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对洋河的投资决策

永远好奇的唐朝 唐书房
2024-09-20
说到对洋河的业绩判断,老唐给大家抖点儿自己“犯错”的思考历程,一不小心写长了,单独成本文。 
书房老朋友可能记得,老唐介入洋河是2015年中报出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也就是2015年8月31日首次介入。
下图白色十字架右边就是老唐的在洋河的全部经历(月线图)
初始介入价大约53元。记得这个数字,是因为我当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论自己为什么35(洋河该轮调整的底部价格)没有介入,却在此时53介入,其中改变的认识是什么。
至今整五年,今天股价是144.81元,期间洋河累计每股分红10.571元。不计分红再投入,简单回报约(144.81+10.57/53=2.93倍,折合年化回报率为24%。 
听上去似乎还不错,但是老唐如果补上半句,你说不定当场吐血:2015年8月31日,老唐第一次买入洋河的钱,来自于卖出了5%的茅台。 
刚刚查了,茅台当天的股价在190±5元范围活动,就算我卖的是全天最高价195吧。
今天股价是1770元,期间茅台累计每股现金分红55.521元,不计分红再投入,简单回报约(1770+55.52)/195=9.36倍,折合年化回报56.4%。 
如果是买入五粮液或老窖,简单回报大约是8.5倍4.5倍
这么对比可能不够直观。换个说法:当时卖出的每100股茅台(1.95万元),买成洋河五年后变成了5.71万元。
如果呆坐不换,今天是18.25万;如果换成五粮液今天是16.58万;如果换成泸州老窖今天是8.78万。 
老唐卖掉的远远不止100股,损失自然也就不止上面这么多。现在看,这当然是一次非常“愚蠢”的决策。
那么,老唐当时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策呢?很多朋友都在书房问过我,我也答过多次,搜了一条截图如下:
今天拆开和大家聊聊,什么叫“完全有可能是浓香赢,中端赢”。 
站在此时,我们已经知道了本轮白酒行业性复苏,是从2015年年中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名酒供不应求开始的。
确认复苏的标志性事件是五粮液带头上调出厂价,从609元上调至659元。 
2013至2014年的白酒业寒冬里,除茅台以外的大部分白酒企业,都出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巨额下滑,不得不降价求生存——最惨是泸州老窖,净利润从2013年的34.4亿,暴跌为2014年的8.8亿,比2019年的分众还惨 
2014年5月,曾经高高在上的五粮液,将出厂价从729元直降至609元,零售指导价从1109元降至729元。
泸州老窖更狠,将1573的零售指导价从1589元一次性降到779元(更惨的是,当时的市场真实成交价甚至远低于这个降过价后的指导价)。
2015年8月五粮液市场供求状况逐步逆转,公司出手将出厂价从609上调至659元,各大名酒企业(茅台除外)紧跟步伐上调出厂价,行业性景气周期开始。
这轮景气持续至今(2020年底)未见结束的迹象。 
那么,这轮名酒企业的高增长(以及股价的飙升),是管理层预见并规划的“一切尽在掌握中”,还是只是市场奉上的意外之喜呢? 
要知道这个不难,在《手把手教你读财报》的第七章第二节,老唐分享了利用行业里最顶尖的、一直战斗在市场第一线的免费研究员,去了解和判断市场的方法。
那就是:阅读年报的“董事会报告”或者叫“经营分析”章节,理解最贴近行业一线,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真正顶尖专业人士——“名酒企业董事会和核心管理层”的观点。 
2015年三四月份,各大名酒企业2014年年报披露。翻看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四家名酒企业的年报,我们可以看到各家公司管理层站在2015年初,是如何看待当时的市场状况和未来趋势。 
全文太长,朋友们可以自己翻,我只摘录几句要点。
贵州茅台
2015年4月18日披露的贵州茅台2014年度财报,第11页“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里,管理层这样说: 

2015 年将是白酒行业发展困难较多的一年,也是发展形势较为严峻的一年。

白酒行业将进入新常态:一是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二是回归大众消费的新常态。大众消费将成为主流。三是互联网实现智能化卖酒的新常态。

五粮液 
2015年4月17日披露的五粮液的2014年度财报,第14页“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部分,公司管理层这样说:

随着大众消费崛起,未来产品价值诉求将更趋平民化,中低端白酒需求将保持刚性增长,以大众消费市场为主的中低端白酒市场仍蕴含较为积极的上升潜力。

依靠高端白酒价格上行拉动整个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加之生产经营成本持续上涨,行业内企业利润普遍呈现下降趋势。

“互联网+”已成为大趋势,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渠道不断成熟壮大,白酒行业传统渠道面临重大挑战,业内企业开始以大数据营销、互联网思维等为新营销的理念,推动整个行业渠道多元化发展,更加贴近消费者市场。

年轻消费群体快速崛起,消费需求更加多元。

洋河股份 
2015年4月29日发布的洋河股份2014年年度财报,23页“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部分,洋河的管理层这样说:

