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像范冰冰,风格超李伯清 ,粉丝很年轻!美女谐星吴丹能火起来吗?
1
舞台上,有一张桌子,四张椅子。
这四张椅子上,“坐”着东方卫视的主持人程雷、演员徐帆、京剧演员王佩瑜和歌手霍尊。
吴丹上台,最先跟程雷打招呼。“你是程雷老师?……你今天发型好时髦,有点像熊猫!诶,不是说你胖……”
一个个寒喧过去,吴丹逗得观众与嘉宾笑应不遐。到徐帆时,她连葛优都没放过。
吴丹在台上跟“他们”演对手戏时,这四人正在台下的观察席上坐着。
2
这是东方卫视《喝彩中华》的节目录制现场。作为“全国首档大型曲艺类节目”,每一期都有中国传统曲艺爱好者、传承者登台表演。
吴丹是一名四川谐剧演员。
谐剧是由王永梭先生在1939年创立。它曾是四川地区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曲艺。
川人熟悉的沈伐、张廷玉,以及因《疯狂的石头》而为大众熟知的王迅,都是谐剧出身。
谐剧,看似诙谐幽默,却极考演员的手艺。谐剧的舞台,永远只有一个人,而一切的场景、一切的对手,都是虚拟。
偏偏这个人,要与一群虚拟的人,演出热闹。虚拟的人物形象,以及情节的推动,就完全靠演员自身的语言、神态和肢体动作完成。
所谓“一人上场,满台生辉”,便是如此。
去年,吴丹借着《苦蒿妹妹》获得了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新人奖的提名。“师父说是我运气好”,《苦蒿妹妹》的主题,符合主流精神。我真的很幸运!”
不管怎么说,对学谐剧只有四年的吴丹而言,能得到中国曲艺界的最高奖项牡丹奖的提名,已是极好的奖励和肯定。
只是,初学谐剧的吴丹,却被批评为“不会走路”、“不会说话”。
3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吴丹的师父张廷玉。张廷玉是第一个女谐演员,也是王永梭先生唯一的女弟子。
她原本没有收过徒弟,吴丹是她唯一的弟子。初学当时,张廷玉并没有松口收徒,只说先带着试试。
吴丹受了批评,很是不解:我走了二十多年的路,说了二十多年的话,怎么就不会了?
好在她的心态很放松:那我就重新学走路、学说话好了!
她没有任何谐剧的基础,便用最谦逊的姿态跟着张廷玉学习。更何况,表演是她喜欢的行当。
4
吴丹15岁进入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在那个懵懂的年纪里,她以为这个学校是培训演员的地方。
她也有明星梦。
没想到的是,她学的不是演技,而是曲艺——清音、扬琴、竹琴之类。这些都是四川地区的传统曲艺品种。
三年之后,吴丹定向进入成都曲艺团。能学的,她都学了,心底却生不出热爱。
曲艺团团长任平跟她说:一个人,如果在三十岁之前还没有找到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那便终生无望了,“还不如趁早转行”。
机缘巧合之下,她看到了谐剧表演,莫名便喜欢上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诙谐外放的表演,很对吴丹的口味。
后来,也是任平,带着她拜访了张廷玉。
多数时候,吴丹都和张廷玉在一起,“每天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离开。每天都演给师父看,下午还要看一小时的书。”
吴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被保护得极好,“我十八岁就跟先生认识了”。人生经历简单,她的性格里还保留着单纯的一面。
这显然不利于她演绎人物,“师父就要求我多看书。”对于自己的演技,她有很清醒的认知,“我 47 32195 47 15264 0 0 3030 0 0:00:10 0:00:05 0:00:05 3030还年轻,阅历和积淀都比不上师父,很多方面都需要提升。”
其实,初时的张廷玉并没有答应收徒,处了一年多之后,她终于点了头。
这是她对吴丹努力的认可。
5
没有学谐剧之前,吴丹做过主持人、平面模特。学了谐剧之后,这些倒成了她的业余爱好。
吴丹外形时尚靓丽,侧面有点像范冰冰。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女子,愿意放低身段取悦观众。
按吴丹现在的理解,她并不认为谐剧是对观众的“取悦”。
谐剧,顾名思义,便是诙谐幽默之剧。谐剧演员,便是惯常所谓的谐星或笑星。毕竟谐剧,为的是让观众开心、快活。
