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创新」在中国新药研发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内创新药以模仿性创新药(Fast Follow)为主,药物的关键靶标来自海外成功药物,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新药,以至靶点扎堆,行业内卷严重,消耗了大量资源。原创新药,尤其是新靶点、新分子实体的原创新药研发不易,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通力合作,做好转化医学,打通从基础科研到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在产业发展趋势的引导、市场突破的创新需求、产业分工的深化三方面形成合力的情况下,打造“研究型医院+基础科学研究机构+生物医药企业”协同合作的源头创新机制,补强产业链短板已具可行性,且将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链补强的关键所在。2022年9月16日,由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和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共同主办,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承办,上海吉凯基因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医学会生物医药转化分会协办的上海源创新药高峰论坛在上海盛大召开。大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饶子和院士担任主席,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刘厚佳、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积宗、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少雄、上海吉凯基因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跃琼、武汉睿成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勇担任组委会成员。论坛聚焦“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新药开发方向,邀请多位院士出席,汇集上百位政、产、医、学、研、投的产业专家,共同探讨如何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的源头创新机制,有计划、成体系地将临床医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药研发项目,为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源源不断地输出创新品种,造福中国患者。
会上,中国科学院饶子和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凯先院士、中国科学院樊嘉院士、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党组书记范金成先生、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院长傅大煦先生、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平先生分别发表了致辞。
饶子和院士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以“基础研究战略”为主题发表了演讲。饶院士从国家战略角度阐述了中国基础研究发展历程,并表示基础研究是一切技术创新的总源头,做基础研究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做基础研究要坐得住“冷板凳”。饶院士团队多年的病原体研究经历充分证实了基础研究对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饶院士会上提出, “建制化”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优势,“战略性基础研究多学科团队联合攻关”模式是新时期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
最后,饶院士表示,培养年轻人要以凝聚、坚持、包容、培养、开放、包容的态度,希望能够江山代有才人出。
陈凯先院士阐述了对我国生物医药发展态势的若干思考,陈院士表示,新药创制的源头在基础科研,要向上游发展,向新靶点突破。生命科学正在经历继DNA双螺旋发现、人类基因组学计划开展后的第三次革命,其核心特点就是多学科的交叉和汇聚——过去生命科学是生物学家的工作,但现在数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学者都参与到了生命科学的发展之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陈院士认为,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设计中起到了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基于生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药物设计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甚至未来AI的检测结果有可能会成为药品检测的重要标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精准药物设计已经成为可能。最后,陈凯先院士回顾了“十三五”计划里,生物医药发展格局的变化,对“十四五”期间新药研发产业将要面临的新征程做出了思考。并指出,我们应当有更多“从0到1”的突破,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樊嘉院士介绍了肝癌样本库的建设与转化研究,并分享了中山医院生物样本库的建立过程及在管理上的心得体会。中国新发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占全球45.3%,总体五年生存率14.1%,术后5年转移/复发率68.4%,早诊早治、抗转移复发是提高患者总体生存关键。我国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起“大型生物样本、标本、病例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库以及共享服务体系”。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经过多年发展已建立规范的肝癌生物样本库,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樊院士认为“转化”是生物样本库建立的灵魂。提高转化能够从4个方面推动医药的进步:(1)早期诊断与预后预测;(2)精准医学与药物靶点探索;(3)推动肝癌分期分型;(4)指导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党组书记范金成提到,生物医药产业是浦东新区重点发展的六大“硬核产业”之一。浦东新区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形成了全维度、全链条的政策扶持体系,将强化创新引擎功能,打造我国生物医药策源能力最强、产业能级更高、产业结构最优、产业生态最具吸引力的产业地标。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院长傅大煦表示,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而言,核心是要打通上下游间各个环节,实现产业链要素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最终形成策源全球、影响世界的产业生态集群。