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A法案下的新药阴霾:在劫难逃的孤儿药和小分子药物?
正文共:2091字 0图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2022年8月,为应对过高的通货膨胀率,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IRA),该法案涵盖了税收、清洁能源、医疗等领域,旨在通过多个途径缓解通胀压力并稳定国内经济环境。
针对医疗领域,法案提到:长期以来,由于美国药品价格过高,且价格增长过快,导致超过500万的医保支付人面对高药价望而却步。因此,要求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对医疗保险中处方药价格进行谈判。预计,进入价格谈判清单的药物的价格或将下降25%~60%。
在药品定价相对自由的美国市场,创新药的定价往往不低,很多药长期不降价,甚至还会涨价。相应的,就会造成医保的支出高、参保人的自付医疗费高的情况,从而助推通货膨胀。
目前,CMS已发布了第一批需要进行价格谈判的药物清单,其中包括了强生公司的Imbruvica(伊布替尼),Stelara和Xarelto,以及百时美施贵宝的Eliquis(阿哌沙班),默克公司的Januvia(西格列净),诺华的Entresto(沙库巴曲/缬沙坦),礼来的Jardiance(恩格列净),阿斯利康的Farxiga(西格列净),诺和诺德的Fiasp(门冬胰岛素)和安进的Enbrel(依那西普)10种药物。
名单公布,美国制药界炸了锅,美国制药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首席执行官斯蒂芬·乌布尔(Stephen Ubl)称这份名单是“仓促达成的决策产物,只专注了短期的政治利益,对患者来讲未必是最优解决方案。
默沙东、BMS及辉瑞等首批名单中的药企也纷纷下场"维权",辉瑞的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布尔拉公开发言表示“这简直就是在用枪指着头谈判!”
制药行业及部分立法者对该新政表达了诸多异议,认为这一政策的出台或将对美国制药业在创新药物研发方面的积极性造成潜在冲击。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也曾预测,IRA实施后,未来30年可能会导致新药数量减少1%。
小分子药物要被抛弃了?
IRA法案中提到的,对于上市不足13年的生物制剂以及上市不到9年的小分子药物,将不会被纳入价格谈判清单,这种“不平衡”引起了制药届广泛讨论。
有观点认为,相关条款或将实质性地影响到制药企业在小分子药物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可能导致药企在立项或决策时对规避此类药物的研发,希望法案对于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一视同仁。
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给生物制品和小分子药物不同时常的保护期,应该是考虑到大部分的生物制品的研发可能面临更高的成本。但其实随着低垂的果实被前人摘走,小分子药物的研发成本已然在不断增长。
那企业是否会减少小分子药物的研发投入呢?
有法案发起人称,已有制药公司开始暂停小分子药物的临床试验。
关于暂停临床试验的原因是否真的与此项条款有关,还有待考量。但是按照正常逻辑,如果单就因为IRA法案中小分子药物的保护期较短就不顾前期投入直接停止临床试验,是不是听上去就有点离谱。
从立项到上市,一款药品的最终命运常常与相应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研发难度以及药企本身实力等一系列因素息息相关。政策上的偏倚或许会是决策者考量因素之一,但绝不会是唯一原因。
相比于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的“多样性、膜通透性、生产成本低、易储存运输、可口服”等优势一直以来都没有丧失。在2023年FDA批准的66款新药中,小分子药物占了半壁江山,足足有有28款。
共和党众议员Greg.Murphy也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小分子药物仍是大部分患有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和其他领域疾病的美国人的主要选择。
孤儿药可能不再是游戏漏洞
所有药品都会面临价格谈判吗?
对于此,IRA规定:所选药物必须为近12个月内Medicare处方药福利或Medicare医疗服务总支出最高的50种药物之一,且必须是已获批至少7年的药品或11年的生物制剂。这些药品将不包括:1)仅被批准用于治疗一种罕见疾病或病症的孤儿药;2)血浆衍生产品;3)每年医疗保险指出低于2亿美元的药物(数值将根据每年通货膨胀进行调整)
有批评者指出,法案中针对孤儿药的部分会影响企业对孤儿药的开发热情。
罕见病患者少、相应市场需求就小,这些特殊性让孤儿药的审批一直享有特权。
1983年,为了激励孤儿药研发热情,美国首次通过了《孤儿药法案》。之后为了进一步激励企业投入孤儿药研发行列,也出台了其他一些利好政策。相应的,药企对于孤儿药的研发热情有所改善。据统计,2023年FDA批准的新药名单中罕见病治疗药物高达22个,占获批药物总数的33.3%。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只要每年发病人口小于1/1500,或者每年患病人数少于20万人,就属于罕见病。因此一些不太常见的肿瘤都可以被纳入罕见病的范畴。
之前就有不少药企趁机走捷径,先享受孤儿药开发的政策优势,之后再开发其他适应症。
面对批评者的质疑,参与法案制定的众议员Frank.Palone争辩说,孤儿药并不能成为药企逃避药品价格公平谈判和利用规则漏洞的机会。
目前,美国制药届以及部分立法人员仍在对法案中的部分条款进行“抗争”,关于这项新政的争议和讨论也在不断更新.......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由药时代团队原创,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公众号或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通过下方联系方式联络我们。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从强生出走的Biotech做不好商业化,Biotech夹缝求生实录
股价大涨270%!涨的是所有GLP-1“弯道超车”的机会
近30年首款!渤健ALS新药或将将在欧洲获批,如果不是沾了基因疗法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