只是,有的谐星、笑星,都将笑料理解为出自己的丑而引人发笑,又或者是借大嗓门以调动观众的情绪,以及用不知所谓的笑而试图使人强笑。这样的取悦,只会让台下的观众尴尬,而不是开心。
初学谐剧的吴丹,大概便是这样。这应该是张廷玉批评她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的原因。
当时的吴丹也很疑惑,“舞台表演难道不应该有艺术的夸张吗?我做得难道不对吗?”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了师父的表演,才发现,相较于艺术的夸张,那些不动声色的表演,更能让人会心一笑。
“观众更喜欢娓娓道来的表演方式。”原来,是她用力过猛了。再回头审视之前的表演,吴丹才明白师父的良苦用心,夸张之后的人物,既不真实,也不动人,更谈不上诙谐幽默了。
“谐剧不是装疯卖傻,更不是卖丑,它是塑造人物,刻画人性。”
王永梭先生的《卖膏药》之所以一举成名,不仅仅是这种新颖的表演方式吸引人,更在于他活灵活现地呈现了许多人物。其精髓,便是对人性的揣摩。
观众的欢乐,是在看到主角对人物入木三分刻画之后的会心一笑。
在那一刻,吴丹悟到了谐剧的精髓所在。
她是有灵性的。
6
悟了的吴丹,开始将外放的表演,改为收着演。
这更考演员的功底。
一旦收着演,便要求演员更深刻地去理解人物,演技需要更细腻,乃至一个眼神,一个微妙的动作,都有内容。
《苦蒿妹妹》是根据真人故事改编创作,诠释孝与亲情。这是一个苦情而倔强的故事。
吴丹生活幸福,一路极其平顺,与苦蒿妹妹有着天壤之别。
为了进入角色,她那段时间常听悲情的歌曲。每句话、每个眼神、每个动作,她都会先去揣摩角色:如果是苦蒿妹妹,会如何说这句话?
“号啕大哭和忍泪含悲,哪个更有感染力?”吴丹的选择是后者。大概是入戏太深,首演之后下台,她还深浸在角色里,情绪久久难以恢复。
苦蒿妹妹给她带来了荣誉,“但我不想再说了,再说别人会觉得我只有这部戏,其实我现在在排新的戏。”
吴丹的新戏叫《片刻自我》,讲叙的是一个北漂女孩子的故事。这是成都曲艺团副团长李多为她量身打造的戏。
在这部戏里,她与师父张廷玉试图加入更多的表现元素,探索谐剧更多的可能。
谐剧排练是一个极其枯燥的过程。它的一个特点是,要将人物、故事请清楚,时长至少要15分钟。其难度就是,一个人要塑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且矛盾冲突,完全集中于一人身上。吴丹在东方卫视的表演只有三分多钟,称不上是真正的谐剧,至多“是让观众知道谐剧的表演方式”。
就是这15到20分钟,吴丹就要排近一年的时间,“最短也要半年,《片刻自我》光是台词,我就练了两个月。”
向上观察
谐剧是一个孤独者的热闹戏。
台上的吴丹孤独,台下的吴丹更孤独。
“四川地区还是有很多人从事谐剧表演,他们都是因为热爱”,但和清音、扬琴一样,谐剧在历过自己的辉煌之后,如今日渐寥落。
谐剧凋零的一个原因,是缺乏编剧人才。“我已经很幸运了,《苦蒿妹妹》是师父帮我征集的剧本,《片刻自我》是我们曲艺团副团长专门为我量身打造的,还有一个大学生也愿意为我写剧本。”
“我很幸运”,吴丹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确实,相较其他很多谐剧演员或曲艺从业者,她极其幸运。
吴丹告诉我们,她出演的谐剧,目前基本没有商业演出,“主要是展演和公益演出。
徐帆曾问吴丹:你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为什么做谐剧?
吴丹说:我非常热爱谐剧,它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我愿意用我自己并不大的力量,去为它做一些什么。我觉得我做的这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的,我愿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521tg78rl&width=500&height=375&auto=0
END -
撰文:阿锦
美编:SZ
摄影:DD
后期:TIMO
主编:千江
本文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原创文章 欢迎分享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向上人物
向上,寻找人生那束光
向上人物 每周二、四推送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