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分众传媒(中)
上篇梳理了分众传媒借壳上市的过程,本来准备分上下篇聊完,结果写长了,干脆拆成三集片。中篇聊借壳上市后公司财报的阅读要点,也可以视为上篇的辅助阅读帖,下篇单独分析分众传媒的投资价值和潜在风险。
借壳上市的会计处理很别扭,一一弄懂不容易,好在我们不准备做会计,知道财报怎么看就够了。
首先说原理。在法律上,是原上市公司“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喜控股”),收购了“分众多媒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称“分众多媒体”)。
但由于七喜控股的体量和分众多媒体差距太大——七喜控股净资产5亿人民币,分众多媒体资产价值457亿人民币,其收购方式实际上是七喜控股发行大量股份,导致七喜原股东放弃对七喜控股的控制权,最终由七喜控股和分众多媒体均由分众多媒体原股东控制。因此,在会计上,是视为分众多媒体收购了七喜控股。财务报表也要按照这个思路做。
总股本3.02亿股的七喜控股,向分众多媒体的股东发行38.14亿股,换来分众多媒体100%股权,同时向七家机构发行2.53亿股换来50亿现金。最终资产架构从原来的
变成
如果不是为了获取“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这张营业执照附带的上市公司地位”,这次收购,严格的说是分众的股东向7家机构转让了5.8%的股份换来50亿现金,同时向七喜原股东发行6.9%的股份,收购了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说,会计上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思路认定的控股图是这样的:
投资者要了解的是整个实际运营资产的真实情况,因此,会计的合并报表就是按照分众多媒体公司为主体来做的,合并范围是七喜控股及分众原实际运营资产。这份合并资产负债表里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数据全部是真实数据,是投资者要看的。
但是权益部分的股本和资本公积,要看母公司资产负债表里的数据。合并报表里的股本和公积金是个模拟数据,在真实世界里不存在,即不是分众多媒体的,也不是七喜控股的。而是假设分众多媒体用资本公积转增12.7%的股份(6.9%+5.8%)给七喜原股东和7家机构之后的数据。
分众多媒体真实股本是2.91亿元,按照增发新股占增发后总股本的12.7%计算,应该模拟发行4238万元,0.4238/(2.91+0.4238)=12.7%。同时,资本公积里需要减少4238万元(本期资本公积减少数额并不是这个数字,原因分众多媒体本身还有其他的资本公积变动事项,影响资本公积数据)。
在原上市公司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被收购后,更名为“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分众传媒),这个上市公司法律主体就变身为一个只有1名员工(见2017财报63页),没有业务经营,所有资产就是100%控股“分众多媒体”。因此,上市公司“分众传媒”发布的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通通不需要关注,直接跳过就好。
总结下来就是:公司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数据看合并资产负债表,股本和资本公积看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其他数据忽略。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全部看合并报表,母公司报表忽略。
明白了上述阅读原则后,再看分众传媒的资产负债,就发现它的构成其实非常简单,总股本122.3亿股(还记得吗?3.02+38.14+2.53=43.68亿,然后10转10,10转4,43.68×2×1.4=122.3亿股),拥有总资产155.5亿,净资产105.5亿(归母净资产103.7亿)。
是的,对应当前约1500亿出头的市值,市净率(PB)约14.5倍。但还记得吗?老唐多次说过的:非金融企业用市净率来观测和估值是荒诞的,毫无意义。
简化后的2017年资产负债表如下图:
注:此处老唐将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款项、应收股利、其他流动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归为类现金;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归为投资资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非流动资产归为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商誉和长期待摊费用为经营资产——注意,虽然大同小异,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照着这个标准分,其中的其他流动资产,可供出售,长期股权,其他应收和其他非流动资产要看具体资产后决定归属。
从上表可以看到一个醒目的特点,这家公司经营资产极少,仅占公司总资产的3.5%。仅仅靠这么一点点经营资产,加上少量周转资金,一年可以产生120亿营收,赚到60亿净利润(保守看法,去掉5.6亿投资对象的视同处置收益,再将常态化的政府退税砍掉一半,按照63亿税前利润,15%所得税率,53亿净利润去看待2017年实际净利润,比较踏实)。
有息负债仅有一笔新加坡星展银行的借款,推测是因为境外子公司运营需要,境内资金出去不方便而借用的周转金(年息为同期美元或港元同业拆借利率+2.4%),其他无有息负债。
应收款方面,由于公司对大部分客户的结算模式是“在客户广告发布完成 30 天后向客户开具发票,开票后给予客户 60 天的付款信用期”。所以应收账款在营收的25%上下波动,是正常现象(90/360=25%)。
2017年,营收120亿,应收账款29.8亿占比25%。2014~2016年(2016年5月之前的营收考虑还原增值税)该比例分别为23%、22%和20%。2017年小幅提升至25%,部分体现了由于应对竞争对手贴身逼抢而采取的措施。
从历史数据看,应收账款中坏账比例相对稳定,2014~2017年计提的坏账准备分别为2.5亿,1.7亿,2.4亿,2.5亿,其中经历了本世纪唯二(2015和2016年)的两年广告行业整体负增长的恶劣环境,该数据可以视为可靠的应收账款回收状况参考依据——本世纪以来,广告行业仅有2015和2016两年整体负增长,幅度分别为-2.9%和-0.6%,2017年恢复正增长4.3%。期间分众的净利润增长分别是+40%,+31%和+35%。
2017年,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总和约38亿(被别人占用的款项),经营性负债里的流动负债部分39亿(占用别人的款项),占用别人的钱/被别人占用的钱=103%。回看A股上市以来披露的2014~2017年四年数据,去掉资本运作中款项往来后加总计算,该项比例为100.6%,显示公司运营中对自有资金占用很少。
再观察利润表。上市以来披露的四年营收数据中,关键要素占比如下:
可以看到公司经营中的特点:营业成本稳中有降,毛利率稳定在70%以上;第二大成本因素是销售费用,总体趋势是稳定下降,是规模效应或提价能力的显现;由于固定资产较少,产生折旧也少,不是影响管理费用的主要因素,管理费用的主要构成为人员薪酬和房租,总体占较小;最终结果是净利率稳步提升,增幅超过营业收入增幅。
从上述数据特点可以发现,分众具备高毛利率,高净利率,低固定资产的特点,是一家明显具备定价优势的轻资产公司。这样一家公司,它一定有重要的资产不在资产负债表里,所以它的账面Roe才会维持在70%附近。
正如老唐在《Roe指标的正确应用》和《Roe指标的正确应用(续)》两篇文章里强调的,Roe指标是个路标,它的作用是指引我们去寻找那些不在报表里的资产。分众有些什么不在资产负债表体现的资产呢?老唐给它总结,五个字:大、准、强、省、专,具体情况咱们下篇分解。
下篇将交待老唐眼中分众的机会、风险及估值。为防止急性子们追着要结论,老唐此处先给出:当前市值1500亿,以三年时间段看待,年化回报估计在12%~18%之间。若市场给力,能跌至1050~1250亿区间,可满足三年翻倍要求。
老唐预计会在茅台分红到账后,买入观察仓。只想知道结论,对公司分析和估算不感兴趣的,下篇可以略过——不过,一定一定要强调的是:老唐接触分众传媒这家公司的资料仅四天,对其价值判断也许有巨大的缺陷而不自知,请勿仅根据本文判断做出投资决策。
申明:老唐现在不持有分众传媒,但不排除未来数日有买入的可能。
相关文章:梳理分众传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