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老唐估值法的十大疑惑集中解答

永远好奇的唐朝 唐书房 2022-09-08

本文为上一篇《不谈玄之又玄的“道”,老唐一文说清估值“术”》一文的辅助材料,共计回答了10个概念和难点。由于要照顾最小白的读者,有些内容或许会过于简单。对你太简单的东西,跳过去就是了


1.经济商誉。

经济商誉不在财报上。只是巴菲特借用“商誉”这个会计名词,创造出来的一个新词。在第三篇里特意解释过的。


商誉是个会计名词,指一家企业收购另一家企业时,成交价超过被收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


巴菲特借用了这个词汇,创造了“经济商誉”这个概念,用来代表没有被记录在一家公司财务报表资产科目里,但却实实在在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隐藏资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说,你开个面馆,账面记录的资产是房租装修锅碗瓢盆……,但你做出来的面就是好吃,顾客特别喜欢吃,那么你这个做面的手艺,就是面馆的经济商誉,是“不记录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但却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隐蔽资产”。

 

2.自由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是个模糊的概念,它也不在财报上。财报上只有经营现金流、投资现金流和筹资现金流。


所谓自由现金流,指的是每年公司赚的利润里,如果拿出来分给股东,也不会影响公司现有盈利能力的钱(是不是真的分,和本问题无关)。

 

之所以对企业估值要用自由现金流概念,而不是用净利润概念,主要为了规避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公司赚的是假钱。什么叫赚的是假钱呢,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利润主要来自应收账款。也就是说商品或服务卖出去了,但没收到钱,只是赊账。按照会计规则可以产生报表净利润,但那只是个数字。


②利润靠变卖资产或者一些资产重估获得。这个容易理解,不解释。崽卖爷田有尽头,资产重估只见数字不见钱,这类情况下使用报表净利润就会高估企业价值。

 

第二种情况,虽然公司赚的钱是真金白银,但其商业模式需要不断投入资本才能继续。这种模式,芒格曾经很清楚的表达过,老唐直接抄了:


世界上有两种生意,第一种可以每年赚12%的收益,到年底股东可以拿走所有利润;第二种也可以每年赚12%,但是你不得不把赚来的钱重新投资,然后你指着所有的厂房设备对股东们说:“这就是你们的利润”。我恨第二种生意——查理.芒格。 


因此,自由现金流的数量,无法从财报上直接获得。只能在你理解公司售卖什么、如何获利、如何抵御竞争之后进行估算,不需要很准,但不能错的离谱。


对于我喜欢的公司,主要属于净利润为真,利润可持续,持续获取利润不以投入大量新资本为前提,所以我直接用报表净利润模拟自由现金流。

 

如果硬是要找个公式的话,可以用报表上的“经营现金流净额—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来保守模拟。之所以说是“保守”模拟,是因为“购建……的现金”金额实际上包括着部分公司为业务扩张的产生投入,这部分并不属于“维持原有获利能力所必须的投入”。

 

总之一句话,对于你能理解的公司,你必然能够估出一个大致的自由现金流数字。如果估不出来,就证明你尚未理解这家公司。

 

3.折现。

对于始终有少部分朋友理解不了折现这个概念,我很奇怪。自己觉得解释的非常清楚,原文说:


折现是一个常见的金融概念,如果确定的年收益为10%,那么一年后的110万和今天的100万等价,两年后的121万和前两者等价,依次类推。这个110/110%及121/110%²的计算过程就叫做折现,10%就是折现率。 


金钱是有时间价值的,今天的100万,比明年的100万值钱,是因为哪怕你把100万放进银行,若利率为5%,那么明年的105万,才能等价于今天的100万。

 

100万投资一套房子,10年没涨没跌,你已经是巨亏,而不是自欺欺人的平手。因为10年后的100万,按照5%利率考虑只等于今天的61.4万,代表你亏损38.6%,这就是金钱的时间价值。

 

