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圈丨五一在家不咸鱼,怎么有效率地阅读文献?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最笨的办法翻译理解法
我的英语还算可以,但是阅读外文文献的时候,我基本还是看完了也就完了。那感觉就是我把一个一个的单词都看懂了,其他也就没啥了。后来我有一次闲着没事,就把一篇比较重要的文章一字不差的翻译出来了,忽然发现经过翻译的文章,理解的程度大概相当于阅读 10 多遍甚至都无法达到的深度。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后来我就爱上了翻译,先翻译,再针对翻译出来的去做些整理。
最老土的办法打印文献理解法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对比过:用电脑看的话,好处是看外文的划词翻译比较方便,也便于做笔记。缺点是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忍不住想刷刷网页什么的。用平板看的话,姿势什么的会比较舒服,注意力也容易集中一点,问题就是翻译不方便。怎么办呢?
这里我的做法是不重要的文章就网上看看好了,重要的文献一律打印出来。然后我喜欢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比如红色是要重点关注的单词,绿色是重要的观点等等。一般边上还要注明我对这篇文献的一些看法。这个打印文献理解法的好处是我对重要的文献一目了然,并做到心中有数,也能集中精力阅读。看文献是有阶段的,一开始可能是泛读,不太有目的。但其实熟练之后会发现你看文献都是有目的的,比如说为了扩大知识面,那么你可能要泛读不同学科的文献。比如说为了找到你的科研方法,那么你需要去了解目前都有哪些方法,最后来确定你能采用哪种方法。是不是都是有一个目的的?
1.文献解决了什么问题?是否发现了新的机制、新的biomarker还是新的药物作用靶点等等。
2. 这个问题重要么?为何重要?这点在introduction里面作者会提出交代,即文章研究的背景和意义。3. 作者提出了什么假设来解决上述问题?理论依据是什么?4. 作者通过哪些方法来验证他们的假设?你还知道其他什么方法?要注意你的实验室/你手头上可以实现其中哪些方法,以后遇到此类的问题就可以采用啦。5. 这些方法是否符合论证假设的需要? 是否不够全面还可以有其他的补充?还要考虑实验材料涉及到哪些?细胞、动物、临床是否都覆盖到了?6. 作者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有什么创新?实验证据是如何一步步得出的?7. 所有的实验结果图都可以看懂吗?8. 文章是如何描述结果、如何解析图表趋势,论据如何组合,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9. 写作上的亮点有哪些?10. 文献的总思路图?(问题、设计、方法和讨论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有一个工作惯性,就是也没啥目的,偶然到图书馆或资料室信手拿到一本近期刊物,那就看上了。看看题目,看看作者,看看摘要,再看看可行性,可能一个科研思路就出来了,很多伟大的发现也是这样产生的。所以不用有特别大的压力,随便看看呗。
先通读各个小标题,也就是results部分,弄清楚文章的思路和内在联系。
看每个小标题对应的结果图和图注,了解文章通过什么手段来验证科学假设,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标记。
最后再把全文通读,根据做好的标记到文中找具体的解答,做好阅读摘要,注意作者在discussion部分的写作方式和经典句式。
免费数据资源丨体育产业专题数据库(文末有福利)
免费数据资源丨新基建系列四--工业互联网专题数据库(文末有免费数据资源)
免费数据资源丨半导体产业专题数据库(文末有福利)
出处丨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推荐丨青酱
排版编辑丨青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