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才能不赔钱?

唐朝 唐书房 2022-10-16

有人提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据说巴菲特投资有两条规则:

然而,巴菲特怎么做到这一点的?难道他买进的股票都是立刻涨,永远抄到大底吗?买了以后股价继续下跌怎么办?一直不赚钱又怎么办?”——我估摸着应该有不少朋友会有此困惑,三两句话说不清楚,写篇小文聊聊。

先批判一下巴菲特。

巴菲特个骗纸,他经常亏损,经常处于赔钱状态的,这两条规则完全是骗人的鸡汤——如果按照这位朋友“买了以后股价继续下跌=亏损”的定义来衡量的话。


纳尼,巴神堂小喽啰老唐居然说巴神是骗纸?别急,往下看。

比如巴菲特经常拿出来嘚瑟的富国银行。1989年,巴菲特买进了约85万股,每股买入成本约70美元,市盈率约7倍,市净率约1.5倍。1990年,股价大幅下跌,巴菲特继续买进400多万股,成本大约55美元/股。注意,前面70美元买进的已经“亏损”超过20%,“亏损额”超过千万美元了。


这还没完,直到1992年,巴神依然在持续买进富国银行,而且买入价格仍然在70美元以下。直到1993年,富国银行股价飙升,巴菲特的这些股票才转为“盈利”状态。盈利也不多,总账算下来说翻了一倍多,年均也就20%上下吧!也就是说,巴神在富国银行这笔投资上面,持续“亏损”时间至少长达三年。


注意,这可是巴神特别有信心、特别有把握的一笔投资,他曾在2009年5月2日的股东大会上说过这样的话,可以证明他对富国银行的喜爱和了解程度:“如果我所有的资金只能买入一只股票,那我就全部买入富国银行。”


对于自己特别有信心的一笔投资,亏损长达三年,幅度超过20%,就这还说“规则一:绝对不可以赔钱。规则二:千万别忘了规则一”,这不是自己打脸的骗纸吗?

如果说上述案例,巴神通过“摊低成本+死扛”熬过了大跌,最终好歹算是盈利了。还可以用“浮亏不算亏”来自慰的话,老唐可以再举两个彻头彻尾的亏损案例,一个非上市公司,一个上市公司。


①1993年,巴神看上了德克斯特鞋业公司,作价4.33亿(市盈率约15倍左右)收购了这家鞋业公司,并在1993年年报里盛赞“德克斯特是查理和我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最好的公司之一”(原文)。当时,巴神向德克斯特股东定向增发伯克希尔的股票25203股,按市价折合4.33亿完成了支付。


很不幸,白纸黑字,巴芒俩大神被“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最好的公司”打脸了。这家公司在收购完成一年后,净利润就开始持续稳定的——下滑。原因嘛,主要是以我天朝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廉价鞋冲击。到1999年,德克斯特的年度净利润就只有1100万美元了(大约是1993年净利润的四成),2001年,干脆就爆出4500万美元的亏损。


2000年及之后的年报,巴神开始客气地批评自己,向股东承认错误了。批评的力度,伴随着德克斯特经营恶化的程度不断加强。到2007年,巴神直接在年报里把自己骂成一坨翔,他说:“我在1993年用价值4.33亿美元的伯克希尔股票买下了德克斯特鞋业。我当时认定的它具有的持续竟争优势,在后来短短几年内就消失了。但那只是开始,利用伯克希尔的股票,我严重扩大了这个错误。这一次花掉的不是4亿美元,而是35亿美元。实际上,我是用一个优秀公司——现在的价值是2200亿——的1.6%,换来一个毫无价值的烂公司。到目前为止,买进德克斯特公司是我最糟糕的决策。”

②2014年年报里,巴神自爆自己投资英国著名零售上市企业Tesco的经历:2012年前,花了23亿美元买进了Tesco公司股票4.15亿股,2014年清仓,割肉亏损合计4.44亿美元,亏损幅度近20%。并在此发出了他那句著名的感慨:如果你在厨房里发现了一只蟑螂,伴随着时间流逝,你一定会继续遇到这只蟑螂的亲戚们。


这俩案例不是彻头彻尾的“赔钱”吗?所谓“绝对不可以赔钱”规则呢,哪里去了?


所以老唐说“巴菲特是个骗纸,他经常亏损,经常处于赔钱状态的,这两条规则完全是骗人的鸡汤——如果按照这位朋友的亏损定义“买了以后股价的继续下跌”来衡量的话”,不算过分吧!

