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油茶不哭

2016-01-08 张冬冬 好食记


这是食记君为您分享的第79期匠心内容;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haoshiji001关注。


『洛水之北系列之五


我们无法向孩子们描述早已消失的事物,比如恐龙;如果有天,一些特色美食消失了,我们该如何向孩子们描述食物的“美”。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


(1)


素闻洛阳果子油茶很是出名,来到洛阳,不尝一尝,难免抱憾。


▲果子油茶


向当地人打听,果子油茶哪里做得好吃,多半人说,西大街有一家,味道正宗,包子也好吃,价格还很便宜。


来到西大街,从街头逛到巷尾,却没瞧见有卖果子油茶的。


还好有地图导航。


打开手机,进入地图。地图上果然有一家果子油茶店,距我163米。地图显示:西大街41号。


随着生硬的导航语音,一边四处查看门牌号,终于找到了西大街41号。


居然是间卖字画的店铺。


店中有个男人见我在门外驻足,探出头问:“您要买字画吗?”


“不不,我想找一家卖果子油茶的店,地图上显示就在这里,可……”


“哦”那人一副恍然的神情,“没啦,没啦,早就没啦。”


“搬到哪里去了?听说很有名哎。”


“这个……”那男人转过头,朝屋里大声说,“那家卖油茶的,你知道去哪儿了?”


一阵橐橐的棉靴声自远而近,一个女人走至门口,说:“那家店好像关门了。老板年岁大了,儿女都在外打工,没人肯做,两口子干不动了……兴许回老家了吧。”


男人说:“洛阳卖果子油茶的又不只这一家,正义街那边有一家也很好喝,你可以去看看。”


(2)


正义街离西大街不远,走几步就能到,我心里却有些怅然若失。


正义街这家果子油茶店,店面不大,20平左右。



进来后,看到一对老两口在后面忙活,店中有个老人正捧着碗喝。墙上贴着价钱:花生果子油茶3.5元,果子油茶3元。


老阿姨见我过来,问:“喝哪个?花生果子油茶里有花生,香一些。”


那就喝“最贵”的吧。


老板忙活完,找个凳子坐下来,我便和他攀谈起来。


他姓杨,做油茶有二十多年了,原先老两口年轻时都在厂子上班,后来厂子倒闭,两人就开了这个店。


果子油茶在洛阳的历史很久,但谁也说不清起源。


大致是这么个情况


以前穷人家买不起油和肉,招待客人显得很寒酸,尤其是冬天,天冷,肚子里没油水,难以御寒。因此,他们就拿出各种各样经济实惠的配料,比如茶叶、花生、姜、盐、炒米,熬一锅香味浓郁,漂着油渍的茶水。他们便拿这个热腾腾的油茶水泡饭充饥或款待客人,久了,便成了洛阳的特色小吃。




和老板正聊着,阿姨将油茶端了上来。


油茶的颜色比白面汤略深一些,撒着一些黑芝麻,花生仁若隐若现在油茶中浮沉,油茶上还撒了不少的炸面泡。


“面泡就是果子,把面擀成很薄的小面皮,两两粘在一起,入锅炸,就形成了气泡,这可是要看功夫的哟。”



油茶闻起来有股淡淡的咸香,也不太稠,喝进嘴里很滑,很爽口;果子也很酥脆,和油茶一起送进嘴里,入口即化,果子炸得小,并不觉得油腻。花生煮得很透,带着油茶的咸味,越嚼越香。黑芝麻被油茶一烫,芝麻香也出来了。



油茶、黑芝麻、花生、果子都各有各的味道,但味道都很清淡。


这碗油茶虽不比清晨那碗牛肉汤浓郁,却有另一番清新淡雅的风味。


(3)


老阿姨不忙活了,也坐了下来,我便请教油茶怎么做的。


老阿姨说:“做油茶很简单的,在我们这边几乎人人会做。把面粉在锅里炒熟炒香,加水打成面糊;再把面糊倒入沸水锅里,一边下锅一边搅拌,稀稠合适了,加点盐和花椒粉,煮开就好了。再撒些果子、花生和黑芝麻就更香了,老人孩子都喜欢喝,养胃……”




正说着,旁边老人问道:“老板,怎么没有餐巾纸?”


老板苦笑一下:“我们不备餐巾纸。”


老人一边嘟囔着一边从口袋里掏钱,付完钱后,用手抹抹嘴,出门了。


老板看着他出门,转脸对我说:“我们一碗油茶卖三块五毛钱,一天也挣不多少。再备上餐巾纸,又是一笔开销,逢见带小孩的来,一个小孩就得用一卷……实在备不起纸。”


老阿姨接着说:“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我们两口吃喝全靠这个店,不省着点,怎么能行?”


(4)


我忽然想到西大街的那家果子油茶店。


我仿佛看见一个老人慢吞吞地收拾店铺的情形,他望望店里,又望望外面的街道,出了门,恋恋不舍地看着自己的招牌。


夕阳在他身后,脚下是一道落寞的剪影。


像这样的小吃店,到处都是,多他一家不多,少他一家也不少。


大街上,每个人都脚步匆匆,没人在乎一家店的开张或关闭。


怕的是有一天,这些店再也找寻不见,而我们的孩子却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眨着大眼睛问:“爸爸,油茶是什么?好喝吗?”


我们怎么回答?



文|张冬冬

编|张慧子




『点击蓝色字样,查看往期洛水之北系列』


① 匠心好食|康熙爷高喊“救命要紧”,竟是为了它
② 匠心好食|俗又雅,酸又辣,唐朝最流行的一道菜是啥?

③ 老字号|我在洛阳,名字叫锅贴

④匠心好食|洛阳汤客对嘴吹,“座山雕”来了也没勺儿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均属原创,版权属于观素文化创意工作室。

欢迎转发朋友圈,欢迎提供美食线索。

如需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好食记。

投稿及商务合作,请留言微信后台或发邮箱:1572889817@qq.com

或者加微信zhzdym进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