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向南:只要不是被迫,我不会轻易离开 | 媒专栏

深小度 深度训练营 2022-04-30



文字|谭缘  微信编辑|邓文艳


“不要做一个只会沉浸于往事的人,只能天天回忆过去。已经离开者,如果真的还热爱、眷恋这个职业,不能回归,就想想自己能给这个环境与坚守者做些什么。坚守者,在困难的环境下,不贪一时之功,以时间换空间,伺机突破这囹圄,有所作为。”

 


调查记者刘向南,2001年入行至今,已在新闻前线坚守17年,现就职于《界面》新闻,网友送称:“业界良心”。代表作品《都江堰“世遗”核心区建成无牌电站》、《吃空饷15年,山西女商人变身副县长》、《对话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复盘张扣扣杀人大案》等。

在“黄金时代”成为一名记者


Q:您在大学是经济系的,为什么最后做了记者?

 

A:我上大学是在1997年,当时《南方周末》还处在鼎盛时期。在学校就喜欢看《南方周末》调查类的社会新闻,还有李敖、余杰的书,所以受他们的影响很大。再加上自己本身就喜欢写点东西,就有当记者的念头了。

 

后来2001年毕业,就想着找一个记者工作。当时《南风窗》的总编辑很年轻叫做秦朔,从美国做访问学者回来雄心勃勃,想要大干一场。原来《南风窗》的规模很小,编辑和记者都是合一的,需要扩编,我就在那时被招募进去了。

 

Q:那时候算是媒体的黄金时代吗?


A: 算是,那时候算是纸媒和深度报道的黄金时代。我刚毕业不久,在广州就发生了孙志刚事件,当时南方都市报做了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当时还能发这样的报道,证明能算是新闻的黄金时代。

 

Q:刚成为记者时处于怎样一个状态,如何看待这个职业?

 

A:当时对“新闻”的观念还很朴素,就觉得可以替群众反映情况。经常接待到广州上访的民众,我也非常有兴趣和这些底层反应情况的人打交道。这些访民很多是从湖南来的,他们上访不去北京,因为广州离湖南近,他们知道广州媒体发达,所以都愿意来广州。当时认为记者这个职业可以反映底层的呼声,把他们所谓不公的问题用媒体的形式公之于众。

 

Q:您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是什么?

 

A: 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调查记者,虽然我并不总是在做调查报道,也会经常做一些软性的报道。我觉得做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就是调查记者,在现在的环境下,很难每一篇报道都要去做硬的调查报道,只能找机会去做了。

 

Q:调查记者平时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呢?

 

A:到全国各地,哪里有我感兴趣的题材我就去做,我都基于自己的兴趣和发现。因为做了记者这么多年,各地都积累了很多人脉资源,能给我提供线索的人很多,有时候在网上也会发现好的线索。线索太多了,我有个小本,现在里面有20个选题,有些可以操作有些不能操作,我就把可以操作的选出一个报给单位,不能做的报道我就想着找个机会把它做出来。

 

Q:从2001年入行一直在传统媒体,后来突然去了网媒是基于什么考虑?

 

A: 的确,我从入行一直在传统媒体之间走动,直到2016年去界面。因为网络媒体是一个比较新锐的媒体,也代表这个时代媒体向前发展的方向,觉得早一点往新型媒体转不算坏事。相比传统媒体,在运作方式上网络媒体机制更灵活。但对我而言写东西做调查报道的方式变化都不大,只是在新闻的呈现方式上有些变化,网络媒体可以很快的发表而且更注重在网络上传播的影响,这点传统媒体弱一些。


我还会在这个行业里变得更老


Q:这17年,工作上最让您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A:这17年我的作品不计其数,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都江堰”。这篇报道2015年做出,到2018年违规电站推倒,这个报道效果算是我整个职业生涯中最满意的一件。

 

Q:从那篇报道到最后拆除用了3年时间,这期间还有更多的去参与吗?

 

A:有的,这过程中一直在和都江堰保持联系,一直在沟通。这中间我写过一篇报道,就是想尽快推动电站的追责纠正。其实这件事还有2个点没写,一个是电站的组成部分存在违规。在核心遗址区,和圣兴电站相关联的一部分建筑还没有被推倒。另一个是追责,到现在为止涉事官员还没有受到惩罚,这些有机会还是会报道的。

 

Q:您后来说在都江堰的报道过程中曾被尾随,是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危险吗?

 

A:我其实是没有遇见过特别惊险的事情,有时候做舆论监督会有一些特别的情况,比如在广东海门群体性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我从村里采访出来往镇上走经过了一条公路,那时候公路没有人也没有车。突然,来了辆摩托车,摩托车上两个人下来直接把我从公路上强行抬起来,抬到了一个空屋子里,就连上厕所都监视我,不过最后他们也没有伤害我,让当地公安部门的人过来把我带走了,但在那过程中我是不知道他们要对我做什么的。类似的经历是有的,但是特别惊险的我还没遇到。

 

Q:为什么您总能做出“爆款”?

