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资里的“法术势”
战国初期,诸子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因其利于君王统治的实用性,深受各诸侯国君主推崇。而法家思想也分为“法术势”。
1.所谓‘术’,即为权术,谋略,手段。代表人物为申不害,其在韩国推行法家“术”治,最终使韩国取得15年短暂的“国治兵强”。
2.所谓‘势’,即是威权,要求君王依势而行。代表人物为慎到,在齐国推行“势”治,并取得20年短暂的经验,国富兵强。
3.所谓‘法’,即是律法,依法治国,代表人物为商鞅,在秦国推行“法”治,最终让秦国强盛,成为战国霸主,为后世秦始皇“大军扫六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术’治派和‘势’治派,在推行期间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其持续性存在巨大缺陷,当变法负责人一旦死去,就会出现身死法灭,变法无法持续。
反观‘法’治派,即使在商鞅死后,其继任者依然严格执行了商鞅的变法国策,“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证明将宗旨和思想以明文的形式形成律法,成为指导和约束后世君王的行动纲领是非常必要和行之有效的做法。
我认为股市投资也可以分为“法术势”三种派别:
1.‘术’治派:通过历史K线图制定各种“支撑位”和“压力位”,通过例如MACD,KDJ,布林轨,RSI等技术指标来判断股价涨跌。
2.‘势’治派:通过均线“多头排列”和“空头排列”来预测股票趋势,通过成交量和筹码分布等指标配合,不考虑股票的业绩支撑,对周期和波段的股价涨跌进行判断。
3.‘法’治派:通过研究企业基本面和营收情况,通过企业财报来排查企业发展成绩,通过对企业所在行业和同行的比较,给出企业合理估值,并在合理安全的估值范围内购买股票,通过企业的成长获取利润。
我的转变
股市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让人获取财富,而魔力也在于它的进入门槛低到很多没有任何金融背景的人们,都趋之若鹜,心甘情愿的掏出自己的腰包,去“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我相信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在进入股市的初期和我一样,都曾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过各种炒股技术,通过看趋势,通过看技术指标,通过看成交量,通过看筹码分布图能够很轻松的预测股票的涨跌。甚至可以将大盘的点位预测精确到“有零有整”。
然而,神奇如这般,为什么我们却很少实现丰厚的利润呢?既然我们可以预测股票的走势,为什么还摆脱不了股市“一赚二平七亏损”的魔咒呢?
答案是:方法不对。
聪明如牛顿的大脑,跨界到股市里依然要亏掉自己所有的钱,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通过技术指标做出的任何预判都会因为“市场情绪”,“国际局势”,“地缘政治”,“政策调整”等各种外部扰动而随时失效。
技术指标是历史参考数据,如果这个数据永远正确并且不会因市场先生心情不好而发生变化,那么这个世界一定没有巴菲特的一席之地,因为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交易机器人。
2018年A股单边下跌,熊冠全球,茅台跌到了500元,五粮液跌到了35元。如果当初我拿着38块的五粮液,没有被趋势吓倒,就不会错过5倍的涨幅了。
为什么我们总是让自己倒在黎明之前呢?
在想明白这些问题之前,我已经在市场上被各种指标打的“左脸通红,右脸红肿”。随之而去的还有钱包里的零钱。
让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该股从技术上看,是否满足:
1.K线跌破5天均线,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看跌;
2.KDJ死叉后持续放大,并且没有任何缓解的趋势,看跌;
3.MACD红柱消失,绿柱显现,看跌;
4.均线多头趋势被破坏,5日线已经下穿多条均线,并有继续延伸的趋势;
所以,如果按照技术指标来看,这支股票必跌,应该选择卖出才对。
然而,打脸总是来的悄无声息而又掷地有声!该股随后几天势如破竹,用一根阳线吞掉了前面的所有阴线,并持续几天创出新高,伴随成交量放大,而KDJ和MACD也“脸都不要了”的转身当了墙头草。而上涨的原因仅仅是新闻上爆出了一个政策上的利好。
浪成于微澜之间,风起于青萍之末
虽然我一直在价值投资的门前徘徊,却并未摸到价值投资的真谛,而真正让我摒弃“术”和“势”,彻底投入到价值投资的怀抱里的原因,仅仅只是一则新闻:
用13年的时间,从5万到500万,年化收益率42.5%,原来时间真的可以让“复利”变得威力巨大。
虽心怀价投,却不得法门。直到听说了老唐,并在几经辗转后,进入“唐书房”公众号,认真读了里面的每一篇文章,买了老唐的投资三部曲日日研读。
整个人的认知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原来价值投资一直都是这么通俗,而大家却不肯去坚持,人们只是被一米前的快钱蒙蔽了双眼!