目前的中国原创药物仍需突破,傅院长认为只要大家从基础研究出发、从靶点发现开始,加快突破新靶点新机制药物研制的关键共性和“卡脖子”技术,中国的原创新药一定会更加辉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平介绍了物医药产业的优势和基础,去年上海生物医药的产值已经达到了7600亿,同比增长14%,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从业人员已经达到24.1万人,高端研究学者占全国20%;临床资源丰富;应用市场优势等。刘平副主任表示,这一大背景下,我们要抢抓机遇,奋力营造产业创新的浓厚氛围,要把本市临床资源优势充分转变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动能;要凝聚产学研医各界,聚焦我国患者的急切需求,发挥在创新药物早期研发、转化医学研究中的优势能力,共同驱动中国生物制药向源头创新迈进,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通过推动一批具有原创性的新药转化项目实现产业化,为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链补链、强链。
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从“样本”到“产品”再到“商品”郜恒骏 教授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郜恒骏教授介绍了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近20年来探索的CBDTM模式,即: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转化医学模式。郜教授表示,过去我们有很多研究成果并没有转化成患者需要的产品,要拆除“篱笆墙”,科技创新有成果,还要把成果变成效果,精准完成“创新链”到“产业链”的对接,只有完成了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这个“三级跳”,科技创新才能变成生产力,才能释放出强大的力量,从而满足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及市场需求。石乐明 教授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附属肿瘤医院教授
石乐明教授讨论了“可重复研究结果”在新药研发中的重要性。创新药物研发面临“双低”的现状,即药物临床试验成功率低以及药物临床使用有效率低。石教授认为,临床前研究结果普遍存在的不可重复性问题是导致”双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美国,每年因“不可重复的临床前研究”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80亿美元。只有确保数据产生、分析和解读等环节的高质量和标准化,通过高质量大数据做到精准医药创新,才能挖掘出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相关的、可靠的生物标志药物,从而解决“双低”的问题。
张璐 研究员
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璐研究员分享了“靶点蛋白的结构生物学”在抗结核新药研发中应用的案例。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是严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是细菌病原体引起疾病中的头号杀手。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因此理解已知药物作用于靶点蛋白的分子机制和临床耐药机制,发现新的抗结核靶点蛋白和靶向性药物研发的迫在眉睫。Mtb独特而复杂的细胞壁结构在细菌生长,侵染,毒力和耐药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是公认的药物研发靶点。
张璐研究员及其团队的研究首次从分子层面证实临床一线药物乙胺丁醇靶向性抑制细胞壁合成关键膜蛋白糖基转移酶EmbA-EmbB和EmbC2复合物的体外活性,从而发挥破坏Mtb细胞壁的作用,该研究回答了困扰科学界50多年的乙胺丁醇作用机理和耐药机制问题,为全球抗结核新药研发和解决耐药结核病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午的圆桌会议围绕“基础研究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哪些国外经验可借鉴?”、“成功转化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Biotech如何在项目开发的更早阶段引入临床价值评判?”、“早期项目投资中,有哪些机遇、挑战及建议?”四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为临床需求驱动中国源创新药开发提出发展建议。石乐明教授表示,做新药研发要沉得住气,如果我们能卸下“10年赶英超美”的包袱,轻装上阵,对产业会有一些帮助;张勇慧教授分享了对天然产物的成果转化中的一些经验,通过建立了一整套的筛选体系,目前已经从植物、微生物里分离出了近4000个化合物;张璐研究员认为,中国科研院校的科研土壤,每个课题组的博士生体量是美国同类课题组的2倍以上,药企可以多和院校合作,发挥各自优势,研发更多创新药;润佳(上海)医药科技公司生物副总裁周天伦博士认为,从基础科学到成果转化需要耐心;北极光合伙人宋高广博士认为,除了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都需要更多资金投入,中国资本大举进入新药研发产业不足10年,还要继续沉淀。
张勇慧 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院长张勇慧教授深耕天然药物化学及创新药物多年。天然产物是新药发现的重要源泉,在1981-2019年全球批准上市的小分子药物有1881个,其中与天然产物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约占49%,如大家所熟知的青霉素、链霉素以及青蒿素。从天然产物到创新药大致分为3个步骤:(1)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2)活性化合物的筛选;(3)候选化合物的评估。在这些过程中,科学家会遇到一系列困难,如:分离纯化困难、药理模型缺乏、成药性评价难等。对于以上难点,张教授结合自己的工作做了逐一解读,并介绍了获得的研究成果,包括:细胞松弛素、壳梭菌素结构的鉴定,抗AD活性杂萜、PPAPs的筛选。张教授认为天然产物是医药研究的重要宝库,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一年已发现约120类新骨架类型,约200个新骨架化合物,其中23个被评为国际热点化合物。刘天舒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刘天舒教授结合开展针对消化道肿瘤的基础和转化研究的工作,分享了消化道肿瘤的基础和转化研究,比如怎样克服肿瘤的耐药机制、怎么发掘新的靶点等。目前中国消化道肿瘤疾病负担很重,呈现出发病率、死亡率“双高”的特征,随着分子分型的开展,我们正从单纯化疗到联合靶向治疗,再到免疫治疗的迈进。但肿瘤存在时空上的异质性,给肿瘤的治疗带来了疗效上的差异。针对不同的肿瘤微环境、不同的分子分型、不同的免疫特征,很多药物正在研发或者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刘教授表示,希望通过医学科学家、临床研究者、医药企业的协作,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戴沁芸 博士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上海分中心处长根据国家数据调查显示,中国是数据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评价每年增加速度比全球平均快3%,预计到2025年增至48.6ZB,占全球数据的27.8%,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然而数据的泄露、流转也为个人隐私和公共利益带来了隐患,数据的滥用、数据的处境也给政治稳定、国家安全带来了风险。