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中考道法:从核心素养角度看命题预测

中考政治 2023-02-11

 

距中考只剩40天!孩子政史最薄弱,还有捷径可走吗?
中考道法:《抗击疫情专题》新题练习
中考道法:民法典测试题
2020年中考道法辨析题(1-10)
2020年中考道法预测:中学生视角看“地摊经济”
2020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2020全国“两会”
2020年中考道法疫情必背知识点
2020中考道德法治有关“新冠肺炎”考题预测 
 2020中考道法必考:“两会”专题练习  
2020年中考道法时政热点:新中国首部民法典、美国制裁华为再升级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就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表现。作为课程目标的每个素养,都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整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方面:政治认同、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 具有政治认同的素养,学生应能够: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拥护党的领导;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 具有理性精神的素养,学生应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 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作出理性的解释、判断和选择;珍重人生价值,展现人生智慧,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心、自觉性。

◆ 具有法治意识的素养,学生应能够: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解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树立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具有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

◆ 具有公共参与的素养,学生应能够:遵循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方式和规则;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公共服务、践行公共道德、展现公共精神;获得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践经验,具备公共交往中善于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感,表现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一)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最核心的就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政治认同最根本就是对新思想人民立场的认同。政治认同最基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拥护党的领导,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领导力量;

3、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价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热点链接

材料一、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农历正月初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门听取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对疫情防控特别是患者治疗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安全,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关于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要论述。

材料二、自全国上下决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我们注重发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制度优势,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面对这场突袭而来的重大疫情的遭遇战、险恶战,我们深入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这一根本制度。

角度一、对共产党的认同,对人民立场的认同

【人民、生命】

1.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4.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7. 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党的领导】

8.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9.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0.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1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2.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角度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6.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最终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9.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10. 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角度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民族精神】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2.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3.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4.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8.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传统美德】

9.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10.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11.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12.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理想】

13.我们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

14.“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

15.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16.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

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少年接力奋斗。

18.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

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19.树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

21.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要掌握方法。



考试预测


1、如何理解“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生命至上,对生命要怀有敬畏之心,要珍视生命。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具体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是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2、从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原因上看,你感悟到了什么道理?

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破坏生态要受到自然处罚;防御意识淡薄,说明公民生态环保意识差。

3、广大医护人员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的行为给了你哪些启示呢?

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无私奉献延伸生命的价值;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我们要善待生命,爱护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二)科学精神

考点链接

1、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做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

2、感悟人生智慧,过有意义的生活;

3、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4、批判和质疑、独立思考,能够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

5、合理利用互联网、学会学习、明辨是非、创新、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我国的国际地位及作用、社会生活中与中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一些生活现象、社会现象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这些内容进行的、客观的分析,并能够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6、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现象的很好说明。

好奇心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之一。青少年好奇、好动、好学、好模仿,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物总想知道为什么,探索其奥秘。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为了避免由于从众心理和好奇心而染上不良嗜好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未成年人必须提高和发展自己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7、独立思考能力要求全面地、发展地思考问题,能够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并能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能够随时检查和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时发现错误或不恰当之处,并予以调整。

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为善于根据长远目标或社会要求来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够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扰和诱惑,能够克制自己的冲动。

8、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正在不断地改变社会形态、社会规范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9、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面,又有不可忽视的消极面。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方便了人们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误导大众;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大量事实证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一些不法分子一开始都是以“网友”的身份出现的。所以,中学生结交“网友”要小心谨慎、提高警惕,严防上当受骗。

初中生心理和生理发育都还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弱,自控能力不强,情绪波动大,易冲动,极易受到网上不文明不道德信息的影响,沉迷于网络虚拟生活或网络游戏,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0、初中生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不可沉迷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谣言、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国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热点链接 

材料一: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互联网在这“特殊时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从中央及各省市发布各类疫情信息到老百姓生活物资的购买,各类信息在互联网上源源不断的在媒体、网民间相互传送,在此信息洪流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的虚假信息和不实谣言,高关注度下这些谣言的传播速度、强度和广度也成倍增加。

1、为了阻击网络疫情谣言信息,你如何来提高自身“战斗力”与“免疫力”

(1)要核实信息来源,注意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可靠。

(2)要多做冷静分析,全面地、发展地思考问题,能够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我们要用理智去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用科学、法律、常识去评判,提高自身对谣言的“免疫力”。

(3)要增强责任感,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4)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2、请你防控网络谣言出谋划策?