区别于张磊的《价值》和但斌的《时间的玫瑰》中大量的空洞和抽象的理论,老唐的《价投二》用更加浅显的道理让投资理念更加接地气,用故事和数据将一个个晦涩的道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也许张磊在《价值》中更多地是想展示一个VC创投的投资逻辑,他和他的团队可能更多地是在企业初期或者瓶颈期,通过一级市场的持股和注资帮助企业发展。
区别于但斌“我们只投资改变世界和世界改变不了的企业”这样的华丽辞藻,老唐将一套投资理念用数据和案例来展示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将格雷厄姆,巴菲特,费雪,芒格这些投资大佬们的投资哲学提炼汇总,并形成自己的投资理论。
书中用详尽的篇幅推演自己“唐朝估值法”的产生原理,并在实战案例的运用中检验自己的方法论。手把手的向普通投资者传授价值投资的运用逻辑,可谓“大公无私”!
给投资者的建议
这个世上从来没有即轻松又赚钱的生意,天道酬勤的哲学智慧是老祖宗们希望子孙们持续学习和独立思考。
老唐说:“投资是一件持续终身的事”,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就是人们需要用一生来学习,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升华自己的认知上限,让投资重回到“简单,但是不容易”的正确认识上来。
通过学习正确的投资观念,运用无数前辈们从残酷的资本市场中活下来的生存之道,复制并且提炼成功投资大佬们的投资思想,从而让投资变的“简单,其实也很容易”。
投资区别于投机的最重要思想,就是投资看重的是企业的营利水平和发展前景,它需要优秀的管理层带着优秀的团队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投机就像赌博,寄希望于“术”治的手段,揣测别人的奸诈,提防对手的阴谋;妄图仰仗“势”治的均线指标,追踪波段趋势,被动的跟随着市场先生癫狂博傻。
无论是“术”治派还是“势”治派,最终拼的只是“万箭之中接飞刀”的胆量和“立于危墙之下而墙不倒”的运气。
而真正的投资不需要以身犯险,不用揣测其他人的想法,不需要预测股票的走势,不需要将自己的财富托付于随时会失效的技术指标上。
聪明的投资者只需要打破零和思维,认真研究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用合理的估值买到便宜又持续的优质资产,然后无论坐着还是躺着,等待着企业不停的将你的财富升值。
当中国楼市走过“十年翻十倍”的大牛市之后,其带来的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和资源分配不均,以及潜在的经济“灰犀牛”威胁,都在向政府和民众发出迫切改变的预警。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政府“无形”的市场之手,必会将楼市拨回到合理的道路之上,让房子回归到以“居住”为属性的商品,而不是让投机客在无尽的炒作的中“损公肥私”。
中国财富接力的“下一棒”必将由楼市传接给股市。
国家层面上,经济需要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来,而高效和持久的融资平台就显得至关重要,可以预测股市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个人层面上,我们手上的类现金资产在面对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的情况下,等量货币的购买力会持续缩水。而且老唐在《价二》中通过大量专业和系统的研究证明了所有投资资产中,长期收益率最高的就是股权。
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学习一种科学和正确的投资方法——“法”治派之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要求普通投资者清楚的明白我们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按照“公司市值=市盈率 x 净利润”的公式,当市盈率和净利润同时增长,则市值就会变大。
这种因为公司盈利增长,从而促进股价同步上涨的现象,俗称“戴维斯双击”,投资者赚的就是这部分的利润。所以,老唐说:投资者真正要关注的就是企业真实盈利的增长。
然而找到潜在能实现“戴维斯双击”的企业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寻找那些优质的企业。老唐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自上而下式”和“自下而上式”两种方式来筛选。
自上而下式需要我们通过筛选行业来筛选企业。这要求投资者拥有商业的前瞻能力,具备从宏观层面识别产业发展机会的能力,并从中选中能在风口中飞翔的“猪”。
自下而上式需要我们能找到严重低估的优秀企业。巴菲特通过净资产收益率ROE来筛选优质的企业。
这种企业通常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例如能干的管理层;难以模仿的独特产品;独一无二的品牌;无形资产;地理条件;成本优势;规模门槛;客户离开会很麻烦的服务;越多人用价值越大的网络效应等,我们称之为“护城河”。
了解企业的护城河,我们需要清楚:
①这家公司是通过销售什么商品或服务获取利润的?