将未来企业每年赚到的钱,以某种利率折算成等于今天的多少钱,这个过程就是折现,使用的利率就叫折现率。很显然,这个折现率越高,未来同样数量的钱在今天的价值就越低。利率是5%,十年后的100万等价于今天的61.4万。如果利率是8%,十年后的100万,只等于今天的46.3万。

 

所以,在原文“巴菲特从来没有清晰地解释过他的估值方法,他只说了原则”后面引用的那一大段话,巴菲特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你能清楚的知道一家企业100年内的自由现金流,那么企业价值是可以精确计算的。


然而,除了上帝之外,没有人能够知道一家企业100年里每年的现金流,所以才需要估算。

 

正因为需要估算,所以你对行业和企业越有把握的企业,你估算的价值才越可能贴近真相(即便如此,它也只能是个范围)。反之,你越没有把握的企业,你估算的价值就越可能接近一个笑话。这也是巴菲特强调能力圈,并倾向于投资简单、变化少的企业的原因。

 

为什么是100年?100年以后的钱就不要了吗?真的可以不要。如果你按一下计算器,会发现即便按照5%的折现率计算,100年后的100万只等价于今天的7600元(换个方向说,你今天口袋里的7600元,在5%回报水平下会在100年后变成100万)。所以没啥计较价值,直接丢进安全边际拉倒。

 

4.投资收益率。

投资收益率这个概念,经常把很多朋友弄糊涂,不仅小白糊涂,很多资深人士也迷糊,所以不用害羞。比如我随手截一条昨天的新闻:

美国国债收益率回落,其实就是说美国国债市场交易价格上涨。


这话是这样来的:国债的票面利率是固定的,比如说美国财政部发行长期债券时,约定票面利率是2.5%,意味着财政部每年会给100元面值国债付利息2.5元,它不关心你是用多少钱买的。

 

这个国债上市交易后,价格会有波动。波动之后会怎么样呢?比如价格上涨到105元,那么花105元买下这份国债的人,每年收到利息依然是2.5元,投资收益率就从2.5/100=2.5%变成2.5/105=2.38%——国债价格上涨了,收益率回落了。

 

所以,你需要永远记住的是,说投资收益率下降,表达的意思是资产价格上涨。反之,投资收益率上升,表达的是资产价格下降。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这人是12月30日花105元买的,也赚2.5元利息,一天赚2.38%,折合年化岂不是高上天?

 

别想美事。那些精明脑瓜早帮你想好了,债券交易实施的是净价交易、全价结算。啥意思呢?就是说大家成交的这个价格,不管是100元也好105元也罢,是不含利息的。系统帮交易双方结算的时候,并不按照成交价格结算,而是买家额外出一笔钱将本期(看债券约定的是多久付一次息,本期的意思就是从上次付息后至交易日止)财政部应付利息一并“买”过来。

 

在股市上,我们说投资收益率或者投资回报率的时候,指的是“公司净利润/市值,或者表达为每股净利润/股价”。那么你很容易就会注意到:这个公式和市盈率的计算公式是互为倒数的,“市盈率=市值/公司净利润,或者股价/每股净利润”。

 

市盈率=1/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率=1/市盈率。因此,说“投资回报率上升”和说“市盈率下降”是一个意思。

 

5.公式“价值=自由现金流/(折现率-永续增长率)”是怎么来的,分母为什么是这个?


这个公式,就是笨笨的把每年现金流折现然后加总的一长串加法,合并简化后的结果。合并简化的过程写在数学教材里有好几页,你感兴趣可以自己演算或者百度。不想麻烦呢,相信数学家和金融家们不会在这么弱智的问题上,如此明显的错几十年就行了,记住它,完毕。

 

6.“生意的合理估值水平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相比的优劣,取决于生意的净资产回报率和增量资本回报率。”是什么意思?


这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门生意的净资产回报率和增量资本回报率高于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平均水平,那么这家公司就比标普500指数更有投资价值。

 

净资产回报率,简称Roe,它的计算=净利润/净资产,A股所有企业的财报都会公布这个数据,我们直接采用报表数据就好,不用去自行计算。因为报表上用的“净资产”并不是简单直接用财报上的年终净资产数字,而是采用了加权法,更合理。

 

什么叫加权法呢?比如年初你有100万本金,期间没有增加或者减少本金,到年底算账赚了20万,如果要计算你的净资产回报率,究竟是20/100=20%呢,还是20/120=16.67%?