(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责任意识、自律意识。

(2)完善公民网络行为法律制度。

(3)对网络谣言的发布者、传播者的处理及时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

3、针对有关疫情防控的网络谣言,你有哪些好的方法进行辨别?

(1)及时关注官方信息。(2)注意信息出处,辨识信息内容。(3)向他人进行求助。(4)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4、为什么要打击疫情防控中的网络谣言?

(1)这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需要。

(2)这是促进我国互联网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

(3)这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正常的社会秩序的要求。

5、疫情来袭,对每一个人都是考验。作为中学生你该如何交上自己的答卷?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意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

(2)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传播网络正能量,为防疫建言献策。



考试预测

1.据报载,在一些高校,有偿替课现象悄然成风,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明码标价代人上课,网上转账完成交易,如若加钱还能帮忙完成课堂作业和随堂测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A.学生天职是学习,找人替课学业失

B.有偿替课实有因,无须指责与过问

C.弄虚作假令人厌,诚信做人德为先

D.学生在校需自律,建章立制强管理

2.春暖花开,风和日丽,公园绿地上,青青小草焕发勃勃生机,令人心旷神怡。面对如此美景,有人却跳进草坪肆意拍照,完全置“小草青青,脚下留情!”的提示于不顾。无独有偶,城市绿化带中的花坛因被人摘走鲜花而黯然失色,小区里的长椅因被随意刻画而伤痕累累……诸如此类的现象引发社会热议,

甲:公共设施日益增,快乐享用任我行!

乙:道德法律记心上,点滴做起树形象!

【参考答案】(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公共设施不断增多。(或:公共设施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服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或:我国高度重视公共设施建设,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或:公共设施日益增多,是社会建设的具体举措,能够造福于民。或:不断增加公共设施,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惠及民生的具体体现。)

(2)使用公共设施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但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或:人都有享用公共设施的权利,但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或:享用公共设施会增加公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但决不能随心所欲。或: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或任性使用可能会造成公共设施的损害,是缺乏公共箱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3)道德和法律都是公民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或: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或:无规矩不成方圆,人们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慌规矩、守规矩。道德和法律都是公民应该遵守的规矩。或: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道德和法律需要公民共同遵守。)

(4)我们要树立公民意识,自觉爱护公共设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观在做起,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或: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遵纪守法,展现公民良好形象。或:我们要增规矩意识、规则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素养。或:我们要增强社会公德意识,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任公民。或:我们既要注重道德修养,又要树立法治信仰,争做现代文明公民或我们需要培养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树立文明形象。)

3.如何培养科学精神

培养科学精神需要关注学生身边小事:例如学习生活、家庭生活、课外生活、社会生活,这些都需要青少年独立思考并作出正确选择。

培养科学精神需要关注国内国际大事: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演变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青少年要树立全球意识,正确看待分析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



 

 (三)法治意识


①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变的逐步形成的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得一场深刻革命,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②树立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③懂得权利与义务关系,养成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律己的行为习惯;

④拥有法治使人共享尊严,让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美好的认知和情感。


 考点链接

①尊崇宪法权威,理解权利义务,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崇尚法治精神;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其他课本包括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册的相关内容:

②法律的特征与作用、法治观念、违法行为、民事权利、侵权行为、侵权责任;

③学法、守法、尊法、护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诸如自我保护、特殊保护、维权的途径和方式、见义勇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等。


 课标链接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人们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敬畏规则,坚定维护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2)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3)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5)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犯罪应当受到刑罚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分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分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针对外国人犯罪)。

(7)中学生要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参与法治实践,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8)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9)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0)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热点链接

材料一、2020年3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排查情况,市场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稳定市场秩序回答媒体提问时透露,针对制售假冒伪劣口罩等防护用品,哄抬物价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从2月7日至今一个多月,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在打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专项行动中共查获问题口罩8066万只,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价格违法案件1.4万件。

 

1.国家为什么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疫情防控用品、哄抬物价等行为?