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生效施行,为“数字中国”战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自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维护公众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戴沁芸博士结合人类遗传监管重点,重点解读了《数据安全法》,提出了人遗数据安全保护与合规的建议,对从事新药临床研究、国际合作以及其他涉及人遗监管的科学研究项目,具有重要价值。聂勇战 教授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免疫疗法已成为治疗晚期肿瘤最有希望取得突破的疗法之一。以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及以CAR-T、TCR-T为代表的免疫细胞疗法是免疫治疗发展最前沿的两个方向,其中细胞治疗是当下肿瘤治疗的热点,而通用型和实体瘤是细胞治疗的热点和难点,聂教授详细介绍了团队在实体瘤CAR-T疗法方面的探索。聂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的筛选和队列验证,发现MG7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地识别CEACAM5的糖肽表位,此抗原在肠癌、胃癌、胰腺癌、胆囊癌和卵巢癌等高表达。将MG7单抗用于构建scFv制备MG7-CART用于治疗MG7阳性肿瘤,在体内外实验中取得良好的疗效。随后开展了临床试验,纳入了两名MG7阳性的胃癌和肠癌转移患者,局部治疗肿瘤组织治疗后发生明显的缩小,瘤内大量坏死肿瘤细胞。表明MG7-CART细胞疗法是晚期实体肿瘤的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免疫细胞疗法。
沈柏用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胰腺癌是目前治疗效果最差的恶性肿瘤,被称为“癌中之王”。胰腺癌诊疗一方面迫切需要寻求安全有效的临床新技术新方法以切实提高病人的诊治率,另一方面又需深入开展基础研究以期在胰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机制等领域有所突破。沈柏用教授领导的瑞金医院胰腺疾病诊疗中心针对上述问题创新性地提出“胰腺癌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围绕遗传风险评估,提高早诊率;创新临床路径,实现个性治疗;预后判断及治疗敏感度预测以及复发转移干预的精准防治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期改善胰腺癌的总体预后。牟男
上海吉凯基因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细胞治疗总经理2022年,人类历史上首个T细胞受体药物获批上市(Tebentafusp,用于治疗HLA-A*02阳性葡萄膜黑色素瘤),T细胞受体成为继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核酸药物、基因治疗药物以来新的药物形式。其中,TCR药物作为新型T细胞疗法获得了广泛关注。
TCR可以识别肿瘤细胞内部抗原的特性,极大扩展免疫肿瘤的药物靶点选择,TCR药物获批上市打开了人类癌症治疗的新篇章。牟男经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TCR药物的机理,以及全球范围内TCR药物的开发格局,吉凯基因在TCR药物开发上已经积累了5年,目前发现了很多新型HLA限制的TCR药物。
曹跃琼上海吉凯基因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跃琼董事长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缺链”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补链”的解决方法。基于患者需求进行科学研究、发现药靶进行药物开发、药品上市惠及患者、发现新的患者需求是新药研发产业链条上的四个环节,也是国外行之已久的有效策略。而中国在创新药物靶标领域起步晚,药物靶标发现为“0”,这种落后现状严重制约了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导致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上的“缺链”现象。药物靶标是创新药物开发的基础,创新药物靶标是医药创新的根基,是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源头。基础研究的成果与制药工业之间的转化鸿沟,是制约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突破性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基于创新药靶点的转化环节,则是进行“补链”的重要环节。有鉴于此,突破药物靶标发现与确证的关键技术,建立“从基因到药物”的创制机制,打通科学研究与制药工业之间的转化通道,破解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严重内卷的困境已经迫在眉睫。下午的圆桌会议围绕“从临床价值导向出发,临床医生怎样在抗癌新药研发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新药研发存在严重‘内卷’状况,Biotech怎样走出‘内卷’困境?”、“医药资本市场寒冬下,投资界怎么投?”三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共同探讨中国药物开发的创新之路。
上海吉凯基因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吕容真博士分别列举了德国默克的双抗研发失利和辉瑞的临床成功率在10年间大幅提升两个案例,表达了临床医生在转化医学中的重要作用;泰珑创投合伙人刘春光先生认为国内具备基础研究能力的医生依然缺乏,很多具备深厚医学基础能力的创业者做药反而能做的很好,因为可以从临床角度出发,以患者为中心;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化学执行副总裁吕彬华博士认为,除了发现新靶点,在老靶点上也可以做出很多创新转化,并列举了DS-8201之于HER2靶点的例子;上海张科禾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杰锋先生表达了对“生物医药寒冬”的看法,顾杰锋表示,生物医药产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繁荣后经历下行周期是可预测的,只是叠加了许多宏观因素,显得有些“寒冷”,但生物医药领域是长周期产业,还是要保持一定的信心和期待。
中国新药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上海源创新药高峰论坛汇聚各界专家教授,从“转化医学”入手,分析了开展“转化医学”的要素及标准,分享了“转化医学”的成果,有高屋建瓴、针砭时弊的建议,也有实际案例的分析、成功经验的分享。希望论坛的举办能呼吁更多产业界的从业者重视“转化医学”,汇集更多力量,弥补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间的固有屏障,为开发新药、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开辟出一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途径。
点击这里,更多了解上海吉凯基因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