 

都不是,实际上因为赚赔的缘故,你每天使用的资本数量都发生了变化。理论上说准确的计算方法,是要把每天使用的资本加总后除以全年天数,来计算创造利润所使用的平均净资产。最不济,也要用(100+120)/2=110平均一下,得出20/110=18.18%。


现实中,企业期间可能还有资本变动(最常见的是增发新股),所以,企业财务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会对净资产进行加权计算。财报披露的Roe就是这个。很琐碎但不会错的简单计算,相信专业人士,直接采信就行。

 

公司现在的Roe是20%,但是如果再投下去一笔钱,是还能保持20%,甚至可以变成30%,还是只能带来10%回报率?这个就叫增量资本回报率,它的高低当然会影响企业的价值。


增量资本回报率是多少?企业新开投资项目预算时,都会向股东披露这个估算(金额太小的可能不披露),寻求股东大会批准实施。但这个估算能否相信?公司是预计低了还是高了?需要投资者自行判断。还是那句话,除非你理解这家企业,否则这个数据你是找不出来的。 

7.无风险收益率哪里去找?

网上找。一般看长期国债收益率,嫌麻烦的,直接去看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看货币基金收益率,看余额宝收益率,看微信零钱通收益率,然后在那个数字上加一点点即可。


不需要太准确——加一点点的原因,是上述机构拿着你的钱去投无风险收益产品,然后他们要赚一点点。同时这些都是灵活期限的,一般比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略低一点点。所以你马马虎虎加一点就估算出无风险收益率了。

 

8.原文这段计算怎么理解:“期待三到五年内,沪深300成分股盈利不断提升的同时,市场先生同时推动沪深300指数基金投资回报率不断走低,给我们带来满意的回报。

 

比如未来三年时间里,假设GDP年增6%,CPI年增2%,则名义GDP为8%,保守假设沪深300成分股盈利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同步,则三年后沪深300成分股利润总额提升26%,若同时投资回报率从9.1%下降到6%(即市盈率从11上升至16.7),投资者将产生91%的回报(16.7×1.26/11×1=191%)。

 

若投资回报率继续高居9%甚至更高怎么办呢?凉拌。继续拿着,一边坐看盈利增加,一边等待投资回报率向无风险利率靠拢。如同一位朋友的微信签名: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一直做,然后等待时间的回报。

 

首先,“沪深300成分股盈利提升”和“沪深300指数基金投资回报率不断走低”,是两件独立事件,没有因果关系。

 

前者说的是假设沪深300指数包含的300家公司(工行、茅台、长电、上汽等300家)的净利润总额在三年里提升26%,比如今年利润总额为单位1,每年增长8%,那么三年后的净利润就是1×108%×108%×108%=1.26。

 

后者说的是三年内,沪深300指数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可能会从当前的9.1%,逐步向无风险收益率靠拢,比如三年内变成6%。前面说了,投资回报率走低就是指市盈率升高。投资回报率从9.1%跌至6%,意思是说沪深300的市盈率可能从当前的11倍,变成三年后的16.7倍。

 

在净利润从1增长为1.26,同时市盈率从11变成16.7的叠加效应下,市值会从11×1变成16.7×1.26,投资者就可以产生91%的回报。

 

然而,两者都是一种估算,前者由于GDP的不断增长,实现的可能较大。但后者因为是市场先生报价,它是疯的。或许三年后变成16.7,甚至30,也或许市盈率继续下降(即投资回报率持续走高),比如变成8倍(即投资回报率暴涨至12.5%)。所以,最后一段回答的就是这个情况怎么办:“凉拌。继续拿着,一边坐看盈利增加,一边等待投资回报率向无风险利率靠拢”。

 

