领导既没表扬,也没批评。我想,假使表扬,我是违反当时勿允许进行直播个规定;假使批评,没任何差错,末脚结果还算好个。结果领导拨了四个字 “下勿为例”!
公社上下还有一支百把人个通讯队伍,每个生产队有一名“乡下记者”,要么 ”通讯员”(辣当时名称活里活络) ,知青是迭支队伍主力军、骨干力量,侪来自第一线基层。
每年几只大忙季节,及时召集伊拉来公社(大礼堂)开只会,广播站来落落脚,我伲一来一去有共同语言,大家相互交流无拘无束。迭眼讨人欢喜个“乡下记者”真个勿容易,写稿没一钿进账,只有一个要求;录用伊拉个稿子,伊拉就满足、捂心了,摆辣今朝难寻出个。更加让人忘记勿脱个是,迭眼“乡下记者” 伊拉夜快收工好,饿了个肚皮,赶写好稿子,踏仔部老坦克(脚踏车),摸黑走夜路,从十几里路外赶到广播站,伊拉敲开门就为送篇广播稿,实实是令人感动………勿录用,真叫过意勿去!
直到现在,我还大约模记得伊拉个名字,徐方其、张德田、陸永皋、赵永明、周以芬、徐红平、俞世忠、谢德治……
想想老早仔,我也是从个“乡下记者”慢慢叫成长起来个,我脱伊拉脚碰脚。
全公社万把只大小广播喇叭散辣辣村村宅宅,家家户户,田头工地,通过迭眼机器传送发射,拿声音送入四面八方。定期调试,保证正常运转,必须调整到最佳状态,我搭广播站朱师傅辣辣调试。广播线一断脱,必须立时三刻接牢,每个村侪有广播线路维修员。辣当时个环境下头,广播喇叭辣农民心目当中邪气重要。辣镇搭仔大队个中心位置,侪按装大功率个高音喇叭,样样啥新鲜事体、先进个、重要事体,只要一进广播,就会得家喻户晓,按照当时个要求,保证做到传达勿隔夜,一只勿漏,辣当时,喇叭头里个声音是毫无疑问个!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每夜八点钟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个新闻联播是雷打勿动个! 夜快头要是有重要新闻,一般性辣几个钟头前头,我伲会接到上级通知:请作好收听个各项准备,外加及时组织讨论座谈,迅速作出反应!
广播站生活邪气辛苦,每日早浪天蒙蒙亮就要碌起来,拿电子管机器先要预热,六点钟正式播出,夜头八点半结束,农忙季节需要早一个钟头,到夜头九点钟一日天播音结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日天做十几个钟头生活,一日到夜坞辣个生活里。广播站边头弄堂里,利用出送脱个(坏掉)广播电线木头,自家造了只怕来西个健身单杠,平常䀶䀶衣裳,一举两得,业余辰光勿忘记锻炼锻炼自家个身体,也好解解焉气。当年我还是个体育运动爱好者,乒乓球,蓝球,游泳来得欢喜,就是受到条件限制只好螺丝壳里做道场弄眼便当个,看到了迭张照片,让我回忆起迭个一年辣广播站里个业余生活!
