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武戈】盱眙话中的异读字——摸(乡音乡情)
点击上方印象武戈关注我们
谢谢
印象武戈★武戈音像
盱 眙
xū yí
盱眙的山,盱眙的水,盱眙的山水最绝对;
盱眙的腔,盱眙的调,盱眙的腔调呱呱叫!
盱眙话中的一些异读字
作者:王泽清 | 讲述:武戈
“异读”是:“指一个字在习惯上具有的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见《现代汉语词典》“异读”条),这里主要以盱城为限,列举一些盱眙话中的异读字。
l 摸
这个字的异读最有趣,也最值得研究:可读“没我”的合音,也可读“没恶”的合音,后者为入声;而无论是前者音还是后者音,表意几乎一样,差异极小。独用,有时是“没我”合有时是“没恶”合,如打麻将的“自摸”;我猜想,老盱眙人多说后者,但这只是我的直观猜想,没做过充分的词频统计。民间口语也多说后者,如母亲告诉孩子:“花生炒好了,搁在罐子里头,没事你就摸两个吃吃。”固定说法亦多为后者,如歇后语:“汤罐摸螺丝――笃定。”
重复使用时一般是先前者再后者,最典型的是常用词语“摸摸摸摸”;其构词法与读音规则无论在普通话中还是比之于各地方言皆堪称独一无二(多数情况下普通话不排斥方言)。四个相同的动词连在一起构成另一个新词语,谁见过第二例?这是我乡方言对祖国语言的贡献。
“摸摸摸摸”怎么发音呢?前两个为“没我”合,后两个为“没恶”合,主要意思为两个:一是指动作慢,如:“快丁个,哪个像你这样做事,摸摸摸摸的,要赶不上车了。”二是指程度轻的性骚扰动作,例子这里就不举了。做事“动作慢”的意思还可说成“摸古摸古”;异读情况如上,“古”是衬字,写“鼓”恐也可以;咱们盱眙方言的内涵真是博大精深,而此仅一斑。
根据汉语的发展规律与手头的一些语言材料,我度早先“摸”只有一个读音,即“没恶”合,入声。在“入派三声”(实际上是“入派四声”)的大趋势发展过程中,“没恶”合自然要变化成“没我”合;而现在正处在还没完全彻底地变过去的时代。我这仍然只是假设,是推论,是猜想,但是遵循一定的规律与在一定材料基础上的推论与猜想。
再从语义发展的角度看,既然“摸”有 “没我”合与“没恶”合两种读音;细玩之,其文义还是有一定差别的。一般地说,“没恶”合含有“摸索、寻找”义,如某问:“哎呀,你从来没来过,怎么摸到我家的?”答者:“今天没得事,出来走走摸摸门,还真摸到你家了。”再如:“那个醉汉子在那块转了几圈子,摸不着家了。”而“没我”合多用为“接触、抚摸”义,如:“你摸摸我手心,看看肿不肿?再摸摸我头,发热不发热?”此“摸”则不能说“没恶”合。
“摸黑”与“摸鱼”之“摸”都有“摸索、寻找”义,但今天我们多说“没我”合;这是为什么?很简单,它们已是普通话了,不是盱眙方言;普通话里已没有入声字。不过,老盱眙人说“摸黑”、其“摸”仍为“没恶”合,如:“快丁个吧(‘包’音),还有十几里路呢(‘垒’音),太阳都要落山了;不然(说如‘忍’)要摸黑了。”
“摸鱼”值得多说两句。“摸鱼”如果有所扩展,那第二个“摸”一定为“没恶”合,如“摸鱼摸虾”;在这样的结构中,即使单用一个“摸”字多亦然,如“偷鱼摸虾”、“偷鸡摸狗”之“摸”口语中也一定是“没恶”合。把“小偷”扩展成“小偷小摸”亦然,叠用成“偷偷摸摸”亦然。盱眙话中带“摸”的四字语如AAAA(上述“摸摸摸摸”)式、ABAC式(如“摸鱼摸虾”)……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分枝,可惜我力不从心,有待方家了。
人是怎么从动物进化而来的,据说至今还没有定论,尽管达尔文的观点占主流;争论的焦点是:从化石材料来看,人类进化史这根链条还缺少关键的一环、即从猿到人这“中间状态”缺少足够的化石材料支撑。如此,我联想到我们的汉语发展史;在这里,一条线索是入声逐步融入到阴、阳、上、去的四声中。在这“逐步……”的过程中,各方言区的融入是不同步的,北方方言早已完全融入,南方有的地方进展很慢;而我注意到:其两者之间、地处江淮流域盱眙话在目前这个历史阶段正处其“中间状态”,而“莫”字的异读,是这个语境中的一块“活化石”材料。
在古代,“莫”字应是入声字;我查了几本工具书,只有《辞源》注了入声。我推想,由“莫”为声旁的字古代应该皆为入声,以四五十年前的盱眙人读以“莫”为声旁的字为例,有的今天仍是这样,如“寞”,见“清寞无嘴”。“膜”亦然:六十岁左右的人对当年打摺席当不陌生,吹笛人用“芦柴膜子”贴笛子上的膜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百姓人家没有谁舍得花钱上百货公司买“笛膜子”;如此,人们说“膜”皆为“没恶”合,入声。我八九岁时,父亲辅导我做功课,我记得分明,其“沙漠”之“漠”与“鼓膜”之“膜”皆说“没恶”合,入声。
盱眙话中以“莫”为声旁的形声字的读音如此丰富多样,像生物进化史上的“生命大爆炸”般,这也实在应该引起语言学家、特别是方言专家的注意。
顺便说一下“白”字的读音,盱城人说“白”为盱眙话“不”的声母加“喝”的韵母,阴平声调,不是入声;而离盱城三十公里的马坝地区却说为“不屋”合,入声,与城里人说“掰”的音相同。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此正是“十里不同音”,而其中有没有语言学研究上的价值呢?如汉字入声音的存亡从地域上讲仅这么短的距离就不同步了,存此以待方家。
“印象武戈”是以发布声音和影像为主的公益性个人公众号,包括有“有声童话”、“致敬经典”、“课文诵读”、“往日掠影”、“以声会友”、“拙笔抒怀”等版块。
“乡音乡情”:每周五上午七点,发送与家乡方言有关的诵读!
“有声童话”:每周四下午四点,发送原创童话故事!
“课文诵读”:每周日上午七点,发送中小学课文诵读!
“致敬经典”:不定期发布,发送经典诗文朗诵
“往日掠影”:不定期发布,发送影视、舞台表演视频
“以声会友”:不定期发布,发送朋友的文学作品诵读
“拙笔抒怀”:不定期发布,发送家人及自己的作品诵读
让我们共同用声音描绘美好的生活!
历史内容可点击公众号主页下方菜单浏览!
欢迎关注、转载、转发、推介!
往期回顾★乡音乡情
课文朗诵 聆听童话
关注“印象武戈”
写作引导 聆听童话
关注“张小鹿的田园”
杉色 摄影:武戈(2018年11月于盱眙铁山寺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