②它的客户为何从他这里购买,而不选其他公司的商品或者服务?
③资本的天性是逐利,为什么其他资本没有提供更高性价比的商品或者服务,抢占它的市场份额或者利润空间?
④假设同行挟巨资参与竞争,该公司能否保住乃至继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波特五力模型,衡量一个拥有强大护城河的企业具备:
1.对潜在竞争者进入拥有碾压式的壁垒;
2.对于被替代的威胁很弱;
3.对下游经销商的议价能力强势;
4.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强势;
5.在行业内现存竞争者之间掌握全面的领先优势;
以茅台为例:
1.竞争者的进入壁垒方面:
① 以茅台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这种自然的馈赠是金钱无法复制的;
② 酿酒周期长,对于基酒的沉淀需要岁月的积累,而新的酒企如果从基酒开始积累,在前期需要漫长的等待,这期间对于场地和人员的投入,需要大量资金垫付;
③ 酒品的鉴定无法依赖机器的客观评价,只能依赖于有经验的酿酒师和品酒师,通过亲自品尝来不断的调整和磨合酒的品质。而这种有限的稀缺资源,自然都会被大型企业垄断了;
④ 茅台作为贵州省的头牌企业和纳税大户,在当地具有独一无二的市场地位和政府资源,对于想借助茅台镇的地理和气候资源复制茅台酒的潜在竞争者,会形成天然的地方保护壁垒,侵入性低。
2.对于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商议价能力方面:
① 茅台酒的酿造依赖于高粱和小麦,而面对的基本是农民,茅台通过长期合同的方式,将当年和未来的种植产量都收入囊中,即保障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又保障了自己的原材料得到充足的供应。
② 茅台名声在外,资金充足,信誉极好,种植户不会轻易放弃保住大腿的机会。
3.对于下游经销商的议价能力方面:茅台本身供不应求,不仅具有良好的市场销量,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以飞天茅台为例,如今已经到了“一瓶难求”的地步。对于经销商通常都是先款后货,应收账款极低。
4.对于被替代的威胁:
① 茅台酒历史悠久,从曾经的国宴用酒和政府特供用酒,到现在人人皆可购买,茅台的品牌价值早就深入人心,成为老百姓宴请时“有面子”和“有身份”的情感首选;
② 茅台酒独特的口感和高档酒的代表,在市场中形成了天然的用户黏性和消费忠诚度,喜欢喝茅台的人,通常不会轻易选择更换其他的酒。
③ 茅台的高端酒定位,决定了它的消费群体大多是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强的有钱人,这也就决定了无论经济环境好坏,基本都不会促使这些人降低一两千块的消费水平,而选择其他酒。
5.行业内竞争态势:国内高端白酒不多,且除了茅台以外,其它诸如五粮液,梦之蓝,国窖等高端白酒产量都不高,远达不到威胁茅台的地步。
价值投资的必要性
在股市里,人们总是盯着价格波动,并以此作为买卖的依据。
诚然,如果我们把过去十年牛市的楼市房价,用K线图的方式画出来,其价格上下波动的幅度,恐怕早就让一些刚需族激动的夜夜难眠,并最终在半山腰就提前下车了。