2014年白酒行业深度调整,高端酒市场销量紧缩,中低端产品异军突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2015年,传统销售渠道市场竞争面临压力,产业结构和销售模式的深入调整将成为行业的巨大挑战 ,同时主打健康品牌和年轻消费者的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行业龙头企业开始全面消化市场库存,稳定老产品价格体系,新品融入大众和商务消费主流。

在“短期矫枉过正,中期理性回归,长期商众凸显”基础上,白酒行业进入理性竞争新常态,新常态下行业竞争将走向更加理性和平稳的新阶段。

泸州老窖 
2015年3月31日披露的泸州老窖2014年度财报,20页“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部分,泸州老窖的管理层这样说:

“黄金十年”的行业整体高速增长短期很难再现。

消费者将越来越注重产品性价比。

行业高、中、低产品均还供大于求,竞争加剧,中低档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可能导致部分企业退出加快。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上面四家名酒企业掌舵人的观点,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发现大致有这么几个共识:
  1. 2015年及之后依然很困难;

  2. 市场仍然供大于求;

  3. 未来将趋向于中低速增长;

  4. 白酒消费的趋势是年轻化;

  5. 未来的主要增长将来自注重性价比的大众消费,

  6. 中低端产品刚性增长。

中低端、大众消费、年轻化、互联网销售,这些字眼让你想起谁?当然是洋河啊!
通吃中低端(其中又细分为中高端、中端和中低端)的全国性酒企、一贯走年轻化、现代化路线、注重网络推广的酒企,是谁?洋河洋河洋河,只差大喊一声一统江湖、千秋万载了!
于是,某蠢蛋唐在2016年初白纸黑字写下过这样的判断:
“若五粮液不尽快在股权结构及管理机制上作出重大改革,洋河很可能会在未来三五年内,从营收和净利润上全面超越五粮液,成为中国白酒业浓香老大。”
然而,站在2020年底回看,我们发现这四家名酒企管理层居然集体走眼,蠢蛋唐的脸也是被打的啪啪作响
2015~2020年这轮白酒行业性复苏,不是中低速,反而是真正的高速增长;增长也不是由中低端带来的,反而主要是由于高端酒的供不应求造成的。
正因为如此,主打高端的茅台五粮液老窖股价涨幅,远远高于主打中端产品的洋河。
实际上,如果我们继续翻看后两年的财报,我们会发现,直到2017年初,各大名酒企业管理层对市场的看法才算陆续转变过来。
老唐就不摘录了,有兴趣深入思考的朋友们可以自己查阅。
以上这个集体错判,来自国内实战第一线真正的行业专家。在我看来,它至少说明三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第一,市场变化很难预测,其发展有很多偶然性在内。
即便是行业内专家也同样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今天,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产品供不应求、股价飙升的现状,是市场不断变化后的结果,并非注定如此的必然。
所以,站在今天忏悔自己为什么不在2015年全仓茅台,只是犯了后视镜看问题的错误。
这种反思是有害无益,它是从结果倒推出来的,并不能用以指导我们未来的投资决策。
同样,谁要站在今天,说自己比四大名酒企管理层看的更远,更高,更清楚,早在2015年初就已经看清高端白酒必然爆发的前途,从而下注高端,获得高额回报
我个人估计大概率是头脑不清楚,自己骗自己。是大脑选择性地记住了正确面,将蒙对阐述成看对了
第二,优秀的商业模式具有强大的容错性。
对于具备产品差异化、产品自带提价增量属性、行业变化缓慢、存货不贬值特性的酒企,即便是管理层判断错了,也有动态调整的时间和空间。
高端白酒企业2015年初的集体错判,并没有影响他们成功搭上本轮需求飙升的快车,给股东创造优异的回报。
即便是没有站在风口的洋河,五年里也带来年化24%的优异成绩,这成绩甚至超过了《巴芒演义》里绝大多数股神的长期记录。
【注:关于高端白酒企业的商业模式及对主要白酒企业的研判,参看《价值投资实战手册》181页至249页】
第三,投资的关键是理性,是逻辑,是事前尽可能多思考各种可能,并在确定性和赔率之间,做出符合自己性格特点的选择。
如同《巴芒演义》168页~170页阐述的索普买入可转债、同时卖空等额股票的例子一样,索普的决策出发点,是未来这家企业无论是变好了还是破产了,甚至是维持原样不动,索普都能100%确保赚钱。 
如果未来这家企业真的跌破产了,我跑去问索普“为什么你要买可转债呢?要是你只放空股票,不买可转债,你明明可以多赚几百倍的?”
索普恐怕连一个卫生球也不会抛给我,只会在心中默默地嘀咕一句“你瓜娃子懂个毛线
这个思维方式非常重要。但我不确定我是否表述清楚了,或者你是否认真对待了?
希望不要因为文章免费,得到个一笑而过的待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唐书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