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唐书房 2022-10-1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精一之训 Author 老秦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读后感

题记:在唐书房众多小伙伴中,我可能是相当幸运的,我在初入股市、学习股票投资半年时间就遇到了“唐书房”、遇到了《价值投资实战手册》、遇到了书房各个小伙伴,并从心里深刻认同这种思想体系,也在书房和小伙伴感染下使劲补充基础知识,在6月得知老唐新书《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新发时立即购买,在这里,我想从我初学者的角度来说说我的学习理解。

一、爱的初体验

我从小接触的电视剧和教育一直都是在诉说资本的丑陋,有人炒股妻离子散,有人借贷炒股家破人亡,当然电视上也有报道某牛散百倍获利。
但是亲戚朋友的事例炒股几乎没有不赔的,保住了本金就是胜利,所以我一直立志坚决不进入股票市场不做被收割的韭菜。
2010年开始工作,直到2021年从未碰过股票,12年期间,我认为自己的坚持已经战胜了大多数人,毕竟不亏就是赚,但是从来也没有做过什么投资,只做共产主义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但是自命不凡的我也做过一些投机,2014年世界杯期间,在支付宝开通的体育彩票里,我通过持续观察和摸索,逐渐建立了一个足球概率预测模型(支付宝第一次坐庄所产生的信息差与赔率差,然后进行对冲;以及多场球赛串联牺牲准确率提高胜率,并用多次操作覆盖提高概率),并形成了一套操作方法,我通过这种方法在两周里,将本金从500块变成了1万块。
在我暗暗得意之时,以为在足彩市场找到了提款机,没想到现实给予了我沉重一击,在随后的1周里,模型全部失效,1万块迅速归零,还额外欠了1000块,这是我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我也第一次深刻意识到“投机终将死亡”,所幸贫穷使我没有买入太多。
2021年,我的工作遭受巨大打击,不得已从体制离开,重新寻找生存之道。
但是缺乏生活技能,我首先瞄上的就是股票市场,想把股市当成印钞机,我的开头和很多人一样,我是“新闻联播”派,通过研究国家政策和各大热点,以及市场上各种新闻消息并拆解,以期获取预测资本市场的动向。
这种方式有时正确、有时错误,但大多数是无法印证自己逻辑的准确性,左左右右疲于奔命。
同时,我听说可转债上不封顶下有保底,在研究若干本书后,得到一个“结论”,可转债的公司不想还钱,最终公司的正股价必将上升回归转股价,把债主变成股东,而同时历史上很少有可转债最终没有以清盘结束。
我一拍大腿,将手中所有资金投入某只可转债溢价率极高的股票,等待正股价向转股价回归,结果并没有等来预期的回归,于是我手起刀落,挥泪斩仓损失30%、交出股市一血离场。在这里我感谢市场没有奖励我的错误行为。

二、初识老唐

在研究股市的时候总想找到一个科学简单的方法,然后听别人说自由现金流法最系统,我就开始研究这种方法。
一次在某群里和小伙伴争执DCF参数的取值,小伙伴直接丢给我一本书《价值投资实战手册》,说你看看这本或许能有点思路,我手捧此书如获重宝,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关注唐书房,购买《巴芒演义》、《手财1、2》。
研究实盘系列、陪读系列、散打投资系列、企业分析系列,一路看过去,可以说我体会到了当年巴菲特在图书馆看到《聪明的投资者》的心情,犹如一道光打开了前方的迷雾。
现如今,我和那位小伙伴也一起组建了一个研究老唐的微信群,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定期布置作业研究公司、讨论老唐理论的理解,我们从不期许一蹴而就,期待日拱一卒、不期而至是我们群组的信念。

三、长期视角与画地为牢

在《手册》中,我第一个恍然大悟的概念就是投资与投机的区分,祖师爷格雷厄姆已经定义的非常清楚,我想换一个视角来观测这个价值体系:长期,八神堂价值体系的内在逻辑是复利,而复利是时间的函数:
V=f(n)=S*(1+i)^n
从第一层思维来看,复利的曲线特征是短期平滑、长期较为陡峭,直观感受为“短期赚的慢、长期赚的多”,但是当我们进一步观测来看复利的核心其实应该为“有效”,或者说“长期有效”,它不仅代表随时间增长有效,同时代表随本金增长有效。

