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药经理人在2021年农历新年期间对入选“2020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企业的创始人或掌舵者进行了系列访谈,问题聚焦在中国何时能够从fast-follow走向first-in-class?需要补的功课有哪些?中国创新药企真正走向国际化,还需具备哪些能力?有哪些影响医药创新的“卡脖子”技术需要去攻克?如何看待火爆且争议的License-in模式?以下是泽生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周明东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E药经理人:国内大多药企都还在做Fast-follow,真正的First-in-Class很少,中国何时能从Fast-follow走向First-in-Class?完成这种蜕变需要创新生态中哪些环节的匹配与完善?周明东:对新药研发这样研发周期长、资本投入大的产业,从国际上成熟的先进经验来看,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医药创新的基本规律,在美国等医药创新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是医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要形成这一蜕变,资本市场特别是公开募集市场要能合理评价First-in-Class的医学与商业价值,通过支持大量勇于挑战尖端科学问题、敢于承担创新风险的“First-in-Class”企业在资本市场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最终产生一批真正具有国际首创新药研发能力的企业,并能引领、促进早期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对First-in-Class的投资,形成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产生真正创新、达到社会进步、群体获益的良性循环。E药经理人:中国创新药公司真正走向国际市场,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周明东: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增强对临床需求的敏感度,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解决真正“未满足医疗需求”的能力。人类社会在现有水平下仍未能满足的医疗需求,是全球面临的同样问题,那么能够解决这样问题的创新与产品毫无疑问是可以面向整个国际市场的。E药经理人:从中国医药创新技术层面来看,还有哪些卡脖子的技术没有突破?周明东:我认为技术问题不是关键,已有的先进技术可以买,可以仿制;但要保持技术的创新与先进,要做出国际原创成果,真正“卡脖子”的是思想与资本的局限。如果我们总是在仿造与低水平重复的泥潭里打转,或者总是想走捷径、省力气、赚快钱,就很难再愿意专注创新、勇敢挑战困难并做出突破,最终是卡了自己的脖子。E药经理人:在目前中国的医保政策下,可以培育出更多的创新药企吗?为什么?周明东:中国的医保政策对创新药企已经有了一定支持,但因为中国市场相对全球市场仍然份额不高,对创新的驱动力有限。因为真正的医药创新一定是面向全球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和市场,即使中国医保支持力度不大,在全球其他主要医药市场也因为具有价值而可以得到支持。尽管如此,必须说中国的医保政策对中国医药创新的支持仍然值得高度肯定,这是我们这样一个飞速发展中的医药大国走向医药强国的重要支持力量。E药经理人:如何评价License-in模式对中国医药创新生态建设的影响?周明东:目前国内的License-in模式主要仍是买国际创新产品的中国权益,我认为对创新生态的影响并不大。中国医药市场在持续高速增长,如果是很好产品,就算没有license-in也迟早会通过进口注册等方式进入中国。因此其对创新的实质意义很小,当然很多企业通过license-in交易扩充了管线,部分企业取得了商业利益,经济上取得了成功,也可能使病人提早用到药物,对社会有积极意义。
何如意:license in产品该如何实现快速上市?药企出海临床试验设计该怎么做?一个最佳的临床是怎样的?
恒瑞首现亿级股权投资,这家从不license in的低调药企凭什么?
高光时刻!2021中国医药创新:BigPharma、Biopharma、Biotech交相辉映,国际化进程势不可挡
思辨中国新药研发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及创新内核
外媒报道 | 中国:明天的生物技术冠军正在崛起
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火了!新药领域,河南老乡也很牛!一个字,中!(文末有彩蛋)
欢迎欣赏“我和我的药时代”——2021年中国医药界网络春晚”!
药时代,聚焦新药研发,荟萃行业精华,分享交流合作,共筑健康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