这些行为是违法行为。它危害他人生命安全,侵害他人利益;危害公共安全,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冲击“法不可违”的底线,不利于人们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的培养。

2.面对哄抬物价的行为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规劝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心系祖国的命运和前途,与全国人民一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我们应该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和法律的事坚决不做。我们要有知耻之心,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见利忘义,发疫情财。⑤我们应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

 

材料二.武汉市中心医院医生李文亮在抗击疫情中感染了新冠肺炎,不幸逝世。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

1.监察委员会的职能什么?

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2.国家监察机关需要履行哪些职责?

监督职责,依照宪法、监察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监督所有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的行为,确保公权力不被滥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调查职责:调查公职人员涉嫌违法和职务犯罪。处置职责: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进行纪律处分、问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检察机关。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职问题提出建议。

3.国家为什么要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

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防止权力腐败,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各项权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守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行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提高国家机关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考试预测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2018年3月17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手按宪法,面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郑重宣誓。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国家主席首次进行的宪法宣誓,是影响深远的历史时刻,受到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主席宪法宣誓,不仅是庄严的仪式,更是神圣的承诺,让每位领导干部、每个共和国公民,甚至每个孩子,都受到了宪法至上的教育。

“模拟宪法宣誓”活动正在举行,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国家主席首次宪法宣誓影响深远。对此,谈谈你的认识。(三个方面即可,6分)

(2)模拟宪法宣誓后,谈谈你打算如何把宪法至上原则落实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两个方面即可,4分)

 

(1)国家主席首次宪法宣誓,为全体公民树立了尊崇宪法、维护宪法、格守宪法的榜样:有利于促使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把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体现了宪法至上原则,体现了对宪法的尊重:表明党和国家坚决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决心和信心: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治国;表明党和国家坚决维护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地位;表明党和国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形成尊崇宪法、拥护宪法、践行宪法的共识和氛围;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鼓舞全社会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等。

(2)认真学习宪法,理解宪法内容,领会宪法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权威,经常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规范:勇于并善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四)公共参与

我国公民的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态度和行动,直接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广泛的公共参与,彰显人民主体地位,是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表现,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民意、集中民智,提高国家立法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助于鼓励社会力量热心公益活动、参与公共服务,激发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培养青少年公共参与的素养,有益于他们了解民主管理的程序、体验民主决策的价值、感受民主监督的作用,增强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参与能力,成为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课标链接

(1)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与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相比较,公共生活有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等特征。

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的活动。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团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等。

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公共生活,是我们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融洽社会关系的需要,能够体现我们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纯洁和净化个人心灵。

(2)公共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

公共秩序也称社会秩序,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所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公共设施和公共秩序都是为公民的社会生活服务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每一个中学生都应该树立公民意识,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争做优秀公民。

(3)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一个人都从他人、社会和国家那里获得过帮助,也应该采取各种方式回报他人、社会和国家。

回报国家,要推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要在国家困难的时刻,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

回报他人和社会,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务社会,共同营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园。通过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儿童、参加义务劳动、为灾区募捐等活动,表达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爱心,逐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4)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6)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7)我国实现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热点链接

材料一:闻令而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逆行出征,血肉之躯筑起抗疫堤坝;枕戈待旦,坚守点亮希望之光……在这场战役中,无数人以担当之勇、奋斗之志,书写下一曲曲荡气回肠的乐章,在挑战中挺起不屈的脊梁。正是各行各业、千千万万个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奋斗者,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聚涓滴之力,护山河无恙。在这场战疫中,不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民警辅警,不论是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还是志愿者,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在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用行动诠释着担当,用辛劳书写着奉献。