那么,“有效性”来自于哪里?老唐在书中已经阐明,来自于“正和博弈”。
而“正和博弈”的根基就是“发展”,如果我们通过逆向思维进行思考:“零和博弈”的有效性并不稳定,其原因是“零和博弈”的体系基础将被自身反身性所改变。
比如某个K线经典图、宏观预测判断有效,当多数人得知时将失效,或即使少数人得知,投入大资金套利时也将失效,因为它将成为规则本身,并因此诞生另一个规则。
所以,有效的思想体系的标准应当是“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是建立在稳定、有效的基础原则以上,这样我们初步感受到,有效体系是“发展”出来的,而不是“设计”出来的,并且越复杂的体系越是如此。
从发展和设计这两个角度继续思考,长期来看发展优于设计,设计看重目标,发展看重选择,“正和博弈”期望选择内在价值增长快的标的,其表现为天平两端不断比较“内在收益率”更高的资产。
“零和博弈”的目标是套利,其逐渐演化为短期通过激烈竞争获取现金,进一步我们得出发展更关注基础。伟大的思想体系来自于正确基础的无限迭代,无限迭代变为成长,而成长进一步变成“可持续发展”。
其实,即使在零和博弈这种设计模式中,比如扑克,决策专家安妮杜克在《对赌》中阐述扑克游戏的诀窍首先是:“定义错误,并不断排除错误答案”,而投机零和博弈的最大问题是,很难确定套利原则的错误答案是哪个,或者少数人才知道更深层次的错误答案。
就像当时我在支付宝足彩中找到的一个信息差和不对称赔率差,通过对冲形成必胜选项,但也仅仅使用了一次就被官方堵上了(前后仅存在4个小时),而企业盈利分析,个人可以清楚的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企业模式、行业现状等等找到错误选项,从而“永远不去那个让你死在那里的地方”。
从短期来看,复利曲线平滑貌似不如套利下的“零和博弈”,但是我们是长期玩家,而“零和博弈”长期来看终将死亡,其失效原因来自于其体系基础的不断变化(不具有稳定性)。
这时我们再将两个体系放上天平,一边是“稳定有效基础原则”,另一边是“复杂不确定套利手段”。
从经济的长期发展来看,人员细化分工、贸易促进整体生产效率提升,“无形的手”利用价格有效信息合理分配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而在价值投资体系的有效性在于搭上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快车,所以不仅“长期有效”,更是“持续有效”,外部世界的不断优化发展成为推动价值增长的基础,而确保有效的基础就是“呆坐”或者说“不搞骚操作”。
从投资体系发展来看,价值投资自格雷厄姆开宗立派开始,经过近百年巴菲特、芒格等大师的不断发展,其根本原则基础一直未曾变化,价值投资四大基础“股票为公司所有权、能力圈、安全边界、市场先生”稳定有效,并以企业理解为核心持续发展。
而技术流、预测流却在不断更迭,即使不考虑其基础理论科学性,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长期高回报的所有投资大师中,价值投资占据大半江山,这意味,只要沿着这条路坚定发展下去,必将获得可观的长期回报。

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说到估值方法,曾经在阅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的时候,巴菲特的估值基础是基于自由现金流贴现的,但是芒格却又说从未见过巴菲特摁计算器计算现金流折现,这让我不禁有些疑惑。
而两段式自由现金流公式不确定参数太多,如果使用不当最终将得到一个精确的错误。
在《证券分析》(1962年版)中,我得到了第一个确定性估值公式,格雷厄姆神秘估值方法:V=(8.5+2G)×EPS,根据书中推导过程,可以容易看出这种估值方法的基础条件:
1)贴现率为7.5%;
2)股息支付率为60%;
3)第10年收入乘数为13.5,(即永续增长率为2.5%,股息收益率5%)
然后根据书中(如下表)推导及对比,这种方法是基于对自由现金流贴现法从0%~20%增长率数据做的一个公式近似拟合(线性拟合),而格雷厄姆也只在书中给出了0%~20%的一个数学拟合表格,增长率10%以内神秘公式与其他公式计算乘数接近。
但是,这个估值方法存在着贴现率、股息支付率、永续增长率不可修正的遗憾,更为困难的是,其增长率G选择需要预测未来7~10年的平均增长率(穿越了两个周期),这无疑是非常困难的。
感谢老唐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的中翻中,《手册》中强调点明:
1)自由现金流贴现法是价值思维而不是精确公式,无需过分执着其详细计算,这意味着把握自由现金流真正的核心即可:无风险收益率(锚定基线)、增长率(成长基线)。
2)老唐将两段式自由现金流贴现估值方法进一步详细简化为未来3年(降低为1个周期)的净利润(基于自由现金流基础)乘以25~30倍市盈率(3%~4%无风险收益率)并折半作为当年价值基线,而此时估值参数降为1个增长率G,真正达到了一学就会、一看就懂。
同时老唐根据自由现金流贴现思想基础,并提出三大前提:利润为真否?利润可持续否?是否需要大量资本投入。
这几个条件无疑明确了自由现金流的基础,三大前提保证了自由现金的使用,否则折现根本无从谈起,此外还有高杠杆企业打七折的要求,这也是为我们的投资资金做好安全的护垫、防止侧漏。
这样估值体系同时具备了“定性”(与企业特性相关,三大前提)与“定量”(与计算相关,估值公式)两个特点。
与此同时,老唐时刻强调估值核心“All Cash is Equal”,投资者随时将自己能够理解的目标资产摆在天平两段,然后选择收益率明显较高的资产。
正如人生导师谢若林所说“现在两根金条放在这,你告诉我哪一个是高尚的,哪一个是龌龊的?

