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不起,我给了你太多“解释”

冰千里 冰千里 2022-11-03

对不起,我给了你太多“解释”


文|冰千里

 

01

 

随着咨询生涯的慢慢推进,我时常想起过去的求助者。

 

每当这时,他们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我眼前,像坐在我对面一样的生动,在那些日子里,我给了他们太多的解释,我在反思自己的同时也思考他们。

 

那时的我经常犯错,写到这里我会给自己一个解释:“每个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之路都会犯错的”,这个解释就是一个借口,让我不那么难受,以免自恋受损。

 

那时自己的确应该做的更好,而此刻此时,我会承认所犯的错误,当时,我内心是这样的:

 

第一,我很想帮他们,想快一点协助他们摆脱困境。


第二,我学习了很多咨询技巧,“解释”就是很重要的一种,很想通过某种“解释”让来访者领悟。

 

基于这两点,我给了他们太多解释,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并没快速达到咨询目标,甚至会脱落,他们再也不来找我了,我也就没了任何办法可以帮到他们。

 

众所周知,“解释”用在咨询里面,目的是为了让来访顿悟,使得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思想情感浮现在意识层面。

 

如此,就会知道其症状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它们的出现只是无意识的代言,但我和来访却把症状看的太简单了。

 

我曾对一个价值感低的来访做过这样一个解释:“那都是你妈妈长期打压你的结果,正如你现在试图让我贬低你”。

 

这个解释没问题,来访也知道是对的,但对她帮助却不大。


因为,通过罗辑思维推理出来的结果,仅仅是种道理,而困惑她内心的却是情感。

 

无论我出于怎样的“好心”和“善意”,都像是在讲道理,那一刻,解释变成了阻断,让我和她之间情感的部分缺乏了流动。

 

而另外的事实是,我又不得不做出更多的解释,这个原因正是对方的“引诱”。

 

咨询过程中,有一类类求助者总会让你解释和回答,却不仅仅限于这样的问话:

 

“老师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对这个你怎么看待?”、“老师,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呢?”、“如果我放弃,你有什么建议吗”。

 

以上只是显而易见的要一个回答,而更多的动力是让你不得不去解释,比如他们会沉默、争执、退行,真的变成小孩子或听话的学生,而他并不知道。

 

此时,我就会变成兄长、老师、父亲,不自觉的会去教授某些东西,就像我在教我女儿学说话、学走路的状态。

 

我总会在这种“不得不”里进退两难,特别是对方“理由”太充分、动力又太隐晦时候,我同样给出了“讲课”一样的解释。

 

我知道自己被“引诱”了,配合她们共同上演了以往的模式,然后他们又处于对自己模式本能的反抗,逃离了咨询关系。

 

02

 

现实中,其实你正在对孩子进行这样的解释。

 

我有个朋友,就经常给她8岁的儿子小宝各种解释,这些解释围绕着各种主题。

 

例如:吃饭时候不能挑食、九点以前睡觉的好处、写作业的姿势为何会是这样的、睡前读唐诗的好处等等。

 

每次读唐诗她都会解释:唐诗的重要性、记忆会伴随睡眠更加清晰、背唐诗对写作文有哪些好处,等等。

 

而8岁的小宝,总会在妈妈解释的主题里犯错,甚至反抗,我想如果他是18岁,会立刻转身离去。

 

因为妈妈的解释里传递了2种信息:

 

第一, 你听我的会有好处。


第二,我和你之间隔着唐诗。

 

前一种是控制,后一种是隔离,这都在往外推远孩子,曲解了亲子阅读的本质,亲子阅读的本质是在“亲子”而不是在“阅读”上,后者是传授知识,前者则是一种爱。

 

那时,你只需要说一句话就好:“宝贝,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吧”,这句话传递的是尊重、邀请、和互动。

 

然后专注的和孩子一起做他愿意做的事情就好,一切的解释都多余,它们起的唯一作用就是:“你要离我远一点”。

 

《现代汉语词典》对“解释”的定义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我对来访的“解释”符合了这个定义,却忽略了解释的时机,妈妈对小宝的“解释”不但忽略了情感,而且增加了控制,更不合适。



03

 

生活中很多人曲解了“解释”的本质,它必须要和这几个词加以区别,才能显示出真正的意义,那就是:“借口”、“道理”、“掩饰”、“唠叨”。

 

我曾经对来访的做法像“讲道理”,小宝妈妈的做法更像是“唠叨”,无论怎样,只要是混淆了界限,都是一种“阻隔”,阻隔的是真正的内心发生。

 

而在恋人之间,“解释”这个词往往和“借口”、“掩饰”相混淆。

 