材料二: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正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青年人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对广大青年用实际行动交出的合格答卷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1)材料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公共生活,是我们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融洽社会关系的需要,能够体现我们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纯洁和净化个人心灵

要在国家困难的时刻,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一个人都从他人、社会和国家那里获得过帮助,也应该采取各种方式回报他人、社会和国家

我们要捍卫国家利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以国家利益为重,有时候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青年一代既具有勇挑重担的信心和决心,也有勇挑重担的能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青年的付出和担当;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青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青年的奋斗成为现实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3党高度重视和关怀青年的成长,青年也要热爱党跟党走,请你谈谈青年如何跟党走?

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国成才;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崇敬英雄模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时刻关注国家和家乡的发展,增强为国家和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热心公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等等。

 


考试预测

春暖花开,风和日丽,公园绿地上,青青小草焕发勃勃生机,令人心旷神怡。面对如此美景,有人却跳进草坪肆意拍照,完全置“小草青青,脚下留情”的提示于不顾。无独有偶,城市绿化带中的花坛因被人摘走鲜花而黯然失色,小区里的长椅因被人随意刻画而伤痕累累……诸如此类的现象引发社会热议。

甲:公共设施日益增,快乐享用任我行

乙:法律道德记心上,点滴做起树形象


【参考答案】 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公共设施不断增多。(或:公共设施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建筑或设备,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或:我国高度重视公共设施建设,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或:公共设施日益增多,是社会建设的具体举措,能够造福于民。或:不断增加公共设施,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惠及民生的具体体现。)(2分)②使用公共设施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但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或:人人都有享用公共设施的权利,但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或:享用公共设施会增加公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但决不能随心所欲。或: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或:任性使用可能会造成公共设施的损害,是缺乏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表现。)(3分)③道德和法律都是公民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或: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或:无规矩不成方圆,人们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道德和法律都是公民应该遵守的规矩。或: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道德和法律需要公民共同遵守。)(3分)④我们要树立公民意识,自觉维护公共设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或: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遵纪守法,展现公民良好形象。或:我们要增强规矩意识、规则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素养。或:我们要增强社会公德意识,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任公民。或:我们既要注重道德修养,又要树立法治信仰,争做现代文明公民。或:我们需要培养公共精神、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树立文明形象。)(2分)

评分建议 第①层答出公共设施不断增多的原因即可给2分。第②层答出使用公共设施是公民的权利及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或不能任性使用的原因即可给3分。第③层答出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即可给3分。第④层答出如何树立良好形象即可给2分。

解题技巧 辨析题为历年中考题中难度系数较高的试题,学生要想得到高分,必须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做辨析题必须具备全局观和局部观,所谓全局观是指必须找准两人共同谈论的主题,这是辨析题写总结的关键;局部观是指必须找出两人观点的不同之处。处理每一个辨点时要注意分清辨点的类型,可以直接运用原理处理的辨点要注意准确运用原理,需要对原理进行加工处理的辨点要注意编写合理。

 


2020年中考道法辨析题(1-10) 
中考道法:《抗击疫情专题》新题练习 2020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2020全国“两会”  

往期资料分享


 权威解读 |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中考怎么考?

中考练习:道德与法治概括评论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附专题训练60道)

 超全!【微课】《中学英语语法》 1-50讲 

 速看!20套中考模拟卷+二轮复习卷+满分作文 

名校密卷|2020年 初中毕业班一模全科试卷(含答案) 

初中英语资料大全(2020.3.13)

七下全册各单元知识梳理及各单元检测卷

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知识梳理 

八下语文微课+各单元测试+期中测试卷 汇总



来源网络 侵权删除 微信:18205613175  


点击底部原文链接,可以购买

2020年4月版中考道法、历史书奇制胜考场速查秘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