人们总是希望做到精准的高抛低吸,不断的摊薄成本,等它继续下跌后再购买,同样多的钞票可以买入更多的股票。
投资者总是乐此不疲的寻找最低价格,但是这种预测未来的能力,普通人根本做不到。
老唐在《价二》中通过举例也证明了,并不需要总是买在最低点。即使买入之后继续下跌,也不影响优秀的企业为你持续的创造财富。
股市中推崇“术”治派和“势”治派的投资者,似乎总是在恐慌中度过。不是在下跌的恐慌中,就是在上涨的恐慌中。
下跌时,用近因效应来暗示自己,人们总是会在各种市场消息中搜寻下跌的原因,并运用技术和趋势,来推导出市场的走势——市场到了压力位了、MACD底部背离了、量能太低等等,总之下跌符合前期的判断。上涨时,人们会担心上方整数关口的抛压太强、底部获利筹码太多、K线上涨乖离率偏高、需要下跌来修复指数等,担心一旦回调就吞噬自己的利润,于是在纠结中不停的犯错。
抱着“成本心魔”,普通投资者始终在股价的波动中患得患失,要么在下跌中死扛,要么在上涨时拿不住。老唐这样描述“我没错”的心理疾病,我认为分析的精辟又透彻:
①.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无论个股有没有前途,只要是我在它身上亏过钱的,就一定要在它身上赚回来;
②.对持仓股进行高抛低吸,遇到踩对的交易就赶紧落袋为安,如果错了就继续扛着。10元买进,8元加仓,涨到8.1元,自我欺骗卖出了8元买入的那笔,获利0.1元,浮亏1.9元。坚决不承认是亏损1.9元,浮盈0.1元;
③.当股价下跌到自己预想的低位之外,导致资金已经使用完毕时,就融资加杠杆,总之,一定要和市场斗,不能认输;
④.讨厌一切看空的分析,认为这些人是黑嘴,他们的乱喷会导致自己本来的对,变成错;
⑤.寻求抄某人的底,以获得我比某人聪明的良好感觉;
⑥.不确认绝对底部,坚决不买入,不能容忍任何浮亏发生;
⑦.套牢5元10元都不怕,但对浮盈减少会非常紧张,尤其是浮盈即将归零的时候,心跳严重加速;
坚持价值投资的难点在于:市场经常会重奖那些运气好,瞎蒙对的错误行为,以奖励他们下一次的慷慨赴死。而坚持做且只做正确的的事,并愿意为此放弃市场颁发给错误行为的奖金,才是股市长久盈利的核心秘诀。
巴菲特告诉我们,理解并坚信可持续的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企业的成长,而不是市场参与者之间互摸腰包,这就是正确的事。
巴菲特的投资规则中有两条:1. 绝对不要亏损;2. 千万别忘了规则一。
正确的价值投资,对于盈利和亏损的定义,并不是短期的价格概念。
举例1:开一家小饭馆,是否盈利,取决于小饭馆每月的营业额,刨去采购的原料、支付的员工工资、支出的装修费、支付的水电房租、支付的税收等必要开支后,剩余的利润如果为正就是营收,如果为负就是亏损,而并非取决于隔壁饭馆的转让价格。
举例2:一个喜怒无常的人拥有一个农场并与我的农场相邻,他每天报出一个价格,要么是想买入我的农场,要么是想卖出他的农场,价格随他的心情好坏而忽上忽下。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他的心情,如果他的报价低得可笑,而我又有闲钱,我就会买入他的农场。如果他的报价高的离谱,那么我们要么把自己的农场卖给他,要么不予理会,继续种地。
所以,投资的关注点在于企业产生的持续的现金流。老唐称之为“别瞅傻子,瞅地”
为什么我们必须选择价值投资?