五、宏观市场预测的思考

阅读《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我一直在反思曾经的投资逻辑,从认知偏差来看,宏观预测股价是最容易带来“我可以”幻觉的投资方式(越聪明越如此)。
因为人们总喜欢用“后视镜”的角度来观测以往发生的事情,而通常会强化我预测“准”了,而忽略那些“没有预测准”的事情。
比如上半年的新能源板块,没有买的人看到新能源股价大涨,就会想“新闻”说的那么明显,我是可以想象的到啊,然后自我强化这种“我可以”的观念。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自己预测或者听各大“股评”然后下注,如果错了还好,对于涨了一点就会想:既然预测准确干嘛不去“梭哈”甚至借贷杠杆炒股,赢了会所嫩模,输了搬砖干活。
但是,市场不是考试卷子,选项只有ABCD,答案能立刻给出唯一的正确的答案,最危险的就是,市场先生经常会给错误选项打高分,这是极其可怕的事情。
塔勒布的《肥尾效应》中,作者给出了一个统计分析非常有趣:根据塔勒布统计,几乎所有金融领域的变量和回报都是“肥尾”(几乎一定会出现黑天鹅)。
塔勒布总共统计了4万只金融产品,无一例外,特别是塔勒布做了一个单个贡献值观测:某金融产品的单日贡献值在整体统计历史的分布,峰值占比第二的是“标普500”,在统计的56年里,标普500最高的股价,79%是由某个单日贡献的。
这代表:假设这是大A,你在“那一天”或者“那几天”买了“那只”股票,那么你这只股票的回本时间将是“永远”,所以正确面对价格波动,不做危险的事,比如追高,比如杠杆,不仅因为杠杆危险,更因为这个领域根本就是一个肥尾领域,只要一直搞下去,迟早磕到蛋。

塔勒布深刻指出:黑天鹅来自认知的不完备性,其影响在肥尾区域尤为显著,采用经验分布(用过去股价推测未来)将会没有“经验”。没看到“黑天鹅”不仅代表不是没有,更代表“总体”与“样本”(观测数据)的存在偏差,包括自我强化的“证实谬误”以及“幸存者偏差”。

所以真正可以作为预测基础的最稳定的是来源于企业的盈利:可具体、可测量、可相关、可达到。
同时,严格执行最大仓位不超过40%,这是对自己血汗钱最大的“温柔”。
投资这场游戏最重要的是留在牌桌上,而如果以不确定性的股价预测为基础,即使1000次的正确,1次“黑天鹅”也足以让人扫地出门。

六、初学投资中最难的事情

老唐在《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中,反复阐述价值投资四大基石:能力圈、市场先生、安全边际、把股票当成所有权。
从“发展论”的角度,这是经历无数大师、近百年市场验证所形成基础原则,从而建设出投资的高楼大厦,从我这个初学者看来,四大投资基石,前三者属于认知范围,而最后一个属于心魔,是初学投资中最难的事情,也是拦住大多数人进入“价值投资”的“高门槛”。
从表面来看,似乎最简单的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一部分,不就是这样这样、那样那样嘛。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居然是初学者最难的一部分。格雷厄姆把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所有权放在了第一位,因为它作为心魔萦绕在每个人心里,老唐也形象的说“奥拓进去奥迪出来”。
看着别人打板心痒痒,看着九安医疗、长安汽车一飞冲天悔不当初,就像武侠小说中的顶级武学都要在克服心魔障碍,克服内心恐惧才能发挥自己的真实实力一样,它就是这样一个似乎容易跨过但是无时无刻不缠绕内心的心魔,一只小手颤颤巍巍点向热点。

