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者海康②

唐朝 唐书房 2022-09-02

第二小节 海康的五大竞争优势

优势一:业内最强研发能力。

老唐不懂技术,但可以观测到三点迹象:

其一,海康是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2研究所整体变更过来的。52所又名杭州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1962年创立于太原,1984年从太原搬迁到杭州。历史原因,至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相关牛人都在国有研究所里,可以说几乎没有漏网之鱼,海康因此有强大的研究基础和技术沉淀;


其二,2016年全球安防公司排名,海康名列第一。第二和第三分别为大名鼎鼎的美国霍尼韦尔和德国博世安防(我国的大华股份排第四);


其三,海康每年的研发投入,国内无人能够匹敌(国外我没数据,只敢说国内无人匹敌)。这个研发投入究竟有多高呢?看公司上市以来每年的研发投入数据。为方便直接感知,我把行业老二大华的研发支出一并放上(单位亿元):

技术这东西,第一是人,第二是钱。海康拥有国内最庞大的研发队伍——2016年研发人员9366名,占公司员工总数的46.8%,投入最大量的研发投入。除了极个别偶然现象外,老唐认为该领域最领先的技术理所当然地会出自海康。而恰恰对于安防系统而言,涉及的技术不是单项,而是一个体系,即便有偶然的某领域被其他公司的某技术天才意外领先,也需要相关配套技术配合才可能实施,这一特点给了海康团队追赶和弥补的空间。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几乎可以肯定,现在的技术领先者,在最多的研究人员和最多研究经费支撑下,未来还会是技术领先者,甚至可以说,整体技术领先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说到这,插一句两周前海康威视电话交流会上,公司董秘对有关技术领先问题的一个傲娇版答复:

研究员问: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海康的技术比竞争对手领先2年,在AI(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领先的时间差是多少?


董秘回答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其实我没有办法判断。首先,没有尺子可以衡量我们现在什么位置,其他公司在什么位置。所以用时间轴来衡量的话,必须等到他们有同样领域产品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他们和我们离得多远。因为现在只有海康有这样的产品,我们不好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哈哈,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候,领先对手2年。到现在进入智能化的时代,因为别家都还是空白,我们也不知道究竟领先几年。顺带说一句,海康的研发费用每年都直接作为费用扣除了,没有玩什么资本化,财务政策上是足够保守的。


优势二,对行业和本土市场的深度理解。

视频监控系统,不是标准件。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阶段,都可能会有不同的需求。海康自建立以来,一直是安防行业的龙头企业,期间在公安、交通、司法、文教卫、金融、能源和智能楼宇等行业实践了大量的真实项目。


公司通过深度参与这些项目的建设、维护和升级过程,获得了各个行业或细分市场、细分板块的独特特点,使得公司能够深刻理解用户需求,并在解决方案不断推出、落地和完善的循环中,磨练产品和软件的契合,提升公司的系统集成能力,也使得公司可以快速更新换代,提出更加适合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这种经验能力,是长时间、多维度的积累,并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迭代而深入细化,这是无法直接复制也很难获得的。


正是这种对行业和本土市场的深度理解,使得公司在国内营业收入以直接建设项目为主(项目贡献营收约70%,渠道贡献约30%营收)。基于同样道理,公司深耕国外市场很多年(上市第一年,国外营收就6亿元,占总营收的1/6),营收从2010年的6亿,飙升到2016年的93.6亿(占总营收约30%),却依然是渠道贡献营收80%,项目创造营收仅占20%。


这一方面说明伴随着海外的经验积累,高利润率的项目营收占比有很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对行业和本土市场的深度理解”,不是一个可以快速模仿和获得的核心竞争力。


优势三,金手铐锁定人才的体制优势。

无论是技术,还是对市场和行业的理解,最终还是要落实在人身上。没有一个虚幻的“公司”具备这些能力。因而,是否能留住研发及营销、售后等领域的核心人员,重要性一点儿也不低于吸引新的人才。这方面,海康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海康,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型公司,你可以从公司高管的履历当中看出来。董事长陈宗年,52所所长,管理学博士,明显是控股股东国资委派来的行政领导。


副董事长龚虹嘉,著名科技企业家,IDG评的“中国最优秀的天使投资人”,创办和拥有德生科技、富年科技、富信掌景、海康威视、握奇数据等高科技公司,是2015年华人富豪榜59名,世界富豪榜341名。


这位龚先生,有厚待技术骨干的辉煌经历。在回忆自己创办富年科技的时候,龚先生说:

