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芒格之道》这本书里,芒格的聊天主题多次涉及到『互助储贷、储贷协会、储贷银行、储蓄银行』等几个概念,大部分朋友不太明白他们之间的区别,阅读过程里难免感觉到困惑。这是因为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从诞生至今从来没有细分到美国金融业的这个程度。同时美国自身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些机构之间的区别也已经模糊,业务范围基本趋同了。所以我们接触过的金融形态,和芒格三十多年前聊的这些差异巨大。在《一次精彩的捡钱行动原理解析》一文里,我们大致知道了互助储贷、储贷协会和储贷银行(或者叫储蓄银行)的区别。但储蓄银行和我们日常理解的银行,又有什么不同呢?由于它俩之间的区别(下面这段)在小圈子里发表在先,所以上面那篇文章里没有提及。鉴于部分没读过的朋友,可能有这个困惑,特意捞起来做个补充。芒格这个时候谈到的储蓄银行(或储贷银行),和通常说的银行(后面我们把它叫做商业银行,以示区分),从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上是有明显区别的。
而商业银行则即面向个人也面向企业,范围要宽泛的多,但由于有储蓄银行专注于个人储蓄的竞争,当时的商业银行实际上核心业务是针对企业。用我们今天的话来协助理解就是,那时的储贷协会和储蓄银行主要从事对私业务,吸收私人存款;而商业银行主要从事对公业务,吸收企业存款。从业务范围来说,储蓄协会和储蓄银行主要做房屋抵押贷款,其中有些甚至只做储户个人的房屋抵押贷款,不做房屋开发商的房屋(含土地)抵押贷款。而商业银行,更侧重面向企业发放贷款——注意,不是说完全不做个人业务,美国并没有这种管制,做不做取决于银行本身有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资源和竞争力。所以这里说的是『侧重』。也正是由于这个业务特点,储蓄银行及储贷协会所发贷款,整体期限比较长。而商业银行所发贷款整体期限较短,以企业短期流动资金借贷为主。当然,商业银行还有金融中介业务(中间业务),这是当时的储贷机构不能经营的。既然谈及储贷行业,就不能不科普一下美国金融史上著名的储贷机构,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的风暴中心:房利美和房地美。以下是书房小圈子5月24日的Morning帖,主要是关于两房发展史的内容,或许可以帮助大家理解美国储贷行业的发展,在大家阅读《芒格之道》相关内容时,起到一些辅助作用。股东提问:在你的思维模型中,你有没有考虑过房地美有潜在的政治风险,可能会受其影响而大起大落?查理·芒格:确实,房地美当然具有轻微的政治风险,不过对于一个深度涉足房地产行业的公司而言,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房地产业经常能导致大量的政治和经济波动。房地美在政府的批准之下经营,政府对该公司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该公司拥有所有的优势却没有政治风险的话,它会是一家更好的公司。但是世界就是这样,我们不得不接受它。对房地美而言,政府机构这个标签的价值是如此巨大,以至于相应伴生了一些较小的劣势,我认为也是十分公平的。今天这段回复,来自维斯科金融公司1999年股东大会。它可以说是老唐经常念叨的『享受其利、承受其弊』的芒神版。房地美作为一家借助政府担保和各种优惠政策赚钱的企业,承载一些政治任务,面临一些政策风险,这是不可避免的。芒神很俏皮的说『如果该公司拥有所有的优势却没有政治风险的话,它会是一家更好的公司。但是世界就是这样,我们不得不接受它』。我借机科普一下房地美和房利美的经营模式,让大家对政府提供的价值和相关政治风险有个简单的了解。伯克希尔投资的房地美,成立于1970年,是仿效房利美模板,并分担房利美部分业务的。所以要说房地美,必须先说成立于1938年的房利美。在巴神出生之前的时间段里,美国人买房子的主要模式是个人向银行(及储贷机构)贷款,期限一般是三到五年期,期间付息,到期还本。还贷压力主要在个人或家庭身上,当然,必然结果就是房地产市场发展也比较缓慢,个人买房子会比较难。其实中国也一样,我1998年买自己的第一套房子(一个小套二)的时候,按揭贷款在我们那个小城市,还是相对陌生的事物。我那个小房子就没有银行贷款,是房产商搞的分期付款。而等我2001年买第二套房子时,很容易地就享受到当地银行普遍提供的按揭服务了。大萧条里有大量银行倒闭,许多美国人也买不起房,出于风险的考虑,银行提供房产贷款的积极性急剧下降,美国国内经济大幅衰退。为刺激银行放贷,刺激美国人买房,刺激国内经济发展,美国国会在1934年通过了《国家住房法案》,成立了联邦住宅管理局,其主要职能之一就是用国家信用出售按揭保险。