看着辣广播站工作期间拍摄个照片,交关感慨,牵记曾经搭我一道并肩战斗个同事、前辈、领导,还有二位日长世久辣野外维修,从事高空作业个广播技师勿辣照片里。迭个是一个温馨个团队,亲密无间,大家侪一门心思,一道发力,有困难互相帮助,一道解决,每日天生活做勿罢也嘻嘻哈哈勿罢;我是广播站个小阿弟,小八腊子,伊拉对我个帮助关心,我勿曾忘记。勿晓得为啥,介欢喜翻老黄历,一桩小事体直到今朝忘记勿脱!有得一日天,因为白天工作做吃力了,夜里又轮着值班,只闹钟再哪能穷响八响,年纪轻好睏呀,第二天一早睏过头来,辣开机前头几分钟再一记头惊醒,机器没加热强制开机,危险哦,额角头,还好没闯穷祸。我彻底作了批评脱自我批评,乃末我又勿声勿响买了只闹钟,把细了勿得了,床个两横头各摆了一只,朝后去再也没出过搿种事体。
前两日,我碰着了一位老知青,伊又聊起来当年去广播站接受釆访,录音个场面赛过就辣眼门前。
记得有年“三抢”(抢收、抢种、抢管理)大忙来个前头,我请了一位姓汤个妇女队长作为优秀知青代表,到广播站来录音,用了铿锵感人个进行曲当背景音乐一道播出,结果哦辣全公社引起了强烈个反响,直到今朝还刷刷清个记得伊喊出来“情愿落脱身浪几斤肉,决勿汰晏三抢战斗一分一秒钟”乓乓响个口号,辣榜样个引领下头,拉开了全公社“三抢”个序幕,“青年突击队,铁姑娘、半爿天、娘子军”咾啥义务劳动个团队一只接牢一只,有力推动了“三抢”战斗顺利进行。
广播做搭子,喇叭当朋友,忘记勿脱个二千多个日日夜夜,照片见证了伊段心路历程。
眼睛一眨,介许多年数过脱了;一埭路浪走过来,岗位横调竖调,广播站只生活勿要讲得个是顶顶能写写、锻炼人个。勿管走到生命啥个阶段,顶欢喜迭一段时光,交关值得回忆、好好叫总结个,用文字记载过去,继续完成迭一阶段要完成个职责,顺牢势里,生命或许多出一份精彩,人生或许多出一眼完美;
人生就是迭能,走出一段路程,回过头去望一望,倒也活灵活现、弹眼落睛;有侬欢喜个事体搭需要侬做个事体,日脚过得来蛮充实;伊段日脚让我开心、幸福过,也有陶醉个记忆;广播站个几年光阴,是我人生起步重要阶段,迭段心路历程是我一生一世没办法忘却个情怀,我内心深处产生个迭个共鸣,赛过风向标杆,一直指引朝后去对人生道路要哪能选择,起了至关重要个作用。今朝我为此搨两笔,还老老面皮一家家博客浪扎扎台型,多数是辣广播站积累打下个底脚,是我一生当中值得回味个精彩搭光荣。
就算没人为侬拍手称赞,也要优雅个谢幕退出,感谢自家曾经个付出,还有为自家点赞。
今朝,炒冷饭旧文重发就是我个初衷。
心心念念个美好记忆,还有辰光、情感……
珍惜当下,珍重彼此!
朋友:感谢侬认真阅读搭仔收听。
普通话版:
回忆在广播站的那些日子
作者:刘建国
在我的知青岁月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广播站度过的。
如果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那么我在农村广播这块阵地上,传播“乡音”,奋发有为,积极拼搏整整干了六个年头!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生产队,大队抽调至公社广播站,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个羡慕的岗位,无疑我是幸运的。这是当年颁发的《工作证》,保存完好无损,服务单位:上海县颛桥广播站,发证日期1973年9月8日,“上海县颛桥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印章清晰可见,粘贴着本人当年拍摄的证件照,人生的第一張《工作证》弥足珍贵!
那年我才二十来岁,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激扬文字……在那里我曾洒下青春的汗水,留下辛劳的脚印,村村宅宅时时有我忙碌的身影。
每天清晨,我那清脆而又宏亮的声音经过功放扩音,通过农村有线广播,随着“东方红”乐曲一起,在天空中飘逸,传向四面八方,家家户户,角角落落。
全公社的老老少少很多人都知道广播站里有我这个知青小伙子,“广播站”多么亲切而又熟悉的名字,在我的梦里,在我的心里,许许多多的故事,梦萦魂牵,是我人生的经历中,一段无法忘却的记忆,一生中最值得留恋回味的地方。时常怀念着的那份激情,那段拼搏无畏的时光,那段用理想与信念筑起的激情燃烧的岁月,用希望与勇气镌刻的青春痕迹,还有那些无怨无悔的青涩。
广播站作为党的喉舌、联系群众的桥梁、宣传工具、舆论阵地,上级的文件精神,政策规定,宣传口径,做到先学一歩,掌握领会,弄懂弄通,把握准确的舆论导向,才使工作中不会出大的偏差。我依稀记得挂在办公室墙上的那句老人家的最高指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听党的话,跟党走,思想挂帅,政治领先,关心国家大事,不断用毛澤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接地气、跟上时代的步伐,写出好的稿件,播出老百姓喜欢听的声音。这是对广播站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当然也是用这标准要求自己的。
那时每周晚上二次的政治学习是必须的,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要求积极上进,工作态度好坏的先提条件。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政治上要求上进,先后多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学习情况,接受党组织对我的考验。在当时的氛围下,政治上要求上进的欲望特别强烈!