对于指数,由于统计样本大,其中单只企业的报表或高估净利润,或低估净利润,相互有一定的对冲效果,投资者没有必要(实际也没有能力)计算300家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总和,一般直接看净利润即可。

 

9.原文这段话怎么理解:第二步,保守地将三年后的该企业视为等同于债券的资产。由于目前无风险收益率大致在4%~5%区间,对应市盈率20~25倍。或者也可以看作假设永续增长率等于无风险收益率,而要求回报率(折现率)为无风险收益率的两倍(两倍设置参照格雷厄姆的研究成果“把AAA级债券的资本化比例提高一倍,可以适当抵销优质股票和债券之间存在的风险差异。”)

 

这两种情况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一种是认为三年后的企业(注意,必须是符合三大前提的企业)等价于无风险收益产品,所以合理市盈率20~25倍(打五折构成买点);


另一种是按照前面写的“价值=自由现金流/(折现率-永续增长率)”公式,分子用净利润替代(再次强调,符合三大前提的企业才能这样替代。不要再问老唐“市场上有很多市盈率低于七倍的股票,三年后利润就是不增长,15倍卖出也能赚一倍,老唐你为什么不买”这样的问题了)


在永续增长等于无风险收益率的假设下,分母里的折现率设定为两倍的永续增长率=2×无风险收益率,因此“折现率-永续增长率=无风险收益率”。和前一种情况表达是同一个意思。


这种估值方法是否可靠,取决于三大前提看对没有,未来这企业是否能取得至少等于无风险收益率的永续增长——这又回到理解企业上去了。

 

10.这段话怎么理解:“实战中,为简单起见,大概地以前段自由现金流数额抵扣后段折现导致的减少部分,直接以第三年未折现估值的50%做简易估算。”

 

前面说过,老唐的简易估值法,是两段式自由现金流折现法的简化版本。


假设一个企业符合三大前提,无风险收益率为4%,折现率为两倍无风险收益率,2018年可以用以模拟自由现金流的报表净利润基数为100,未来三年净利润分别为120,140,180,


按照两段式折现法的标准算法,这家企业今天的价值应该为:

120/104%+140/104%²+180/(8%-4%)/104%³

=115.4+129.4+4500/104%³

=245+4000

=4245

 

按照这个算法,如果我们预留50%安全边际,五折买入,买入点应该在4245/2=2123。实践中,我为口算方便,直接用三年后未折现过的180/(8%-4%)=4500(即180×25=4500)打五折得到4500/2=2250。

 

2250对应两段式自由现金流折现法计算出来的数值4245,相当于53折,比标准五折2123略高,这就是简化算法。

 

文中的“前段自由现金流数额”指的就是120/104%+140/104%²=245,而“后段折现导致的减少部分”指的就是将第三年的4500折现为4000的差额500。简化口算法,两者都忽略,大致相抵。实现了口算的五折达到精确53折的效果。

 

现在配合这篇答疑,再回头看估值篇,还有疑问吗?当然,如果你的疑问是“老唐,你教教我怎么计算企业三年后的净利润”,老唐只能送上天外飞仙小榔头无敌铁马流星锤一刀两断如意神剑外加弥勒幻影香港脚

 

合理估值=三年后净利润×(15~25),

买点=合理估值/2,

然后你问我三年后净利润怎么算?

 

唯一一个未知数,你也要公式。这要有公式的话,股市里一个活人都不会有,因为人脑快不过AI,满天飞的只能是机器人方脑壳。方脑壳大战方脑壳,结局是股市消失,你我改行搬砖


看懂企业,只能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日拱一卒不期而至。不读财报不学习,随口问问老唐就想坐在家里收钱,那谁,唐纳德.特朗普还在排号机前可怜巴巴地等着10001号呢!


1.简单粗暴,老唐一次说透格雷厄姆投资体系

2.一文厘清巴菲特从格雷厄姆体系分叉的心路历程

3.从格雷厄姆体系分叉后的巴菲特选股秘诀

4.不谈玄之又玄的“道”,老唐一文说清估值“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