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温度
“孩子,我好像老是记不住事情,不会有老年痴呆(倾向)吧?”
父母上了年纪,最担心的事往往有两件:突然中风和认知障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痴呆)。
▲论坛现场
子女担心的也莫过于这两件“可怕”的事,一旦家中老人患病,长期的照护问题让许多家庭无奈、无助。
“发病后的她,会不停地做出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重复买东西,不停地买盐、买糖……把整个家塞得满满的!”一位认知障碍患者的女儿在1月10日下午于上海市长宁区古北市民中心召开的“记忆的温度”关爱认知症社区公益论坛上吐露出自己的心声,发泄着久压胸中的情绪。
此次论坛由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老年产业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指导。上海银杏老年公益基金会、上海佰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上海新闻晨报社区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旨在探索认知症应对新方法和新途径,通过专家支持、社会倡导、志愿服务、标准制订等方式,从家庭到社区,推动整个社会正确认识、预防、缓解认知症病症,消除公众对认知症的恐惧、偏见和歧视,共同营造一个充满温度的社会环境。
01.
科学认识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其保护因素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国认知障碍学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神经病学学组委员、上海神经康复学会副主任魏文石博士介绍说:
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有遗传,受教育程度,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心肺功能不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抑郁。
其保护因素有:运动,良好的睡眠,地中海式饮食,适度压力,清单式日常生活,沟通交流。
▲魏文石先生在论坛上演讲
认知障碍并非不可逆转
上海市神经卫生中心老年一科副主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ADC)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常务委员李霞教授说:
认知障碍早期容易与正常的老化,比如我们常说的“老糊涂”混淆。当症状比较明显时,会认为这病看不好。但其实认知障碍并没有那么可怕,也并非不可逆转。其实他没有精神行为问题。
因此要消除偏见,善待我们自己的大脑,身体健康与记忆体检一样重要。加强自我管理、社区服务、专科结合刻不容缓。
▲李霞女士在论坛上演讲
认知症的十大警讯
上海交通大学老年产业研究所所长、全国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暨民政老年医院原院长张乃子先生介绍了认知症的十大警讯:
1.记忆力变差,影响日常生活起居;
2.以前可以做好的事情现在做不好;
3.搞不清楚过去、现在和未来,没有时间、空间概念;
4.情绪起伏很大,容易生气,有时会攻击人;
5.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理解力变差;
6.判断力变弱,警觉性变差,害怕孤独及陌生的环境;
7.缺乏抽象思考能力,如不知道钥匙可以用来开门等;
8.换了个人似的,性情大变,怀疑他人;
9.和以前相比,情绪和行为都不一样;
10.会偷偷藏东西,又忘记东西放在哪里,甚至以为别人偷藏他东西。
机构要有家的感觉,要尊重患者隐私等。因此给我们的启示是一要以老人为取向,二要用综合照料取代专业化照料。
▲张乃子先生在论坛上演讲
02.
加强认知症照护体系建设
长宁区民政局局长 章维
章局长介绍,“老年人的需求是制定政策的出发点。长宁正在开展严谨的认知症筛查,全区失智老人群体的数量预计在万人左右。认知症照护作为刚需,无论是居家、社区还是机构养老,服务供给都远远不足。我们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率先探索打造‘分层分级的认知症照护体系’,构建‘前期筛查-社区预防-家庭支持-专业干预-照护机构入住’闭环。”
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上海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会长 徐启华
徐会长在嘉宾分享环节中表示,关爱认知症首先应多开展相关论坛,“在各方思想交流碰撞中摸索更好的道路”。他还提出认知症照护人员应享受相应的培训补贴,此外,“应更多地考虑认知症人群的个人需求,而不是仅仅强调安全至上原则”。最后,徐启华还是强调,在专业护理员的培训体系中,应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上海佰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认知症专家 冯霞
冯老师分享了佰仁堂养老机构认知症专区——“时光家园”服务体系。“我们希望为认知症的患者以及家庭提供涵盖认知症的早期干预,全周期的服务,让患者在专业的服务当中稳定病情,同时给家属更多的喘息和陪伴的机会”。冯霞介绍,“时光家园”服务体系一方面提供安全舒适知识性的生活空间的设计,另一方面在生活照料方面提供的是个性化的照料服务,她指出,应在心理和情绪照顾方面,更多的给予患者社交活动的机会,提升认知症照顾能力的专业课程,同时为认知症的家庭成员提供支持。最后她表示,面对认知症患者,更应给予身体和精神上的关爱,给他们更多发自内心的真情。
03.
互动:用爱守护记忆的温度
论坛现场还就“共享”和“行动”两个关键词展开了互动沙龙。
第一场沙龙由上海佰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认知症专家冯霞老师主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黄延焱、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上海市老年学会青年学者委员会主任刘晴暄、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汤彬、上海理工大学创行团队“一米田间”项目负责人杨昌澎担任嘉宾,就“认知症照护实践的难题与探索”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紧接着第二场“如何更广泛关爱认知症人群”沙龙则由上海尽美长者服务中心执行长费超主持,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郭凯、新闻晨报主任记者盛丰、上海希言心理健康关爱中心主任张峥、认知症家属代表李琳为分享嘉宾进行了互动探讨。
论坛尾声,作为本次系列活动选拔出的认知症友好使者,徐汇区枫林街道宛五居委主任马西霞、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凉五居委会优秀志愿者朱士明、虹口区江湾街道志愿者董雅菊、黄浦区外滩街道汉口居委原居委副书记杨春香、长宁区仙霞街道虹景居委原书记李静圆以及银杏基金会认知症预防高校行动第一期------复旦班老年校友陈立权登台,由银杏基金会理事长、秘书长为六位使者颁发证书、认知症好朋友徽章以及“防走失呼叫器”。
关爱认知症长者,任重而道远。
行动的改变,
要从观念的改变开始。
正如认知症优质照护学院联合创办人
洪立老师所说,
我们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疾病本身,
而是那些错误的认知、偏见和歧视。
让我们共同努力,
营造一个温暖友好、正确
对待认知症的社会环境
用爱,守护记忆的温度!
——上海银杏老年公益基金会
- End -
/ 推荐阅读 /
▶ 一张图测“痴呆”、脑梗、视力,50岁后每年都要测!太实用了
▶ 请观看一段泰国催泪视频 如果我忘了你,你是否爱我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