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中翻中:新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的变化及其对上市公司报表的影响
在4月12日的《雅戈尔魔术师再登台》一文里,老唐用了从第十五条到第十八条,简单谈了新会计准则在金融资产上的变化。本以为这个东东比较简单,提一句就可以了。
但这几日,询问这个问题的朋友多起来了,可能是因为境外上市企业及A+H上市企业,从今年一季报开始使用新规则了,而会计准则用语深奥烧脑,好些朋友被搞懵了。老唐今天再次使用中翻中大法,将这个变化尽可能简单粗暴地解释出来。
这个新规则,境外上市的企业(包括香港)以及A+H方式上市的企业,从2018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境内上市的企业,从2019年1月1日开始使用;非上市企业,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符合某些条件的保险公司,可以延期使用新规则,具体条件和办法由财政部单独发布。
以前的旧规则里,企业的金融资产分为:贷款和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共计四大类。其具体规则及对公司利润表的影响,请翻看《手把手教你读财报》75页至84页,今天主要谈变化。
新规则将分类简化了,把金融资产按照持有目的分为三大类:
1)持有目的主要是为了完整拿回本金,并获取利息收益,归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持有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该资产的市价变化收益,归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持有目的不确定或兼而有之的,归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这次的名词比较烂,都很长,即不利于表述,也不利于记忆,远不如以前的“持有至到期、可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好记。但别怕,老唐总结了一个记忆诀窍:
1)第一类资产简称“摊资”,它就像一个瘫在床上啥也不做,等着收利息,等着到期还本的人,谐音“瘫子”;
2)第二类资产简称“损资”,它期待自己买入的资产像地下的笋子一样嗖嗖嗖疯涨,好挖了卖钱,谐音“笋子”;
3)第三类资产简称“综资”,是一种目的糊涂,所受约束也多的资产,就像一堆糯米黏黏糊糊捏在一起,然后被捆在一起的粽子,谐音“粽子”。
所以,金融资产以后分为三类:瘫子、笋子、粽子。
瘫子(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难在“摊余成本”四个字,虽然老唐在《手把手教你读财报》77~82页用案例讲述过,但很多朋友还是似懂非懂。今天老唐设计一个更简单的例子,让你一次搞懂。
某公司甲向老唐股份有限公司借了100万,说好5年后一次性归还150万,现金收益是在第五年才能收到。但老唐公司做报表时,依照会计原则,并不能将50万算成第五年的利润,而是要将其分别“摊”在五年里。每年都有收益,只不过前四年的收益体现为某甲欠我的。怎么摊呢?
首先,找一个复利计算器来,输入初始本金100万,时间5年,到期本息和150万,计算复合年化收益率,计算结果为8.45%。
那么,第一年,老唐公司就会在利润表里计入100万×8.45%=8.45万元投资收益,但是实际收到的现金为0,于是记录某甲欠老唐公司100+8.45=108.45万元,这个108.45万元,就是“摊”了收益后“余”下的金融资产成本,所以叫“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第二年,老唐公司在利润表里计入108.45×8.45%=9.16万元投资收益,但实际收到的现金还是0,于是摊余成本资产变成108.45+9.16=117.61万元;
第三年,投资收益117.61×8.45%=9.94万元,收现为0,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余额为117.61+9.94=127.55万元;
第四年,投资收益127.55×8.45%=10.78万元,收现0,余额127.55+10.78=138.33万元;
第五年,投资收益138.33×8.45%=11.67万元,收现金150万元,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余额=138.33+11.67-150=0。
五年里,投入本金100万,期间记录投资收益合计=8.45+9.16+9.94+10.78+11.67=50万元,收回本息和150万。瘫子的生活不动脑,只需要等着收利息和本金即可。以前归为“持有至到期”、和“贷款和应收账款”的资产,都算成新规则下的“瘫子”。