段永平曾说:市场上只有一个买家,就是公司自己。

我思考,所有权最直接的代入方法就是,这不是所有权,而根本就是我自己用血汗钱开的公司:第一层思考我的主营业务是什么,为什么毛利这么高,为什么别人抢不走,利润是否可持续。
继续思考每年这个公司净利润怎么分配,有多少投入了再生产,再生产利润率多少,公司资本成本有多少,目前资本结构还有空间吗,资本支出中每年维持性和扩张性都是多少,在永续发展中它的优势是否可以支持利润伴随GDP甚至高出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展率。

七、如何优雅的使用《价值投资实战手册》

知识的应用应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尤其是投资的体系的建立,无论看了《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多少遍,都无法真正将这个宏大的体系吸收内化。
王阳明针对“知”和“行”有着相当深刻的论述,“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是无数人说过无数次的“知行合一”。
用现代理论的来讲就是“反馈循环”,学习后行动,行动后反馈改正学习体系的不足、深化认知,然后继续行动-反馈进化,最后归于体系真正意义的收敛,就像杨过海潮中练剑“剑声复又渐响,自此从轻而响,从晌转轻,反复七次,终于欲轻则轻,欲响则响”。
遵循这种理念,我们投资行动小组(微信群)的小伙伴全面启动,以老唐“预测2022年茅台归母净利润”作业为题目开展了小组第一次综合作业,以往的小组作业都是较为简单的财报理论分析,这回落在了纸面上,从数据统计、基酒参考、营收预测到企业主营业务结构理解、产品分析、税负计算,切实完整体会了一个“价值投资全闭环理解”(虽然中间也偷偷看了答案^^)。
学习了如何全面理解一个企业的盈利和生产模式,后面我们小组的小伙伴也会继续以《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中陕西煤业、洋河股份、腾讯控股等的各个案例来对企业进行拆解分析,真正从“实战”的角度来学习“手册”。
当然我们还在以“每月”为周期,针对《巴菲特之道》等投资类著作进行阅读和输出(读后感),务求日拱一卒、不期而至。
而我个人作为学习小组的先行队员,在前段时间,根据自己对某企业的实地调研、分析各年财报以及产业研报和理解,完成了我个人人生中的第一份“研报”。
同时根据自己的盈利预测,将其作为个人第一只“自选重仓股”(持仓30%),并在未来3年净利润预测折半价格以下买入。
今年该股票持续阴跌,并在8-9月反复探底,一翻“股吧”哀嚎一片,大骂龙头不当人,我内心毫无波澜。
翻开半年报,在行业周期性下降的情况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94%—意料之外、情理之内(比预测多了30%,提前完成2年目标),再看自由现金流—一点问题没有,我忍不住笑出了猪叫,并默默翻开家中藏匿的“巨款”加了几手。

八、写在最后:人生的价值投资

感谢老唐,在我事业最低谷的时候在“唐门”遇到了“价值投资”这个伟大体系,老唐让我明白了长期视角,价值投资的真正意义也在于寻找价值持续增长的优质企业。
而对于每个人来说,把自己当做那个企业,自我成长就是真正的“内在价值”,而自我成长中最重要的护城河就是“时间”。
用时间这个“最大的生产资料”,持续去做不断积累、不断成长、长期有效、长期重要的事情,因为时间形成的护城河也只有时间才可以真正破解,这样的内在价值所也最难以被替代。
而我个人在体制中工作了12年,前景曾经一度辉煌、领导看重,工作中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但是经历了重大变故离开这个熟悉的生存体系、优势跌落,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存技能的缺失,以及重新面对现实社会的不适应,我感受过人生周期中的“巅峰”,也在今天体会到了“低谷”。
但是价值投资让我明白,真正赋予个人人生价值的不是周围人对你看法和赞美,人不能以赞美和批评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而没有内在价值的市盈率变化都是无端的市场情绪,真正个人成长是内在价值的成长,生存环境的“市盈率”也将随之围绕波动变化。
在老唐这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分析企业、面对市场波动,更从中学到了如何分析自己、正视人生起落。
有人曾在2015年做过统计,在“标普500”经历的2600天里,如果避开所有最糟糕的日子,那么整体收益将增加104%,但是另一个事实是没人可以精准的避开所有最差的日子。
而更重要的是“最好的日子通常紧挨着最差的日子”,而作为“夹头”的我们每当股价进入底部,都会审视企业价值逻辑是否改变。
而对于我们自己面对人生低谷,在经历了精神磨难后也会重新审视自己“基本面”的成长逻辑,反求诸己、积极进化来迎接下一个周期。
股市“牛短熊长”,人生“起起落落”,股票收益来自于漫长熊市,而人生的进化更加来源于低谷的反思进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