因为这样我们可以摆脱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只关注企业的未来产出。在企业合理的估值范围内买入,并在超出合理估值的范围卖出。
那么重点就在于如何对企业进行估值。
估值的进化
估值的目的在于寻找安全边际,格雷厄姆将买入价格明显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的状况称之为“安全边际”。
我个人认为强调安全边际的原因,是出于一种保守的预期,是对投资策略的一种保护,在足够安全边际下买入,至少可以保证降低亏损。而当估值合理的情况下,还可以收获丰厚的利润。
估值的进化,经历了从格雷厄姆“烟蒂股”分散投资;到巴菲特投资“烟蒂”企业伴随的处理资产、更换管理层、解雇员工等烦心事;到巴菲特结合芒格和费雪的理念,将“股权代表企业现有资产所有权的一部分”调整为“股权代表企业未来收益索取权的一部分”,并创造出了“经济商誉”和“能力圈原则”的概念。
经济商誉G = (ROE ÷ 无风险收益率 - 1)x 账面净资产;
它表明经济商誉G和ROE是一个同步的对应关系:ROE越大,G值越大,反之亦然;当ROE<无风险收益率时,G值为负。因此ROE是投资首选指标。
能力圈原则 | 明显低估 | 明显高估 | 基本合理 | 模糊不清 |
看得懂 | ① | ② | ③ | ④ |
看不懂 | ⑤ | ⑥ | ⑦ | ⑧ |
从而指导我们在区域①里买入,在区域②里卖出,其他区域一律放过。
看懂企业并不容易,这要求投资者既要能分辨出公司赚的是“真”钱还是“假”钱,又要能清晰的推算出企业的自由现金流。
既要能找到企业“每年赚12%的收益,年底股东还可以拿走利润”的方法,又要清楚的知道企业维持高ROE的生意模式。
自由现金流折现法
自由现金流并非财务指标,他是用公司所创造的现金流入量将去公司维持生意运转必需的所有支出,剩余可供股东分掉又不影响企业经营的那部分现金。
折现,指将时点处的资金的时值折算为现值的过程,例如如果确定确定年化收益率为10%,那么一年后的110万就等于现在的100万。
而老唐在《价二》中指出,自由现金流折现法只是提供了一种思考方法,筛选出投资者能够理解的、能够产生大量自由现金的高确定性企业的一种工具。
唐朝估值法
① 符合三大前提的企业,三年后合理估值=第三年预计目由现金流 x (1÷无风险收益率),高杠杆企业打七折。其中“1÷无风险收益率”称为“合理市盈率”,比如目前无风险收益率在3%~4%范围波动时,合理市盈率取值25~30倍;若无风险收益率在5%~6%范围波动,那么合理市盈率就取值15~20倍,以此类推。
② 三年后合理估值的50%为目前的理想买点。三年后台理值x 150%或者当年50倍动态市盈率,二者中较低值为一年内卖点。
③ 买点买人,卖点卖出,中间呆坐不动。
无风险收益率,通常直接取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与AAA级企业债券利率二者之间的较大值。
三大前提,即利润为真;利润可持续;维持当前盈利不需要大量资本投入。
利润为真,排除以下三种赚“假”钱的企业:
① 利润主要来自应收账款,没有收到现金,只有赊账和欠条。
② 利润靠变卖资产或者资产重估获得。
③ 某些参数的微小波动,会导致报表利润乃至公司净资产发生巨大波动。
利润可持续:
①排除无法确认竞争优势是否能够长期存在。
②留下产品或服务被需要、很难被替代、价格不受管制的企业。
维持当前盈利不需要大量资本投入:
①排除每年赚12%的收益,但是不得不把赚来的钱进行持续投资的企业。
②留下每年赚12%的收益,到年底股东可以拿走所有利润的企业。
③每年的折旧摊销足够满足维持当前盈利能力(即净利润能大致保持与通胀同水平提升)所有需的资本投入。
老唐说:不符合这三大前提的企业,属于看不懂的企业,避开就是了。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些企业的股价就不会上涨,需要以类似风险投资、赛道投资……等思路去估值,但并不是我们的菜。