“亲爱的别生气了,你听我说……”、“来吧你说!这件事你怎么解释?”、“你误会了,其实是这样的……”、“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说吧……”

 

这些话都是“解释”之前的开场白,无论省略号里面的内容是什么,无论你的解释多么的真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解释”之外的发生。

 

比解释更重要的是“我还爱着你”,这个前提没了,解释就没了,凡是能给你解释机会的,背后的含义就是:“尽管我有些难过,但我已经准备原谅你了”。

 

这个时候的解释就是“借口”,给你一个借口让你证明你是爱我的,给自己一个借口证明我可能是误会他的。

 

这是“给彼此一个台阶下”,传递的是:“事情或许没有那么糟”、“彼此都还有机会”,而需要思索的是:“你们的情感已经出现裂痕了”,其实有时,陷入困境的恋人,很会利用“解释”来骗自己。

 

我有个来访屡次被丈夫背叛,面对伴侣的“出轨”,她每次都会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也会给丈夫一个解释的机会。

 

丈夫解释内容的模板都是一样的,就是“不是你想的那样,我们只不过……”,而她每次都选择相信,而她给自己的解释每次都不同,目的只有一个:要说服自己相信自己的解释。

 

在我们的工作中她的表现更是让我惊讶,她不但让自己相信丈夫出轨的合理化,也会向我做各种解释,让我相信丈夫的“难言之隐”。

 

有时候,我会被她的“合理化解释”同化,处在纠结中好久,她的解释如此真实和强大,让我有种“虚假的存在感”。

 

我也慢慢知道,她来找我潜意识是为了寻求“联盟”,因为她实在没法承受自己那些所谓的“解释”了。

 

她甚至祈求我告诉她她是对的,伴侣的行为是合理的,这样她就多了筹码来应对内心的恐惧,继续生存下去。

 

可我做不到,我没法不在乎我的心,没法当做这些事是正常的,甚至都不愿解释我的感受,我在试图寻求一种方法来破坏她和丈夫的联盟,也破坏她想和我的“结盟”。

 

直到半年以后我才有机会,我只是用把我和她的看似正常又不真实的关系呈现了出来,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的,让她感受到不同。

 

她再也找不到一种解释来证明自己的合理化,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第三方(丈夫),而是她和我之间,任何的解释都在大量证据面前轰然倒塌。

 

我成功了,是建立在没有解释的基础上,她也成功了,用她的话说:“发现没有解释的世界有种残酷的美好”。

 

当解释变成了对真相的掩饰和合理化的抵抗,你离真实也就会越来越远。

 

04

 

处在这种矛盾之中的我们,教育孩子能更好的运用语言沟通,却又要抵制语言发展所带来的不真实。

 

科学研究证实:“过多的使用语言会让自己变得孤立无援”,我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有时一个真实深情的拥抱,要远远好过语言的劝解。

 

我一个亲戚就按照我教她的方法改善了亲子关系。

 

曾经孩子遇到了什么就喜欢回家说,她总会给孩子解释很多道理,分析事情的经过和原因,然后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慢慢发现,孩子不愿意把学校的事告诉她了。

 

我教她的方法是尽可能少的使用语言,哪怕自己开始多么别扭,也要忍住,只采用“倾听”和“肢体动作”。

 

孩子说什么她要安静的放下所有事,仔细听完,然后抱抱孩子,有时候拍拍肩膀、有时给孩子端杯水,有时只是给哭泣的孩子第张纸巾。

 

慢慢的,孩子又会和她说学校的事情了,其实大多数孩子一开始喜欢和爸爸妈妈诉说学校的发生,他们只是说说而已,就像你下班喜欢和伴侣絮叨一下单位的事,无论有趣的还是生气的。

 

这是一种倾诉,属于一种放松,大多数情况下你不必当真,但你要用心听,这是关系亲密的表达,说什么并不重要,但很多家长误解了其中含义。

 

一发现孩子说班级里谁不好,就焦虑了: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不是被这个孩子欺负了?老师怎么不管呢?然后各种提问、分析、建议,这都属于“解释”。

 

孩子会被你的各种“解释”吓到,就像你说单位小李真自私,然后伴侣盘根问底,像发生了什么大事,你的感觉一定不舒服,本来就是放松,被解释成了压力,孩子自然不会再说。

 

所有不合理的“解释”,都是自己焦虑的结果,很多事,不要急,就像这个词语的定义:要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同时,我在加一条,解释最终目的是满足对方的需求,而并非你自己的需要。



你可能还喜欢:

心理咨询师,其实都挺孤独的

 


冰千里:私人执业心理咨询师,自由撰稿人、专栏作者、一个除名字外,都很温暖的老男人,研究成人亲密关系、儿童游戏心理治疗,接受视频咨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