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漂”记者李显峰:天亮前,我们就去“抱火”丨深度营专访

金贻龙 深度训练营 2022-04-30




11月8日是第19个记者节,也是深度训练营开营两周年生日。


作为新闻学子的大本营,深度训练营专访了十位新闻人,有卧底暗访的特稿偶像,有新锐媒体的视频先锋,有坚守扒粪的调查记者,也有转换战场的媒体新力量……


他们复盘过往,倾囊相授,为了这个行业的后来者,为了你们。


今日是第三期,专访《北京青年报》首席记者、“北青深一度”编辑李显峰。


文丨金贻龙    微信编辑丨陈静 


李显峰对监督性强的选题情有独钟。他眼中真正的新闻就是那些不希望公众知道的事情。但他在写深度报道之前,走了一条颇为曲折的职业路。


毕业的第一个落脚点是一家教辅报,当语文编辑。没多久跳槽去了都市报《信息日报》,名字是记者,但挂在发行部下,并没机会跑现场,只能“打杂”,写活动稿,征订报纸,还被抓差顶替发行员,蹬着自行车送过两天报。


第二年,李显峰去了另一家报社,记者还没干满一年,报纸转型成了文摘报,他只好另谋出路。


那是没有微信、短视频和直播的年代,也是传统媒体风华正茂时。李显峰的职业目标简单纯粹:像海明威、杰克·伦敦那样,以新闻或小说的方式记录世界。


在他看来,记者这份职业可以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


2009年过完春节,他加入“北漂”大军。在北京住过床位房、地下室、郊区民房、群租房,断断续续干过三份工,但没有一家单位给签正式合同、交社保。


那年年底,失业两个多月的他心灰意冷,做了最坏的打算:“实在不行就收拾东西回老家,当个村官,做个民间记录者总可以吧。”


离京前,李显峰抓住了一个机遇,《北京晨报》招丁,他真正走进了新闻现场。


从热线新闻跑起,火灾、车祸、凶案、物业纠纷……两年后,在跑完北京北四环最著名的一桩车祸之后,他离开晨报,先后在《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供职,长期耕耘深度报道。


如今,曾经辉煌过的“前东家”们,或凋零、或倒闭、或转型。前同事或成了互联网企业公关,或去创业,李显峰“困守”新闻一线。


在法治报道领域深度挖掘,多起冤假错案经他报道,得以更快纠正。吉林刘忠林故意杀人一案中,他的“死磕”起到一定作用。从2016年起,李显峰发表多篇长报道,追问“马拉松式再审”,在法院再审后迟迟不结案的情况下,他还写自媒体文章,呼吁尽快宣判。


他在一篇手记中写道:“不要总是等天亮了才去点亮蜡烛,媒体不免要做些锦上添花的事,但最好还是多做点雪中送炭的事。天亮前,我们就要去抱火。”


▲《北京青年报》首席记者、“北青深一度”编辑李显峰


用追踪器调查长江污染


Q1金贻龙:你操作过的选题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


A1李显峰:长江“垃圾船”事件,2016年的事。


Q2金贻龙:你在北京工作,怎么关注到长江口偷倒垃圾的事?


A2李显峰:起初我看到有同行在微信群里转发渔民的爆料,说有轮船趁黑夜在长江上偷倒垃圾,长江沿岸浮着大量生活垃圾。我觉得是个猛料,所以跑了一趟。


Q3金贻龙:环保问题各家媒体都在做,如何做出新意呢?


A3李显峰:这个事在当时还是有新鲜感的。媒体曝光过多起垃圾异地倾倒事件,比如发生在江苏太湖的那次,垃圾源头是上海。但是在长江上作案,还是第一次听说。长江口本身就是个敏感区域,太仓、上海的市民饮用水都取自长江。我从渔民那里得知,不但江岸上有垃圾,江底下也囤积了大量垃圾,渔民一网下去,捞上来的全是气味刺鼻的尿不湿。我当时判断这事挺靠谱的,值得做。


Q4金贻龙:采访是怎么进行的?


A4李显峰:调查起来还是有难度的。据渔民讲,那些船都是在黑夜作案,而且是在长江上。长江你知道的,浩浩荡荡、宽阔不见边际,要抓现场是很难的,而且你也不知道他们哪天晚上作案,如果江上起雾,更难发现。


根据渔民提供的线索,我当时去了江苏太仓和上海崇明岛考察,沿着江岸边走边看,垃圾带太长了。江面上,还能看到许多垃圾随着涨潮向江岸飘来。


渔民告诉我,这些垃圾是浙江籍的轮船倾倒的。这是一种猜测。我用了比较笨的办法去求证——在岸上翻垃圾。垃圾上的文字信息引起我的注意,其中有物流快递单,上面有单号,能查到快递是什么时候送到哪的。这意味着,收件地址就是产生垃圾的地方。很快,我就锁定了海宁、海盐,这两个地方都在浙江嘉兴的辖区内,离太仓和崇明岛的江岸很远。我还找到许多酒店的一次性拖鞋,拖鞋上有酒店的名称。在手机地图上,我逐一标记,基本都在海宁市区。除了拍照,我还带走一些垃圾样品。


上面说到快递垃圾能查到收件时间。收件时间最近的,离我探访相距不到一周,这说明,最近还有垃圾船在作案。查到这个我很兴奋,心想,要是连日蹲守在长江上,没准真能抓到现场。但是那几天气候恶劣,江上天寒风大,好不容易逮着机会跟随渔民出了一次船,也没发现什么。


Q5金贻龙:除了翻垃圾和在长江上蹲守,还想到什么采访手段?


