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中考道法必考点汇总,背会提10分!

中考政治 2023-02-11

 

距中考只剩40天!孩子政史最薄弱,还有捷径可走吗?
中考道法:《抗击疫情专题》新题练习
中考道法:民法典测试题
2020年中考道法辨析题(1-10)
2020年中考道法预测:中学生视角看“地摊经济”
2020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2020全国“两会”
2020年中考道法疫情必背知识点
2020中考道德法治有关“新冠肺炎”考题预测 
 2020中考道法必考:“两会”专题练习  
2020年中考道法时政热点:新中国首部民法典、美国制裁华为再升级
   

2020年中考道法基本理论汇总


一、基本国策、战略方略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3.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


二、基本路线、理论体系

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十四条基本方略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15.要解决我国存在的诸如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8.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19.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20.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3个)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5.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6.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

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29.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30.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1.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最、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

5.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6.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7.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0.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1.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2.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

14.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六、特点、特征

1.我国现阶段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

2.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人口现状的特点:

(1)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2)新的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七、内涵、含义、定义

1.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

4.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6.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2)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3)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8.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八、机关、机构

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

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

3.我国的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

5.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国家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6.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我国的最高监察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9.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九、主体、主题、核心、中心

1.依法治国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新)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8.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9.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保险。

10.我国的中心任务和工作是:经济建设。


十、关系、关键

1.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两者具有一致性,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

3.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4.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关键(措施)是: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6.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维护和平是实现发展的必要前提;保持发展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7.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的关键是: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十一、因素、趋势

1.我国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和创新。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由以下因素决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

4.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贸易摩擦、领土争端、资源争夺、宗教矛盾等。


十二、包含、包括、范围

1.经济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等。

2.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有: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③监督权。

3.人民享有的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4.我国公民享有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如受教育权、出版权、知识产权等。

5.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发明权、发现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6.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7.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股份制企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8.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


十三、带“一”的知识点

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唯一正确的选择: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4.一个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我国的“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个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我国的“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8.我国的“一个形象”: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十四、带“二(两)”的知识点

1.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2.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

3.建设“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政协的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


十五、带“三”的知识点

1.我国现阶段总体小康的三个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三大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原因(或表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5.我国的三大重要国情: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十六、带“四”的知识点

1.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四大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3.四大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四大构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中华民族精神的四个主要内容: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6.人民代表大会的四大主要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距中考只剩20天!孩子政史最薄弱,还有捷径可走吗?

距中考只剩20天!截止目前,全国已有北京、山西、长沙、重庆等17个省市确认中考推迟!


开学延迟节奏失控复读被堵择校取消新学期的学习进度和复习节奏全部被打乱,这届中学生,已没有退路!



然而,80%的学生在学习中仍旧存在这些问题:

▼▼▼

政治

⊙不懂装懂:老师讲的我都懂,但是考试的时候就不会了

⊙傻傻刷题:每天背诵课本到深夜,成绩却一分都没有长进

⊙不长记性:记过的知识点错了还错,背诵会了但到处失分


历史

●死记硬背:花2小时背历史,机械记忆不理解,转眼忘光

●没有技巧:看懂了材料原文,但就是拿不到分数,

●缺少方法:背了很多答题模板,一考试还是咬笔头拍脑袋



如果你的孩子有类似的问题,一定要引起注意了!


那表明孩子进入了学习的死循环,即使再努力也是在做无用功。


     2020年中考政史,难度大!分值多!孩子成绩一直差,拉分太多,严重影响升入重点高中,怎么办 ?看看下面的最新命题预测吧!

 

 



考生必看!关于2020两会,中考道法考点及试题预测! 



 

点击底部原文链接,可以购买

2020年4月版中考道法、历史书奇制胜考场速查秘笈 

 



2020年中考道法热点新题(二)

中考道法练习:道德与法治辨析题

中考道法练习:道德与法治情景探究题

2020年中考道法模拟试卷(31、32)

2020中考热点时政解读及模拟试题汇总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卷30套


 

 

 

 

 

 

 



 


 


2020年中考道法辨析题(1-10) 
中考道法:《抗击疫情专题》新题练习 2020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2020全国“两会”  

往期资料分享


 权威解读 |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中考怎么考?

中考练习:道德与法治概括评论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附专题训练60道)

 超全!【微课】《中学英语语法》 1-50讲 

 速看!20套中考模拟卷+二轮复习卷+满分作文 

名校密卷|2020年 初中毕业班一模全科试卷(含答案) 

初中英语资料大全(2020.3.13)

七下全册各单元知识梳理及各单元检测卷

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知识梳理 

八下语文微课+各单元测试+期中测试卷 汇总



来源网络 侵权删除 微信:18205613175  


点击底部原文链接,可以购买

2020年4月版中考道法、历史书奇制胜考场速查秘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