 

A:偶尔吧,我毕竟写了17年,出几篇也很正常。所以我可能就知道他们的爆点,每个记者都有他的关注点,我更关注政治公权特别是舆论监督。现在的环境,有时候没有自由让你去做这种报道,我可能就会先放一放,做一些软性的话题。往后退一点,再找机会再找平台去做。但是公权力监督的题材还是我的兴趣所在。我的想法是不急一时,有的人可能说我不能做出一篇报道我就很气愤,很郁闷我就不干记者了,有些人可能会这样选择,对这个行业灰心失望。我不这样想,在这个环境下,你往前冲是没用的,那就不妨往后退几步,再找机会。因为你不可能总是去做这样的选题,在中国现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你能做出几个就很不错了。

 

Q: 越来越多的人不做记者了,您做了17年为什么还能继续做下去?

 

A; 当然很多人都不干了,像我这个年龄还干的记者的不多了。我之所以继续干是因为我觉得我还没有写出足够好的东西,目前看最满意是都江堰,但还不够满意。如果我干记者,做别的工作可能就不会写东西了。所以最重要的,我是想有一个让我写东西的环境。因为除了写新闻外,我还有别的写作兴趣,还有其他写作的规划。只有在这个职业状态之下,我觉得我才能够去写,去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如果条件允许,不是被迫离开,我会继续,起码还有很多年,我不会轻易离开,所以我觉得我还会在这个行业里变得更老。

 

Q:能透露一下您的写作规划吗?

 

A:可能几年后会出来吧,关于中国历史类的,过去几年现实话题的东西,但不会是以新闻类的方式做出来的。目前做记者还是一个素材积累的阶段。如今的新闻从业面临很多现实性的东西,但是我不着急,因为我在积累我的素材,我不急于写一篇爆款文章。在这样的条件下,没有空间去做报道我也不着急,因为我在积累自己更厚重的东西。很多人问为什么你还做记者,很多话题都做不了,但其实写不了也是我经历故事的一部分。

  

年轻人为什么不去做记者呢?



Q:作为一名老记者,您觉得有哪些素养是对记者很重要但又容易被人所忽略的呢?

 

A:现在网络媒体时代大家都求快。原来老牌记者为一篇报道会用很多时间,各方取证,很多老牌记者甚至用3个月才操作出一篇深度报道。目前来看在这方面,这样的操作方式几乎看不到了。无论怎样,我觉得的这就是做扎实调查报道的基本素养。现在很多记者不去现场在网上就能写出一份报道。我觉得这样对整个生态不太对,这种扎实一点点挖掘去做报道的技能目前来看是缺失的。

 

Q:在您看来,作为一个新人进入这个行业要做好哪些准备?

 

A:其实还是那些老话,首先对于一个事件要有追问的好奇心,要勤奋。还有就是知识面要广,各方面的书都要看一看。

 

Q:怎样才能写出一篇扎实的报道?

 

A:首先采访要扎实,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呈现的方式报道写作的风格文本是第二位的,第一位还是采访。就像做菜一样,一定要把各种食材准备好才能做好一道菜,这个采访的过程拿到的料一定要足够的多。比如在张扣扣事件中,当时很多媒体都去了,但是他们采访了几天就走了,他们采访到的人我会采访到,他们采访不到的我还是会采访到。就像张扣扣的舅舅和王家老二,当时我和北京的一位媒体人一起拿到王家老二的电话,我们一直在给他打电话让见面,但是他就是不见,后来那位北京的同事在电话里就写了王家老二在电话里告诉他的一句话。但是等他们走了我就在县城里给王家老二打电话发短信沟通,终于王家老二在一天的晚上11点答应见我了。那时很多媒体都在找王家老二,都找不到,然后我见面和他聊了两个小时。就是不断的努力的拿材料,往往就会有一个意外的收获。

 

第二位才是呈现方式。因为你拿了很多材料,要懂得取舍。你写文章,你有一万字的材料,但可能只用200或者2000字。写文章对于材料的选择和取舍都要基于记者的经验,勤奋很重要,但对记者而言经验也非常重要。不要灰心,我写了17年才写出我满意的文字。

 

Q:对即将进入新闻行业的年轻人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A:现在有很多对新闻界的看法很消极,比如不要报新闻系,不要做新闻。其实我一直不赞成这个论调,我觉得做记者还是很不错的,起码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让你更多的感知这个社会的现实状态,可以感知这个社会的真实故事,可以到处聊天到处去看看,在相同的工资条件下,还有哪个工作比做记者更好玩呢?我想对年轻人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去认知社会去积累人生经验的职业,其他的职业当然也可能是这样,但记者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干嘛不去做呢?



END


推荐阅读


潜水艇|不知麻酱,不分n l,南方人在北方生活还有哪些不同?

林斐然:无论时代怎么变,我始终要做严肃新闻 | 媒专栏

GQ编辑部新来的年轻人:“一稿成名”对我来说是比较痛苦的 | 媒专栏

民国时尚第一刊里,都有哪些“流量担当”?| 媒专栏


我们持续邀请在职媒体人开展讲座,可以留下你最想听的人的名字或者供职单位


听说有趣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