我对老唐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投资自己能力圈以内的企业。如果想投资能力圈以外的企业,需要不断地学习来扩展自己的能力圈。
买点
老唐深谙安全边际的重要性,以“净利润不能全部视为自由现金流,需要打折”为原则,对老唐估值法打八折后得到的市值再打五折。
即“三年后合理估值=第三年预计自由现金流 x 无风险收益率的倒数 x 80% ÷ 2”。如果未来企业的净利润低于自己的预判,这个安全边际可以防止自己出现大幅亏损。如果未来企业的净利润等于或者大于自己的预判,这个安全边际就属于自己占到了市场先生的便宜。
对上面“三年后合理估值”的计算公式,我的理解为:无风险收益率3%-4%的倒数,即对应市盈率25-30倍,再打八折。得到的市盈率为20-24倍。在20~24,25~30倍的并集20~30取了折中的25倍,相当于接近市盈率25倍的下边界,所以这里又一次体现出了安全边际的思想,进而推动我们在实际运用中,直接折中调整为:
三年后合理估值=第三年预计自由现金流 x 25 ÷ 2
而老唐强调,估值只是一个范围,这种方法得到的估值的安全边际相较会更低。这只是我自己的用法,并没有经过任何验证,也请老唐指正。
卖点
①三年后合理估值的1.5倍或者当年市盈率提升到50倍,二者谁先到就触发卖点;
②企业基本面恶化,原来预计的持续盈利能力减弱甚至毁灭;
③出现了更具性价比的投资对象;
④估值过高。
第③点卖出,我理解是老唐在有限仓位无法腾出多余资金的情况下才会卖出,因为两只股票的收益率和确定性都取决于未来的成长,是无法具体量化的,很难保证当下卖出的股票就不会比买入的股票更好。
第④点,其实就是第①点的表现。即“用5毛钱买入1块钱的优质资产,最后能以2块钱的价格卖出去”。
持有
股票持有的过程可能是漫长和煎熬的。因为投资者总是会被股票时时刻刻的上蹿下跳所干扰。诱导人们在获利时,担心回撤后影响自己的收益;在亏损时,担心还会跌的更多,甚至会跌到低于25倍市盈率。
所以,老唐提出“估值与预测股价毫无关系”,老唐估值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市场显示是癫的。市场先生的出价只能利用,不能预测。
而老唐对于“三年后合理估值的1.5倍或者当年市盈率提升到50倍”这一卖出标准的规则做了解释:规则的边界可以自己设定。
我理解规则存在的意义就是用来约束和规范交易纪律,让投资者做到知行合一,避免投资者在近因效应的干扰下,做出错误的主观判断,影响自己的定力。
持有的资金应该属于抛开日常生活开销后的闲余资金,持有阶段已经做到“尽可能不卖”。其背后的逻辑支撑:
①我们的目的是获取长期的企业增长,而不是浪费生命去高抛低吸追求额外的利润。
②高抛低吸的难度在于企图预见傻子的癫狂程度,最后都会沦为市场先生的木偶。
作为理性的投资者,我们应该主动建立对于外界杂音的信息屏障。避免因为市场传闻造成的恐惧、非理性而影响自己的持股信心,放弃“吞饵吐钩”的幻想,不去做一个“举着火把穿越火线”的蠢货,因为即使安然无恙也无法改变自己是个蠢货的事实。
案例运用:
这里拿洋河股份进行分析,从白酒行业的历史规律中可以看出,除了茅台以外的其他酒企,基本都是第一个季度的净利润占全年的60%。洋河股份一季度的净利润为49.87亿,那么猜测2022整年的净利润大概为49.87亿÷60% ≈ 83亿。
但是通过洋河半年报的数据来看,其半年净利润为69亿,也就是用半年就已经完成去年全年75.08亿净利润的92%,同比增长22%。
再通过对洋河过去三年的下半年净利润进行推算:2019年Q3和Q4的合计净利润为:18.1亿,2020年Q3和Q4的合计净利润为:20.83亿,2021年Q3和Q4的合计净利润为:18.47亿。因此,我们可以乐观的取20亿,按照22%的增长,推算2022年的Q3和Q4的净利润合计为:24亿。