我觉得对待创业者要慷慨。当初创办富年时,我觉得编解码技术天才王刚不错,想招他入伙。他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不坐班,只在家干活;第二,先给一笔钱,保证下半辈子后顾无忧;第三,只签一年合同。三个条件,没一个能轻松兑现,但我还是答应了。后来,王刚不负众望,为富年立下汗马功劳,将H.264编码技术做到了世界前沿。


在海康威视上同样如此。在海康已经从一个注册资金500万的初创企业,发展到注册资金高达1.4亿、年净利润高达3.6亿时(2007年),龚虹嘉将自己持有的公司49%股份里面,按照公司成立自己的“若未来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在未来的某个时点,本人会参照海康威视的原始投资成本向海康威视经营团队转让 15%的股权。”,作价75万将15%股份卖给威讯投资——这是一个以总经理胡扬忠为核心的49名公司核心人员的持股平台公司。


不仅如此,龚先生还主动额外地将5%股份以2520万的低价转让给另一个持股平台康普公司。康普公司由龚夫人持有80%,海康公司总经理胡扬忠持有12%,常务副总邬伟琪持股8%。这一转让,实际上是以相当于1.4倍静态市盈率的价格,额外给了胡总和邬副总合计1%的海康股份——10年后的今天,这1%股份价值22.5亿。


回忆海康威视成立的时候,龚先生谈到这样一段话,虽然跟本主题无关,但挺有趣的,也分享给大家。龚先生说:

我的创业伙伴大多是技术人员,他们没有耀眼的身世,但通常个性偏执,自认为有本事,一旦认为对的事情,就只认死理。在跟这些创业伙伴一起的时候,要充分容忍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干。即使有意见不合,也不急于改变,而是通过一些事例,慢慢去影响他们。   

记得海康威视成立时,几个创业者脑子里没有股东的概念,觉得股东只要拿点管理费就行了,不应该按照股权分享利润。但我觉得,这样不行。后来,我就隔三差五跑去杭州,给这帮人洗脑。我当时是这么说的:“股东就是我们的父母,不能因为年满18岁可以自食其力了,就不要父母,要养他们一辈子!最后,经过一番苦劝,终于把这些榆木疙瘩说通了。


在基本不管经营的正副董事长之外,以胡扬忠、邬伟琪为核心的管理团队,以技术型人员为主,且长期保持着稳定。上市至今核心人员,除了主管营销、人事、财务和法务的副总及董秘是后来进入的MBA或会计师、法律专业人员之外,其他几乎清一色的原52所高级工程师出身。


这些人员,以及后来进入海康并作出贡献的技术营销等各方面核心人员,或通过上市前的持股公司威讯投资、康普投资,或通过2012年至今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累计有5000多名高管、中层、基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获得了公司股权,与公司形成了荣辱与共的格局。


不仅如此,公司还设置了分层的研发体系,以杭州总部为中心,辐射国内北京、上海、重庆、武汉以及加拿大蒙特利尔和美国硅谷的研发中心,形成了以海康威视研究院为技术平台、以产品研发中心为产品平台、以系统业务中心为解决方案平台的分工合作研发体系。研究院负责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产品研发中心负责嵌入式软件、硬件开发,系统业务中心负责与行业产品结合的平台软件、系统集成软件开发,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平台纵横交叉、相辅相成。这个分层系统,类似我党地下工作的单线联系,保证了即便有任何环节的叛变,也不足以伤害整个体系。


用利益金手铐“铐”住人才,用充足的经费和广阔的舞台吸引人才、用体制设置防止技术泄密。除此之外,公司还给那些不甘寂寞的人才设置了一条新通道,创新业务跟投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海康把自己变成了VC,核心员工愿意压上自己的财富和精力的项目,只要和公司的核心定位有关联,公司可以做风险投资,让创新获得推动力,也为公司未来成长做好储备。这部分,后面还会聊。


最后两个优势,就是“大”了。

一个“大”,是海康具有业内覆盖面最广的营销体系,公司在中国大陆,拥有35家分公司和以分公司为基点向下延伸的200多个业务联络处,形成了业内覆盖最广最深的营销体系,保证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用户及合作伙伴的需求。 在境外,公司建立了28个销售公司,形成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不断完善的营销网络,自主品牌产品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于工程商、经销商和服务外包商等数万家合作伙伴,公司提供面向各个领域的认证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合作伙伴的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用户。


另一个“大”,是海康的规模大带来的规模效应。作为全球最大的安防企业,一方面有免费的口碑传播,一方面足够大的销售收入,可以承受相对高的研发及广告推广等费用——同样的研发或推广费用,可以由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分摊成本,可以获得利润率或者价格上的竞争优势。这方面比较简单,基本就是一个强者恒强的逻辑,不再赘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