笋子(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挺好懂,很符合大家“炒股”的状态,就是说买来就是为了赚差价的资产,归入笋子,通常包括股票、债券或金融衍生品。
笋子的主要特点就是市价波动算进利润表的投资收益里,如果一家公司持有很多笋子的话,由于市价的波动,可能会对公司利润表造成大起大落的影响。
公允价值四个字要解释一下:公允价值一次有三种档次,可信程度依此降低。官方语言比较拗口,老唐解释为①活跃交易下的市价;②相似资产活跃交易下的市价;③采用估值模型计算出来的公允价值。
无论股票还是债券,有活跃市价交易的,直接采用市价作为公允价值;自己本身没有活跃市价,但有相似资产有,可参考相似资产市价调整;自己没有活跃市价,也找不到相似资产活跃市价的,自己弄个会计师事务所和监管机构会承认的模型估算。这三种的可信度依次降低。
粽子(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是个杂货筐,过去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上市公司用来调节报表的核心利器。公司持有一些资产(主要是股票),但又怕无法掌控的市价波动会让自己的利润表失控,所以就丢进这个杂货筐,然后它就成了上市公司的如意金箍棒。
在截至目前依然在使用的旧规则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涨跌不计入公司报表利润,而是在净利润后面单列一个叫“其他综合收益”的科目给股东展示了事。这个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也是2014年以后新增科目,以前在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科目下展示。
由于股市里参与者及媒体主要关注公司净利润数据,对于净资产变动不敏感,因此这个科目就可以用来隐藏一些公司不愿意展示的利润或亏损。等到公司需要展示时,按需卖出盈利或者亏损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根据规定,历年累积的盈亏就算进卖出时的报表利润,达到操控和影响利润表的目的。
这次新规则,从政策上引导大家尽量将股权放进“笋子”里。如果你一定要放进“粽子”里,那么,对不起,你有权这么决定,但以后卖出的时候,也只能在其他综合收益里展示变动,从开始归入粽子,到最后卖出粽子,通通不对利润表产生影响,这就给“粽子”捆上了一道结结实实的绳子。
上市公司再要将股票放进粽子,就要考虑以后赚钱卖出也只会改变净资产而不会改变净利润了——这是新规则最重大的变化,它将直接导致持有金融资产较多的公司面临选择:是让自己的利润表随着金融资产市价大幅波动,还是干脆让它们从头到尾与利润表划清界限?
上市公司持有其他公司的股权,控股的、合营的、有重大影响的三类,继续归入长期股权投资,这个没变(相关内容在《手把手教你读财报》84~94页)。
剩下的不具备重大影响的小股,就需要按照需要分别归入“笋子”或者“粽子”了。如果对外投资股权比较多,那么这个分类的不同,就会对以后年度上市公司利润表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境外或者A+H股投资者,今年一季报就要关注这个分类,其他股东,要在明年年底前,提前考虑相关影响。
新规则除了分类以外,还有两处新变化:
一是,资产减值从“已发生损失法”变成“预期损失法”。一家公司持有的任何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存货、商誉、应收账款、瘫子、笋子、粽子等等,都有可能发生可回收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情况,此时就可能产生资产减值。资产减值是需要作为费用从利润表里一次性减过的,所以计提大额资产减值会对利润表产生重大影响,也是很多投资者防不胜防的坑。
截止目前仍然在使用的会计准则里,资产减值主要是对已发损失的一种承认。在承认的时候,降低资产账面值,同时从当期利润里减过这笔“费用”。在新规则里,资产减值如果预期未来会发生损失,也可以提前计提资产减值。
这个,细则还不清楚,但以老唐的视角看,它一方面会增加当期资产的可信程度,但另一方面是否也会增加利润表的操控?毕竟预期发生损失里的“预期”二字,是带有一定主观性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烂公司或许有了另一把变戏法的折扇。当然,万变不离其宗,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坚持和好人作伴,远离居心叵测管理层,是居家旅行保命挣钱的核心法宝。
另一点变动是关于套期会计的。套期比较复杂,而且上市公司涉及较少,老唐也没有整的很清楚。新规则大体就是①期权套期中的剩余时间价值,应该计入粽子里处理;②套期中的信用风险敞口,要计入笋子处理。——迄今为止我没在投资中遇到过这玩意儿,知道有这么个东东即可。
完毕,大致就是这样。不知道这个唐式中翻中,够不够简单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