A5李显峰:渔民告诉我,发现疑似船只时离得太远,等渔船开过去时,早没影儿了。他们也没有拍到船号。“浙江船”作案的猜测很有道理,但是证据效力太差。快递单、拖鞋等体现的垃圾源头信息,和“浙江船”的说法是大致吻合的。关键看怎么拿到更多实锤,让证据链更严密,确定就是用船倾倒的。


在垃圾的终点蹲守,希望渺茫。好在,出发之前我就想到第二招:在垃圾的源头“下手”。我买了4个民用追踪器,把它们和垃圾分别包裹在4个袋子里,投放在海宁、海盐的4个垃圾箱内,这些投放地点是根据长江垃圾中快递、酒店拖鞋的源头分布特意挑选的。我的手机上安装了追踪器的APP,APP的地图上能查到裹着垃圾的去向——垃圾中转站。我当时想,要是追踪器随着垃圾到了码头,上了船,随船来到长江口,那么,它会在电子地图上留下轨迹,我可以在垃圾船倾倒前及时报告给执法部门,那就齐活了。


Q6金贻龙:追踪器的效果怎么样?


A6李显峰:牺牲了,没来得及发挥作用。这些追踪器真的成了垃圾。毕竟偷运垃圾有个周期,不可能马上见效。虽然这次不成功,我觉得,使用追踪器在调查性报道中极具参考价值。


实际上,我在海宁街头投放追踪器的那天凌晨,就有两艘船在长江口作案。天亮后,两艘船露出马脚,被太仓海事局的执法人员扣押。船上的人交待,他们是从嘉兴的码头出发的,在长江上逗留多日,合计倾倒数千吨垃圾在长江口。我是在两天后得知这个消息的,这下是真的有实锤了。报道很快刊发出来,震动江浙沪。嘉兴市抽调400余名干警成立专案组,挖出一条黑色利益链,抓了20多个人,查明在长江口偷倒上万吨生活垃圾。


信任的“密码”


Q7金贻龙:采访长江垃圾船事件时,跟渔民沟通顺利吗?如果听不懂他们的方言,怎么才能打开他们的话匣子?


A7李显峰:这其实是一个信任问题。采访渔民的过程非常顺利。渔民都很淳朴,垃圾危害长江,也影响渔业生产,让他们很头疼,他们也想通过媒体曝光来打击这种非法行为。我们很容易就达成共识。


语言沟通难的问题,记者都会碰上。尤其在外地采访时,记者要适应采访环境,而不是等环境来适应你。全国那么多方言,精通每一种也不太现实,但这并不意味采访就进行不下去,你可以用眼神和肢体交流,拉拉老乡情,聊聊爱好、生活习惯等,你还可以鹦鹉学舌试着用当地方言交流,可能你说得并不好,但是会有效果。


Q8金贻龙:采访对象一般都会信任你吗?有没有人对你产生怀疑?


A8李显峰:信任都是慢慢建立起来的,往往,采访对象也会考察记者。刚来《北京青年报》不久,我操作过一个“养猪场地下埋毒万吨”的选题。当时,爆料人周建刚在网上把这个事捅了出来,闹得沸沸扬扬,有关方面认为这是在造谣,计划抓他。周建刚听到风声,立马关机失联。当时他也希望媒体介入,但是又拒绝了联系他的各路记者,他在权衡哪个媒体更有公信力,找哪个记者更靠谱。


这个时候,我就通过一个渠道联系到他的家人,先做他家人的工作,消解他的顾虑,建立互信基础。约定之后,我飞到他藏身处,拿到一手资料,再去靖江实地采访,完成独家调查性报道。这事结束后,我们成了好朋友。


采访并不总是顺利的。很多时候,采访对象有一种“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心态,总觉得记者找来准没好事,这就考验我们的突破能力、沟通能力。有些记者擅长花言巧语、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不太擅长,更多时候靠真诚打动对方。


Q9金贻龙:如果担心对方拒绝采访,应该隐藏记者身份吗?


A9李显峰:看是什么事。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人,对记者工作的接受程度不一样。我做的监督性报道居多,老实说,过早透露记者身份确实会影响你的报道计划。往往,表露身份的时机是发稿前夕。很多时候,表露身份并不能获得有效信息,但非常必要,这有利于做到平衡,让报道更客观。


Q10金贻龙:在你的一些作品中,我发现经常出现专家和学者的名字,你觉得应该怎么采访他们?


