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往事如水 楷模似山——忆在杭州书画鉴定期间的启功先生

2018-01-07 孙之常 团结报文史e家


我来到文博界工作后,特别仰慕那些卓有成就的大家,很想和他们接近,但生怕被大家们冷落。自从接触了启功先生,我的疑虑顿时便瓦解冰消了,原来真正的大家是这样的平易、谦和,又带着几分幽默,他们高于常人的地方,在于气质,在于学问。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启先生,还是参加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工作以后,那段岁月和那些所经历的往事,至今想起来心头还是热乎乎的。


启功讲解《四库全书》的来由。


记得那是1987年春在杭州市浙江省博物馆进行古代书画巡回鉴定期间,启先生那次一到杭州顾不上休息,立即赶到鉴定现场。与其他几位专家没有寒暄,没有客套,马上便一起进入紧张有序的鉴定工作。鉴定工作安排在每天上午工作半日,下午工作人员将鉴定过的书画分类回库,再准备次日待鉴定的藏品,每期鉴定工作都要连续进行三四个月的时间,专家都是六七十岁的长者了,要保证他们的休息。启功先生因为晚到了一段时间,老人家经常减少自己休息时间或不休息,抓紧时间了解前段鉴定藏品的详细情况。尤其是对有疑问的和大家看法不同的藏品,有必要时提请收藏单位再安排时间与其他几位专家及当地研究人员共同研究,提出查证方向,力求得到正确结论。他的认真,他的执着,得到大家的称道,也得到了大家的尊敬。


我在省博的照相结束后转到浙江美术学院,启先生听说后也随之赶到那里。他说,要补上前一段落下的“功课”。藏品在拍照过程中,被明亮的灯光照得画面明暗层次分明、色彩艳丽地全貌展现,启先生非常高兴,端坐在一旁鉴赏,风趣地说:我这是雅座专场,是享受,美极了,太美了!他不时地向工作人员提出相关问题,必要时待拍摄结束后,还要用放大镜近观,有时记下款识、印章、质地、装裱等详细情况带回进行查证,与其他几位专家仔细研究。


启先生说知名博物馆的藏品他接触的较多,但社会上文化艺术单位藏品见得少,有这样好的机会不能错过,一定要亲眼看看,各个地方都有宝贝,机会难得啊!我看到他老人家看书画时那副认真的神情,科学严格的鉴定态度,真让我感动。


浙江省博物馆坐落在风景优美的西子湖畔,那里保存着许多历史文化遗迹,鉴定工作之余,能在湖滨走走,应该说是莫大的享受。每逢这种机会到来,启先生总会勃有兴致与大家谈古论今,很深奥的道理,往往被他们几句寻常的话带出。与他散步同他谈天,是享受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记得那天,天气晴朗,湖波不兴。浙江省博物馆曹锦炎馆长安排参加鉴定服务工作人员要和鉴定专家们合个影,我们选在馆内文澜阁前,启先生看了说,选的环境非常好,合影过程中,大家都为这次重要的鉴定盛会而兴奋,脸上浮现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合影后大家都不忍离去,又陪同专家组游览了文澜阁古迹。大家来到园内御碑亭前,启先生驻足凝望碑文,逐句逐段解读乾隆皇帝所作《趣亭》《月台》《文澜阁》三首诗,和赐赠文澜阁四库全书的上谕,还对碑文恭录者当时浙江巡抚谭钟麟的欧、柳两体书法做了介绍,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古典文学和书法课。启先生言语特有的幽默,不时引起大家的笑声,大家无不为先生的魅力所吸引着,霎时,大家忘记了眼前的风景、古迹、淡化了身边的奇花异石,都紧紧地簇拥着他。


启先生在全国巡回鉴定期间,每到之处都吸引着文化各界人士的目光,都愿意一睹这位谦和的大学者风姿。为人治学风范,如仰高山;评书画论诗文,一代宗师;承于古,创于今,心胸宽广,令人感佩;言谈风趣,应对机敏,与先生谈话交流无不感到是一种享受。


专家们在鉴定古代字画。


想求启先生的墨宝的人众多,先生每到之处,都要挥笔留下不少的作业。每天晚上只要没有接待安排,都要执笔书法,尽可能满足各地方新老朋友的期望,尤其是基层的普通工作同志,启先生是有求必应,我们看在眼里,心中无限敬佩先生的做人的品德。


为保证鉴定成果尽快整理编辑出版,首先是摄影工作要保证每期同步完成,所以我的工作是白天拍摄、晚上冲洗,非常紧张,我这次与启先生在杭州接触,也让先生更加了解我们的工作,多次晚饭后他邀请我去他房间坐,喝点啤酒,因为要赶冲大量的胶卷,也怕影响先生的休息,一直不敢打扰。


记得在结束工作前一天,我想得去和先生打个招呼了,一进先生房间,只见书案上已备好纸墨笔砚,案头一张单上还有二三十人的名单,我想今晚得写到何时?于是在先生的示范下,学着裁出几种书写规格的纸来,再按先生的诗、联字数将纸折线,先生书写时帮着伸纸,垫纸吸墨,借此机会观摩先生书法怎样布局、怎样运笔,先生书写认真,行笔稳健,运笔到位,始终精神百倍,丝毫没有倦意。说实在的,那一刻我真想回到孩提时代,拜启先生为师,好好地学书法。


我是从事文物摄影工作者,拍摄了不少书法作品,但对其中的学问知之甚少,借此机会,大胆向启功先生求教。先生对我提出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使我明白了许多书法方面的道理,正确地执笔是为了书写时能灵活运笔到位,习字应从楷书开始,可以临摹各体掌握其字形结构,长期练习后,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写作需要发展自己风格。


先生博学,书法中引用唐诗宋词或命题赋诗运用自如,应对所求,往往是恰到好处,赠友人书到落款处,谦虚恭敬体现着先生的高尚情操,先生书法,结构内紧外放,笔画道劲俊雅,章法布局严谨,先生的书法作品,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渊雅而见古韵,隽永而洒脱,饶有书卷气息和诗歌韵味,成为中国当代书法文化的瑰宝。


先生道德高尚,奉献社会的情怀、严谨治学,勤奋敬业的精神无时无刻地激励着我们,全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工作历时八年,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文化单位的热情支持下,得以完成。现已出版了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十四卷和中国美术全集书画分类全集三十五卷,并荣获国家图书一等奖,为研究中国书画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资料,成为研究者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每看到这些成果,我们都会想起与几位鉴定专家共同工作、生活的日子,从中感受到幸福快乐,再次激励我们奋进。


人们常说,有珍贵的往事回忆,就是拥有一笔莫大的财富,通过与启先生的交往、接触,我觉得很惬意,因为从这一点上说,我已经是富足了,也很满足了,将让我终生享用。真是往事如水水常流,楷模似山山自高,谨此文字献给我们所崇敬的启功先生。


(作者系文物出版社原摄影师)



作者:孙之常

编辑:王富聪 周冰倩


文史e家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

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


好文推荐:点击文字,立即查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