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新探索!创新社区自治,佛山这样做
落针、起针……83岁的黎焕琴聚精会神地盯着布面,双手苍老却依然灵活,一幅刺绣在她手下慢慢成型。这是近日顺德勒流黄连社区大学内的一幕。当日,顺德黄连广绣坊在勒流黄连社区大学正式揭牌。
黄连广绣坊在黄连社区大学正式揭牌
随后,“黄连广绣百家展”在黄连中心广场举行,近百幅广绣作品吸引了大批市民和爱好者观赏。这是黄连社区大学在社区动员、社区参与、社区营造方面的又一重大尝试。
对于佛山尤其南海来说,在城市建设、城市治理、城市服务方面如何更加靠近广大群众的期望值,探索非户籍常住人口融入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黄连社区大学的做法提供了一个新的借鉴。
黄连社区大学正是这样一点一滴推动居民参与社区自治,通过社区教育提升居民素质,进而增强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
早在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佛山市与各区相继出台一系列细化文件,南海和顺德都在基层创新管理和服务上下足功夫,两个区的经验遥相呼应、互为借鉴。
桂城创建“熟人社区”,通过开展社区活动让左邻右里互相熟悉,图为“邻里节”活动。(资料图片)
桂城“熟人社区”、大沥“街坊会”、罗村“邻里中心”……这些方法通过打通邻里关系来改变基层治理的模式,培育并提升了现代社区公共精神。2014年,南海区获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模式下,南海持续通过“熟人社区”“直联+网格化”等社区治理和服务机制,开创了“群众点菜、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模式。
社区营造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社区经济的发展、社区环境的改善、社区组织的培育、社区服务的提升以及公共精神的培育,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参与度。与南海的“熟人社区”打造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熟人社区”和“社区营造”都是目标,关键是怎样培养居民的参与感?对此各个地方都各有创新,但有一点相同的是,在提升居民参与能力上,大家都聚集在“社区教育”上,即培养居民社区公共精神,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感,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进而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大沥华夏社区的社工辅导长者使用电脑
“水清碧空现黄岐,鸟语花香见真情!”今年3月19日,来自黄岐渔业社区的五年级学生阮浩瑛,在“大沥社区教育启动仪式”微信群敲出这行字,该句与其余居民敲出的30句诗,共同组成了一首集体诗。线上的集体诗创作、线下的握笔作画,让到场的200位居民过了一把“美学创作”瘾。当天正式启动的新大沥人融和课堂,是大沥社区教育发展项目的重要一环。
2013年起,大沥镇级社区学院和社区领袖学院相继落成,建立并完善社区教育体系。今年,大沥又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与心海榕社工中心共同研发社区教育发展项目,创新社区教育模式,搭建起“3+N+X”社区教育体系。其中,“3”是指大沥镇社区干部学院、社区领袖学院和社区学院。在打造三大主题学院的基础上,社区学院构建1+N+X课程体系,即设置1个核心课程,各大职能部门和管理处各自开展N个通用课程,由基层社区根据自己的特色自设X个课程。
“互动、灵活的社区教育课堂,调动起居民的参与热情,有望吸引越来越多的新旧大沥人参与进来,为创新社区善治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大沥镇党委委员陈的说,大沥还根据辖区外来人口较多的实际,为外来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项目,今年大沥将在沥南、嘉怡等社区开设新大沥人融和课堂,为新大沥人开展政策普及、本土乡情、安全常识、法制宣传、参政议政等主题课程,接下来,大沥还将加快社区学院建设,建立“师资库+课程库”,构建覆盖全镇的社区教育体系,并力争尽快建成启用六村社区教育综合体,为大沥居民搭建更优质的社区教育平台。
声音
何劲和(顺德中道改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黄连社区大学校长):
没有自身素质的提升,没有参与意识的养成,没有参与规则的锻炼,作为社区治理主体的居民群众就会缺位。社区教育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接地气,是最合时势的教育,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基础工程,发现社区、发掘社区是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
毕德(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
党建工作通过社区大学举办社区大讲堂、成立民主议事厅、组织文化活动的有机结合,把社区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爱护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培育了群众的社区共同体意识,这是新时期基层党建的新探索,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举措,也为广东基层社会治理树立了榜样,为党校的干部培训提供了典型的案例、鲜活的素材。
佛山先锋编辑部
来源:珠江时报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推进广东佛山再创新局” 点击“阅读原文”有相关精彩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