但是,其实这只是理解的错误,巴神从来没吹嘘过自己永远是抄大底的,永远买了就赚,永远没有判断错误……这样吹嘘的,一般是网络口炮党,是真正的骗子。


虽然这俩“不要赔钱”规则(有些资料表述为“不要亏损”),我只是从巴菲特儿媳妇玛丽.巴菲特的书中看到的,据说是巴菲特日常说过的话,其原始出处没有可信文献。但作为一名巴神堂小喽啰,理解这句话并不困难,我选择相信巴神的确这么说过。只是他表述的意思并不是要确保买在最低点。更确切的说,是巴神的“赔钱/亏损”概念,和炒股人士的“市价低于买入价=亏损”概念有区别而已。

如果我们做过企业,就会很容易理解巴菲特心中的亏损概念。假设你家开了一家小饭馆,怎么样就是亏损了,怎么样就是盈利了呢?它是由隔壁小馆子或者同城其他饭馆的转让成交价决定的吗?不是。


盈利或者亏损,由你家小饭馆每天的流水,每天采购的原料,完成的销售,支付的成本等因素决定。简单的说,刨过人工、房租、材料、税收、装修及设备折旧等费用,每个月或者每年算下来还有现金剩余,你家小饭馆就有了会计意义上的盈利。如果这个现金剩余超过了你家这笔本钱不开饭馆可以选择的第二选项带来的回报(例如买成理财产品),你家小饭馆就有了投资意义上的盈利。


换成高大上的词汇就是:如果这家企业生命周期里预计创造的自由现金流,折现至今天,超过你付出的成本(包含投入及次优选项带来的回报),你就有投资意义上的盈利。这笔投资盈利还是亏损,与这家企业股权目前在其他人之间以什么价格成交无关。

有点拗口。就我个人理解,要点有三:


①要摆脱股价波动的影响。股市是产生股价的地方,它存在的价值是为了替你服务,而不是左右你的决定。巴菲特说:“对我而言,股市只是一个观察愚蠢行为的地方。”他多次谈到过的那个农场例子,透彻地表达了股价波动的本质以及投资者应该有的态度:


假如有个急脾气的人在我的农场旁边也有一块农场,他天天向我大声报告,他想以什么样的价格收购我的农场或是卖掉他的农场——而且这些价格还因他的情绪短时间内大幅变化——我怎能不趁机从他的疯狂行为中获利呢?假如他今日报价低的离谱,我又有点余钱,我会买下他的农场。假如他的报价高得荒唐,我可以把我的卖给他。


②关注资产的未来产出,选择哪些在稳定行业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以便于自己可以估算出其大概价值。只有能估算出大概价值,我们才可以通过与“隔壁农场主”的报价对比,确定自己是不是有便宜可捡。如果没有办法估算大概价值的企业,远离。因为你无法确认自己是否在出价的瞬间已经亏损。


同时,在计算企业大致价值区间的时候,尽可能取保守值,拒绝为未来的成长出价——成长只能视为价值的安全边际。保证在不成长的情况下,自己的出价也有利可图,否则不参与。“股市的好处在于没有三振出局的规则,如果球不在你的舒适击打区,没有人强迫你必须出击”。


③一旦“亏损”,神也要认错。梦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巴神被戏称为神,却并非无所不能的真神。他看中的“持续竟争优势”也会“在后来短短几年内就消失了”。当我们发现原本看中的持续竞争优势正在或者已然消失的时候,当我们发现该行业或者该企业发生本质变化的时候,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数量就会与我们的预测值发生巨大的偏差,若由此导致折现值低于当下可以卖出的市价时,无论当下处于炒股人士们认为的浮盈还是浮亏(即市价高于或低于买入成本价),对于巴菲特而言,“亏损”已经出现了。此时,巴神也要认错,正如Tesco一样,他说:“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在陷阱中,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让自己不要继续下陷了”。

挺反人性的吧?是的,否则市场不会有那么多人赔钱。投资这条路,要说难,也真就难在这两条:


①人的本能,是用市价和买入价差额来衡量赚赔,“赚”了愉悦,“赔”了痛苦。而投资需要我们利用价格的极端波动,而不是让价格波动来操纵和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②投资需要我们懂得计算企业的价值,而不是错以为股价或市值就是这家企业的价值。——还记得老生常谈吗:投资只需要学习两节课……。


是的,我们这些小散,回报最终主要还是靠股价变现。但很不幸,无数大师用铁的历史和逻辑证明了:盯着股价的,常被市场先生掏了腰包。盯着企业价值的,却常捡到市场先生的钱包。因为,股价必有机会等于或高于企业价值,是股市里(很想加“唯一”二字的,但为了不吵嘴,还是算了)确定会有兔子来撞死的树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