进而推算出洋河2022年净利润为69亿+24亿 = 93亿。
按照22%的年增长计算出:
2023年预计净利润为:113亿;
2024年预计净利润为:138亿;
2025年预计净利润为:169亿;
按照唐朝估值法:169 x [25~30] x 80% ÷ 2,而按照我自己的算法,是在此基础上打八折后得到20~24倍,在20~24,25~30倍的市盈率并集20~30取了折中的25倍,得出合理估值为169亿 x 25 = 4225,合理估值的一半为2113亿,即市值<2100亿为理想买点,符合老唐实盘中推算的结果。
注意,我的计算方法,并没有采用老唐25~30倍市盈率,而是在此基础上打八折后得到并集的20~30倍市盈率取了折中的25倍,目的是将安全边际尽量下移。
按照老唐“三年后合理估值的1.5倍或者当年市盈率提升到50倍”低的那个作为卖点:
①三年后(2025年)合理估值的1.5倍:169亿 x 25 x 150% = 6337亿;
②当年(2022年)市盈率提升到50倍:92亿 x 50 = 4650亿;
综上:一年内洋河的理想卖点为:6225 ~ 4600亿之间,可分批卖出。
注意:我的卖点和老唐的有些许差异,主要在于对洋河2022年净利润的推算上的差异,老唐对洋河2022年的净利润乐观估计为100亿。
则按照条件②市盈率提高到50倍,对应的市值为5000亿。而我的数据倾向于保守,我当然希望老唐是正确的,这样我可以占市场先生更多便宜。
所以,如果市场给机会,2100亿以内买入,当年市值突破5000亿卖出,中间呆坐。
案例分析过程仅是我自己的个人见解,恐有不对的地方,老唐收到后,即使文章没通过,也希望老唐通过邮件回复并纠正我。
关于仓位
老唐推荐按照巴菲特运作基金是的准则,单只企业股票占比最高不超过固定仓位的40%。
关于负债率
老唐将负债率超过60%的企业成为高杠杆企业,对其三年后合理估值打个七折。
而我个人,对于负债率超过60%的企业,通常直接放弃。
关于周期股
老唐对周期股,引入了席勒市盈率估值法,在无风险收益率3%~4%之间,合理市盈率取值为25~30倍,将过去十年的平均净利润 x 合理市盈率,得到合理估值的7折买入,合理估值的150%卖出。
感恩有老唐
在资本市场,有能赚到钱的法宝或者有着“一招鲜吃遍天”的独门绝技,都是连“叔叔亲舅舅爱”的血亲也不会外传的秘籍。
而老唐却毫无保留的免费传授给了所有人。甚至公布自己的实盘以供大家“抄作业”。这份阔达与博爱,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老唐说自己免费分享是感恩于自己通过互联网学习和接触了大量的知识。而我更认同他的“免费分享是思考动力”的观点,受益于张五常教授“不把思想写下来,不会清楚地知道想的是什么”的启发,让自己在分享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深度和广度。
让“输出倒逼输入”,推动着自己不断的学习和“日拱一卒”,让我们这些“伸手党”有了一片温馨的伊甸园。
老唐随性洒脱,坚持“自己因做某事顺便获取报酬,但不愿为了报酬去做某事”,让坚持分享和写作的动力,避免受困于责任与愧疚之中,让思想在无负担中保持客观和公允。让分享的价值在助人的认可中得以升华。让金钱的回报,让渡与思想的回报。
我爱老唐,不仅仅是因为从老唐那里学到了知识,更是敬重他那种“助人以道”,“授人以渔”的公心。
俗话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道”即为理论和规律,“术”即为方式和方法,老唐教会我们的是有道有术赚大钱的觉悟。这种低调隐于闹市,功名藏于江湖的境界,实为:上善若水。
谢谢老唐,感恩有老唐,感恩及时遇到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