在广播站的那些日子里,我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认真地工作着,但时有发生着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下午,接到上级通知,以公社的名义,召开全公社的广播大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全公社的贫下中农、社员群体集中组织所在大队生产队收听广播,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我。我对广播大会事先把文件内容按照要求进行了录音,为了检查录音的质量又进行了试听,由于时间紧迫工作紧张,一不小心把录音抹掉了,而距离广播大会正式开始只有一点点时间,重新录音不太可能了,在这节骨眼上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只能直播了,我重新从头到尾浏览了文件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定了定神,我从容走到话筒前,以直播形式传达了广播大会全部内容,足足半个小时,一字不漏,一字不差,顿挫抑扬,语速掌握得恰到好处,和平时录音相差无几,一次惊险却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广播大会结束后,摸了摸自己的衬衣,才知道自己身上尽是汗水,湿透了。
按照规定,在当时的形势下不允许直播的,防止出“政治事故”。我破了这个先例。
事后我斗胆地向领导作了如实汇报,领导既没表扬,又没批评。我想,如果表扬,我违反当时的规定,不允许进行直播;如果批评,最后结果还是好的,没有任何差错。只是说了四个字“下不为例”!
公社上下还有一支上百人的通讯队伍,每个生产队有一名“土记者”或”通讯员”(在当时名称不够统一) ,知青是这支队伍主力军、骨干力量,都是来自第一线,来自基层。他们手上有老茧、身上散发着泥土的芳香;白天头顶烈日、晚上披星戴月;白天握锄、晚上握笔;有朝气、接地气,抓住这股力量,广播站的稿件才能源源不断。
每年的几个大忙季节,及时召集他们来到公社(大礼堂)开个会,到广播站来歇歇脚,我们彼此有共同的语言,大家相互交流无拘无束。这些可爱的“土记者”真的不容易,白天劳动,晚上写稿,没有分文报酬,那么的投入,那么的执着,只有一个要求;录用他(她)们的稿子,他们就满足了,快乐了,多么的难能可贵。更让人动容的是,这些“泥腿子”“土记者” 他们晚上收工之后,饿着肚子,写好稿子,骑着车子(自行车)摸着漆黑的机耕夜路,从十几里之外赶到广播站就为送上一篇广播稿,有时广播站已关门熄灯了,我从值班室起床,去迎接他们敲开门送来的稿子着令人感动………不录用,我真的于心不忍!
至今我还依稀记得他们的名字,徐方其、张德田、陸永皋、赵永明、周以芬、徐红平、俞世忠、谢德治……
想当年,我也是从一名“土记者”慢慢成长起来,我和他们感同深受。
全公社数万只大小广播喇叭分布在村村宅宅,家家户户,田头工地,通过这些机器输送发射,把声音送向四面八方,定期调试,保证正常运转,必须调整到最佳状态,我和广播站朱师傅正在调试。广播线一断,必须在第一时间接上,每个村都有广播线路维修员。在当时的环境下,广播喇叭在广大农民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镇和大队的中心位置,都按装大功率的高音喇叭,什么新鲜事、先进事、重要事?只要一上广播,就会广为传播,按照当时的要求,保证做到传达不过夜,一个不漏,在当时,喇叭头里的声音没有人值得怀疑!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每晚八点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是雷打不动的! 一般在几个小时前,我们会接到上级通知:今晚有重要新闻,请作好收听的各项准备,並及时组织讨论座谈,迅速作出反应!
