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这样,我跟你并不熟!

冰千里 冰千里 2022-11-03


别这样,我跟你并不熟

 

文|冰千里


1

 

前几天,有个好友给我讲了她的一段经历:

 

那天,刚下楼,有个邻居拦住我,闲聊起来,因为要去拿衣服,就想赶紧走,平常也没和他说过话,只是见面点点头,打个招呼,我家在16楼,他住2楼,这次突然东扯西扯,有些不耐烦。

 

谁知我骑车刚走几步,他又追上来,说最近很紧张,老家来了亲戚,需要500块钱,问我能不能帮帮他?

 

我很吃惊,我们从没说过话啊,只是“算是认识”,就算帮忙可我兜里也真没钱,于是就如实告诉了他,你猜他怎么说“求求你了,要不你去家去取,去银行取也行”。

 

我想是不是他真遇到难处了,可借钱这种事我还是不能接受,于是就说有事,走了。

 

拿衣服地方不远,就在小区,等我出来,看见他居然蹲在干洗店门口,见我出来,说“你就帮帮我吧,实在没办法了”,我走哪他就跟哪。


最后实在没办法,他跟我去银行取了500块,说一定还我,然后就走了。

 

到现在我都很困惑,咋会有这种人呢,他和我住一个单元不假,可脸皮怎么这么厚啊,感觉就好像我欠他钱,应该给似的。

 

听完我问:“那你为什么要借给她呀?”

 

“毕竟邻居啊,他是不是真遇到麻烦了,再说钱又不多”,朋友回答

 

“他还你了吗?”,我又问。

 

“刚发生的事,他说下周还”。

 

其实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原来,在饭局认识一人,仅留个电话,第二天就给我打电话说要借钱,说最近手头紧,能不能帮帮他,当时我就懵了,不过我没像我朋友,找了个借口没给他。

 

你遇见过这样的人吗?

 

仔细想来,这种事还真不少,认识没几天,找你“帮忙”,不是钱上帮就是事儿上帮,知道你在交警部门,就会让你帮忙处理违章。


你在某个医院工作,看病就找你帮忙“托熟人”,你是律师,隔三差五就找你咨询合同产权之类的,反正不管你是什么吧,总会找你“要点什么”。

 

遇到这样的事儿,你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对方很功利,有时说话还真是让你感动,一口一个大哥大姐兄弟姐妹叫着,让你觉得你们已相识多年,于是不忍心拒绝,就帮了他。


2

 

我把这类人称为:“依附性自恋”,他们内心是自恋不足的,有个地方始终感觉不如别人,于是就会依附于另外的人。


被依附的人,在他看来往往比自己强大,然后就借用他人的强大,增加自信,弥补内心的虚弱。

 

对外的表现就是彰显弱小,向别人索取本不属于他的东西,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强大。

 

认识没几天就去借钱,不合常理啊对吧,可他们内心不是这样认为的,他们会觉得“应该如此”。


借到钱就会觉得自己变强大了,你看,我人脉也不错吧,你看我也有“办事”能力吧,你看,我认识人很多有用的人吧,诸如此类。

 

在这里,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满足”,满足的是他的自恋,内心却是匮乏的,借助别人强大来证明自己强大的方式,恰恰是虚弱的表现。

 

这种人,基本没有“边界感”。

 

人与人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A、陌生关系:人海茫茫擦肩而过,不足挂齿。

 

B、一般关系:几面之缘,点头之交,可以说是认识,也可以说是不认识,或许是你朋友的同学,或是你同学的同事。

 

这算近一点的,远一点的,小区门卫、快递小哥、餐厅老板、理发店理发师、像我朋友的远房邻居,诸如此类。

 

C、社会关系:同学、同事、亲戚,有相同爱好的朋友,一般我们会统称“人际关系”,其中有的可视为知己、闺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朋友,甚至可成为挚交。

 

D、亲密关系:指你的核心家庭和原生家庭,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伴侣、公婆、妯娌、拉杆、岳父岳母,亲密关系又有核心关系,仅指子女、伴侣和父母。

 

你情绪的好坏,深刻的体验,痛苦和执着,快乐和幸福,基本来自亲密关系,这往往是心理咨询主要研究对象,特别是核心关系。

 

以上四层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每一种不适应,都是一种边界的突破或情感隔离。

 

你和一般关系借钱就是突破了对方的边界,你和孩子冷漠就是情感的隔离。

 

你对快递小哥耿耿于怀就是越界,你对父母不理不睬就是隔离,已婚的你和同事上床就是越界,和伴侣分居就是情感隔离。

 

很明显,“依附型自恋”的人,突破了他人边界,混淆了一般关系和亲密关系,他人会有种极不舒服的体验,有时,这不仅仅是突破边界,还是一种攻击行为。

 

像我朋友,我认为邻居不是突破边界借钱,而是带有攻击意味的抢劫,这里有种威胁,好像你不帮他就会受到道德谴责,就是看不起他,你就要被扣上类似于“冷血”的帽子。


 

3


依赖型自恋的人,是不能共情别人的。

 

他不会站到对方角度考虑问题,不管你需不需要,他要做的就是:“我要、我要、我还要”。


这种感觉就像,你走路碰见个追着你乞讨的人,你说你给还是不给,不给就觉得自己不善良,给了又觉得窝囊。

 

有次接完女儿,她有些不开心,我就边走边哄她,这时候有个什么英语学习班的推销人员,走过来,一直推销他们的课多好多好,我一边摆手一般继续哄孩子,她依然跟着我们。

 

嘴巴继续说“很好的课,去听听吧,免费的,免费的”等等,直到我上了车,关了车门,她好像很不甘心的样子,狠狠瞪了我眼,转身又去缠其他家长了。

 

还有次,我和朋友去一家餐馆,从未去过,点餐时朋友要了四个菜,老板说:“不用点那么多的,我们家的菜量挺大,你们点2个就好了,先吃吃看”,我看着老板一脸的真诚,顿时心生好感。

 

我和推销员、餐厅老板都属于一般关系,但收获了两种不同感受,一种是你根本不想要,她却恨不能让你全要,完全不顾你的感受,也不管你需不需要。

 

餐厅老板是站到了我们的角度,我们被理解了,哪有餐厅不愿意多卖的,但这个老板就做到了这一点,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从此,那家餐厅,我经常光顾。

 

你在和他人发生任何关系的时候,要考虑下对方的需求,再结合自己的需要,这叫共赢,而不是“有奶就是娘”,一直我要我要。

 

至今我通讯录黑名单已高达200人了,原因只有一个,给我打进电话一通“我要我要我要”,完全不管我的感受,也不管我受得了受不了,我和你很熟吗请问。


 4


依附型自恋,或许在他们潜意识的早年,曾有着功利性的父母,没人真正爱过他们本人,而是他们要满足父母的“我要我要”,才可以被父母喜欢,他们往往都有一个不能真实做自己的养育环境。

 

生活中你再碰到这样的人,请拒绝他,拒绝不代表你不善良,而是你守住了自己的边界,也让他明白他的界限。

 

你的拒绝恰恰是帮助他们更好的看清自己,给了他们不一样的体验,他们改变的第一步就是要体验被拒绝。


你可能还喜欢:


问题家庭里,往往有个醉酒的父亲

你得承认自己是分裂的!



 冰千里:自由撰稿人,心理咨询师,一个深邃又纯粹的老男人,研究儿童游戏心理治疗、成人亲密关系,接受视频咨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