只要贷款人支付一定款项购买这个保险,国家就对这笔按揭的偿还提供担保责任。这样就可以刺激金融机构大量放贷,压低贷款利率,降低贷款人负担,刺激贷款欲望,从而刺激经济,多赢。1938年更进一步,依照国家住房法案修正案,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政府机构:联邦国家按揭协会(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也就是房利美——注意,此时的房利美是一个联邦政府机构。房利美的主要业务是利用政府信用,向市场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然后买入金融机构已经放出去的按揭贷款,前提是这个按揭贷款必须购买过联邦住房管理局保险,且属于符合政府认定的支持购房人群(主要是低收入人群和退伍军人)。这样,金融机构发放的按揭贷款存量就被盘活了,有了更多的资金去放贷。而银行发放的贷款,扣除一定的利差后,可以马上转手卖给房利美,风险也就转移给房利美了。房利美再以买的房贷抵押发债,循环往复。金融机构能够在几乎不担风险的情况下,净赚一定利差,当然积极性就起来了。而房利美因为利用政府信用发债,资本成本低,拿来购买金融机构扣过点差的按揭贷款,依然有一定的利差赚。同时,联邦政府为了补偿房利美所承担的风险,又给了房利美许多优惠政策。比如免税;房利美发行的债券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时,待遇等同于美国国债;可以直接用房利美债券在美联储抵押借钱;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可以直接买卖房利美债券;财政部有权视需要购买一定限额的房利美债券;等等。这种支持下,美国的住房市场就彻底活了,『人人有其屋』的大同社会似乎指日可待。1968年,美国国会将房利美一拆为二,其中政府职能部分由新成立的吉利美承担。保留名字的房利美,金融活动和债务不再纳入政府报表。1970年房利美上市,成为一家混合所有制的公众公司。但市场一直默认它是政府机构,因为上市后的公司董事会共计18名董事里的5名,仍然必须由总统任命。同时,房利美也继续享受上述优惠政策,并承担政府的一些政治任务。房利美覆盖的主要是低收入人群和退伍军人,但在此之外的广大人群,同样是美国公民,也需要『居者有其屋』。1970年,尼克松总统签署了《紧急住房融资法案》,并依照该法案依葫芦画瓢,成立了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也就是房地美,专为(低收入人群及退伍军人之外的)其他美国人,提供类似于房利美那样的服务。至此,我相信朋友们应该能理解芒神所说的『如果该公司拥有所有的优势却没有政治风险的话,它会是一家更好的公司。但是世界就是这样,我们不得不接受它。对房地美而言,政府机构这个标签的价值是如此巨大,以至于相应伴生了一些较小的劣势,我认为也是十分公平的。』1988年,伯克希尔借助房地美公开上市前,面向储贷机构的一次增资扩股机会,以维斯科金融公司旗下的互助储蓄公司身份入股,投入约7200万美元(7172.9万美元)。那时的房地美,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8%左右,伯克希尔买入了房地美允许单个储贷机构购买的上限:公司股本的4%。买价29.89美元/股,大约对应约7倍市盈率。1988年12月2日房地美在纽交所上市,当年末股价50.5美元。1991年伯克希尔小额追加了约500万美元的投入,到年底持股市值3.43亿美元,获利3.43/0.77-1≈345%。1992年巴菲特『高位追涨』,大笔追加约3.4亿美元投入。1993至2000年间,有很小额的进进出出,原因不明。2000年,巴菲特在大概55美元的股价位置清仓离场,合计赚了约30亿美元——注:中途有过拆细,不能与29.89的期初买价对比,去计算获利额。2003年房地美和房利美爆出财务造假丑闻,首次造假活动就发生在2000年。我个人推测,巴神2000年的清仓,很可能就是从1999年报或2000年中报上,看出了什么蛛丝马迹。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几年后,房地美和房利美股票跌至1美元以下,双双退市,被美国政府接管。Mr.chen: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完美的东西只存在于童话里。回到投资上,也是如此,即便是伟大的企业,也各有各的问题,但是,瑕不掩瑜,我们享受了好处,就要承受弊端。糖换鸡毛:读了几遍算是搞得有点小明白的,感觉房利美、房利美就是类似保险公司,收取保费,提供担保,一旦出险,要承担大额赔付。只是一开始是政府在做,后来把它切割独立出去,变成有政府背景的公司。