广播站工作很辛苦,每天早上天蒙蒙亮起床,将电子管机器预热,六点钟正式播出,农忙季节提早一个小时,晚上八点半,农忙季节九点全天播音结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整天泡在工作中,广播站旁边的弄堂里,利用废旧的广播电线杆,自建了一个简陋的健身单杠,平时哂凉衣服,一举两得,业余时间不忘锻炼一下自己的身体,放松一下心情。当年本人也是个体育运动爱好者,乒乓球,蓝球,游泳好喜欢,可惜受到条件限制只能因地制宜来点简单的,看到了这张照片,使我回忆起当年在广播站里的业余生活!
看着当年在广播站工作期间拍摄的照片,想念曾经和我一起並肩战斗的同事、前辈、领导,还有二位长年累月在野外维修,从事高空作业的广播技师不在照片中。这是一个温馨的团队,亲密无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困难相互帮助,一起解决,每天工作着並快乐着;我是广播站的小弟弟,小字辈,他们对我的邦助,关心,我不曾忘记,不知为什么,那么的喜欢重温,一件小事至今难忘!有一天,因工作通霄达旦,晚上又轮到值班,尽管闹钟响个不停,年轻的时候好睡觉,第二天睡过了头,在开机前几分钟才猛然惊醒,机器未加预热强制开机意外成功,有惊无险,还好没有酿成事故。我深刻地检查了自己,作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过后我又悄悄地买了一个闹钟,保险起见,床头床尾各放了一个,从此再也没有发生类似事件。
前不久,我碰到了一位老知青,她又聊起了当年到广播站接受釆访,录音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记得有一年“三抢”(抢收、抢种、抢管理)大忙来临之前,我把一位优秀知青代表,姓汤的妇女队长请到广播站来录音,以铿锵感人的进行曲作配音一起播出,在全公社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至今还淸楚的记得她喊出的“宁愿掉下身上几斤肉,决不拖延三抢战斗一分一秒钟”震撼口号,在榜样的引领下,拉开了全公社“三抢”的序幕,“青年突击队,铁姑娘、半爿天、娘子军”等义务劳动的团队应运而生,有力推动了了“三抢”战斗顺利进行。
以广播为伴,喇叭为友,令人难忘的二千多个日日夜夜,照片见证了那段心路历程。
岁月匆匆,时光不再;一路走来,岗位几经辗转,广播站的工作无疑是得心应手的。无论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美好的回忆、好好的总结,用文字记载过去,继续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生命也许多一份精彩,人生或许多一点完美;
人生就是这样,走出一段路程,回头一望,却也生动着、美丽着;有着你喜欢的事和需要你做的事,日子过得好充实;那些日子使我开心着,幸福着,偶尔也会陶醉着;广播站的几年光阴,是我人生起步重要阶段,那段心路历程是我一生无法忘却的情怀,我内心深处产生的那般共鸣,似风向标杆,一直指引着以后对人生道路该如何选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我所以能读读写写,涂鸦涂鸦,还斗胆敢在多家博客上秀秀,多半是在广播站积累打下的基础,是我一生中值得回味的精彩和光荣。
即使没有人为你鼓掌喝彩,也要优雅的谢幕退出,感谢自己曾经的付出,还要为自己点赞。
今天, 旧文重发就是我的初衷。
梦萦魂牵的岂止记忆,还有时间、情感……
珍惜当下,珍重彼此!
朋友:感谢认真阅读。
作者简介: 刘建国,上海市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1968年赴上海郊区插队务农,曾在公社广播站和县团委工作多年。1979年起从事公安工作,从警三十多多年,长期从事刑事侦察工作。退休后喜欢写作,先后在新浪,上海市老干部局博客网站注册,网名“刘金岁月我的博客”,刊有二十多万文字,成为新浪网热门博主,被评为2017年上海市离退休干部博客空间“优秀博客”,並冠以“网宣达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