A10李显峰:如果刚刚从业,积累的资源不足,可以从知名高校找,从主流媒体的报道中搜索,找到联系方式后,可以直接联系,也可以找人引荐,慢慢地就能积累专家、学者的资源。采访前,记者要心里有谱,对自己报道的事件或现象有深入了解。大多数情况下,专家也会谨慎发表意见,记者需要将自己掌握的资料尽可能多地告诉专家,方便他们分析。如果有专家不愿发表意见的,应该尊重他们。


别让认知掉进“死胡同”


Q11金贻龙:你现在主要做法治题材是吗?写作上有哪些经验?


A11李显峰:这方面的关注会多一些。法律与普通人息息相关。去年开始我转为编辑岗,偶尔也跑一线,今年上半年刚完成对刘忠林案的后续报道。这个题我跟了两年,典型的冤假错案。2012年吉林高院就启动再审程序,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再审案件最多不能超过6个月,一直到2018年4月,法院才宣告刘忠林无罪。再审严重超期了,很不应该。(原文见文后原文链接《再审“马拉松”》)


很多时候,我在采访前,会对事情作充分研究,对新闻点作出判断。比如刘忠林这个事,焦点就在马拉松式的再审。采访时,要围绕主题、核心人物和核心事实展开,尽力完成每一个必要的环节,当然,如果主题跟事实有偏差,就要不断地修正它。我的写作经验总结为8个字:逻辑、简洁、平衡、细节。我做的不见得就好,这是我期望达到的目标。首先我会尝试建立一个逻辑,这个逻辑的中心,就是报道的标题。我在标题上下的功夫会多一点,记者转编辑后再回去做记者,这种感触会更深。


Q12金贻龙:有人叫你冤案记者吗?报了那么多冤案,有什么感受? 


A12李显峰:有这么说的,我不太喜欢被贴标签。没有人喜欢天天报道冤案。至于感受,有从事法治报道的同行感慨过:不要总是等天亮了才去点亮蜡烛。诚如此言。媒体不免要做些锦上添花的事,但最好还是多做点雪中送炭的事。天亮前,我们就要去抱火,不能等天亮后。


Q13金贻龙:对于刚入行的新闻“小白”来说,找选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你从记者转编辑岗,对找选题有什么建议?


A13李显峰:目力所及,选题是做不完的。我所在的《北京青年报》深度报道部主打社会题材,我也指导过一些实习生,他们的常态是刷微博,上凯迪、天涯社区扒线索,我也时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我都翻烂了,就是没有选题啊。”很正常,初入此行,可能会觉得非要出个大事才能做成深度,这显然是认知拐进了“死胡同”。这个时候,你需要多阅读,扩大朋友圈,多接触新鲜事和不同行业,或者在某一领域深扎下去,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视野宽了,选题自然就出现了。有的选题可能不适合A平台,但是跟B平台很对胃口。另外,对选题的判断往往依靠阅历和实操经验,不必着急。


Q14金贻龙:那你对深度选题有哪些判断标准?


A14李显峰:标准因人而异。我首先会考虑重大性、新鲜性,考虑人物、地点、数字等是否特殊,影响是持续性还是短暂性,是否有让公众期待的某种真相。毕竟我们谈论的是做新闻。我比较赞同一句话:“真正的新闻是那些不希望公众知道的事情。”当然,这句话也要辩证看待。此外,选题是否有深度,还要看采访和呈现效果。


Q15金贻龙:新闻业曾经流传着一种说法,做深度记者,要先干三五年热线才行,你如何理解呢?


A15李显峰:每个人的成长路径是不一样的,有得有失。业内有不少一毕业就做深度,也非常优秀的记者,挺赞。就我个人而言,跑过几年热线新闻,最熟悉的日常就是火灾、车祸、凶案和物业纠纷,基本功是这样练就的。显然这不是必经之路。此一时,彼一时,到现在还满北京城跑热线,意义不大。有悟性的,一出道就是名篇。没那个悟性的,勤奋一点,练好基本功也挺好。


Q16金贻龙最后想对新闻系学子说点什么?


A16李显峰:兴趣出发,喜欢就干,干多久,顺其自然。人的潜力都差不多,自信了就一定能行,把事做成的方法也很多。至于道路,有可能是曲折的,就像我的“前东家”们,真不少。我相信大多数同学运气比我好。


E

N

D

推荐阅读

非虚构写作者杜强:时代困境里的“硬核”

藏獒记者刘万永:如果喜欢,新闻可以做一辈子

大侠别过,我们以报纸相送

首尔调查记者大会归来,我们收获了哪些数据神器?| 媒专栏

刘向南:只要不是被迫,我不会轻易离开 | 媒专栏


 记者节系列专访将持续推送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