这个保险的对象是买房的退伍军人和低收入人群,资金的来源是发行的有政府背书的债券,中间还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做中介赚个利差。只要买房的人能按时偿还贷款,所付的利息和保险费,与房利美融资债券低额利息的差,就是中介银行和房利美瓜分的利润。保险公司的特点是,平均下来有的赚,极端情况不能死。房利美因为是赚利息差和保险费,平均下来有的赚应该没问题,只要极端情况能活下来就行。极端情况就是买房的人成群的违约,没法按时付贷款,房子也不值钱了,变现不了,公司资金断裂,资不抵债,破产。2008年次贷危机就是极端情况。VIV:芒格在此处没有掩饰对房地美公司的赞美,因为房地美确实曾是一家经营良好,管理谨慎,利润丰厚的企业。但很快,房地美的风险开始暴露,管理层冒险激进的做法让房地美置于悬崖边缘,随着风险的急剧增加和房地美管理层态度的转变,尽管曾经非常喜欢这笔投资,最终巴芒二老选择了退出。2008年,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时,股价已经惨不忍睹。虽然最终巴芒二老是获利退出,但房地美的表现也似乎有点打脸。
网友:股神自己宣扬的投资准则,总是亲自打破,以糟糕结果来反证准则。除了保险踩雷,航空股踩雷也挺有趣。
老唐:①活生生的人才有学习价值,神仙只能拿来膜拜:②失败的案例,比成功案例价值更高。
星光《BEYOND》:今天老唐给我们科普了两房的前世今生,真的受益匪浅。作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我以前只是比较好奇,为什么房贷还可以打包成债券,然后是如何演变成星星之火的?很可惜当年的俺没有思考的习惯,只是安慰自己说这是资本家的玩意,我们这里不会有的,就把自己给说服过去了。还好现在有老唐让我知道,原来2003年就已经有危机苗头出现了,巴爷更牛了,2000年就从财报上看出问题并及时出来啦,这又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来证明我们看财报的重要性。木小易:「享受其利,承受其弊」,反过来想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个特别好的事情的时候,也要想想它的『弊』在什么地方。钟小亮:老唐今天分享的房地美和房利美的例子,让我想到了一个词,『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说到这种政治风险,一开始我习惯性的想到了茅台,因为茅台的大股东也是国家,惯性思维去思考,按理说也会有政治风险。但稍微深入思考了一下房利美和房地美的例子,这跟茅台还不太一样。前者享受的更多是一种来自政府的许可,授权,特许经营甚至是政府背景下带来的低利率。但是反观茅台,除了大股东是政府,其他都是靠产品和品牌在市场上一点一点赢回来的,虽然有可能会有政府大股东的一些决策错误,但是只要不影响消费者对茅台的认知(心理份额),对比房地美和房利美的政治风险,会相对小很多。读书卷:房地美享受政府的背书优势,就要承受其政治风险,就象我们买了茅台,就要接受它账上现金的低收益,接受它作为富人,得不断为贵州人民做多点贡献的事实。K.j:谢谢老唐分享的两房历史,人性在金融系统里总是容易被放大直至产生问题,钱越多的地方越是是如此,这似乎也很难根治。资本主义如此,天朝如此……,初衷很好的东西,在人性慢慢扭曲住下都会变得面目全非。周明芃:甘蔗没有两头甜,政策在赋予某些公司特许经营权优势外,往往也需要面对随之而来的风险。就像芒格所说:世界就是这样,如果我们接受了这件事情的优势,对这件事的劣势视而不见,我们和鸵鸟没有区别。无非是评估风险造成的损失有多少,发生风险的可能性有多大。指望所有的投资很完美,毫无风险,这是典型的既要又要还要,要么是这笔投资是个骗局,要么是我们并没有认清这笔生意真正的风险。无论哪一种,都是非常危险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基本上所有的企业都会遇到小黑手和小红手来回切换的风险,这种风险对我们来说,从长期来看,大部分是相互抵消的,最终还是取决于企业的竞争优势。但少部分会影响我们所持有公司的护城河,所以一是不要单吊一只股票或者一个行业,二是坚持瞅地,对企业和行业持续跟踪研究。例如唐师曾经持有过的国投电力,卖出的理由是『对煤电政策的估计不足和对水电输送的阻力认识不足』,包括银行,在国内扮演的角色有一定的公益色彩,相当于土地部分盐碱化,清仓也是理所当然的。价值人生:哈哈,巴神在房地美上不仅做到了『享受其利、承受其弊』,还做到了在『利大于弊』的时候在场,『弊大于利』的时候离场,这就是永远比较的结果,太精彩了。蜗牛与黄鹂鸟:为巴神的敏锐判断力和财报排雷的功力折服,持有9年,赚30亿美元,发现有造假迹象手起刀落,果断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